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地震志

鞍山市地震志

《鞍山市地震志》是1998年5月遼海出版社由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戴國泰、王怡學、戴盛斌。本書記述了鞍山市的區域地質構造以及地震監測、地震預報、防震減災工作等。

基本介紹

  • 書名:鞍山市地震志
  • 作者:戴國泰、王怡學、戴盛斌
  • ISBN:ISBN:
  • 出版社:遼海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8年5月
  • 內容時限:1970-1996
本書目錄
題詞
鞍山市人民政府市長 張利藩題詞
中國地震局副局長 岳明生題詞
遼寧省地震局局長 徐心同題詞
地圖
鞍山地區地震中分布圖
海域7.3級地震鞍山市內破壞強度分布規律圖
圖片
1975年2月4日海城發生7.3級地震後,國務院副總理華國鋒,受毛主席、黨中央委託,率中央慰問團深入震區進行慰問
全國各地發來的慰問信
解放軍將救災糧送到災民手中
1975年2月,中央派直升飛機送藥品和食品到震區
海城震後興建的街道
修復後的海城賓館(原縣招待所)
海城震後在廢區上新建的廣場
立在震中區岔溝山上的海城地震紀念碑
立在震中區孤山河床上的海城地震紀念碑
立在震中區毛祁山上的海城地震紀念碑
1975年2月4日,地震海城縣孤山公社地震陷坑
孤山公社村北河漫灘噴沙冒水
岔溝公社居民山牆破壞
小孤山二道溝雁行地裂
海城縣招待所主樓嚴重破壞
鞍山市五一兒童商店嚴重破壞
海城縣趙家堡西河鐵路鐵軌扭彎
海城縣趙家堡西河鐵路4號橋墩托盤下壞裂、錯位、混凝土剝落、兩頭燥端混凝土擠碎
1995年6月16日國管地震局局長方樟順(左一)到鞍山市地震局(台)檢查工作
1989年12月國家地震局副局長陳(禺頁)(前排左五)到鞍山市地震局(台)檢查工作
1992年5月21日國家地震局地殼所劉瑞民等同志來鞍山地震台下體積式應變儀探頭
1996年春節前,鞍山市長張利藩(前右二)到鞍山地震局(台)節日慰問
1996年1月3日鞍山市召開防震減災領導小組成員會議
1986年10月朝鮮地震考察團在孤山進行地震考察
鞍山市地震局辦公室
海城市地震局辦公室
台安縣地震局辦公室
岫巖滿族自治縣地震局辦公室
1995年5月國家地震局局長方章順到鞍山市地震局(台)視察
國家地震局召開的紀念海城地震成功預報20周年學術討論會主會場
國家地震局授予台安地震觀測站獎旗
國家地震局授予台安地震觀測站獎盃
獎狀
獎狀
獎狀
獎旗
獎狀
西鞍山井水位水溫自動記錄儀
海城觀測站DD—2測震儀
鞍山市交警支隊地震巨觀場
鞍山地震台體積式應力變儀
鞍山地震台測震標時儀及DD-I測震儀
鞍山地震台計算機聯網(數據數傳)
台安縣觀測站核旋儀
岫巖地震台水位水溫自動記錄儀
宣傳地震知識
宣傳防震減災知識
《鞍山地震志》編纂委員會
《鞍山地震志》編輯人員
前言
凡例
概述
大事記
目錄
第一篇區域地震地質
第一章區域地質構造
第一節大地構造層及演化
第二節主要活動斷裂
第三節新構造運動
第二章深部構造
第一節深部探測
第二節深部構造特徵
第三節海城震源區的深部構造異常
第四節重力場及航磁異常場特徵
第二篇地震活動
第一章歷代地震
第一節歷史地震
第二節現代地震
第二章海城7.3級地震特徵
第一節基本參數
第二節前震活動
第三節餘震活動
第三章鄰區地震
第一節1548年渤海7級地震
第二節1597年渤海7級地震
第三節1888年渤海7 1/2級地震
第四節1969年渤海7.4級地震
第五節1940年熊岳5 3/4級地震
第六節 1974年遼陽蒞窩水庫4.8級地震
第七節 1978年營口官屯5.9級地震
第四章地震調查
第一節 1993年遼陽安平ML4.3級地震
第二節 1993年岫巖洋河ML4.1級地震
第三節 1994年蓋縣熊岳MLJ4.7級地震
第四節 1995年營口高坎MLJ5.0級地震
第三篇地震安全性評價
第一章地震區劃
第一節地震區、帶
第二節地震危險區劃
第三節地震烈度區劃
第四節岫巖鎮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
第五節鞍山市高科技術產業開發區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
第二章烈度鑑定
第一節烈度鑑定概況
第二節工程場地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
第四篇地震監測
第一章地震台、站及監測手段
第一節鞍山地震台
第二節蚰岩地震台
第三節台安縣地震站
第四節海城市地震站
第五節觀測質量評比成果
第六節群測群防測報點
第二章巨觀監測
第一節海城7.3級地震前後巨觀異常
第二節海城7.3級地震前動物異常
第三節地下水異常
第四節氣象異常
第五節地氣味異常
第六節地光和地聲異常
第五篇地震預報和預防
第一章海城7.3級地震預報
第一節長期預報
第二節中期預報
第三節短期預報
第四節臨震預報
第二章地震預報現狀和水平
第一節國家和省地震預報現狀
第二節海城地震站提出7.3級臨震預報
第三節海城7.3級強餘震預報
第四節鄰區地震預報
第五節中強地震預報
第三章地震預防
第一節建立防震抗震機構
第二節宣傳地震知識
第三節臨震對策
第四節抗震加固
第五節海城市城市抗震防災規劃
第六節鞍山鋼鐵公司震害預測
第七節海城市區震害預測
第八節平息地震謠傳(誤傳)事件
第九節市政府地震辦公室大震應急方案
第四章地震預報預防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第一節震前預報減少人員傷亡
第二節震前預報減輕其他損失
第六篇海城7.3級地震災害
第一章地震烈度
第一節地震烈度分布
第二節地震烈度分布不均勻性
第三節地震烈度異常點
第二章地面震害現象
第一節地震裂縫
第二節地震陷坑
第三節噴水冒砂
第四節地拱、冰褶與冰拱
第五節水井變形
第六節滑坡與崩塌
第七節震害的影響因素
第八節下遼河平源區震害特徵
第三章城鄉建築物震害
第一節城鎮建築物震害
第二節農村房屋震害
第三節不同烈度區房屋震害
第四節城鎮公共設施、工業設備及各種物資的震害
第五節農村交通、水利設施、設備、生產資料震害
第四章人員傷亡
第一節地震當時人員傷亡
第二節次生災害人員傷亡
第五章海城7.3級地震對鞍山市區的影響
第一節建築物破壞程度及其分布規律
第二節破壞因素
第三節人員傷亡及建築物破壞損失
第四節大震前後的巨觀異常
第七篇抗震救災與重建家園
第一章建立抗震救災指揮機構
第一節建立市救災指揮機構
第二節組成災區指揮部
第二章搶險救護
第一節搶險
第二節救護
第三章安置災民生活
第一節吃穿安排
第二節住房安排
第四章恢復生產,重建家園
第一節制定原則,下達任務
第二節籌措資金,調集材料
第三節組織力量,狠抓落實
第五章震後的海城
第一節重建家園
第二節今日海城
第三節震後的工農業生產
第四節震後的經濟貿易
第五節震後的城鄉建設
第六節震後的人民生活
第七節歷史的經驗
第八篇防震減災
第一章國家和遼寧省防震減災工作
第一節全國防震減災工作
第二節遼寧省防震減災工作
第二章鞍山市防震減災工作
第一節建立機構,加強領導
第二節納入規劃,同步發展
第三節編制《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
第四節加強抗震設防,制定地方法規
第五節開展鞍山市城市綜合防災研究工作
第六節制定《鞍山市防震減災工作方案》
第七節加大宣傳力度,增強民眾防災意識
第九篇科學研究與學術活動
第一章地震科學研究和學術活動
第一節鞍山地區科研成果
第二節儀器研製成果
第三節外地科研成果
第四節學術活動
第二章國外專家學者赴海城震區考察
第一節考察情況
第二節考察後的評述
第三章科技協作
第一節與國家地震局直屬廠、所的科技協作
第二節遼南地震工作區域協作網
第三節遼寧省七城市防震減災工作協作會
第四節與遼陽市地震辦公室協作
第五節與阜新市地震辦公室協作
第四章紀念海城地震預報lO周年活動
第一節鞍山市紀念海城地震成功預報10周年活動
第二節海城地震預報10周年學術討論會
第五章紀念海城地震成功預報20周年學術活動
第一節活動概況
第二節學術交流及論文
第十篇地震工作管理
第一章地震管理機構
第一節鞍山市地震局(台)
第二節海城市地震局(站)
第三節 台安縣地震局(站)
第四節蚰岩縣地震局(台)
第二章科技隊伍管理
第一節職工培訓
第二節工作人員
第三節職稱晉級
第四節授獎單位和個人
第五節科技隊伍
第三章後勤保障
第一節鞍山市地震局(台)
第二節岫巖縣地震局(台)
第三節海城市地震局(站)
第四節台安縣地震局(站)
第四章地震事業管理
第一節業務管理
第二節科技檔案管理
第三節財務和物資管理
附錄
一、重要檔案輯存
(一)國務院檔案
(二)國家頒布重要法規
(三)遼寧省檔案
(四)鞍山市檔案
(五)慰問電、慰問信
二、地震目錄
三、地震諺語
編纂始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