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號驅逐艦(響號驅逐艦(吹雪級))

響號驅逐艦(響號驅逐艦(吹雪級))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響號驅逐艦是舊日本帝國海軍驅逐艦。為吹雪型(特型)第22號艦(III型2號艦)。在日本海軍中繼神風型驅逐艦“響”後,第二艘使用“響”作為艦名的艦船。由於戰時的活躍表現而被形容為“不死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響號驅逐艦
  • 服役時間:1932年6月16日
  • 國家:日本(後補償給蘇聯)
  • 類型:驅逐艦
  • 安眠場所:海參崴附近
  • 下水:1933年3月31日
  • 除籍:1945年10月5日
  • 製造:舞鶴工作部
艦歷,蘇聯賠償艦,歷代艦長,艤裝員長[編輯],艦長[編輯],

艦歷

響於1930年2月21日動工,1933年3月31日竣工,建成後編入第六驅逐隊。
響級驅逐艦響級驅逐艦
1934年11月起與同級驅逐艦“曉”、“雷”、“電”共同組成第六驅逐隊。並於1940年11月編入第一艦隊第一水雷戰隊正式參戰太平洋戰爭
1941年12月起負責金蘭灣周邊巡邏,支援林加延灣登入。
1942年2月起護航爪哇島作戰船隊,參加巴達維亞海戰和攻占菲律賓。5月轉屬北方部隊。
1942年6月12日進攻基斯卡島作戰中在基斯卡灣受到美國海軍一架PBY卡特琳娜飛機的轟炸,近失彈造成艦首斷裂,前部主炮周圍出現進水危險,經過3個多小時的搶修後才成功阻止進水。之後在僚艦“曉”的護航下以5節航速撤退。在6月27日返回大湊。到10月為止,一直在大湊橫須賀維修。維修結束後響一直擔任著航母的護航任務。
1943年2月,再次護航“大鷹”4次往返於橫須賀與特魯克。4月編入第一艦隊第十一水雷戰隊,在日本內海西部接收訓練;5月再次編入北方部隊,在千島方面負責反潛水艇。7月參加第一次,第二次基斯卡島撤退作戰。8月參加上海拉包爾間的T2號運輸行動。12月將陸軍部隊從特魯克環礁運輸至庫薩伊島,12月20日轉屬聯合艦隊後,負責護航航空母艦飛鷹龍鳳前往吳市
1944年1月至3月間負責護航航空母艦海鷹千代田。4月10日進入吳港接受維修,5月3日離開吳港負責護航船隊至馬尼拉。同年5月10日編入第一機動艦隊補給部隊,5月14日姐妹艦”電“被美軍潛艇擊沉,響因此前往救援生還者,在目睹了電的沉沒後,自此第六驅逐隊僅餘響一艘,同年6月25日第六驅逐隊解散。
此後響就轉屬聯合艦隊附屬。7月17日,入吳港。8月起負責從日本內地至台灣航行船隊的護航工作。9月6日負責從護航船隊高雄市到馬尼拉。同年9月6日,在救援永治丸號的作業中遭到了美潛艇魚雷的攻擊,艦艏受損,出現戰死者10名。在左營和馬公進行緊急修理後返回基隆港,但由於惡劣天氣船員中出現痢疾患者。發生如此狀況的“響”之後依舊負責“護國丸”的護衛任務。11月7日終於決定返回日本本土時,響號上的痢疾感染爆發,不得不儘快返回佐世保,因此與護國丸分開。(離開響的護國丸號則被美潛艇魚雷擊沉)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響於橫須賀維修,也因此沒有參加雷伊泰灣海戰
1945年1月25日,編入第二艦隊第二水雷戰隊第七驅逐隊。3月29日,為了參加戰列艦“大和”在沖繩的水上特攻作戰離開吳港,艦長向船員們作戰鬥說明。上午9時,在周防灘附近觸雷後無法航行,在驅逐艦“朝霜”護航下返回吳港。傍晚時,已能發揮8到9節航速,故決定獨自返回吳港。“朝霜”隨即離開。之後,第二水雷戰隊參加菊水作戰,4月7日於坊之岬海戰中破滅,僅剩初霜、冬月、雪風。“朝霜”也因在交戰前動力發生故障落伍,受到美軍飛機攻擊而全員戰死。本艦若不是在維修中,本也該參加這場海戰。修理完成後,5月轉移至舞鶴,6月回到新瀉成為第七驅逐隊司令艦。7月10日編入第一海上護衛艦隊第一〇五戰隊,負責日本海船隊護航,8月15日有和美軍飛機交戰的記錄。
同為吹雪級驅逐艦的“潮”、“響”以及陽炎級的“雪風”是日本在開戰前建造的82艘驅逐艦中唯獨倖存到終戰的三艘驅逐艦。
二戰結束後,“響”解除武裝後負責復員軍人的運輸,1947年7月5日於納霍德卡(根據蘇聯資料是在大湊)作為賠償艦引渡至蘇聯。7月7日返回海參崴,編入蘇聯海軍太平洋艦隊第5艦隊。
7月22日,“響”改名“Верный”,意為「真實的,能信賴的」,引渡至蘇聯後,曾經再次裝備武裝,從其他艦船推測“響”也裝備了蘇制的火炮,實際情況不明。
退役後,又改稱為「Декабрист」,意為「十二月黨人」並作為練習艦使用到1953年。
1954年8月4日作為海軍航空隊的靶艦被擊沉處分,長眠於海參崴的卡拉姆吉納島(Карамзина)。個別資料稱該艦被擊沉處分的時間為1970年代,可能為誤傳。
此外,艦名“Верный”也由隸屬於第5艦隊的30-bis級驅逐艦繼承下來。此外以“響”命名的還有海上自衛隊海洋測量船”,不過取名“響”並不是來源於特型驅逐艦,而是來自日本的響灘。

蘇聯賠償艦

1947年7月5日,在完成復員輸送任務之後移交給蘇聯,移交之後艦名變更為“Верный”,其 意思為“可信賴的”。之後裝上了蘇聯制的武器,根據蘇德戰爭的經驗總結而來的30項海軍條例,裝備的武器中包括130mm B-2LM雙聯裝艦炮,85mm 85-K型高射炮1門,553mm 五連裝魚雷發射器2座,37mm 四連裝B-11高射炮5門,432mm BMB-2反潛深水炸彈投擲器(反潛迫擊炮)2座。在改造後,最大航速由38節降低到36節。
移交蘇聯後服役於蘇聯太平洋艦隊第五艦隊。1948年從一線退下,變為蘇聯的練習艦,同時更名為“Декабристы”(十二月黨人)。1953年2月20日,因為裝備老朽除名。70年代時,作為海軍航空隊的靶艦進行沉沒處分。除名後其艦名由30bis型驅逐艦其中一艘繼承。
安眠的場所位於海參崴附近的Остров Карамзина,在周邊的潛水地點可以看到其沉睡的姿態。

歷代艦長

艤裝員長[編輯]

  1. 江口松郎 少佐:1932年11月15日 -

艦長[編輯]

  1. 江口松郎 中佐:1933年1月30日 -
  2. 江戸兵太郎 中佐:1934年8月1日 -
  3. 阪匡身 中佐:1935年11月21日 -
  4. 井上良雄 少佐:1936年12月1日 -
  5. 柴勝男 少佐:1937年7月13日 -
  6. 溝畠定一 少佐:1937年11月1日 -
  7. 岡本次郎 少佐:1938年12月1日 -
  8. 岡三知夫 少佐:1939年10月15日 -
  9. 林利作 少佐:1940年10月15日 -
  10. 石井勵 少佐:1941年9月25日 -
  11. 工藤俊作 少佐:1942年8月13日 -
  12. 森卓次 少佐:1942年12月10日 -
  13. 福島栄吉 中佐:1943年11月25日 -
  14. 薗田肇 少佐:1945年7月18日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