鞔鼓(生活用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那時叫“土鼓”,鼓框由陶土製成。另有一種叫鼉(tuó)鼓,相傳黃帝在征伐蚩尤的涿鹿之戰中,九戰不勝,後受元女之教,造“夔(kuí )牛鼓”80面,一震50里,連震3000里,以鼓聲大壯軍威,終於擒斬蚩尤,統一了中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鞔鼓
歷史溯源,鞔鼓工藝,對圈兒粘板,裝鼓膽,鞔皮,

歷史溯源

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那時叫“土鼓”,鼓框由陶土製成。另有一種叫鼉(tuó)鼓,相傳黃帝在征伐蚩尤的涿鹿之戰中,九戰不勝,後受元女之教,造“夔(kuí)牛鼓”80面,一震50里,連震3000里,以鼓聲大壯軍威,終於擒斬蚩尤,統一了中原。
據文字記載,夔其狀如牛,居於大澤,水陸兩棲,每遇雷雨季節便發出令人震撼的吼聲,《山海經·大荒東經》有“雷澤有神,龍首人身,鼓其腹而熙,夔被先民奉為雷神和音樂之父。”
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發現一件新石器晚期的鼉鼓,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鼓幫用樹幹製作,外施彩繪,鱷魚皮蒙面,高約1米,一端直徑為0.4米,另一端直徑為0.5米,出土時鼓面已朽,但鼓腔內仍可見到散落的鱷魚皮。
商朝以後,鼓已發展成多種形制。如1977年,在湖北崇陽就出土了一件晚商至西周早期的銅製賁鼓,仿牛皮製作,形如賁字,鼓麵條紋清晰,工藝精美。1960年和1975年,在雲南通祥雲大波那和楚雄萬家壩出土了16件戰國時期的銅鼓,說明了西南少數民族制鼓的歷史悠久。
在古代,鼓不僅用於祭祀、舞樂,戰爭,還作為驅逐野獸的號角和武器,還是報時報警的工具。隨著社會的發展,鼓的套用範圍更加廣泛,如民族樂隊、民間樂器合奏、各種戲劇、曲藝、歌舞,以及各種喜慶、喪葬場面都使用它。

鞔鼓工藝

破板
製作鼓幫的材料,楊、柳、水曲柳均可,以椿木為上。準備好直徑30厘米以上的原木,當然樹幹越粗越好。按長度要求斷成木段兒,然後破成厚10厘米,寬10厘米的方木。依照畫線板先畫線,把方木鋸割成弧形,弧度與木模的弧度一致。之後放在鋸末子火(煙兒火併用,不能用明火)上烤,烤到用刨子刨時,刨出的非刨花是沫為度。

對圈兒粘板

粘板時按照模子組成的圓形,製成橫截面為梯形的木板兒,先用刀刮,後用刨子刨。用水膠粘拼成一個半圓形,之後再粘另一個半圓形。把兩個半圓用膠粘在一起,用繩子攏上,再用劈柴火從裡面烤,直到水膠冒泡烤乾為止。隨之把鼓幫外面刨光,上下圈平口。

裝鼓膽

準備鋼絲一根,粗細長短(鼓直徑的1.5倍)根據鼓的大小而定。在鋼絲的三分之一處纏繞3個~4個圈兒,一頭兒彎過來折入圈兒里與另一頭平行。圈兒的頂端,大約伸到鼓腔的圓心,最後把兩根頭兒固定在鼓幫上。鼓膽的作用是引發共振改善音質。
裝鼓膽裝鼓膽

鞔皮

鞔鼓的牛皮以老為貴,七口以下的牛所剝之皮不宜,牛越胖皮越佳。尤以剛剝下的山東短脖子黃牛皮最好。水牛皮太厚,得破開使用,牤牛皮不均勻,不好使。老母牛(當地俗稱乳牛)皮是鞔鼓的上乘材料。用刀刮掉肉膘,按鼓圈兒的面積裁剪牛皮,一般周圍平均余出6寸。用鐵束攏上鼓圈兒的下半部放進鼓套子裡,隨後把裁好的牛皮繃緊在鼓套子上。鼓圈兒底部是一塊板子,板子下面是板石。邊踩邊從底部加楔子撐鼓幫(現在已使用千斤頂),直到鼓幫把牛皮撐繃得非常緊。邊踩邊打,把牛皮踩柔,一般鞔一面大鼓要踩上一天(如下圖)。踩好後從一邊釘泡釘(釘鼓皮的專用釘子,以前多為自己打制),釘完一面後,再鞔另一面。鼓面釘好之後,用鼓楗把毛杵掉即可。割掉多餘的邊料,鞔鼓即告結束。
鼓的種類分矮鼓、堂鼓、腰鼓、手鼓、磨子鼓等。直徑有1尺6、1尺8、2尺2、2尺4等幾種類型。
鞔鼓在伏天不行,因為空氣濕度大,皮子返潮,鞔不緊,必須在立秋之後。
現在,灤南縣司各莊鎮孟各莊還有孟祥臣、孟祥金、孟德印3人仍在從事鞔鼓手藝。孟祥臣鞔鼓已歷三代,從他爺爺那代就開始鞔,一直延續到現在。
鞔鼓皮鞔鼓皮
解放前,搞私營。人民公社化時期,孟各莊300多口人,兩個生產隊,就有五六十人從事這一行業,所鞔之鼓遠銷唐山、天津、東北三省。“孟鼓何鐘”早就成為京畿腹地的名牌產品。
抗美援朝時期,孟各莊一帶的入朝志願軍在朝鮮還曾見到過“孟記”大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