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青山

顏青山

顏青山,,1967年出生於湖南衡南,哲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倫理學教研室主任,中山大學道德哲學與實踐理性中心兼職教授。主要研究道德哲學和分析現象學。代表作品:《挑戰與回應-中國話語中死亡與垂死的德性之維》、《生命之輕-生命科學與人文精神》、《科學是什麼》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顏青山
  • 外文名:YAN QINGSHAN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南衡陽
  • 出生日期:1967年
  • 職業: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
  • 畢業院校:湖南師範大學
  • 主要成就:湖南精神文明“五個一”優秀文章
    湖南省首屆社科基金成果一等獎
    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 代表作品:《挑戰與回應》《生物·洞悉生命的真諦》《生命之輕》
  • 性別:男
個人履歷,代表作品,研究方向,學術成果,主要論著,著作,譯著,合著合編,精選論文,學術觀點,

個人履歷

1990年、1997年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生物學系,分別獲得理學學士(生物教育)、理學碩士(遺傳學)。1997-2008年任教於湖南師範大學哲學系,期間:2000-03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倫理學,湖南師大),1998年科技哲學講師、2001年科技哲學副教授、2006年科技哲學教授(04-08年兼任科技哲學碩士點負責人),2004-07年在中山大學從事倫理學博士後(合作導師:翟振明教授)。2008年12月至今,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倫理學教授,外國哲學博士生導師。

代表作品

自1991年以來在《自然雜誌》、《自然辯證法通訊》、《自然辯證法研究》、《中外醫學哲學》、《哲學動態》、《倫理學研究》、《哲學研究》等發表論文50餘篇。出版學術、科普、翻譯著作8部(含合著合譯)。《醫學與哲學》雜誌編委、湖南省自然辯證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自然辯證法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興趣:道德哲學(價值道義論)、現代西方哲學(分析現象學)、科學哲學(生物學哲學)、套用倫理學(生命倫理學)。

學術成果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價值道義論:在理由與行動之間”(2009-12)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分析現象學:基於哲學史的問題研究”(2008-11),已經完成湖南省社科基金3項目、博士後基金1項目。曾經獲得湖南省精神文明“五個一”優秀理論文章(1999)、湖南省首屆社科基金成果一等獎(2002)、第六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主要論著

著作

  • 《挑戰與回應-中國話語中死亡與垂死的德性之維》,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2005年
  • 《生物·洞悉生命的真諦》,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4年
  • 《生命之輕-生命科學與人文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年
  • 《科學是什麼》,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年

譯著

  • 盧里亞《熊掌與魚》,顏青山等譯,青島出版社1999年出版

合著合編

《傳承生命:遺傳與基因》
《生物工程與生命》

精選論文

  • 論“好”與“對”的非還原關係——基於“愧”與“悔”的意向性分析,倫理學研究,2013-01
  • 回到性狀本身——基因概念的現象學分析,科學技術哲學研究,2012-08
  • 分析現象學的過去,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0-03
  • 康德-圖林佯謬及其消除——兼論“圖林測試”的道德哲學意義,倫理學研究,2010-09
  • 道德圖林機及其構建原則,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9
  • “自然主義謬誤”:從摩爾到胡塞爾,哲學研究,2008-02
  • 論物權的道義論基礎,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7-11
  • 意向對象與摹狀詞,哲學研究,2006-06
  • 當代德性倫理學的兩種形態,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09
  • 論“自然剃刀”,倫理學研究,2004-01
  • 論倫理命題的意義,倫理學研究,2004-11
  • DNA雙螺旋模型確立了分子生物學範式嗎?自然辯證法通訊 1996-06
  • 實在論的價值基礎,科學技術與辯證法,1996-02

學術觀點

分析現象學[分析哲學和現象學的融合]
既然分析哲學與現象學在它們誕生之初存在著廣泛的互動,那么,為什麼在它們的後期又存在著深遠的分裂呢?一種說法是風格問題,人們通常用大陸哲學與分析哲學這樣的詞語來表示兩類不同的哲學風格。然而這是一個不得要領的答案,事實上,分析哲學和現象學的故鄉都在德國。似乎也可以用政治或戰爭來說明這種分裂,二戰的影響使得著名的分析哲學家如卡爾納普移居北美,而現象學的領袖人物則幾乎都留在了歐洲大陸。當然,人們還可以用地域、思維偏好等因素來說明,如德國哲學對理性主義和人文傳統的偏好、英美哲學對經驗主義、實用主義和科學傳統的偏好等。
然而,這些說明幾乎全部都不是就哲學本身來說明的;而且,它們無法說明的是,既然存在這樣的差別,為什麼分析哲學和現象學在初期卻存在著如此廣泛的互動,難道在那一時期就不存在這些差異嗎?或者,這些差異被其他外在的原因所抑制?
與其說上述說明是理由,倒不如說它們只是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因果關係對於理由來說,是偶然的、外在的,這樣的因素可能影響哲學的一時的發展,但最終會被消除。哲學的基本任務是說理,是一項高度理智性的事業,我們很難相信哲學的分裂會出於外在的因果作用而不是基於內在的理由。
如果尋求內在的理由,那么,我們在分裂部分闡述的現象學的形上學色彩曾經是這種分裂的根源。然而,這樣也會產生一個問題,為什麼當蒯因在1950年代之後重新轉向關注形上學的時候,恰恰這種分裂繼續深化呢?我們需要求助於彌合裂痕的外在時間嗎?
一個合理的答案當然必須考慮外在的原因和內在的理由,以及連線它們之間的東西。我們承認,雖然哲學本身是高度理智化的事業,但哲學畢竟是哲學家的事業,風格、政治和地域都可能對哲學產生外在的暫時性的影響。現象學和分析哲學分裂的內在理由是它們基本立場的分歧,而外在原因加深了這一分歧並導致它們長期無法彌合。不過,我們還必須增加一個更重要的連線兩者的原因,那就是哲學教育或學術活動的原因,哲學教育或哲學學術活動的分裂導致了兩個學派的顯著社會學形態,並形成各自穩定的傳統。
如果我們的說明是合理的,那么,作為說理事業的分析哲學和現象學就最終是會相互融合的。其實,考夫曼早在前述的“現象學與邏輯經驗主義”一文中就已經作出了這種預測:現象學與邏輯經驗主義並非不相容,而是在各層次上互補的;“如果經驗主義堅持追求其目標,即科學分析的方法,那么,這些造成現象學反思之出發點的困難必定也會湧現在他們的視野中”,並遲早轉向現象學。
事實正是如此,當對時代問題之回答的理智需求壓倒外在原因導致的隔閡時,分析哲學與現象學最終在心靈哲學中導致了融合。
分析哲學和現象學融合的力量很複雜,這裡簡單地區分為如下幾個方面:(1)美國本土哲學家受早期分析哲學家的影響而對現象學保持的興趣。齊碩姆就是這種情形。他早年就讀哈佛大學時就深受來訪的摩爾和羅素的影響,從而對布倫塔諾和梅農發生興趣——事實上,作為一位在知識論和價值論兩個領域多產的哲學家,齊碩姆一生都沒有離開對這兩位現象學者的理論的發展,他的方法論是摩爾-布倫塔諾(價值論)和梅農-劉易斯(知識論)的混合。(2)年輕的現象學者來到美國,並最終對分析哲學發生興趣。弗萊斯達爾和默漢蒂就是這樣的學者。弗萊斯達爾畢業於奧斯陸大學,後跟隨蒯因研究邏輯哲學,其博士論文的最初動機就是從現象學的立場發展出一套比蒯因更好的邏輯系統。默漢蒂作為印裔哲學家曾經獲得哥廷根博士學位,在美國最初的成果就是胡塞爾和弗雷格的比較研究,1980年代以後也開始從現象學的角度關注心靈哲學。(3)心靈哲學中的現象學立場,如德雷弗斯和塞爾。作為美國本土哲學家,前者早在1970年代就開始從存在主義的角度激烈地反對人工智慧的立場,而後者作為日常語言學派奧斯汀的學生則發展了布倫塔諾和梅農的觀點以批評人工智慧理論,並且因為“中文屋”的思想實驗而聲名卓著。
應該說,分析現象學的中堅力量在第二類,他們明確了“分析現象學”這個術語,但是第三類研究目前最有哲學影響力,並且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分析哲學家對現象學的興趣,第一類則人數眾多(這得益於齊碩姆培養學生的能力,他一生培養了59名博士,在他去世前是美國人文類排名第三多的研究生指導者),但是他們的現象學立場並不明確,掩映於對知識論和價值論的問題分析中。
關於分析哲學和現象學融合過程將是一個長長的故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