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鳳威

顧鳳威

顧鳳威,女,黑龍江人,滿族。廣西師院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於廣西民族大學,1995年至2004年先後在廣西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進修、訪學。現為全國馬列文論研究學會理事、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會員、廣西文藝理論家協會會員、廣西中國文學學會會員、廣西美學學會理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顧鳳威
  • 民族:滿族
  • 籍貫:黑龍江
  • 性別:女
個人簡介,學術背景,主要成果,成果獲獎,教學方面,科研方面,

個人簡介

全國馬列文論研究學會會員、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會員、廣西高等教育學會大學語文教學研究會秘書長、廣西美學學會理事、廣西文藝理論家協會會員、廣西中國文學學會會員、廣西寫作學會會員。主要講授:文學理論、馬列文論、文藝學方法論、美學等課程。

學術背景

學術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美學。主持或參多項課題研究。在全國專業學刊發表論文40多篇,其中有10多篇發表在中文核心期刊或全國性權威期刊,出版著作兩部,其中合著一部。曾獲各級科研成果獎6次,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3次。

主要成果

《由家庭倫理向社會倫理的跨越──畢淑敏作品的社會導向》發表於《當代文壇》1999年第6期,2000年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2000年第1期全文轉載,收入CSSCI。
《世紀回眸──關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文論的思考》發表於《廣西師院學報》2000年第4期。現已收錄《中國當代思想寶庫》(四)中國經濟出版社,2002年。2003年獲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
《先鋒小說敘述模式與讀者的閱讀》發表於《學術論壇》2000年第6期。2001年獲“廣西文藝評論獎”三等獎。收載《南方批評話語》(優秀論文集)廣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
《文學現實主義的衝擊波——反腐倡廉小說系列研究之一》第一作者,發表於《當代文壇》2002年第3期。
《馬克思主義文藝學方法論探析》發表於《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3年第 4期。人大資料《文藝理論》索引,收入CSSCI。
《現實主義仍然蓬勃著雄健的生命力——畢淑敏小說創作解析》發表於《文藝理論與批評》2004年第 3期。
《後現代的審美悖論與馬克思的科學預見》發表於《文藝理論與批評》2005年第4期。香港文學報大陸版、北京陽光雨林(新聞集團)文化交流中心文摘部推薦在國際網際網路-美國中文網“中國文藝爭鳴”欄目全文轉載。
《創作自由與個人化寫作——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當代發展思考之二》發表於《南方文壇》2005年第4期。收入CSSCI,《文匯讀書周報》部分轉載。2006年獲“廣西文藝評論獎”二等獎。
《對文學批評學科理論的一些思考》發表於《學習與探索》(全國中文核心期刊,CSSCI )2007年第6期。
《唯物史觀與中國女性主義文學思潮》發表於《文藝理論與批評》2007年第4期。
文藝學批評方法概論》(合著,第一作者)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2004年7月第二次印刷。
《美的解放——審美生活化散論》(獨著)廣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唯物史觀與文藝思潮》(參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出版。

成果獲獎

教學方面

2002年獲廣西師院教學課件比賽優勝獎;
2007年獲廣西師範學院教師教學軟體比賽優秀獎;
2009年獲廣西師範學院第六屆教師教學軟體比賽三等獎。

科研方面

論文《世紀回眸──關於建設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文論的思考》2003年獲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
論文《先鋒小說敘述模式與讀者的閱讀》2001年獲“廣西文藝評論獎”三等獎,獲廣西中國文學學會第三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論文《“反腐倡廉小說”的社會學、文化學透視——兼論“依法治國”“以德治國”方略》獲廣西社科聯“以德治國”研討會“優秀論文獎”;
論文《略論當代文學現實主義的價值和向度》2005年獲“廣西文藝評論獎”三等獎;
論文《創作自由與個人化寫作》2006年獲“廣西文藝評論獎”二等獎;
論文《唯物史觀與中國女性主義文學思潮》2008年獲全國馬列文藝論著研究會首屆優秀論著成果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