顱底腫瘤

顱底腫瘤

顱底腫瘤是指源自腦底、顱底骨上面、顱底骨本身和顱底骨下面的腫瘤,可以向頭端發展,侵入顱內,也可向尾端延伸,累及眼眶、鼻竇、鼻腔、顳下窩、咽旁間隙等區域。在這個部位可以發生多種類型的腫瘤及瘤樣病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顱底腫瘤
  • 檢查:CT、MRI、MRA及MRV等
病因及常見疾病,鑑別診斷,檢查,治療原則,

病因及常見疾病

顱底是頭頸部重要的解剖部位。由於解剖結構深在,周圍相鄰的組織器官複雜,因此發生在顱底的病變也多種多樣。臨床上表現為顱底占位的腫瘤及瘤樣病變基本上包括三種來源,即起源於顱腔內硬腦膜內外和顱神經、顱底骨本身以及顱底骨下方組織。
來源於顱腔內的瘤樣病變和腫瘤主要包括來源於垂體、顱內腦組織、腦膜和顱神經的病變,以良性腫瘤最為常見。

鑑別診斷

腫瘤對顱底骨質改變主要為侵蝕性骨質破壞,CT表現為不規則骨質缺損影,內有軟組織腫塊影,極個別轉移瘤可呈成骨性改變,部分腫瘤引起骨質壓破吸收和骨質增生改變,腫瘤對周圍鄰近血管、神經和腦組織的侵蝕主要為腫瘤侵犯海綿竇、壓迫包埋頸內動脈和視交叉,在MRI上由於血管的流空效應,頸內動脈呈無信號區,腫瘤侵犯海綿竇,使頸內動脈移位、狹窄甚至包埋等,海綿竇受侵表現為兩側海綿竇不對稱,受累海綿竇呈局限性或瀰漫性增厚,海綿竇異常強化,中間為低信號的腫瘤組織。

檢查

傳統的CT、MRI、MRA及MRV等影像,是顱底外科術前常規的檢查項目。CT有利於顯示顱底骨質結構;MRI平掃可顯示腦組織,腦室等結構,強化後可清楚顯示腫瘤及部分神經血管;MRA顯示動脈血管,MRV顯示靜脈血管。各種方式的成像技術均有其特性、優勢和適用範圍。運用多影像融合技術綜合這些影像信息,提供直觀現實的圖像,能使各成像方式優勢互補,實現醫學影像數據信息量的最大化和最最佳化。

治療原則

以解剖學為基礎,根據不同性質的病變和病變範圍,設計相關的手術入路,獲得的術野寬敞清晰,能夠精確地解剖重要的神經血管,並大塊切除腫瘤,同時將減少併發症和儘量避免畸形放在重要地位。面中掀翻入路適合鼻竇、翼齶窩及前顱底的腫瘤,若惡性腫瘤已侵犯顱內,需加額冠狀切開,形成聯合的手術入路,以便能徹底切除顱內的腫瘤並加以修補硬腦膜和顱底的缺損。上頜骨外旋+鼻外翻+額冠狀切開,可使鼻腔、鼻竇、鼻咽部、翼齶窩、顳下窩和前顱底的腫瘤清晰地暴露於術野之中,能夠完整、徹底地切除腫瘤。而且,根據上頜竇受累範圍的不同,可採用部分或全上頜骨外旋。尤其對於惡性腫瘤的病例,因術野足夠寬大,手術操作十分方便。
手術入路是獲得良好手術效果的基礎,對每位患者施行手術都應設計出相應的手術入路。在設計手術入路時,應以病變的性質和病變累及範圍為基礎,必要時可採用聯合入路,同時應考慮以下幾個因素:①選擇從皮膚至病變的最短路徑,同時避開影響患者生命和功能的重要血管和神經,若不能避開,術中應解剖清晰後加以保護;②術中儘可能利用已存在的或潛在的“間隙”,如面部腔隙、可牽拉的肌肉、下頜骨和顱骨的移除及復位、硬腦膜及硬腦膜下腔,若術中為暴露顱底或硬腦膜內的腫瘤而需擴大術野,應首選切除顱骨,避免過度牽拉腦組織;③避免損傷神經血管蒂,要考慮皮瓣的供血條件和放療的影響;④手術入路應便於保護和處理大血管,減少出血;⑤考慮手術對外貌的影響,儘可能地避免發生畸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