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問湯

“須問湯”記載於明·高濂所撰的《遵生八箋》,刊於公元1591年。是一部內容廣博又實用的養生專著,也是我國古代養生學的重要文獻之一。“須問湯”相傳為北宋·蘇軾所創,蘇軾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號東坡居士,同時也是當時著名養生家,對養生頗有研究,受到人們的關注,其代表著作有《蘇東坡養生訣》等。

本方由生薑、大棗、白鹽、炙甘草、丁香、木香、陳皮組成,多為常見藥膳食療之品,可煎服也可代茶飲用,能達到“紅白容顏直到老”的效果。清·朱彝尊《食憲鴻秘》解釋為:“紅白容顏直到老,謂喝了‘須問湯’的人可以使面色白裡透紅一直到老。”此即點明“須問湯”方名所蘊含之意。當然也有人認為方名“須問”是在提醒人們,天天須問,是否飲了此湯,因為只有常飲才有減肥美容的效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須問湯
  • 別稱:須問湯
  • 主要原料:大棗、乾薑、陳皮、炙甘草、丁香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主要食用功效:熬藥湯服,美容養顏
  • 適宜人群: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
  • 副作用:不可過量服用
  • 儲藏方法:常溫,冷藏更加
內容介紹,食療思想的啟示,

內容介紹

“須問湯”記載於明·高濂所撰的《遵生八箋》,刊於公元1591年。全書分為《清修妙論箋》、《四時調攝箋》、《卻病延年箋》、《起居安樂箋》、《飲饌服食箋》、《靈秘丹藥箋》、《燕閒清賞箋》、《塵外遐舉箋》八箋,是一部內容廣博又實用的養生專著,也是我國古代養生學的重要文獻之一。
“須問湯”出自《飲饌服食箋》的上卷,相傳為北宋·蘇軾所創,蘇軾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號東坡
居士,同時也是當時著名養生家,對養生頗有研究,受到人們的關注,其代表著作有《蘇東坡養生訣》等。
方名解及藥物組成
“須問湯”方名較為獨特,《說文解字》云:“須,面毛也。頁,首也;鄉,毛飾也”。“問,訊也”。“須問”有追究面色之意,由此也體現出該方具有改善面色之功效。《遵生八箋·飲饌服食箋》[ 載:“東坡居士歌云:三錢生薑(乾,為末)、一斤棗(乾用,去核),二兩白鹽(炒黃)、一兩草(炙,去皮)。丁香木香各半錢,酌量陳皮一處搗(去白)。煎也好,點也好,紅白容顏直到老。”即本方由生薑、大棗、白鹽、炙甘草、丁香、木香、陳皮組成,多為常見藥膳食療之品,可煎服也可代茶飲用,能達到“紅白容顏直到老”的效果。清·朱彝尊《食憲鴻秘》解釋為:“紅白容顏直到老,謂喝了‘須問湯’的人可以使面色白裡透紅一直到老。”此即點明“須問湯”方名所蘊含之意。當然也有人認為方名“須問”是在提醒人們,天天須問,是否飲了此湯,因為只有常飲才有減肥美容的效果,也可以參考。在古代眾多的養生秘方中,“須問湯”藥味簡單平和又易於服用,且有獨闢蹊徑之處,其養顏美容之法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組方思路分析
“須問湯”共由七味藥物組成,方中以日常生活中常見藥食生薑、大棗為君,生薑味辛,性溫,能開胃健脾、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發汗解表,而且蘇軾還認為生薑尚有養顏之功效,如《東坡養生集》中記載“余昔監郡錢塘(今杭州)游淨慈寺,眾中有僧號聰藥王,年八十餘,顏如渥丹(面色紅潤),目光炯然⋯⋯ 自言服姜四十年,故不老”。 據蘇軾所載,這位和尚4O年如一日服用生薑,堅持不斷,到80歲高齡依舊面色紅潤,目光炯炯有神。大棗作為美容保健食品很早就有,如唐·孫光憲《北夢瑣言》就記載“河中永禾縣出棗,世傳得棗無核者可度世。里有蘇氏女獲而食之,不食五穀,年五十餘,顏如處子”。民諺也有“一El吃三棗,一生不顯老”之說,可見大棗確有養顏美容之功,其在方中用量也最大,達“一斤棗(乾用,去核)”之多,也是本方特色之處。重用大棗可益氣溫中,通利九竅,如唐·孟詵《食療本草》云:“主補津液,洗心腹邪氣,和百藥毒,通九竅,補不足氣,煮食補腸胃,肥中益氣第一”。可見大棗確實是較為公認的養生美容藥膳之要藥。除去生薑、大棗之外,方中所配伍的丁香、木香、陳皮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丁香溫中暖腎,培補先天之本;木香、陳皮溫中理氣,使所補之氣行而不郁,運行全身氣機,為臣藥;炙甘草補脾益氣,調和諸藥為佐使藥;白鹽引藥人腎為使藥。全方以溫中益氣為主,同時佐以理氣行氣,達到補氣行氣的目的。白鹽引藥人腎經,使本方又有溫腎陽的功效。縱觀本方,在補氣溫陽的同時理氣行氣散陽,能達到更好的補氣溫陽的作用,這也反映出方中用藥有兩個特點。一是用溫藥,如生薑、大棗、木香、陳皮;二是用辛味藥,如生薑、丁香、木香、陳皮。溫藥有補氣助陽之功,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云:“少火生氣。”而辛味藥主發散亦為陽,正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云:“辛甘發散為陽”。二者的運用表現了古人對陽氣的重視,也正是《內經》“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勞者溫之”、“損者溫之”等重陽思想的反映。同時辛味發散,有行氣理氣的功效。其中以木香和陳皮最為突出,二者均有較明顯的理氣行氣的作用。
筆者所承擔的科研課題《藥食同源藥膳食療方的古代文獻研究》通過對大量古代文獻的收集、整理,得到方中所用藥物全部為藥食同源物品的食療方劑86個,並對86個食療方進行了性味歸經的分析,發現了重用平、溫性藥(食)物和甘、辛味的藥(食)物的用藥規律。而該須問湯的用藥(食)特點正符合此項研究的用藥(食)規律,尤其其中用辛味理氣行氣的方法更值得我們重視。

食療思想的啟示

須問湯的創製者為蘇軾,其養生思想很重視真氣。在蘇軾所寫的《上神宗皇帝書》 中記載:“是以善養生者,慎起居,節飲食,導引關節,吐故納新。不得已而用藥,則擇其品之上、性之良,可以久服而無害者,則五臟和平而壽命長。不善養生者,薄節慎之功,遲吐納之效,厭上藥而用下品,伐真氣而助強陽,根本已空,僵仆無日。”他重視的真氣也就是精氣、元氣,藏於腎臟。在須問湯中用鹽可以引藥入腎經,丁香可溫腎陽,而在用藥時他不贊同“伐真氣而助強陽”,這也就是他選擇溫補腎陽而不是壯陽藥物的原因。用少量理氣藥木香、陳皮助真氣運行全身,表示了他認為真氣運行順暢,遍布全身,人才能益壽延年。而詩中的“紅白容顏”指的是真氣運行全身,表達於面部而出現的。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為養生重點。鹽、丁香人腎溫陽,溫補元氣,化氣生精。木香、陳皮均入脾經,用於調理人體五臟氣機之樞紐中焦脾胃之氣,如《素問·刺禁論》云:“肝生於左,肺藏於右,心部於表,腎治於里,脾為之使,胃為之市”。故清·吳達《醫學求是》云:“臟腑之氣機,五行之升降,升則賴脾氣之左旋,降則賴胃土之右轉也。”“脾陽升則肝腎之氣上行以濟心肺,胃陰降則心肺之氣下達以和肝腎。”可見中焦脾胃之氣在全身臟腑氣機的作用。再者,運用理氣藥可以防止氣機阻滯而出現脾胃運化失常,如《素問·太陰陽明論》云:“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谷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所以用木香、陳皮以助脾胃氣機運行,使精液輸布,水谷運化,滋養五臟六腑,四肢九竅。另外,妨礙氣機運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思慮過度,如《素問·舉痛論》云:“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而思又傷脾,故木香、陳皮解脾氣結,散思之情用,以使全身氣機通暢,面色白裡透紅。另一方面,方中理氣藥與肝密切相關。肝主情志,肝氣舒則情志舒暢;肝為木,主生髮,其性曲折,而主疏泄,故肝氣舒暢則全身氣機運行自如。《素問·髒氣法時論》云:“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辛藥順肝欲,有利於肝臟功能發揮,有利於肝調情志的功能,這也是本方運用理氣藥的一個重要原因所在。
須問湯用量及安全性的分析
從藥物的用量換算成公制後再取平均值,求得唐朝至清朝一兩單位量值為37.301 g,蘇軾為宋朝人,所以他方中的一兩為37.301 g。原方中陳皮寫約略,也就是適量的意思;生薑用量為三錢即0.3×37.301===11.19 g;棗用量為一斤,在1958年前一斤為十六兩,即16×37.30J一596.816 g;甘草一兩為37.301 g;丁香、木香用半錢,也就是0.05兩,為0.05×37.301—1.86505 g,方中溫里藥遠多於理氣藥。綜上所述,此方中理氣藥用量較輕,其意義主要在於疏理氣機,助精氣運行全身。這也體現了養生用藥和治療用藥的不同。此方中食鹽用量為74.602 g,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使用鹽量不超過6 g,建議食用此方者減少食鹽的用量,同時分多天服用,避免攝入鹽多引發的身體不適。此方中食鹽用量較大,還需要進一步論證。古人很早就發現過鹹對於身體的諸多不利,如《素問·生氣通天論》云:“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素問·五臟生成》云:“多食鹹,則脈凝泣而變色。”所以對於此方中食鹽的用量應該慎重,不宜大量久服,以免出現《素問·經脈別論》所說的“生病起於過用”。根據2002年《衛生部公布藥食同源物品可用於保健食品物品名單》規定,此方中除木香屬於可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外,其他五種藥物均屬於藥食同源物品,即它們既是藥物也是食物,可長期食用。木香歸脾、胃、肝、肺經,辛、苦,性溫。木香中的木香烴內酯具有鬆弛平滑肌、解痙和利膽作用,這與中醫中的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能主治基本吻合。另外,須問湯中用量小於2 g,所以初步判斷此方比較安全。
結論
綜上所述,作為養生名方須問湯給我們很多重要啟示,尤其是理氣藥在養生藥膳食療中應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不是一味滋補,同時治療應與養生分清,配伍用藥是為了治療氣滯、氣逆,養生用藥是為了助氣運行,助陽發散,以達全身。所以我們在平時養生時也可以佐以少量的理氣藥,在藥膳食療方劑中適當配伍辛味理氣之品,這樣可以運行水谷藥膳之精氣於全身,並調節情志,即如《素問·六節藏象論》所云:“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這也大概是須問湯可使“紅白容顏直到老”的原因所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