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葡萄圖

題葡萄圖

《題葡萄圖》是明代徐渭七言絕句。作者借葡萄畫無處賣,抒發了自己無人賞識,壯志未酬的無限感慨和年老力衰,孤苦伶仃的淒涼之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題葡萄圖
  • 年代:明代
  • 作者徐渭
  • 現狀:私人收藏
作者簡介,繪畫,書法,影響,原文,創作背景,作品賞析,

作者簡介

徐渭,初字文清,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青藤居士,或署田水月,山陰(今浙江省紹興)人。天資聰穎,二十歲考取山陰秀才,然而後來連應八次鄉試都名落孫山,終身不得志於功名,“不得志與有司”。青年時還充滿積極用世的進取精神,“自負才略,好奇計,談兵多中”,孜孜於治國平天下的理想追求之中,並一度被兵部右侍郎兼僉都御史胡宗憲看中,於嘉靖37年(1558年)招至任浙、閩總督幕僚軍師,徐渭對當時軍事、政治和經濟事務多有籌劃,並參預過東南沿海的抗倭鬥爭。 他在詩文中熱情地歌頌了抗倭愛國的英雄,曾為胡宗憲草《獻白鹿表》,得到明世宗的極大賞識。本以為能施展抱負,但後來胡宗憲被彈劾為嚴嵩同黨,被逮自殺,徐渭深受刺激,一度發狂,精神失常,蓄意自殺,竟然先後九次自殺,自殺方式聽之令人毛骨悚然,用利斧擊破頭顱,“血流被面,頭骨皆折,揉之有聲”,又曾“以利錐錐入兩耳,深入寸許,竟不得死”。還懷疑其繼室張氏不貞,居然殺死張氏,因之下獄,度過七年牢獄生活。 後為好友張元忭(明翰林修撰)營救出獄。出獄後已53歲,這時他才真正拋開仕途,四處遊歷,開始著書立說,寫詩作畫。晚年更是潦倒不堪,窮困交加。 常“忍飢月下獨徘徊”,杜門謝客,其中只在張元汴去世時,去張家弔唁以外,幾乎閉門不出, 最後在“幾間東倒西歪屋,一個南腔北調人” 的境遇中結束了一生。死前身邊唯有一狗與之相伴,床上連一鋪蓆子都沒有,淒悽慘慘。命運的困蹇更激發了他的抑鬱之氣,加上天生不羈的藝術秉性,“放浪麴櫱,恣情山水”,一泄自己內心的情感,悲劇的一生造就了藝術的奇人。
徐渭平素生活狂放,對權勢不嫵媚。當官的來求畫,連一個字也難以得到。在當世凡前來求畫者,須值徐渭經濟匱乏時,這時若有上門求畫者投以金帛,頃刻即能得之。若趕在他囊中未缺錢,那么你 就是給的再多,也難得一畫。實在是一位性情中人。

繪畫

徐渭的寫意花卉驚世駭俗,用筆狂放,筆墨淋漓,不拘形似,自成一家,創水墨寫意畫新風,與陳道復並稱“青藤、白陽”,對後世的影響很大,歷來被世人稱道。當然他的才氣還表現在戲曲的創作之中。他的雜劇《四聲猿》曾得到湯顯祖等人的稱讚,在戲曲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他的詩文書畫處處瀰漫著一股鬱勃的不平之氣和蒼茫之感。

書法

徐渭的書法與沉悶的明代前期書壇對比顯得格外突出。徐渭處於祝允明之後,他和祝允明一樣學書的路子毫無例外是屬於二王一脈,他傾慕王羲之的人品書藝,作為同鄉人,他對王羲之的法帖心摹手追,但給他的影響最大的是宋人,其中取法最多的米芾。他在《書米南宮墨跡》一跋中激動地說:“閱米南宮書多矣,瀟散爽逸,無過此帖,辟之朔漠萬馬,驊騮獨見。”沒有廣泛的研習,是不會作出“瀟散爽逸”的恰切評述,可見他對米芾的深悟透解。徐渭最擅長氣勢磅礴的狂草,但很難為常人能接受,筆墨恣肆,滿紙狼藉,他對自己的書法極為自負,他自己認為“吾書第一,詩二,文三,畫四”。又曾在《題自書一枝堂帖》中說:“高書不入俗眼,入俗眼者非高書。然此言亦可與知者道,難與俗人言也。”這也難怪,“知者”又有幾許?

影響

徐渭死後二十年,“公安派”領袖人物袁宏道偶於友人陶望齡家翻到一本徐渭的詩文稿,“惡楮毛書,煙煤敗黑,微有字形”。但在燈下讀了幾篇,不禁拍案叫絕,驚問此人是今人?還是古人?竟拉起陶望齡一起徹夜閱之,“讀復叫,叫復讀”,以致把童僕驚醒。而後袁宏道不遺餘力地搜羅徐渭的文稿,研究徐渭,大力宣揚徐渭,認為徐渭詩文“一掃近代蕪穢之氣”,認為徐渭書法“筆意奔放如其詩,蒼勁中姿媚躍出,在王雅宜、文徵明之上”;又雲“不論書法論書神,誠八法之散聖,字林之俠客也”(《書林藻鑒》)。袁宏道還寫下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著名的人物小傳——《徐文長傳》。可以說他是徐渭第一個知音者,而後來追隨者不計其數,其中有八大山人朱耷、甘當“青藤門下牛馬走”的鄭板橋等,近代藝術大師齊白石在提到徐渭時曾說:“恨不生三百年前,為青藤磨墨理紙。”這足以說明徐渭對後人影響之深。

原文

題葡萄圖 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
筆底明珠無處賣,閒拋閒擲野藤中。
參考譯文:
半生落魄已然成了半旬老翁,獨立在書齋中聽著呼嘯的晚風。
筆底有明珠卻沒有地方可以賣,只能閒置在慌亂的野藤中。

創作背景

明朝嘉靖年間,官居別駕的雷鳴陽在淨眾寺後的南山上,由下至頂建造了三座十分精緻的山亭。史稱鳴陽三亭。亭子建好後,還沒有為亭子題名立匾。想請一位博學多才的名士,依山景轉換之狀,題寫三座亭名,雷鳴陽想到了會稽山陰才子徐渭。 徐渭不負厚望,上山觀景擬名,勞累一天,為鳴陽三亭題寫了“滴翠亭”、“怡心亭”、“觀潮亭”三塊匾額,見晚霞吐彩,日色已晚,就借宿在淨眾寺中。閒來無事,
《墨葡萄圖》《墨葡萄圖》
徐渭想與方丈對奕一局。剛踏進方丈室,迎面牆上掛著的一幅《墨葡萄圖》吸引他。 他仔細觀賞,精心揣摸,覺得此圖神形皆備,物似現今、栩栩如生,非高手難以繪就,只是如此精美之圖,為何沒有題字落款!徐渭感到十分納悶就向方丈請教。方丈解釋道:這是先朝敝寺祖師智淵大師遺作。因他一生喜愛自己栽種的野藤葡萄,又擅長繪畫,留下此圖,成為本寺歷代傳世之寶。至於沒有題字落款,先祖師曾有遺言,凡能看得中此畫的人,必是飽學之士,務請題字落款,平庸之輦,不可與之塗鴉,免得污了此圖。因此多少年來,無人敢為此圖題字落款。“噢,原來如此!” 徐渭釋然道。方丈又道:施主乃大明才子,貧僧早有耳聞。今日有緣光臨敝寺,實在是三生有幸,懇請施主為先祖師遺圖增色,題詩既為敝寺增光,亦為先祖師遺圖,請施主幸勿推卻。徐渭見方丈一片至誠,難以推諉,只得從命。

作品賞析

徐渭有一副水《墨葡萄圖》是他繪畫的代表作之一。那副畫水墨離主城至距上端1/3處漆筆支支葉葉向下翻批,吹的可以看出用,比如風雨之疾咒顯現狂放的韻律。使人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激動,痛苦和傲然不可及樂的精神。就在這副畫的上端空白出。用了狼藉之也的字型體有上面所錄的一首詩。
這幅畫和題畫詩的創作年代,大約是萬曆初徐渭的年紀是五十三四歲。在此之前,他走過了坎坷的人生道路,他雖有字又富有神童之名,長成之後卻勉強才中了秀才,屢次映香是始終沒有壯舉。他那敗落的官僚家庭的有限財產在他年輕時被鄉里豪紳所侵占,他以熱心於抗倭戰爭,應邀參加了東南軍務總督胡宗憲的幕府。而胡宗憲在朝廷的權力傾軋中失敗被捕之後,幕府中人緣無辜受到牽連,是他深感恐懼,他以精神病發作而自殺,雖未死成,卻成重傷。同樣飲狂病的緣故,他殺死了自己的繼室被捕下獄。六七年牢,這時剛剛釋放。首句半生落魄已成翁,就是概括了數十年來,災難重重,九死一生的經歷。這裡不僅飽含著以往生活的辛酸,因為“已成翁”也包涵展望未來生活的辛酸。讀書做官吧,但年齡已老,而且連秀才的功名也在下雨時被革去,根本就談不上了,隱居山林吧,他又沒有尺寸處土地一貧如洗,又哪裡蹈的起來。
在常人,落到如此境地也許早就頹唐萎靡,然而徐渭依舊很倔強,不肯向壓迫她的社會低頭。獨立書齋嘯晚風。寫出一派狂傲猖狂的氣概。舉兩個實例,我們對這句詩會理解的更具體。在入獄之前。徐渭城在禮部尚書李春芳那裡做門客,幫助處理完書。李春發,字是為尊綸高彈門客如奴,普又讓徐慧帶他寫清詞。皇帝用於道教齋黵的頌文徐衛一怒之下部經理是準許便拂袖而去。出獄之後,不僅和學位,又曾應翰林修撰張元汴之邀去北京幫他處理文字事物。張家與徐家原是世交。張元忭在徐偉下獄時還曾出力救援,但是當張元汴企圖以封建禮教約束自由放浪的徐渭時,徐衛便怒不可遏,同張氏大罵一場,傲然而去。作為明中後期個性解放思潮的先驅,獨立書齋嘯晚風可以視為學位的一種具有象徵意味的自我寫照。
可以做的事情實在不多,畫畫是其中之一,既可自我排遣,也多少賣幾文錢餬口。但這大就是大,不是正經行當,不是一個讀書人的理想的寄託。後兩句就把話中的葡萄語委明珠,這明珠又象徵自己的超人才智,說世俗庸眾既用不著他,那就任由他隨便拋擲了。簡單的說,這也是向來就有的懷才不遇的牢騷,但是這裡絲毫沒有可憐巴巴期待恩遇的情態,只有對待荒唐的社會的傲視與嘲弄。
題畫詩不太容易寫,弄得不好便成為對畫面可有可無的說明,充其量多幾分文雅意味。徐渭是繪畫名家,他的詩,袁中郎贊為明代第一,所以畫上題詩不但兩臻奇妙,而且相得益彰。有了這首詩,畫的內在情緒,被揭示出來了,有了這幅畫,詩不但可以從文字上感受它,還能從線條上感受它。兩者的統一,則在作者的人格。清代王夫之頗喜愛徐渭的詩,對他的七絕尤為欣賞,認為它自然宏放。在本篇中,我們能體會這一特點。
至於徐渭的筆底明珠,乃是後人非常珍視的東西,終究不是閒拋閒執了事。引鄭板橋《賀新郎》詞句,乃是“只有文章書畫筆,無今無古獨逞”如果徐渭的才智用在了其他地方,比如說做官,他未必能在後人心目中占據像現在這樣重要的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