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姓氏)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須知勝利來之不易須:生理學名詞即鬍鬚。《靈樞·陰陽二十五人》:“血氣盛則有須。”張景岳註:“在口下及兩頤者曰須。”

基本介紹

解釋,史料記載,姓氏源流,遷徙分布,須姓郡望堂號,郡望,堂號,須氏家譜,

解釋

必得,應當:無須。莫須有。必須。務須。須要。
等待,停留:須留(遲留,留待)。
男人面上生的毛,鬍子:鬚眉(男子的代稱)。鬚生(傳統戲劇角色名,即“老生”)。
〔須臾〕片刻,一會兒。
像鬍鬚的東西:鬚根。觸鬚。
筆畫數:9;
部首:頁;
筆順編號:333132534

史料記載

江蘇須姓起源、分布、遷徙:
革命先行者孫中山指出:“《族譜》記述了中華民族由宗族的團結擴張到國家民族的大團結。”新中國的締造者毛澤東指出:“收集家譜族譜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周恩來說:“愛家、愛家鄉是愛國的起點。”江澤民說:“族譜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收集研究族譜,有助中華民族的團結和中華文化的傳播。”國家檔案局、教育部、文化部關於協助編好《中國家譜綜合目錄》的通知明確指出:“家譜是中國寶貴遺產中極待發掘的一部蘊藏著大量有關人口學、社會學、民族學、民俗學、經濟史、人物傳記、宗教制度及地方史資料。”

姓氏源流

得姓始祖:伏羲。須氏是上古時期太昊伏羲氏風姓後裔。曾經一度君臨天下的伏羲氏,傳自他的子孫,大多以風為姓,以示他們的高貴出身。根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上的記載,太昊伏曦氏風姓的後裔,有須句國,到殷時有密須國,都是以國為姓,魏國有須賈,漢代有平陸須無,望族出於渤海郡。周文王時,有一個風姓古國叫須句國,所在地就在山東省的壽張縣東平縣一帶,這在《春秋三傳》中曾提到過。據《左傳》的記載,在春秋時期先後被其鄰近的邾、魯國所滅。須姓望族居於渤海郡,就是現在的河北滄縣一帶。故須氏後人奉伏羲為須姓的始祖。
須(Xū 須)姓源出主要有三:1、出自風姓,以國名為氏。西周初,太昊伏羲氏的裔孫受封於須句國(在今山東省東平縣西北),春秋時被邾國所滅,復國後又被魯國所滅,其後人及國人以“須句”為氏,稱為須句氏。後來簡為須氏、句氏兩支。2、出自姞姓,以國名為氏。商代有個小國叫密須國(今甘肅省靈台縣西),被西伯昌周文王)所滅,其國君的後世子孫以國名中的“密須”為氏,後又簡為“須”姓,稱須氏。3、出自以地名為姓。春秋時期,衛國有古邑名叫須(今河南省滑縣東南),後人以邑名為姓,稱須氏。

遷徙分布

須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周武王建立周朝後,將遠古時伏羲的後代封為子爵貴族,讓他們建立了須句國(今山東省梁山縣小安山鎮),而須句國的君主世襲封號和封國,稱為須子。到了春秋時,這個小國被其他諸侯國並去,須句子的後代就開始用國名須句為姓,後分為句、須兩姓。形成了一支須氏,世代姓須。商代時,有一個密須國(今甘肅省靈台縣),後代居民中就取國中的一字“須”作為姓氏。春秋時,衛國有古邑名須(今河南省滑縣東南),當地的居民以邑名為姓,稱為“須”氏。
須姓主要分布在山東省東南部諸城、臨沂、膠南一帶。

須姓郡望堂號

郡望

琅琊郡:亦稱琅琊國、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時期的齊國有琅琊邑,在今山東膠南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踐遷都至此之說。秦朝統一六國後,在境內設琅琊郡,並附置琅琊縣,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為山東半島東南部。西漢時期治東武(今山東諸城),並增琅琊國、櫃縣和祝茲侯國治於境內,下轄五十一縣,包括今山東半島東南部的海陽、即墨嶗山膠縣、膠南、沂水、營南、日照、五蓮贛榆(今江蘇贛榆)及青島等地。東漢朝時期琅琊國改治到開陽(今山東臨沂)。晉朝時期改置為琅琊省。北魏時期治即丘(今山東臨沂)。隋朝時期又復置琅琊縣。唐朝時期又裁廢,境地歸膠州諸城,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東南部諸城、臨沂、膠南一帶,唐朝乾元初年(戊戌,公元758年)曾廢黜,後有沂州琅琊郡。從魏、晉朝時期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屬琅琊郡(國)。
另一處琅琊郡在今江蘇南京一帶,此後廢置至今已千餘年。
勃海郡”的歷史最早設立於漢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屬幽州。治所在浮陽(今天河北滄縣東南舊滄州)。下轄二十六個縣,大致相當於今山東的無棣、樂陵、慶雲和河北的海興黃驊、鹽山、孟村、南皮、滄縣、東光阜城青縣、大城、文安、安次以及天津的靜海、武清等縣。東漢時轄縣有變動,文安等縣劃歸河間國,原屬信都國的莜縣劃歸勃海郡。東漢延光元年(公元122年),勃海郡治遷到南皮。改由冀州管轄。至北魏登國元年(386年)改勃海郡渤海郡
另外,唐朝時期的東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為主體亦建立過先稱為振國(震國),又稱渤海國,其時轄地在今東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區。後來唐玄宗冊封大祚榮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國地跨烏蘇里江兩岸,在今遼寧、河北、山東三省之間的渤海灣沿岸一帶。後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國為大遼國契丹族耶律?德光所滅,以後不復存在。

堂號

陸量堂:漢朝時有須無封爵為陸量侯,四代世襲,其後裔子孫因以立堂。
琅琊堂:以望立堂。
渤海堂:以望立堂。
務本堂:常州、無錫、常熟等地須氏之堂號。資料有待補充。
孝義堂:浙江紹興虞南須氏之堂號。資料有待補充。

須氏家譜

3.須姓家乘、譜諜、家譜文獻
江蘇常州須氏續修宗譜二十卷,(清)須敏來纂修,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務本堂木刻活字本。註:始遷祖為[明]須良德。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家譜學會蘇慎處。江蘇須氏續修宗譜四卷,外編一卷,(清)須惠清、須應模修,清朝末期“務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今缺第一~三卷。現被收藏在江蘇省檔案館。註:記事至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
江蘇常州三河口須氏家譜,(現代)須氏合族編修,蘇慎協助,在溯起元朝的老家譜基礎上續修,2008年計算機排印本。現被收藏在江蘇省常州市三河口鎮須氏宗祠。並公開發行。
【註:清朝末期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務本堂”木刻活字印本,是(清)須敏來、須惠清、須應模三人共同纂修,都乃須姓江南第十七世孫,(無錫)金匱須姓後裔。】
浙江紹興虞南須氏宗譜三卷,(清)徐輔臣等修,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孝義堂”木刻活字印本兩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註:卷端題《古虞須氏宗譜》。
4.江蘇南部地區須姓起源、分布、遷徙狀況:
現生活在江蘇南部地區(無錫、常州、常熟)一帶的須姓、上海市嘉定、寶山、普陀、松江等區的須姓以及浙江紹興須姓,據能夠查得到的可靠資料,都系出自周初須句國須氏後裔,世居渤海。這一支毗陵(常州)須姓的先祖是於元末明初為避戰亂,從“渤海郡”的河北、山東一帶(具體地點出處不詳)遷徙到江蘇南部的常州浮橋定居。
江南常州浮橋須姓第一世祖是須良德,字克遐,生於元代至治元年(1333年),卒於明永樂十七年(1419年),享年八十七歲。以後,良德公下傳到第七世時,有卿長、仰長兄弟同遷常熟花林,後世分為南、北須家巷、黃草堂、小渠里、東田頭、塘橋、查家橋等支派。分支到當時的地名為金匱懷仁鄉常熟查家橋,第九世會萱公遷無錫(金匱)懷仁鄉,後世分為羊尖、盪口、蕭家壩、顧山等支派。第十二世季由公遷江陰,後世分為祝塘、長壽、花塘、跳頭等支派。另常州須氏後裔有遷居丹陽大華支、宜興屺山支等。自良德公到江南定居至今已約有六百六十多年。
在1905年老譜的基礎上,常州須姓氏族後代經過許多的辛苦和努力,終於在2008年8月8日“務本堂”新的家譜在江蘇常州出版, 並於2009年3月14日,農曆二月十八,在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三河口鎮舉辦隆重的祭祖儀式,分發了新譜。非常可喜可賀。但由於種種原因,特別是1905年以後在無錫、江陰、常熟一帶的須姓人員因外出求學而遠走他鄉,因戰亂中須氏家族遭受重創等原因,大部分須姓人就分散到了全國各地、也有漂洋過海分布到海外,導致有許多情況還不清不明,我們仍在繼續努力的尋訪中。若有須氏後裔發現此帖,或發現瀏覽此貼的朋友,在您周圍有須姓的朋友,敬請提醒告知其留意此帖,並可以在此貼回覆中與本人聯繫。我乃平民百姓,文章實屬一家之言,如有錯誤或不當、不足之處,敬請各位前輩、老師、專家、學者給予指正、指導,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