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安

韓安

韓安(1883-1961),字竹坪,安徽省巢縣(今巢湖市)人。生於1883年1月17日,卒於1961年1月31日,享年78歲。林學家,中國近現代林業事業的奠基人之一,中國出國留學生中第一個林學碩士學位的獲得者,中國最早的一位林學家出身的政府官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韓安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安徽巢縣(今巢湖市)
  • 出生日期:1883年1月17日
  • 逝世日期:1961年1月31日
  • 職業:林業家
  • 畢業院校匯文書院,密西根大學
生平事跡,成長經歷,人物貢獻,簡歷,主要論著,

生平事跡

韓安於1898年就讀於南京匯文書院,1904年畢業後留校任教;1907年夏天赴美國深造,先後就讀於康奈爾大學文理學院和密西根大學,分別獲得理學學士和林學碩士學位。
1912年回國後,他歷任吉林省林業局和東三省林務局主任、京漢鐵路局造林事務所所長等職;1922年任國立北京農業專門學校教授兼林學科教務主任。次年,他接替梁希,兼任國立北京農業大學森林系主任。他是最早在中國農業大學前身擔任教授和林學科教務主任及森林系主任的學者之一。他為當時的森林系的建設與發展,為中國近現代林業教育的開拓做出了重要貢獻。
1924年後,他歷任察哈爾特別區實業廳廳長、綏遠特別區實業廳廳長兼墾務總辦、安徽省政府委員兼省會安慶市市長及教育廳廳長等職。1929年後,他歷任山東省青島市政府參事、青島市教育局局長、國民政府全國經濟委員會西北辦事處主任、陝西省林務局副局長、四川省建設廳生產計畫委員會農業組主任委員、中央林業實驗所所長等職。
韓安年輕時立下攻讀林學、綠化祖國的宏志,成為中國最早獲取林業碩士學位的先行者。他參加編輯了中國第一份農林期刊——農林部出版的《農林公報》,並於1913年初在這份刊物上連載發表他所編譯的《世界各國國有森林大勢》一文,這是中國人最早向國內介紹世界其它各國林業概況的科技文獻。
1915年,當時的農商部總長周自齊採納韓安、凌道揚等人的倡議,在中國設立“植樹節”,經“大總統”批准,於同年7月申令定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規定每年這一天舉行植樹典禮,倡導植樹造林。國民政府時期依然推行不輟,但將日期改為每年3月12日,名稱改為“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
1917年夏,作為農商部僉事的韓安,提出營造水源林以護堤保路的建議。他在《造林防水意見》一文中闡述了水災消長的原理,並向當局提出了忠告。1918年,他擔任京漢鐵路局造林事務所所長期間,為提供修築鐵路所需枕木和電線桿,營造大面積苗圃,開中國營造護路林之先河,為中國鐵路育苗、造林護路的一項創舉。
1920年,他多次向馮玉祥陳述森林的重要作用,並促成馮玉祥領導的部隊在雞公山一帶開展植樹造林活動。這一舉措又開創了中國現代兵工造林的先河。20世紀40年代,他擔任中央林業實驗所所長後,進一步推動了中國林業事業的發展。
韓安從事林業事業50餘年,並長期擔任領導職務,為人氣度寬宏,用人兼收並容,沒有門戶偏見,自書一聯:“科學精神,把事當事;民主精神,把人當人”,以此作為座右銘。

成長經歷

韓安,著名林學家,中國近代林業開拓者之一。他是中國出國留學生中第一個林業碩士學位的獲得者,也是中國最早的一位林學家出身的政府官員;他最早向國人介紹世界各國林業概況,建議國家規定了中國第一個植樹節,並率先創辦鐵路沿線育苗造林、兵工造林事業。主持創建中國第一個林業科研機構——中央林業實驗所。他重視林業科研教育、森林資源調查、樹木定名修志,培養了大量林業人才,為中國近代林業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韓安韓安
韓安,字竹坪。1883年1月17日出生於安徽省巢縣西秦村一個農民家庭。由於家中生活窮困,韓安童年便在家裡參加砍柴放鴨等勞動。在家鄉上過短時蒙館。9歲時,隨父母移居蕪湖,父親在店鋪當僱工,母親為居家附近的二街福音堂傳教士漿洗衣服,養家餬口。韓安在福音堂教會國小免費走讀。由於他學習刻苦勤奮,成績優良,15歲時被學校保送到南京美國美以美會創辦的匯文書院(金陵大學前身)繼續攻讀。匯文書院是美國在華陸續創立的13所高等學校中開辦最早的一所,設有文理科、醫科、聖經班和附屬中學。韓安先在中學部就讀,畢業後升入大學文理科,他依靠在學校按作息時間打鐘等勤雜工務,半工半讀,以解決食、宿、學費。由於受到美籍院長J.C.福開森(Ferguson)等人西方教育,英語水平較高,數理化基礎紮實,同時也讀了不少四書古文。1904年他在第七屆5名畢業生中成績最優,曾受到兩江總督周馥召見並頒發七品京官札證。韓安畢業後被留校任教,其授課內容大都為平時所學的英文、數學、格致(物理)、化學。他在匯文上學9年中,曾利用暑假,一次去上海基督教青年會工作兩個月;另一次前往江西九江嶺,協助西人翻譯教會書籍兼代賣書,以所得微款補助學期零用。留校任教後,又一度被派往日本出席世界基督教青年大會,對日本的青山綠水留下了深刻印象。1907年新任兩江總督端方自歐美考察歸來,招考男女學生派往美國留學,韓安應試被錄取在10名男生榜首,時年25歲。同年夏進入紐約州康奈爾大學文理學院,主攻化學,1909年畢業獲得理學士學位。他想再學一門實用科學,以便返國後有所建樹,遂又立志研讀林業科學技術,以改變故國家鄉窮山惡水面貌。1911年,他又獲得密西根大學林學碩士學位。這是中國出國留學生中第一個獲得林學碩士學位者。這年國內先後爆發反清的黃花崗起義和武昌起義等革命活動,政局動盪不定。他自忖農林關係密切,不如留下進一步學習美國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報效祖國,於是又轉往威斯康星大學農科學習1年,於1912年夏離美回到辛亥革命已告勝利的北京。
北洋政府農林部任命韓安為該部山林司僉事(相當於當今的科長職)。初時協助編輯《農林公報》,嗣後被派往吉林林業局和東三省林務局任主任,“以中央與地方權責未分,所需設備、人員與經費皆無,難有成就”等原因,1913年請調回北京,在農林、工商兩部合併後的農商部繼續任僉事。1914年3月,農商部應菲律賓林務局之邀,派韓安前往菲律賓考察,歷時3個月,後發表調查報告,對菲律賓政府各部及所屬局的組織與職責範圍敘述甚詳。1915年4月,韓安與農商部林務顧問、菲律賓林務局長W.F.余佛西(Sherfesse)前往南京,會同金陵大學林科教授J.H.芮思婁(Reisner)、J.裴義理(Bailie)及安徽第一甲種農校校長金邦正調查安徽山林概況,後在調查報告中建議政府勸告無地人民承領官荒山地造林,並劃沿江淮兩岸及本省境內津浦鐵路兩旁為造林區域,建設苗圃育苗,以低價或無償分給人民自植。所造之林即為承領人所有,自行保護。這和中央人民政府林業部所定的“誰種誰有”政策如出一轍。
1916年1月,農商部增設林務處,管理全國森林事務,設督辦一人由農商部次長金邦平兼任,另設會辦兩人,規定“以確有森林學識經驗者充任”,佘佛西和韓安二人擔任會辦。同年10月,農商總長易人,將林務處裁併人農業司。韓安於1918年接受交通部任命,調充京漢鐵路局造林事務所所長,興辦鐵路沿線育苗造林。在此與馮玉祥將軍結為深交,以後多次合作共事。1922年,韓安曾應北京農業專門學校校長金邦正之邀,任教務主任兼森林系主任。
1924年,馮玉祥任西北邊防督辦,先後任命韓安為察哈爾特別區實業廳廳長、綏遠特別區實業廳廳長兼墾務總辦,對兩省區的林業、農業以及地方工業多有建樹。1926年1月,馮玉祥的“國民軍”遭到奉系和直系軍閥的聯合進攻,韓安作為翻譯隨馮取道庫倫(今蒙古烏蘭巴托)前往蘇聯考察兩月,後馮派韓安經由海參崴前往廣州與國民黨聯繫出兵北伐,事畢返居上海作為西北軍與蘇聯住滬領事館的聯絡員。韓安於這年加入了中國國民黨。
北伐戰爭勝利後,韓安於1927年10月任安徽省政府委員兼省會安慶市市長,次年3月改兼教育廳廳長。他將安徽省農學院改名為勞農學院,以示勞動偉大光榮。1929年韓轉任山東青島市政府參事、翌年改任市教育局長,不久辭職赴漢口,受聘為平漢鐵路局顧問,參贊和籌劃路局農林事務。
國民政府於1933年成立全國經濟委員會,在西安設定西北辦事處,次年韓安任該辦事處專員、1936年擢升主任,負責舉辦西北水利、衛生、公路、合作社、農貸等經濟業務。在此期間,他積極任用國內外著名的科技專家。主持建成涇惠、洛惠、湄惠、渭惠等水利工程;建成西安至蘭州、漢中、廣元、天水等公路。同年陝西省林務局副局長、德藉林學家G.芬次爾(Fentzal)逝世,韓安被派兼任遺缺。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國共合作抗日,林務局技術科科長樂天宇曾伴韓安同往西安七賢莊八路軍辦事處與林伯渠等老一輩革命家接觸交談,並醞釀過在陝北解放區設立林務分局,後因故未能實現。翌年,經委會西北辦事處結束,陝西林務局亦併入農業改進所,韓安遂離陝入川,受任四川省建設廳生產計畫委員會農業組主任委員。
重慶國民政府農林部採納林學界多年的意見,於1941年決定設定中國第一個林業試驗研究中心——中央林業實驗所,韓安在馮玉祥、錢天鶴等舉薦下被任命為所長,於同年7月在重慶歌樂山成立,原中央農業實驗所的森林系同時並人。當時正處在抗戰艱苦階段,人力、財力、物力均極困難,韓安慘澹經營,苦心煞費,經過7年的努力,終於初具規模,成績顯著,成為他一生中最光輝的業績。1948年末,南京國民政府機關紛紛南遷。韓安於1949年1月辭所長職,被任命為農林部顧問,改由傅煥光任所長。同年韓安舉家遷往西安。1950年西北軍政委員會農林部任命他為工程師,為西北林業獻計獻策。1953年大區撤銷,韓安退職。1956年遷居青島,曾被選為山東省政協委員。他因患腦血栓,一直未能參加政協活動。1959年春又移居北京休養。1961年腦病復發,於1月31日謝世,終年79歲。

人物貢獻

中國近代林業的開拓者
韓安早在清末就矢志研讀林學,民國初年步入林政部門任職,畢生致力於林業建設事業,50年如一日,是中國近代林業卓越的開拓者之一。
韓安出身寒微,十餘年刻苦攻讀,考取公費出國留學,目睹“國中沿長江兩岸皆童山濯濯,而日本則無山不青,有水皆綠”,因而立下攻讀林學,綠化祖國的宏志,並成為中國最早獲得林學碩士學銜的先行者。他於民國成立之初年學成歸國,立即被北洋政府農林部延攬入山林司擔任要職,是當時中國最早的林業專家出身的林政官員之一。他參加編輯中國第一份農林期刊——農林部出版的《農林公報》,並於1913年初在這份刊物上連載他所編譯的《世界各國國有森林大勢》一文,這也是中國人最早向國內介紹各國林業概況的科技文獻。
中國首次設定植樹節始於1915年。當時的農商部總長周自齊採納韓安、凌道揚裴義理等人的意見,認為“歐美各邦,植樹有節,推行全國,成效維昭”,乃報經大總統批准,於同年7月申令定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每年在這天舉行植樹典禮,倡導植樹造林。1916年4月6日的清明,在北京西山馬金頂舉行了中國第一個植樹節慶典,同時要求全國各級地方政府機關學校都要在植樹節時廣泛開展植樹造林。這項活動每年照例舉行,持續多年,以後漸漸流於形式,成了具文。國民政府時期依然推行不輟,但將日期改在每年3月12日,名稱改為“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每年屆期,行禮如儀,但收效甚微,幾乎失去當初倡立植樹節林界諸元老的本意。
抵制“發放東三省森林”
韓安在北洋政府農林部任職不久,即被派往吉林林業局任主任,1913年夏又被調到哈爾濱充任東三省林務局主任。農林部設定這兩個局的主旨,在於“發放東三省森林”,藉以獲得發照押金的巨額收入。當時規定的“發放”辦法由承領人自繪林場地圖界址,出資承領,每領一份執照,只須繳納幾萬元押金,便可承領天然森林二百方里,自行僱工採伐。韓安認為局方既無人往森林中實地勘測林界、林況,承領人便可隨意擴大伐區範圍,肆意濫伐無度,流弊無窮。他雖兩次主持局務,但始終未曾簽發一份執照,加以抵制。他請調回部後,力陳應予廢止這項劣政,果被當政者採納,使森林資源免遭惡運。
首創中國鐵路造林事業
北洋政府交通部為謀自籌供應鐵路所需枕木、電桿,1918年決定設京漢鐵路局造林事務所,商調韓安任所長,並借用農商部英籍林務顧問波爾登協同籌辦。經勘定,在河南確山縣屬黃山坡及信陽縣南雞公山李家寨一帶,收購荒山數萬畝,開闢苗圃25處,每處面積200畝,選擇適宜作枕木、電桿用的樹種,大量育苗造林。每路置監督員一人,連同各苗圃的技術員均由農商部派遣。這是中國鐵路育苗、造林護路的一項創舉,開中國營造護路林之先河,每年造林數百萬株。韓安還偕同波爾登前往隴海、津浦、滬寧、京綏各路視察,擬具這些線路的造林計畫,報部採擇施行。
協助創辦兵工造林
馮玉祥將軍1920年任旅長時駐軍信陽,他見到韓安經營的鐵路苗圃,苗木茁壯蔥蘢,路旁林木翠綠挺拔,極為讚賞。與韓安見面交談中,方知兩人既誼屬安徽巢縣同鄉又同庚,而且又同是貧苦出身,同是基督教徒,都目睹過清廷腐敗,軍閥混戰,江山破碎,生靈塗炭的慘景,促使他們成為憂國憂民、嚮往革命的知音,從而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韓安向馮玉祥多次陳述森林的重要作用,導致他領導所屬部隊在雞公山一帶進行植樹造林,韓安則提供大量苗木並給予技術指導,又開創了中國近代兵工造林之先河。雞公山原有稀疏的天然次生林,海拔較高,風為旅居華中的西方人避暑勝地,經歷年以來造林撫育以後,林木蒼鬱繁茂,鳥獸畢集,益成為華中旅遊勝境,1988年已劃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馮玉祥後改任河南省督軍,聘請韓安為顧問,參贊實業建設政務。1922年馮任檢閱使時,駐軍北京南苑,調韓安前往,再次協助該軍進行兵工造林活動,林界傳為佳話。
呼籲廣植森林預防水患
1917年夏,冀魯等省連降暴雨,河水泛濫,京漢、京奉、津浦、京綏諸鐵路紛紛告急。全國水利局會同交通部、農商部、京兆尹共商護堤護路措施。作為農商部僉事的韓安,主張營造水源林以護堤保路。經共同研商決定,協同辦理北京地區各河流上游營造水源林,並選定密雲縣北的山谷一段為來年防水造林之起點,另在沿鐵路及各河堤廣造森林,固堤防坍。韓安後在《農商公報》發表的《造林防水意見》中語重心長地寫到:“治河之事,不求根本之方,維聽主工者各自為政,不相統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修堤也,塞口也,枝枝節節,歲歲不休,河堤愈高,宣洩無由,故終不免於潰決也。”他闡述水災消長之原理,列舉森林可增加雨水之樹冠截量及其蒸發量、入土量,減輕雨水之衝擊力,減少流水之挾沙力,延長冰雪溶解之時期。斷言只有廣植森林,才是預防水患之根本要圖。他針對釀成北京水患的5條大河,主張首先對挾沙最多、為患最烈的永定、子牙兩河,進行造林防沙治理。他忠告當局:“畿輔乃國家首善之區,防水為民生利害所系,尤宜積極為天下倡。所望當今之執政者,憫洪水泛濫之創痍,定十年樹木之至計,毅然提倡,決然施行,將來京畿一帶,佳木蔥蘢,河海清澄,國家人民同臻利福。區區之愚,不勝大願。”其憂國憂民之心情,溢於言表。
重視森林調查,支持編纂樹木志
韓安於1916年任農商部林務處會辦時,提出“我國樹木種類極繁,泰西各國派植物專家前來研究採集者,年不乏人,我國提倡林業,亟宜將諸樹木擇其要者,辨別種類,審定名實。”他授命林務處調查科科長波爾登,“選擇中國造林樹種百餘種,將其性質、土宜、用途等詳加研究,逐一繪圖立說,匯集成書。”美國著名植物學家E.H.威爾遜(Wilson)自19世紀末起先後數次來華,在中國西部大規模進行採集植物標本活動,韓安聘請他為植物學顧問。在波爾登及比利時植物學家J.赫爾斯(Hers)協助下著手編纂《中國植物志》,後因林務處裁撤,韓安離開農商部,威爾遜將所採集的標本及其記載攜回美國,寫成著名的《威爾遜植物志》(其中中國部分3卷),而留在農商部的一份標本,後竟喪失無遺。赫爾斯也寫了《隴海沿線樹產目錄》一書出版,都得力於韓安的積極支持。
韓安任陝西省林務局副局長期間,多次派員赴秦嶺、黃龍山等林區調查森林分布狀況,並採集大量樹木標本及木材標本。在擔任中央林業實驗所所長期間,曾先後派員調查大巴山及興山森林、神農架原始林區、縉雲山寺廟林,並通訊調查四川各縣主要林木分布情況。1948年5月在南京成立的中國水杉保存委員會上,韓安還被推選為該委員會保存組組長。“本所鑒於中國幅員廣袤,地跨寒、溫、熱三帶,森林植物種類繁蕪,其中有國計民生者甚多,惜無一整個系統之圖籍,可供生產利用之依據。本所特與靜生生物調查所幾度磋商,合作編纂《中國森林植物圖志》。自本年度(1948年)起,預定10年內全部完成,因應國內林業界之需要,前5年出版主要森林樹木,後5年出版次要森林樹木,實為我國空前之巨著。現正編印第一卷,包括樺木科及山毛櫸科10屬,計圖136幅,說明150頁,明春即可出版。”這是中央林業實驗所在1948年1月出版的《林業通訊》上刊登的一則報導。後由於時局變化,原定的計畫未能全部實現,僅出版了樺木科卷,但仍可見到韓安的遠見卓識。
中國農、林學會組織的帶頭人
中華農學會成立於1917年1月,韓安是最早的會員之一,後多次擔任學會組織的某些職務。中華森林會在同年創立時,也得到韓安的贊助。森林會因故停止活動後,林學界又於1928年在南京籌備組織中華林學會,韓安與姚傳法陳嶸等10人均為籌備委員,並於同年8月舉行了成立大會。1929年12月在中華林學會二屆一次理事會上,韓安被選為籌募基金委員會委員。中華林學會於抗戰後遷到重慶,第五屆理事會上,韓安被選為監事、基金保管委員會委員、政策研究委員會委員。當時他在成都四川省建設廳任職,同時又被選為中華林學會成都分會理事。1943年他在林學會刊物《林學》上發表《造林與生產教育》論文。1947年11月,韓安等在南京代表中華林學會參加17個農業界各專門學會聯合年會籌委會,擔任常委,並作為主席團成員自始至終參加抗日戰爭勝利後農林界這一最盛大的學會活動。這也是他與農、林學會結緣30年來最後一次參加的活動。
主持創建中央林業實驗所
重慶國民政府農林部決定於1941年夏設定了中央林業實驗所,任命韓安為所長,鄧叔群朱惠方先後任副所長。韓安主持創建該所,初建時僅設造林研究、林產利用與調查推廣3個組。中央大學梁希教授義務兼任林產利用組主任,所校雙方合作進行研究。鄧叔群在甘肅岷縣設中林所西北工作站,拓荒研究,鄧不久辭職,改由傅煥光接任。1945年,中林所在四川省南川縣金佛山成立常山種植試驗場,繁殖藥用植物常山,又先後幾次派員前往大巴山、神農架等林區調查採集。抗戰勝利後,中林所於1946年遷到南京,幾經周折,始由“總理陵園管理委員會”租借鐘山北麓山地千畝,作為所址;同時接收南京附近的湯山、棲霞山、東流、牛首山、東善橋、龍王山諸林場,作為育苗造林、林業推廣實驗基地。重慶歌樂山舊所址改建為西南工作站。又將北平的原華北造林署造林會改為該所華北林業試驗場,任命江福利為場長。另外還在河南登封設立嵩山示範林場,派徐承鎔任場長。中林所的建制亦逐年擴大,由原來的3個組擴大為造林研究、木材工藝、林產製造、水土保持、林業經濟、林業推廣和森林副產等七個系,分別由程路雲、陳桂升(代)、張楚寶、傅煥光(兼)、王戰葛曉東孫醒東任系主任。傅煥光任副所長。農林部於1945年考選科技人員前往美國實習進修時,該所有傅煥光、張楚寶、陳桂升、楊敬睿、許紹南等膺選先後出國,1947年本所又選送李繼書賀近恪前往澳大利亞實習。1947年1月,中林所開辦水土保持訓練班,3月下旬結業後,成立了水土保持田間工作隊,派任承統朱蓮青沈梓培分別擔任華北、華中、華南3個工作隊隊長。另派員會同W. S. 祁普樂(Chepil)博士在黃泛區進行調查並籌辦防沙林場。韓安還與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林業顧問、木材工業組組長、澳洲籍林業專家藍卓支(G. W. Nunn)多次洽談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林業恢復建設問題。1948年春,國民政府行政院處理美國救濟物資委員會一次性撥款28億多元(金圓券)給中林所舉辦工賑造林(當年全所經費每月只有5500萬元“金圓券”,只及這項撥款的1/50)。從這年的3月7日起至4月6日止共雇用民工600餘人,造林720萬多株。這是韓安主持辦理的最後一次植樹造林活動。中林所曾先後出版過6種研究專刊,13期《林業通訊》。歷年來在中林所工作過的科技人員累計有100多人。他們在韓安領導、培養下辛勤工作,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鍛鍊提高,後來大多成長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林業科技骨幹。
科學精神把事當事,民主精神把人當人
韓安畢生致力於森林事業凡50年,勤勉不懈,數十年如一日。他長期擔任領導職務,以“科學精神把事當事,民主精神把人當人”奉為座右銘。一貫作風樸實,遵守紀律,上下班從不遲到、早退,不搞特殊化。他平易近人,用人兼收並容,沒有派別偏見。他雖出身於金陵大學前身的匯文書院,但在主管任何單位時,只要學有專長,都容納器重,發揮其所長,而不論是哪個學校畢業的。他曾這樣說過:“每一學科有一領導人為之倡,則必有能言能行之士從事研究,於是人材輩出,而事業得以發展”。韓安思想開朗,朝氣蓬勃,不因循保守,不消極頹廢。他作為馮玉祥將軍的知交,早年曾參加過反對北洋軍閥的鬥爭。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後,他在安徽曾設法營救過被捕的左派同志,但他從不炫耀他自己的光榮歷史。他愛好書法,寫一手好毛筆字,閒時經常臨貼練字,陶冶情操。韓安的英文根基深厚,英語流暢,留學歸來雖已隔了30多年,與外國人交談時,依然談笑風生,妙語連珠,談諧風趣。
韓安告老退職以後,不甘心閒寂,潛心從事翻譯外文經典書籍。他於1953年3月起開始翻譯牛津大學第四版的達爾文著《物種起源》一書,同年12月便譯完全書,曾得到錢崇樹、樂天宇等人的贊助,將清稿於1954年寄到上海水祥出版社待刊,後因周建人也翻譯了此書即將出版,韓安的譯文遂未獲問世。所譯全書除正文14章外,他還將原書第6版中所載的《出版前物種起源思想簡史》和增加的第7章《自然選擇學說的各種反駁》以及第6版各章增訂的段落對照譯出,以見達爾文思想變化的梗概。1955年,韓安又翻譯赫胥黎著的《達爾文傳略》,譯文有兩萬多字(不包括注釋),曾由《達爾文主義遺傳選種學教研通訊》鉛印出版了抽印本。此外,他還與上海復旦大學談家楨教授合譯過達波古斯原著的關於遺傳學與物種起源有關的書。韓安的這種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的奉獻精神,永遠值得後人緬懷、學習。

簡歷

1883年1月13日 生於安徽省巢縣。
1904年 畢業於南京匯文書院文理科。
1907年 兩江總督府考選派往美國留學。
1909年 獲美國康奈爾大學文理學院理學士學位。
1911年 獲美國密西根大學林學碩士學位。
1912—1913年 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農科學習一年後回國,任北洋政府農林部僉事、吉林林業局主任、東三省林務局主任。
1913—1918年 任農商部僉事,中間曾於1916年充任農商部林務處會辦。
1918—1921年 任交通部京漢鐵路局造林事務所所長。
1922—1923年 任北京農業專門學校、北京國立農業大學教務主任、森林系主任。
1925年 任察哈爾特別區實業廳廳長。
1926年 任綏遠特別區實業廳廳長。
1927—1929年 任安徽省政府委員兼安慶市市長、教育廳廳長。
1929—1931年 任山東省青島市政府參事、教育局局長。
1931—1933年 任平漢鐵路局顧問。
1934—1938年 任全國經濟委員會西北辦事處專員、主任,1936年起兼任陝西省林務局副局長。
1940年 任四川省建設廳生產計畫委員會農業組主任委員。
1941—1948年 任國民政府農林部中央林業實驗所所長。
1949年 任國民政府農林部顧問。
1950年—1953年 任西北軍政委員會工程師,1953年大區撤銷後告老退職,從事翻譯工作。
1961年1月31日 逝世於北京。

主要論著

1 韓安.菲律賓林務調查報告書.農商公報,1915,2(2):6—10,2(4):11—14.
2 金邦正,韓安.調查皖省林況報告.農商公報,1915,2(2):6—12,2(4):11—14.
3 韓安.農商部林務處半年來事務報告.農商公報,1916(26):1—5.
4 韓安.造林防水意見書.農商公報,1918,4(7):1—13.
5 韓安.中國森林事業經過之概況(江光壁記).東大農學,1923,1(3):1—3.
6 韓安.造林與生產教育.林學,1943(10):15—19.
7 韓安.林業之重要性.林業通訊,1947(1):2.
8 韓安.世界各國國有森林大勢(譯).農林公報,1913,2(3):19—27;2(4):1—5;2(5):25—32.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