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羅妮卡決定去死

韋羅妮卡決定去死

《韋羅妮卡決定去死》是巴西著名作家保羅·科埃略的經典小說,出版於1998年,已經被翻譯成46種語言,暢銷全球。小說故事源於保羅·科埃略年輕時入住精神病院的真實經歷,講述少女韋羅妮卡企圖自殺而被送進精神病院,最後重獲新生的故事。小說從心理學和哲學的角度對自殺、精神病、抑鬱症進行了探討,極具勵志意義。這部小說在西方和日本有著巨大的影響,多次被改編成電影、戲劇以及搖滾歌曲。

基本介紹

  • 書名:韋羅妮卡決定去死
  • 作者保羅·科埃略
  • 譯者:孫成敖
  • ISBN:9787532724789
  • 頁數:200
  • 定價:11.80元 
  •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 出版時間:2000-10
  • 裝幀:平裝
小說簡介,作者簡介,作品評價,內容簡介,

小說簡介

小說以斯洛維尼亞共和國一家由外國人投資開辦的維萊特精神病醫院為背景,描寫了年青姑娘韋羅妮卡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吞服了大量安眠藥自殺未遂,被送進維萊特醫院搶救,成了醫院伊戈爾醫生研究對象,姑娘在經受無數次的治療折磨及生與死的考驗之後,最終與心愛的小伙子埃杜阿
韋羅妮卡決定去死

作者簡介

保羅·科埃略一九四七年出生於里約熱內盧市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少年時期便立志成為像若熱·亞馬多一樣成功的職業作家。在從事文學創作之前,曾擔任過編劇、劇場導演和記者,為巴西最著名的搖滾樂歌星創作過《減生於一萬年之前》 等六十餘首歌詞。後沉迷於研究鍊金術,魔法、吸血鬼等神秘事物,作為媒皮士 週遊世界,與一些秘密團體和東方宗教社會有過接觸。一九八二年自行出版了《地獄檔案》一書,但未曾引起任何反響。一九八五年又出版《吸血鬼研究實踐手冊》一書,但後又收回,理由是他本人認為該書“質量低劣”。一九七七年,在週遊世界時他參加了一個名叫拉姆的天主教組織,一九八六年,按該組織的要求, 保羅·科埃略沿中世紀三條朝聖路線之一,歷時三個月,徒步行走近六百公里的 路程,從法國南部穿越庇里牛斯山脈,抵達西班牙加利西亞地區孔波斯泰爾聖地亞哥朝聖。他以這次朝聖之旅為素材,於翌年出版《朝聖卜書》,講述了他在此 次行程中的種種體驗以及所受到的種種啟示,富有濃厚的宗教色彩。這部紀實性作品獲得極大成功,至一九九九年已印行一百十七版次。一年之後,憑藉《一千零一夜》中一個故事的啟發保羅·科埃略創作出版了寓言故事《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原著名《鍊金術士》)。這部譯成中文只有十萬字的作品初期銷售情 況並不理想,出版商和作家本人都沒有料到,《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書後來竟出現洛陽紙貴的現象,名列巴西暢銷書排行榜長達六年之久。截止到一九九九年,該書在巴西已印行至一百五十二版次,印數超過兩百萬冊,成為巴西有史以來銷售量最 多的一本書。《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不僅風靡巴西,使作家在國內聲譽鵲起,而且被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五大洲出版,並在美國、法國、義大利、德國、阿根廷、 加拿大、澳大利亞、智利、墨西哥、西班牙。葡萄牙等十八個國家名列暢銷書榜首。迄今為止,該書在國外已售出九百五十萬冊,稱得上是一本世界暢銷書。做羊少年奇幻之旅》講述的是人生尋夢的歷程:西班牙牧羊少年聖地亞哥兩次做了同一個夢,夢見他能在埃及金字塔附近找到一批埋藏的珍寶。他跨海來到非洲,穿越一望無際的撒哈拉大沙漠,一路奇遇迭起,最後他終於看到了金字塔,並悟出了珍寶的藏身之地。《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部追求夢想、完善人生的寓言故 事,啟示人們實現夢想要經歷一個艱難的過程,需要勇氣、智慧、執著和經受磨練。美國出版的英文版封面介紹文字稱:“能夠徹底改變一個人一生的書籍,或許幾十年才出現一本,您所面對的正是這樣的一本書。”美國圖書館協 會將該書推薦為“青少年最佳讀物”。法國文化部部長將保羅·科埃略稱為“數百萬讀者心中的鍊金術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讚譽“保 羅·科埃略深諳文學鍊金術之奧妙”。一九九七年,中國文學出版社出版了由英文轉譯的書名為傾金術士一書,但似乎並未引起人們的注意,是否是因為東西方 文化的差異所造成,不得而知。
此後,保羅·科埃略又陸續出版了《籠頭》(1990)、《主神的使女們》 (1992)《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1994)、《第五座山》(1996)、《光明鬥士手冊》(1997)和《韋羅妮卡決定去死》(1999)等多部作品,每部作品都風靡一時,使保羅·科埃略成為當今巴西擁有讀者最多的一位作家。其作品現已 被譯成三十九種語言,在七十四個國家和地區出版發行,至一九九八年七月,共售出兩千一百餘萬冊,僅僅數年之間,他便步入世界暢銷書作家的行列,成為繼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百年孤獨》一書的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之後擁有讀者最 多的拉丁美洲作家。由於其在文學創作上所取得的成就,保羅·科埃略不止一次獲得法國、義大利、美國、澳大利亞、南斯拉夫、愛爾蘭等國家頒發的文學獎,一九九六年被法國政府授予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一九九八年被巴西政府授予里約布蘭科騎士勳章。
主要作品:
譯者: 孫成敖
韋羅妮卡決定去死譯者: 孫成敖
波多貝羅的女巫譯者: 閔雪飛
十一分鐘譯者: 周漢軍
魔鬼與普里姆小姐譯者: 周漢軍
朝聖譯者: 周漢軍
查希爾譯者: 周漢軍

作品評價

把每天當做一個奇蹟 胡真才
近年來,有一位繼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之後擁有讀者最多的拉丁美洲作家,他就是巴西作家保羅·科埃略。科埃略一九四七年生於里約熱內盧市一個中產階級家庭,少年時代便立志要成為一個職業作家。他先後當過編劇、導演、記者和歌詞作者,曾沉迷於研究鍊金術、魔法、吸血鬼等神秘事物,還週遊世界,與一些秘密團體和東方宗教社會有過接觸。一九八六年,他探訪了古西班牙的朝聖之路,於次年創作出版了《朝聖》,這是一部富有濃厚的宗教色彩的作品,獲得了極大成功。此後,他陸續出版的主要作品有《鍊金術士》、《籠頭》、《主神的使女們》、《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第五座山》、《光明鬥士手冊》和《韋羅妮卡決定去死》等,每部作品一經問世都風靡一時,成為巴西文壇的一種奇異現象。
韋羅妮卡決定去死》是作家一九九七年出版的一部作品。故事發生在脫離前南斯拉夫而獨立的斯洛維尼亞共和國的一所精神病醫院。作為貼近現實反映現實的一部文學作品,本書所表現的社會問題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突出的一個方面,是對現實生活的讚頌,它啟示人們摒棄偏見,珍愛生命,掌握命運,把生活中的每一天當做奇蹟來對待。
主人公韋羅妮卡因自殺未遂而被送進精神病院後,成了該院負責人伊戈爾醫生研究治療維特里奧洛中毒的試驗品。伊戈爾醫生瞞著所有的人,讓護士每天給韋羅妮卡注射一種名為費諾塔爾的藥物,造成一種心臟病發作的假象,使韋羅妮卡深信自己注定很快就要死去。在“來日無多”的意識支配下,韋羅妮卡摒棄了過去一直束縛著她的偏見,直率地要把自己的愛獻給願意聽她彈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埃杜阿爾德。
在韋羅妮卡得知自己只能活“二十四個小時”後,她要求醫生給她服一種藥,使她能醒著,她要利用好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分鐘。以前,當她想到生命還十分漫長的時候,總是把許多事情推遲到將來去做。現在,她要活個痛快,活個充實,她想投入到一個男人的懷抱,投入城市的懷抱,投入生活的懷抱,最後再投入到死亡的懷抱。
韋羅妮卡必將死去的訊息使許多住院患者受到觸動,不少人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患壓抑症的澤德卡獲準出院,她要去尋求一種冒險生活。患恐懼症的律師馬莉留下一封信走了,她要去戰後的塞拉耶佛救助那裡的兒童。韋羅妮卡和埃杜阿爾德一道逃出了醫院,二十四小時之後,韋羅妮卡仍在很好地活著。而這一點正是全書的關鍵所在,因為韋羅妮卡並非會無可挽回地死去,而是伊戈爾醫生瞞著所有的人把她視為豚鼠進行醫學試驗,醫生的試驗成功了,韋羅妮卡自然倖免一死。
本書給人一種努力進取、只爭朝夕的精神力量,給人一種振聾發聵的提示:在不知內情的韋羅妮卡看來,她每多活一天都是一個奇蹟,而我們健康人的生命也是脆弱的,每一秒鐘也都有發生各種意外的可能性,因此,我們也應該將每一天當做一個奇蹟來對待。

內容簡介

編者按:在任何時刻,任何人心中有了哪怕一絲想去死的念頭,就請翻開這本書——我相信,它一定會讓你放棄做傻事的打算。我一直認為,這是這本書的作者對於世界最大的貢獻和價值。
本書作者巴西人保羅·科埃略堪稱一位享譽世界的暢銷書作家。
《韋羅妮卡決定去死》是作家最新出版的一部作品。故事發生在脫離前南斯拉夫而獨立的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四個並非瘋子的人先後住進了外國人投資開辦的維萊特精神病醫院。
二十四歲的漂亮姑娘韋羅妮卡供職於一家公立圖書館,在修女院租住了一個單人房間,有著與世界各地的年輕人相同的夢想與希望。她經常出入於熱鬧的酒吧,不時可以遇到富有魅力的小伙子,並與他們中的一些人上床。然而她卻感不到幸福,覺得一成不變的生活平淡乏味,於是便吞服了大量安眠藥決定自殺,經維萊特精神病醫院搶救又活了下來。
澤德卡患有壓抑症,被丈夫送進了維萊特精神病醫院。
資深女律師馬莉莫名其妙地患上了恐懼綜合症,聽從同事勸告前往維萊特就醫,並主動要求住院治療,結果失去了工作,丈夫也與她離了婚,病癒之後她決定繼續留在維萊特,成為兄弟情誼會的成員。
埃杜阿爾德是一位大使的兒子,因為一心想成為畫家繪製天堂的幻影而與父母發生衝突,結果作為精神分裂症患者被送進了維萊特。
這四個人一個是自殺未遂,一個是患有壓抑症,一個是患有恐懼綜合症,還有一個僅僅是為了逃避現實,卻都進了瘋人院。
韋羅妮卡成為該院負責人伊戈爾醫生研究治療維特里奧洛中毒的實驗品。 伊戈爾醫生瞞著所有的人,讓護士每天為韋羅妮卡注射一種名為費諾塔爾的藥物,造成一種心臟病發作的假象,使韋羅妮卡深信自己注定很快就要死去。根據伊戈爾醫生的觀點,'死亡的意識'可以清除韋羅妮卡體內的維特里奧洛,還可以使她不再有自殺的傾向。
在已無法回頭走向死亡的道路上,韋羅妮卡每時每刻都面臨著在爭取與放棄之間作出抉擇。她摒棄了過去一直束縛著她的偏見,做出了一些她過去從未敢想和敢做的事情,品嘗到了新的歡愉,發現了生命總有其一種意義。韋羅妮卡人住精神病醫院並無可挽回地行將死去的訊息使許多住院者受到觸動,並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
就在伊戈爾醫生宣稱韋羅妮卡將在二十四小時之內死去的那一天,維萊特精神病醫院一下子少了四個人:壓抑症已經治癒的澤德卡出了院,馬莉給兄弟情誼會留下一封便函一去不再回來,韋羅妮卡和埃杜阿爾德則一起逃出了維萊特。
和作家以前的作品相比,《韋羅妮卡決定會死》顯然更為真實和更富於文學性。
為作家贏得巨大聲譽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部象徵色彩極強的寓言故事。 另一部受到歡迎的《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將追尋真愛與追尋信仰的過程合二為一,也可以視為一個宗教與愛情的寓言故事。這兩部作品都超越時代,遠離現實,具有濃重的宗教色彩,重在精神的追尋和啟示意義。《韋羅妮卡決定去死》 則與之不同,它是一部貼近現實生活的文學作品,書中的人物與讀者近在咫尺,隨處可見。
保羅·科埃略是位超越國度放眼世界的作家,同前兩部作品一樣,他沒有把《韋羅妮卡決定去死》的故事安排在本國巴西,而是把斯洛維尼亞作為其發生之地,目的在於強調作品的普遍意義,而這部作品內容的社會性也的確具有世界範疇的普遍意義。
小說以一所精神病醫院為背景,自然會把瘋癲作為一個題材。小說的另一個題材則是如何對待偏見。人與人不同,想法亦不會相同,是按自己的意志去生活,還是被別人的看法或社會偏見所左右,人們經常需要在兩者之間作出抉擇。作家的創作意圖顯而易見,小說的主旨就是啟示人們摒棄偏見,直面人生,珍愛生命。
作家對瘋癲和偏見的看法或許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我們卻不能不看到他分析問題時的獨特視角和深刻思考。例如把瘋子與勇闖記錄的運動員。標新立異的藝術家、敢於創新的科學家、為事業殉難的英雄列在一起加以比較,例如對打字機鍵盤的發明以及時針走向進行的解釋,暫且不論其正確與否,但確實是別開生面,引發人們思考,給人以啟迪。
韋羅妮卡決定去死》是部以現實生活為基礎創作出來的小說,因而必然涉及到一些社會問題。資本家的惟利是圖(外國投資者在斯洛維尼亞開辦精神病醫院的考慮與做法),資本主義社會裡的金錢萬能(只要有錢就可以把不是瘋子的人送進瘋人院),富國與貧國之間的不平等關係(在斯洛維尼亞舉辦活動而該國記者卻不被邀請),凡此種種,作家雖然花費筆墨不多,但言簡意賅,令人一目了然。還有一些社會問題,例如父母對子女的'關愛',雖然用心良苦,但結果有時卻適得其反。韋羅妮卡在父母的'關愛'下,只能在瘋人院才實現了自己要當鋼琴家的理想,而埃杜阿爾德則被父母的'關愛'送進了瘋人院。
一位拉丁美洲的巴西小說家,以歐洲的斯洛維尼亞作為自己小說的背景,所反映出的社會問題能使眾多讀者有切膚之感,其作品的普遍意義由此可見一斑。故事既然發生在一所精神病醫院,又有伊戈爾醫生這樣一位人物,自然不免要涉及到一些醫學上的問題。但小說畢竟是小說,而不是醫學教科書,書中對醫學問題的探討我們則只能聽聽而已,無需認真。
韋羅妮卡決定去死》是部純粹意義上的小說,因此在寫法上與《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和《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有所不同,作家賦予了它更多的文學色彩。《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和《我坐在彼德拉河畔哭泣》均以主人公為主線,全部故事都圍繞主人公的活動展開,平鋪直敘,重在其象徵意義和啟示作用而非其文學性。
韋羅妮卡決定去死》則改變了平鋪直敘的寫法,將幾個主要人物的故事並列和穿插,又使人物之間彼此發生聯繫,從而增加了作品的豐富性。尤其是小說中安排的伏筆,幾乎令讀者以假為真,然後才有恍然大悟之感,比如埃杜阿爾德並非真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比如韋羅妮卡並非無可挽回地行將死去,而是伊戈爾醫生瞞著所有人把她視為豚鼠在進行醫學試驗,這一點直到全書馬上就要結束之時才真相大白,令揪心的讀者在主人公韋羅妮卡的生死問題上鬆了一口氣。
這也是《韋羅妮卡決定去死》的一個成功之處。
以上是譯者在譯完全書後的一些隨想雜談,權且當作一家之言代為譯序,錯誤之處還望讀者批評指正。
孫成敖於北京外國語大學塔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