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清玉

韓清玉

韓清玉,男,1981年6月生,山東梁山人,現為山東大學文學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省泰山學者青年專家,山東大學齊魯青年學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清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81年6月
  • 畢業院校:南京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文藝學
  • 籍貫:山東梁山
  • 職稱:教授
簡介,教學情況,科研成果,科研項目,主要獲獎,

簡介

韓清玉,男,1981年6月生,山東梁山人,現為山東大學文學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省泰山學者青年專家,山東大學齊魯青年學者。201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先後任安徽大學哲學系講師、副教授、美學專業碩士生導師,期間於2014-2017年在山東大學文藝美學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美國馬凱特大學(Marquette University)哲學系訪學。主要研究領域為西方美學、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與中國現代美學,在《文學評論》《哲學動態》《哲學與文化》(A&HCI)《韓中言語文化研究》(KSCI)等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四十餘篇,多篇被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藝術學理論》轉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等國家級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4項,曾獲山東省第三十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安徽省社會科學獎(三等獎)等。主要學術兼職有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國際美學協會會員、安徽省美學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Korean Journal of Converging Humanities編委等。

教學情況

本科生課程:《美學概論》《中國現代文藝美學史》
研究生課程:《中國現代美學專題》《人文社會科學方法論》(碩士)、《文藝美學範疇研究》(博士)

科研成果

(一)著作:
1.《藝術自律性研究》(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2.《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化論綱》(合著,安徽文藝出版社2016年版)
3.《大自然文學論綱》(合著,安徽文藝出版社2020年版)
4.《中國文學圖像關係史》(隋唐五代卷)(合著,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5.《外國文學名作選讀》(參編,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二)期刊論文:
1.《現代悲劇經驗如何書寫——從<第七天>看英國馬克思主義悲劇理論的闡釋力》,《文學評論》2014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15年第1期轉載
2.《馬克思主義文學批評視域中自律與他律的辯證法》,《文學評論》2015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16年第3期轉載
3.《馬克思主義對文藝研究方法論的啟示——論T.J.克拉克的藝術批評》,《文學評論》2017年第5期
4. 《論中國現代純藝術思潮的自由本義和價值訴求——以三四十年代朱光潛美學中的藝術自律傾向為例》,《哲學與文化》(A&HCI),2019年第9期
5.《藝術自律思想的四個維度——從西方現代美學到康德的反向考察》,《哲學動態》2015年第6期
6.《“無邊”的文學觀與“現場”的批評意識——論汪政、曉華當代文學的理論建構與批評範式》,《當代作家評論》2016年第5期
7.《毛澤東文藝思想與當代文學理論形態的建構》,《蘭州學刊》2012年第6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12年第10期轉載
8.《作為認識論的“直覺”說與藝術自律性——兼及柏格森與克羅齊的比較》,《藝術學界》第17輯,人大複印資料《藝術學理論》2018年第2期轉載
9.《論對話思維在學術史研究中的方法論意義——以<馬克思主義與形式主義關係史>為例》,《黑龍江社會科學》2019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20年第2期轉載
10.《西方藝術自律觀念與中國當代文論的範式革新》,《中國文學批評》2020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21年第2期轉載
11.《文學圖像學視域下的宗白華詩畫關係論》,《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2018年第6期,《學術界》2019年第1期論點摘編
12.《馬爾庫塞藝術自律思想相關問題研究——以藝術形式、藝術與現實為中心》,《學術界》2011年第11期
13.《西方文論人學資源的張力呈現及意義》,《學術界》2014年第2期
14.《中國新時期自然生態審美的理論向度》,《學術界》2020年第6期
15.《審美特性的凸顯與人文精神的復歸——新時期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反思》,《齊魯學刊》2012年第3期
16.《從“美學的革命”到“革命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藝術自律思想的批判性考察》,《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4期
17.《對自然文學之哲學基礎的反思與重構》,《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2期
18.《強制闡釋與本體批評範式——對新批評文本中心論的反思》,《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1期
19.《藝術自律:王國維美學思想的靈魂——兼及王國維對中西美學資源的融合》,《蘭州學刊》2010年第8期
20.《當代社會語境中的君子文化研究》,《蘭州學刊》2015年第10期
21.《論審美自律和藝術自律的關係——兼談當代藝術批評的審美籲求》,《蘭州學刊》2017年第2期
22.《<論語>君子論的當代解讀》,《韓中言語文化研究》(韓國核心期刊KSCI)2016年第2期(第40輯)
23.《毛澤東文藝思想的當代認識》,《國際與地區研究》(韓國)2012年第1期
24.《以自律∕他律為視角的布萊希特美學指向性新探》,《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第15卷
25.《藝術的“突圍”與藝術體制的“收編”——論藝術自律性的社會學維度》,《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第21卷
26.《通約性:中國與西方的藝術和美學》(譯文,柯蒂斯·卡特著),《藝術學界》第22輯
27.“The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s and Art from a Globalized
Perspective:Interview with Curtis L. Carter”,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Literature
VOL.3 No.1 (Spring, 2020)
28.《論康德審美自律思想的多重內涵》,《文學評論叢刊》第14卷
29.《從“意志自律”到“審美自律”——論康德審美自律思想的辯證色彩》,《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
30.《在思想啟蒙與文學自律之間——對周作人文學觀的一種考察》,《天府新論》2011年第4期
31.《語-圖關係視域中的“意”“象”“境”關聯初探——以隋唐五代藝術批評為例》,《民族藝術研究》2016年第2期
32.《論馬克思主義美學研究的整體性和學術張力》,《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5期
33.《馬克思與20世紀美學問題》,《中國文學年鑑·2015》
34.《論隋唐五代文藝生態中的詩畫趨同現象及理論觀念》,《文學與圖像》第六卷
35.《“真”“自然”到情本體——論隋唐五代藝術批評中詩畫追求的共同指向》,《中文論壇》第四輯
36.《亞里士多德的悲劇情節論及當下觀照》,《欽州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
37.《對中國古典和諧美學的回歸與超越——淺論和諧美學的學術張力和現實價值》,《哈爾濱學院學報》2008年第9期
38.《馬爾庫塞藝術自律思想研究》,《理論建設》2013年第1期
39.《學理層面的原典復歸與實踐意義的現實超越——論<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美學思想的當代意義》,《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5期
40.《論超文本文學的審美特徵》,《河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2015年第4期
41.《“人生藝術化”命題的邏輯架構及其在大學生美育中的意義》,《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年第4期
42.《<講話>與當代和諧文化的構建》,《文藝百家》2008年第1期
43.《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人學思想分析》,《文藝百家談》2011年第2期
44.《自然生態系統與作為未來的過去:阿列克西斯·若克曼“五大湖(周期)循環”系列繪畫》,《生態美學與生態批評通訊》2019年8月號
45.《電影藝術如何講好情感故事——<你好,李煥英><我的姐姐>比較談》,《天山時報》2021年5月8日

科研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中西互鑒視閾中的宗白華文藝批評範疇研究”,項目編號:18BZW032,2018年,在研
2.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朱光潛、宗白華、方東美美學思想形成與桐城文化關係研究”子課題,項目編號:17ZDA018,2017年,在研
3.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第10批特別資助“當代藝術哲學視域中藝術與美的關係研究”,項目編號:2017T100483,2017年,已結項
4.中國博士後基金第58批面上資助項目(一等資助)“當代批評視域下審美自律與藝術自律的關係研究”,項目編號:2015M580581,2015年,已結項
5.安徽省高校優秀青年人才支持計畫重點項目“論當代藝術哲學中的審美問題——以審美經驗、藝術定義和審美價值為視角”,項目編號:gxyqZD2018001,2018年,在研
6.安徽省社科規劃項目“藝術自律理論的演進邏輯及其反思”,項目編號:AHSKQ2014D129,2014年,已結項。

主要獲獎

1.山東省第三十四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2.2013-2016年度安徽省社會科學獎三等獎(論文類)
3.2013-2016年度安徽省社會科學獎三等獎(著作類,第二作者)
4.2020年度山東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4.第五屆安徽省文聯文藝評論獎三等獎
5.安徽省社科聯“三項課題”優秀成果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