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本棟

鞏本棟

鞏本棟,漢族,1955年生,江蘇豐縣人。1980年3月至1982年7月,在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學習,1984年9月入西南師範大學中文系學習,師從徐無聞、林昭德教授,1987年畢業,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考入南京大學中文系,師從程千帆周勛初教授,1990年畢業,獲文學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鞏本棟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江蘇豐縣
  • 出生日期:1955年
  • 畢業院校:南京大學
  • 發表論文數目:67篇(2019年7月) 
職務履歷,研究成果,所授課程,研究課題,獲獎情況,代表作品,

職務履歷

自1992年迄今,歷任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研究員、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韓國延世大學校中文系客座教授(2003--2004),併兼任中國宋代文學研究會理事、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副主編、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駐院學者(2006--2007)。
鞏本棟
1990年7月迄2001年,歷任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講師、副研究員、研究員、中文系博士生導師。
2001年迄今,任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韓國延世大學校中文系客座教授(2003-2004)、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訪問教授(2007)、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駐院學者(2006-2007),兼任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副主編、中國宋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詞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香港珠海學院中文系客座教授(2010)、台灣東華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2012-2013)。現兼任: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兼職研究員、中國宋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詞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主要從事中國文學史、中國思想史、中國學術史和域外漢籍等方面的研究。代表作有《北宋黨爭與文學》(系列論文)、《唱和詩詞研究》(系列論文)、《辛棄疾研究》(論著)、《廣弘明集釋譯》(注釋)、《程千帆沈祖棻學記》(編著)、《宋代文學史料學》(系列論文)、《宋人撰述流傳麗、鮮兩朝考》(系列論文)等。

研究成果

一、著述:
《程千帆沈祖棻學記》(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
辛棄疾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廣弘明集釋譯》(台灣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儉腹抄》(編著,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
《中國學術與中國思想史》(主編,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
喜劇技巧》(譯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宋集傳播考論》(中華書局,2008年)
中國現代學術演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千帆詩學》(編著,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年)
《微睇室說詞講評》(鳳凰出版社,2012)
《唱和詩詞研究》(中華書局,2013)
二、論文:
《關於盛唐和晚唐文學思想的兩個問題》(載《南京大學學報》1989年第1期)
《北宋黨爭與文學》(載《文獻》1991年第4期)
《論唱和與唱和詩詞的淵源、發展與特點》(載《中國詩學》第1輯,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北宋黨爭與士人心態》(載《程千帆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從〈離騷〉看屈原的心靈發展及其文化背景》(載《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2年第4期)
《填補中國思想史研究的力作:讀〈呂祖謙評傳〉》(載《復旦學報》,1992年第6期)
《“催酒”解》(載《文學研究》第2輯,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北宋進士科舉改革與文學》(載《南京大學學報》1993年第1期)
《吳敬梓研究的新開拓:讀〈吳敬梓評傳〉》(載《江海學刊》1993年3期)
《即屬派性,何妨愛國》(載《讀書》1993年第7期)
《關於學術研究的目的、方法及其它》(程千帆、鞏本棟,載《文藝理論研究》1995年3期)
《佛學與詩學研究的新收穫:評張伯偉〈禪與詩學〉》(載《文學遺產》1995年第4期)
《學術論文,貴在創新》(程千帆、鞏本棟,載《文藝理論研究》1996年第2期)
《辛棄疾南歸後心態平議》(載《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4輯,1997)
《也談〈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的編纂和出版》(程千帆、鞏本棟,載《北京大學學報》1997年5期)
《北宋黨爭與文論三派的分化》(載《文學評論叢刊》,1998年第1期)
《〈文心雕龍·程器〉新探》(載《南京大學學報》1998年2期)
《論〈廣弘明集〉在中國佛學史上的價值、地位和影響》(載《中國典籍與文化》1998年第4期)
《“作詩猶愛邵堯夫”:論辛棄疾的詩歌創作》(載《南京大學學報》1999年1期)
《北宋黨爭的再評價及其思想史意義》(載《傑出人物與中國思想史》,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年)
《北宋黨爭與梅堯臣的詩歌創作》(載《首屆宋代文學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論辛棄疾的詞學觀念和審美情趣》(載台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8輯,2001)
《文藝學與文獻學的完美結合:程千帆先生的古代文學研究》(載《文學遺產》2002年第2期)
《領域的拓展與方法的更新:論〈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的思想史意義》(載《南京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
《劉永濟先生的詞學研究》(載《古典文獻研究》第5輯,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北宋黨爭的背景與原因》(載《中國學術與中國思想史》,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年)
《環繞蘇門起始興盛的諸問題》(載《第二屆宋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
《北宋黨爭與清真詞的創作》(載《古典文獻研究》第6輯,2003年)
《從〈河嶽英靈集〉看盛唐詩歌的發展演變》(載韓國《中國語文學會第十五屆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2004;又載《古典文獻研究》第7輯)
《論辛棄疾南歸前期的詞的創作》(載《文學遺產》2004年第5期,又轉載於2004年《中國古代文學年鑑》,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宋人撰述流傳麗、鮮兩朝考》(載《域外漢籍研究集刊》2005年第1輯)
《略論朝鮮時代的宋人詩文選本》(載《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23輯,2005年)
《論宋人別集的編纂、刊刻與流傳》(載《中國古代文學文獻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鳳凰出版社,2006年)
《關於漢籍東傳的研究》(載《學習與探索》2006年第2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6年第9期轉載)
《關於唱和詩詞研究的幾個問題》(載《江海學刊》2006年第3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6年第12期轉載)
《陳寅恪先生政治史研究的特色》(載《古典文獻研究》第9輯,2006年)
《中國近世白話短篇小說敘事發展研究序》(載該書卷首,雲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
《論域外所存的宋代文學史料》(載《清華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7年第9期轉載,又為《中國文學年鑑》(2007年)收錄,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環繞唐五代詩格中“勢”論的諸問題》(載《文史哲》2007年第1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7年第6期轉載)
《詩窮而後工的歷史考察》(載《中山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8年第11期轉載)
《論明人整理宋集的成績》(載《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學術的統緒》(載《古典文獻研究》第10輯,2007年8月)
《〈文心雕龍〉“風骨論”辨證》(載《周勛初先生八十壽辰論文集》,中華書局,2008年)
《〈畫蘭萐歌贈梅郎琬華〉小箋》(載《古典文獻研究》第十一輯,2008年)
《徽宗朝詩歌研究序》(載是書卷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3月)
《論〈王荊文公詩〉李壁注》(載《文學遺產》2009年第1期)
《論韓孟聯句》(載《文學評論叢刊》第11卷第2期,2009年6月)
《論清人整理宋集的貢獻》(載《中華文史論叢》2009年第3期,2009年7月)
《漢賦起源新論》(載《學術研究》2010年第10期)
《〈班固文學思想研究〉序》(載是書卷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代宋詩選本研究〉序》(載是書卷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漢魏六朝文體與文化研究〉序》(載是書卷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中古敍事文學研究〉序》(載是書卷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借君無弦琴,寓我非指彈”:蘇軾和陶詩新論》(載《文藝研究》2011年第4期)
《論〈宋文鑒〉》(載《中國文化研究》2012年春之卷)
《劉永濟先生的詞學成就》(載《古典文學知識》2012年第1期)
《論元白唱和及其詩歌演進》(載《西南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
《唐代唱和詩詞總集敘錄》(載《西南大學學報》2013年第4期)
《歐陽修的經學與文學》(載《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14年第1期)
《“深情幽怨,義旨微茫”:說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載《古典文學知識》2014年第2期)
《宋代唱和詩詞總集敘錄》(載《古典文獻研究》第16輯,鳳凰出版社,2014年)
《關於〈宋詩鈔〉編纂的兩個問題》(載《西南大學學報》2015年第1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5年第2期摘錄)
《〈宋詩鈔〉的編纂及其詩學史意義》(《南京大學學報》2015年第3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15年第4期轉載)
《“走近蘇海”:略談東坡的思想學術和文學》(載《古典文學知識》2015年第4至第6期)
《〈文苑英華〉的文體分類及意義》,載《中山大學學報》2015年第6期
《〈太平御覽〉的分類及其文化意義》,載《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6年第2期
《宋初四大書編纂原因和宗旨新勘》,載《文藝研究》2016年第4 期(論點為《新華文摘》2016年第14期摘編)

所授課程

1、中國文學史、辛棄疾研究、《水經注》講疏(以上本科生)
2、中國文學史專題研究、中國古代文學史料學(以上碩士生)
3、中國文學史背景研究(以上博士生)

研究課題

1、“北宋黨爭與文學研究”(江蘇省九五社科規劃項目,主持)
2、“《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的撰寫與研究”(教育部九五人文社科研究規劃專項課題,任該叢書副主編)
3、宋代士風與文學(2003年度南京大學人文社科研究特別項目,主持)
4、“唱和詩詞研究”(2004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主持)
5、“宋代文學史料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2006年度一般項目,06JA75011-44021,已完成)
6、“中國古代文獻文化史·宋代卷”(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子課題負責人,10&ZD130,在研

獲獎情況

1、南京大學青年教師(學術研究)獎,1995
2、《酈道元評傳》(國家教委優秀學術著作編輯獎,1995)
3、《辛棄疾評傳》(南京大學第二屆社科成果獎二等獎,2000年)
4、《宋集傳播考論》(江蘇省第十一屆社科成果三等獎,2011年)
5、《論域外所存的宋代文學史料》(“百盛-清華大學學報”優秀論文一等獎,2011年)
6、《唱和詩詞研究》(獲教育部第七屆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2015)

代表作品

1、“北宋黨爭與文學研究”(系列論文)
這是《北宋黨爭與文學》專著中的部份內容。已發論文首次對北宋黨爭與文學的關係,進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如所論北宋黨爭與梅堯臣詩歌創作、與清真詞的關係,北宋黨爭與進士科舉制度改革、與士人心態、與文論三派的分化的關係等,多為前人所未及。
2、“唱和與唱和詩詞研究”(系列論文)
這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唱和詩詞研究》專著的部份成果。這些論文首次對中國文學史上的唱和與唱和詩詞現象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其中像唱和詩詞的淵源、發展和特點以及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論《和清真詞》等。多發前人所未發。
3、《辛棄疾評傳》(專著)
這是《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中的一種。是書從辛棄疾的家世、生平、思想和心態入手,對辛氏詞學觀念、審美情趣和創作的發展及其特徵,進行了深入細緻的論述。
4、《〈廣弘明集〉釋譯》(注釋)
廣弘明集》是中國佛教史和思想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向來缺乏整理和研究。此書在前言中論述了其版本、源流、學術和宗教價值以及其在佛學史上的地位和現代意義等,並選注數十篇,為後人進一步研究提供參考。
5、“中國學術史和思想史研究”(編著和論文)
所編《程千帆沈祖棻學記》、《中國現代學術演進》及所撰論述程先生古代文學研究方面的論文等,全面總結和研究了程先生的學術道路和思想方法與成就,並對程先生在現代學術史上的地位和影響,作了初步探索。其它如對陳寅恪劉永濟先生學術思想的研究,也有獨到的認識和理解。
所編《中國學術與中國思想史》及所撰相關論文,對中國思想史上的若干問題、對匡亞明教授為主編的《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的撰寫思想和方法及貢獻等,進行了初步的研究。
6、宋代文學史料學研究(系列論文)
出版的《宋集傳播考論》和發表的多篇論文,是教育部2006年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和承擔中華書局特約書稿《宋代文學史料學》的部份成果和內容,對宋代文學史料中的有關問題作了全面的論述。
7、域外漢籍研究(系列論文)
發表的論文是撰寫中的《宋人撰述流傳麗、鮮兩朝考》一書中的部份內容,這些論文首次對宋人撰述流傳東國的情況作了探討。
8、文獻文化史研究(系列論文)
這是所承擔的國家社科重大專案子課題《中國文獻文化史(宋代卷)》階段性成果。目前所發表的多篇論文,力圖通過對具體文學、歷史等文獻的編纂、刊刻、流傳等問題的研究,進而揭示出其中所蘊含的文化史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