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寧(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顧寧,1977年北京大學英語系畢業後留本系任助教。1980年10月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年會, 任中文科翻譯兼秘書。1981年-1989年1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實習員,翻譯。現任中華美國學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婦女研究中心理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顧寧
  • 出生地:江蘇
  • 出生日期:1955年01月
  • 職業:研究員
  • 主要成就:中文科翻譯兼秘書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貢獻,

人物經歷

1984年-1987年美國史密斯學院美國研究項目研究生,美國密西根大學歷史系碩士生,美國馬里蘭大學歷史系助教、碩士生; 曾獲美國杜魯門總統圖書館研究經費;1987年09月獲碩士學位後回國。1989年11月-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從事美國史, 美中關係史,中外關係史,婦女史研究。1994年獲美新署資助參加美國歷史學家學會第87屆年會組織的“美國歷史國際化國際會議”,並應邀到《美國歷史雜誌》編輯部介紹了“美國史研究在中國(1984年-1994年)”。1999年獲美國福特基金會資助,在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史丹福大學亞太研究中心任訪問學者。2001年06月獲美國曼斯菲爾德基金會資助,參加蒙大拿大學曼斯菲爾德中心舉辦“美中關於冷戰的對話”國際研討會。

研究方向

美國史, 美中關係史,中外關係史,婦女史研究。

主要貢獻

著作:
1.尹其名著:《知情者說—歷史關鍵人物留給後世的真相》(美方桌球外交口述史),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
2.顧寧著:《美國文化與現代化》,遼海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2006年3月第2次印刷。
論文:
中美關係史和冷戰史
1.《甘迺迪政府的對華政策》,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世界歷史》1991年第6期(美國學術網站全文轉載)
2.《“遏制但不孤立”中國政策提議的歷史由來、反響及意義》,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世界歷史》1997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世界史》1997年第5期全文轉載)。
3.《冷戰年代中蘇教育交流的啟示》,《世界歷史》,2004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教育學》2004年第10期全文轉載)。
4. 《1949-1978年的中蘇中美教育交流》,《世界歷史研究所學術文集》(3),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5.《評冷戰的文化遺產:中美教育交流(1949-1991)》,《史學月刊》2005年第6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教育學》2006年第3期全文轉載)。
6.《美國的中國通與20世紀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的美中關係》,杭州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
7. On the Cultural Legacy of the Cold War: Sino-US Educational Exchange (1949-1990),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High Education Press and Springer, 2006, Vol.1, No. 4.
美國史
1.《美國鐵路與經濟現代化》,《世界歷史》2003年第6期。
2.《社會經濟的需求和美國教育的發展》,《史學月刊》2003年第11期(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教育學》2004年第2 期全文轉載)。
學術綜述
1.《關於亞洲冷戰的中美對話國際學術討論會綜述》,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2002年第2期。
2.《美國胡佛研究所檔案館和前蘇聯檔案的收藏》,華東師範大學,《俄羅斯研究》, 2004年第3期。
文章
1.《美方人員關於桌球外交的回憶》,《百年潮》,2001年第7期(該文被2001年7月26日出版的《作家文摘》摘選,題目為“回憶中美桌球外交”;《中國老年報》2001年8月8日開始連載)。
2.《甘迺迪遇刺之密》,收入劉曉萌主編《世紀之謎》,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3.《摧殘青少年的邪教“上帝之子”》,載史言著:《陽光下的罪惡》,東方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
4. 《1979-1990 中美教育交流的特點及啟迪》,《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11月16日。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
1.2001年06月16-23日,“中美學者關於冷戰的對話”國際研討會,美國蒙大拿大學曼斯費爾德中心主辦,宣讀“冷戰時期的中蘇中美教育交流”論文。
2.2002年02月4-5日,“紀念《上海公報》發表30周年研討會”,中華美國學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主辦,宣讀“1972年-2002年的中美文化交流”論文。
接受電視台採訪
2001年接受遼寧電視台採訪,採訪內容在遼寧台“紀念桌球外交30周年”節目中播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