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縣石窟寺

鞏縣石窟寺

鞏縣石窟寺是繼龍門石窟之後,北魏時期的又一座偉大的佛教藝術寶庫。它位於京都洛陽東北約55公里處,邙山東段大力山下的石壁上。背依黃河,面向伊洛。這裡山明水秀,林木繁茂,修竹蔥鬱,自古以來就是洛陽地區著名的遊覽勝地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鞏縣石窟寺
  • 地理位置:河南省鞏縣孝義鎮 
  • 景點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建成時間:北魏時期
  • 原名:希玄寺
  • 歷史地位:中國古代雕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簡介,建築特色,研究意義,保護工作,地圖信息,

簡介

中國北魏至宋代佛教石窟寺。位於河南省鞏縣孝義鎮東北九公里的寺灣村東。創建於北魏, 原名希玄寺。據唐龍朔二年 (662)《後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記載,北魏孝文帝在此創建伽藍。 鞏縣石窟寺
明弘治七年(1494)重修碑載:“自後魏宣武帝景明之間,鑿石為窟,刻佛千萬像,世無能燭其數者。”嗣後經東西魏、北齊、北周、唐等各代相繼增鑿龕像,歷經四百多年。現存石窟前的木構建築為清同治年間所修。寺南臨洛水,背依大力山。山的上部為厚4.50米的黃土層,下為岩石層,露出地面的部分厚20米。石窟群就開鑿在岩石層上。現有主要洞窟 5個,千佛龕 1個,摩崖造像3尊及歷代造像龕328個。總計大小造像7743尊,造像題記及其他銘刻 186則。造像題記包括北魏3則、東西魏10則、北齊29則、北周2則、唐代85則、宋代 2則、時代不詳的30則。鞏縣石窟具有布局嚴整、內容豐富、雕飾精備、設計統一等特點,是中原地區的一處重要佛教石窟。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特色

5 座洞窟皆南向平列。分為東、中、西 3個區。第1、2窟為西區,第 3、4、5窟為東區,在 2窟和 3窟之間長約27米的岩壁中段,1977年清除積土,發現40個小龕,劃為中區。窟的外壁均有摩崖雕像。5個窟平面均近正方形。第 1、2、3、4窟為有中心柱的塔廟窟,第5窟為無中心柱的佛殿窟。其中第 2窟僅鑿出窟的雛形即中輟。5個洞窟中以第 1窟最大。長、寬各6.5米,高6米。開鑿時間也最早,相當北魏孝明帝時期;第5窟最小,長、寬各3.2米,高3米,開鑿時間也最晚,約當北魏末年。各窟門外兩側多雕有高大的力士像,窟內中心柱四面及四壁雕釋迦多寶、維摩文殊、三世佛和千佛等。壁腳刻神王、怪獸、伎樂,姿態各異,造像面型方圓,表情寧靜,衣紋簡潔疏朗。窟頂平棊飾精緻的忍冬紋和蓮花化生。第 5窟平頂中心雕一盛開蓮花,四周圍繞六體飛天並填以各種裝飾圖案,十分華麗。在第 1、3、4 窟門內兩側都雕有“禮佛圖”的供養行列,其中以第 1窟“禮佛圖”浮雕最為精美,東面的 3幅是以男像為首的供養人像,西邊是以女像為首的供養人像,各以僧尼為前導,侍從環拱,傘扇雜陳,作行進狀,場面盛大,儀容肅穆,真實反映了北魏統治階級的出行情形與宗教活動。多幅“禮佛圖”的雕造,構成鞏縣石窟的一個特色。

研究意義

在石窟群的最東邊,還有個唐乾封年間(666~668)開鑿的千佛龕,高 1.5米,寬2.12米。龕口兩側刻二天王,龕內中間刻 1尊較大的優填王倚坐式像和造像記,其餘各壁均刻排列整齊的小佛,共 999尊,加上中間的倚坐像,恰為1000尊,俗稱千佛洞。為研究初唐雕刻的重要資料。
鞏縣石窟的主要洞窟是繼洛陽龍門石窟之後開鑿的,上承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的雕造遺風,簡雅洗鍊,成為北魏晚期風格的典型,而且還孕育著北齊、隋代雕刻藝術的萌芽,在中國古代雕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保護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各窟被盜嚴重。第 3、4、5窟及千佛龕被泥砂淤埋三分之二以上;
1954年清理了各窟內的淤土,新建了石窟寺保護房;
1973年以後國家多次撥款對石窟寺進行了全面化學合劑技術粘接、勾縫、修補。另外還修建了大型排水 溝,擴建圍牆和其他建築;
1954年起由石窟寺國小負責保護;
1987年建立鞏縣石窟寺文物保管所;

地圖信息

位置:沿黃快速通道西100米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