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文化

鞋文化

鞋文化是由古至今各種鞋的款式,用途形成背後的文化背景。如千層底鞋,婚慶鞋,繡花鞋等等,背後都有一段發展的歷程故事,和獨特的地方文化特色,這些就是所謂的鞋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鞋文化
  • 起源:暫無考證
  • 別稱:履
  • 材料:草葛、布帛和皮革等
  • 鞋文化博物館:三寸金蓮區
  • 禮儀來源:《左傳》
相關傳說,起源,發展歷史,博物館,

相關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人們都是赤著雙腳走路
當一位國王外出巡視偏遠地區時,道路崎嶇不平,碎石把他的腳刺得又痛又麻。
回到王宮後,他下了一道命令:將國內所有的道路都鋪上一層牛皮。
工程所花費的金錢、動用的人力不計其數。再說,即使是殺盡國內所有的牛,也籌集不到足夠的皮革啊!儘管這項工程根本完不成,甚至相當愚蠢,但因為是國王的命令,老百姓也只能暗自嘆息。
一天,一位聰明大膽的僕人向國王建議:“國王啊!為什麼您要勞師動眾,犧牲那么多牛?差遣那么多人?花費那么多金錢呢?您可以割兩小片牛皮包住自己的腳呀,而且所有的人都可以這樣做。”
國王聽後先是很驚訝,仔細一想,便採用了僕人的建議,並收回了以往的命令。
從此,世界上便有了“皮鞋”這種東西。

起源

想改變世界,很難;要改變自己,則比較容易。與其改變全世界,不如先改變自己。
鞋起源於何時,又是由誰發明的呢? 無從考證,但歷史表明,我國不僅是服裝文明古國,也是製造鞋的文明古國。大約在五千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原始人在用骨針縫製獸皮衣服時,也縫製獸皮鞋子,用以護腳,追尋措物。鞋,是履、靴、鞋、屐的統稱,古時稱鞜(音榻)、靸(音灑)或履,也有稱為履(屨)、屩、屐、鞮(音低)。履、屨為同一物,只是穿著時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稱謂,漢前稱屨,多為由麻、葛等製成的單底鞋,如春秋時代編撰的《詩·魏風·葛屨》載:“糾糾葛屨”。後漢稱履,它是由麻、絲製成的鞋。屩系草鞋。據東漢劉熙所撰《釋名·釋衣服》記載:“屩,草履也……出行著之,蹻蹻輕便,因以為名也。”屐也是鞋子的一種,通常指木底,或有齒,或無齒;也有草制或帛制的。《釋名·釋衣服》載:“帛屐,以帛作之,如屩之。不曰帛屩者,屩不可踐泥也,屐可以踐泥也。此亦可以步泥而滾之,故謂之屐也。”另據《宋書·謝靈運傳》載:“靈運常著木屐,上山則去前齒,下山則去後齒。”古代的“鞮”是指用獸皮做的鞋,高筒稱靴。“靴”是指高到踝骨以上的長筒靴,它是隨胡服的傳入才逐漸普及的,在漢代後才大量出現,到了唐朝才普及。《晉書·劉兆傳》:“嘗有人著靴騎驢,至兆門外。”靴的特點是保溫性強,在泥土、沼澤中行走,便於騎馬等。“鞜”也是指用獸皮做的鞋。據《漢書·揚雄傳下》載:“躬服節儉,綈衣不敝,革鞜不穿。”“靸”則是指拖鞋。《急就篇》卷二載:“靸革是昂角褐襪巾。”顏師古註:“靸謂韋履,頭深而兌,平底者也。今俗呼謂之跣之。”亦名靸鞋。三代皆以皮為之,始皇二年改用蒲制,從晉到唐多甩草制,梁武帝時曾用絲製。據陶宗儀所撰《輟耕錄》卷十八“靸鞋”載:“西浙之人,以草為履而無跟,名曰靸鞋。”此時已提出拖鞋也是鞋的一種。據考證,早在四千年前的夏朝,人們已開始穿草鞋。在三千年前的《周易》中已有“履”字記載,並明確履就是鞋。東晉時,著名詩人謝靈運發明了“謝公屐”,屐底有齒,上山時用前齒,下山時用後齒,是理想的登山鞋。為此,唐朝大詩人李白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寫下了“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的著名詩句,生動地描繪了詩人登臨高聳人云的天姥山,盡情享受“神仙世界”綺麗的樂趣。
南北朝時期,傳說有一女子做布鞋,內里用香墊子,鞋底用麻繩納成蓮花圖案。這種鞋踏在泥土上會留下美麗的蓮花圖案,時人稱這種鞋為“步步生蓮鞋”。在唐代還有人發明了適宜步行的遠遊鞋。據說,大詩人李白很愛穿這種鞋,爾後,許多文人墨客爭相效仿,它的出現風靡全球的旅遊鞋早一千多年。據傳說,在古代的齊魯大地,還流行一種面上用牛皮包的鞋,名日“踢死牛”,可與現代的優良足球鞋相媲美。
至於屐,一般採用木製。相傳在春秋戰國時期,晉文公流亡國外19年,即君位後封賞隨從。其中有一個名叫介子推的臣子,他不願接受晉文公的封賞,於是隱居深山,敦請不仕。晉文公一怒之下,以焚山相脅,而介子推抱樹焚死。事後,晉文公甚為哀惜,便以此樹製成木屐以作紀念,於是木屐在民間廣為流傳。據考證,古代百姓穿木屐,一是為了涼爽,行走硬朗;二是為了防濕,尤其是潮濕陰雨的南方,常把木屐作為雨鞋穿用。在明末清初,仕女和小孩多穿紅色木屐,而男子則穿黑色木屐,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便鞋。即使是姑娘出嫁,也要漆畫彩屐作為妝奩
在古代,鞋、靴、屐是分得很清楚的,特別是什麼場合穿靴,什麼場合穿鞋或屐,都有嚴格的規定。在我國歷史上,有關鞋的傳說很多,如“鄭人買履”(《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至其坐,至三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日:‘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返,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削足適履”(《準南子·說林訓》:“夫所以養而害所養,譬擾削足而適履,殺頭而便冠。”),“寇準背靴”以及“穿小鞋”等等,都是家喻戶曉的典故和傳說。這些富有哲理的典故和傳說給人們帶來許多啟迪和警示。由此可見,鞋不僅是人類征途上的助跑物,而且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新石器時代( 約1萬年前-約4千年前 )中國的先民用草、麻、葛編織成履。鞋的稱謂很多,有屨、履、舄等。其中以舄最為顯貴。
古鞋的種類以對材料來分,有草葛、布帛和皮革三種。 布帛鞋是指以大麻絲、綾、綢、錦等織物布鞋成的鞋。 漢代(前206年-公元23年)布帛鞋的鞋頭多呈分叉狀,底用麻線編織,稱之為雙尖翹頭方履; 魏晉時期( 公元220年-公元316年 ),一般鞋的前端織有雙獸紋飾,配色和諧,鞋式優美; 北齊(公元550年-公元577年 )時,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流行穿屐,所謖屐,指有木齒的鞋,它由扁、系、齒三部分組成。
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97年)男性多小頭皮鞋,女性所穿鞋多為圓頭、平頭或翹頭,上面也飾各式花鳥圖紋。
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男鞋多以厚實為主,質料樣式多樣,一般北方多穿菱紋綺履,江南多著棕麻鞋;此外,元末明初還流行鞋頭高聳,鞋底扁厚的女式布帛鞋。使人顯得格外修長。
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男鞋以尖頭鞋為主,其材料夏秋用緞,冬則用建絨;其有厚底薄底之分,面作單梁或雙梁,鞋幫有刺花或鞋頭作如意頭捲雲式;清代的女鞋頗具特色,鞋底多為木質,高一寸至五寸不等,其底形為上寬而下圓,被稱之為"馬蹄底",此鞋鞋面常以綢緞所制,上施五彩刺繡,貴族婦女有的在鞋面上還鑲嵌各種珠寶。老年婦女則多穿木製平底鞋。
高跟鞋的來歷眾說紛紜,也有人說高跟鞋源於中國。六朝時已有高跟木屐。滿族婦女古時所穿旗鞋,有的跟部中央高達五寸以上。
靴,原為中國北方遊牧民族所穿,又稱"馬靴"和"高筒靴"。靴的樣式有旱靴、花靴、皮靴、氈靴、單靴、棉靴、雲頭靴、鵝頂靴等等。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1年)時期,靴在北方廣泛流行,且波及到江南;唐時(公元 618年-公元907年 )靴已官庶鹹宜;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97年)始出現女靴;元代(公元 1279年-公元1368年 )盛行高麗式靴;明代(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雖朝廷下令禁止庶民百姓穿靴,但仍出現了許多似靴像履的短筒靴;清代男子著便服以鞋為主,穿公服才著靴。靴多以緞、絨、布皮為材料,朝靴為方頭靴,民間皆為尖頭靴。
民俗學家認為,中國纏足始於南唐。俗稱"三寸金蓮",鞋形似翹首的鳥頭,鞋底為木質,彎曲如弓,故稱"弓鞋"。弓鞋原本指彎底鞋,後泛指纏足婦女所穿的小腳鞋子。
元明代有規定只準有錢人家的女子纏足。這一時期的弓鞋多4-5寸高的鞋底。到了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漢族女性的"三寸金蓮"深得滿族婦女的青睞。清政府多次禁止旗人纏足,但屢禁不止,許多旗女仍仿效不疲,纏足之風極盛。弓鞋式樣多,有眠鞋、換腳鞋、尖口鞋、踏堂鞋、網子鞋、蓮鞋、棉鞋、套鞋喪鞋、坤鞋、合臉鞋等數百種。考究的弓鞋在鞋頭、鞋底、鞋裡和鞋幫上繡滿了各種吉祥的圖案,有錢女子的弓鞋跟上還加綴明珠等飾物。
在中國,涼鞋最早是由拖鞋演變而來。拖鞋,古稱 鞋,始於漢代(前206年-公元23年)。隨後,相繼出現了麻涼鞋、布鞋、布涼鞋、皮涼鞋。古人在涼鞋上繡以龍鳳等吉祥圖案,有的甚至飾以珠寶。
鞋是人們服飾的組成部分,在服飾穿著上起著“畫龍點睛”的裝飾效果。鞋,在它的發展過程中,因地域、氣候、民族不同,加之政治經濟的影響,形成了各種不同的風格和表現形式。這些看上去只是橫著的英文“L”型的鞋樣,通過歷代人們的智慧不斷地發展創新,可以隨心所欲地生產出成千上萬個花色品種來,而這種發展,正是鞋文化的發展。那些做工精細,色彩艷麗,花樣繁多的一雙雙鞋子,無不充滿著美的魅力,值得我們去欣賞它、收藏它、研究它。
在傳統文化中,鞋文化的地位是很高的,從古典經籍對鞋的規定特別嚴肅而認真可以看出。沈德潛《古詩源》載:"行必履正,無懷僥倖。"說明鞋同人的道德觀念密切相關。《禮記· 曲禮》說到"君子"吃飯這些規定至今在有文化教養的家庭中仍然成為重要的"庭訓"。

發展歷史

在中國,鞋有著悠久的發展史。大約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就出現了獸皮縫製的最原始的鞋。在新疆樓蘭出土的一雙羊毛女靴,距今已有4000年,整雙鞋由靴筒和靴底兩大部分組成,堪稱世界第一靴。
在3000多年前編寫的《周易》上已出現了代表鞋的“履”字。戰國時的孫臏因為被寵涓敲碎了膝蓋骨,不能行走,就用硬皮革裁成“底”和“幫”,發明了高皮絢,即後來的靴子,中國歷史博物館裡就珍藏著一雙2000多年前的皮絢。
後來,由於鞋的製作材料、式樣、用途越來越多,鞋的種類也開始豐富起來。根據製作材料的不同通常可以將鞋分為草葛、布帛和皮革三種。
其中布帛鞋是指以大麻絲、綾、綢、錦等織物布縫合成的鞋。漢代多呈分叉狀,底用麻線編織,又稱雙尖翹頭方履;魏晉時期,則流行在鞋的前端繡上雙獸紋飾。
北齊時,屐成為一種時尚,它是有木齒的鞋,由扁、系、齒三部分組成。
皮革、棉氈等製成的皮鞋、皮靴又稱“馬靴”或“高統靴”,原為北方遊牧民族所穿,有旱靴、花靴、皮靴、氈靴、單靴、棉靴、雲頭靴、鵝頂靴等之分。相傳孫臏是靴的始祖,南北朝時期在北方廣泛流行,並傳至江南,到了唐代已官庶鹹宜(直至明清才被朝廷下令禁止百姓穿靴,只有官宦才可穿靴)。
宋代亦普遍流行皮製的皮鞋,男性多穿小頭皮鞋,女性多為圓頭、平頭或翹頭,上面也飾各式花鳥圖紋。
元朝末年開始出現鞋頭高聳、鞋底扁厚的女式布帛鞋,這種鞋使人顯得格外修長。
到了明清,鞋的製作方法與式樣逐漸融合,越發考究起來。明代的鞋多以厚實為主,北方多穿菱紋綺履,江南多著棕麻鞋
清代滿足統治時期,男鞋以尖頭鞋為主,夏秋用緞制,冬用建絨,有厚底薄底之分,面作單梁或雙梁,鞋幫有刺花或鞋頭作如意頭捲雲式。清代的女鞋最具特色,鞋底多為木質,高一寸至五寸不等,其底形為上寬而下圓,被稱之為“馬蹄底”,又稱“花盆底”。鞋面常以綢緞所制,上施五彩刺繡,貴族婦女有的在鞋面上還鑲嵌各種珠寶,穿起來顯得身材尤為挺拔。但因行走不便,老年婦女或者身份低下的人多穿木製平底鞋。

博物館

中國鞋文化博物館
三寸金蓮區
收集了各個歷史時期的珍貴文物,記錄“蓮”時期的手工製作作品,以及歷史源遠;
少數民族區域
收藏了柒度鳥多年收集的少數民族鞋的範本,56個少數民族的200多雙鞋履展出,舊日鞋款華麗的色彩高超的製鞋工藝讓人嘆為觀止。在這些式樣豐富、做工精巧的展品中,有不少都是傳世佳品,堪稱一奇,充分展現了中華鞋飾的多姿和悠久歷史。
歷史沿革館
縱觀古今,從緣起到當下,洋洋灑灑把中國製鞋的歷史呈現出來,按照中國歷史的發展,將新石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秦漢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隋唐五代、宋元明時期和清代、民國各個時期和朝代的鞋履一一展出,彷佛能看見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源遠流長。同時館內還將鞋與民俗、文化相結合,展現中華鞋履文化的傳承。
鞋與文字
在我國,鞋與文字的關係極為密切,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有多種稱呼,比如:
舄(xi),我國早期對於一種重木底鞋的稱呼,是帝王大臣常穿的尊貴的鞋,多用獸皮或絲綢作面,布底之下加一厚木為底,有的還在木上注臘,以防潮濕。周代的舄有等級之分,天子足登赤舄,依次為赤、白、黑;王后之舄亦為厚底及赤、青、元三色,夏用葛麻、絲綢,冬用獸皮製作而成。
屨(ju),《詩經》上有“糾糾葛屨,以屨霜”一句,其中的屨就是指一種比較簡陋的用麻、葛編成的單底鞋。
履,是早期用草、麻、葛等編織而成的鞋。《說文》中即有“履,足所依也”。它是漢代以後對鞋較普遍的稱呼。
另外還有屣、靴等。
不但如此,鞋與中國文化還相互融匯,在成語典故、文學作品,乃至現代的歌謠、相聲、小品中都不乏有與鞋相關的內容。透過鞋,您能窺見中國某一時期、民族和地域的文化發展、經濟發展、社會發展。遺憾的是,儘管中國很早就開始了鞋的生產製作,但是如今皮鞋的製作工藝卻仍要從歐洲引進。
隨著社會與科技的進步,鞋的文化內涵愈加豐富,從品牌的取名到產品的設計、工藝技術管理、員工培訓以及質量檢測和產品包裝、行銷策略等等,都滲透著思想與技巧,中國的鞋文化與製鞋工業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面對全球化浪潮的衝擊,我們期望中國的鞋文化、中國的鞋歷史能夠沿革下去……
20世紀50年代初,隨著我國橡膠工業的起步,我軍從穿布鞋轉變為穿解放鞋。解放鞋也就成為我軍的主力鞋,一穿就是50多年。50多年來,它在部隊作戰、訓練、生產勞動和日常生活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由於解放鞋採用純棉材料製作鞋面、鞋裡,不結實,戰士們經常是“一年穿破五六雙解放鞋”。加之,解放鞋透氣、透濕性差,容易滋生細菌,常常散發出難聞的氣味。有的戰士甚至因腳氣感染,影響了訓練。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廣大科研工作人員開始長達20年的攻關。1997年,總後軍需部成立了新型作訓鞋課題組,經過數百次實驗,新型作訓鞋終於在10個關鍵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為了增強新型作訓鞋耐磨性,他們研製出新型套用化學纖維材料;為了解決新型作訓鞋抗菌防臭,他們在織物中加入抗菌防臭劑;為了減輕鞋的重量,他們研製出短纖維增強型發泡橡膠新材料,並採用世界先進制鞋新工藝,使新型作訓鞋既舒適又美觀。
鞋俗&婚慶
俗話說:“腿勤人長壽,腳健人身壯”。養生、保健、長壽是當今人類最關注的問題。腳部保健可起到祛病益壽的功效,而腳部保健的關鍵是保暖、吸潮、透氣,使用純棉或真絲製造的布鞋,能保持乾燥,防止病菌生存,減少腳病產生,達到祛病益壽目的。
結婚是人生大事,鞋文化在婚慶文化中占有重要位。並以其特有的色彩和裝飾,扮演一定角色。洞房中穿的新婚鞋,色彩以大紅、緋紅為主,鞋面繡吉祥圖案。中華鞋俗與婚慶有著密切的關係,“鞋”與“和諧”的“諧”,同偕到老的“偕”同音,利用這象徵著協調、合諧。舊時婚慶時人們常用鞋祝頌新婚夫婦白頭到老,在禮品中放一面鏡子和一雙鞋。因古時的鏡子是銅做的,所以寓為“諧(鞋)同(銅鏡)到老”,也有的送有鞋有銅鏡的風俗畫。有的地區新婚夫婦人洞房前要共同走過一段麻袋鋪地,然後互換鞋子,以示同甘苦共命運。一雙新婚洞房鞋“又名三寸金蓮”,折射出我國古代時期家長對兒女進行性教育是非常隱秘,含蓄而文明的。“三寸金蓮鞋”是古代新娘進洞房時的睡覺鞋,鞋子裡面藏有男女做愛的春宮圖,它是家長對新婚夫婦進行性教育的隱晦方式。也是世界上比較獨特的用鞋子作為性愛的傳遞信物。在洞房花燭夜用睡鞋進行婚前教育,是我國性文明教育史中的一種表現形式。
足下文化
鞋中禮儀
周代時,人們遵守脫鞋入室習俗,平時生活中在室內大都赤足行走。據《左傳》宣公十四年:“楚子聞之,投袂而起,屨及於室里。”意思是說,楚王因事出室,不及穿鞋,屨人追到了室里(即寢門),才進屨由楚王穿上。又,《列子》載:“賓者以告列子,列子提屨跣而走。”這都說明古人在室內是不穿鞋的,都是赤足走路的。如果在宮廷內穿鞋上殿見君,那就會遭殺身之禍。
春秋時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的是有一次晉平公召見師曠,師曠上堂沒有脫屨。平公十分生氣,說:“那有人臣不脫履而上堂的?”那時,臣子朝見君王,也要脫下鞋子放在殿外。如果不遵行這個禮俗,還會招來大禍。《呂氏春秋》載:一次,齊王疾 ,叫人到宋國迎文摯歸來,文摯匆匆到了宮內,忘了脫鞋,就登床問侯齊王的病情。齊王邊叱責邊起來,就準備生烹文摯。又據《左傳·哀公二十五年》:“衛侯與諸大夫飲酒,褚師聲子(革幾)而登席,公怒戟其手曰:‘必斷其足’。”以上兩例,都是因入室不脫履,而險遭斷足遭烹之災。那時,只有宮高位尊的親近大臣,才能有穿鞋上殿見君的特殊待遇。
在秦漢時,也傳承周代不能穿鞋入室,不能穿鞋入屋,必須脫鞋於階外,赤腳進入戶內的習俗。據《新序》載:秦二世胡亥,邀昆弟數人飲宴,並以酒饗群臣。諸子先行賜食。後胡亥下階,看群臣所脫的鞋子,如發現其中有因年久而穿壞了的,就被立即逐出宴會之外。
到西漢時,仍傳承脫履於外的禮俗。《史記·滑稽列傳》中有這樣一段關於宴飲的描寫:“日暮酒闌,合樽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這裡反映的正是宴會時眾人將履、舄等放置在門外的情景。又,《漢書·雋不疑傳》載:“勝之直指使居傳舍中,一次,聞雋不疑來,因雋負有盛名,勝慌忙之中‘趿履出迎。’師古曰:履不著跟,曰(革及)。”因為時間匆促,在門外納履未正,曳之而行。這說明在傳舍中仍有戶外脫履之俗語。
漢時,還規定:有罪的人不準著履。《漢書·匡衡傳》載:“衡免冠徒跣待罪,天子使謁者詔衡冠履。”又,《董賢傳》:“(賢)詣闕免冠徒跣謝。”這可證明凡待罪者都跣足。
魏晉時,入室仍須脫履,赤足。《魏書·曹真傳》有“賜劍履上殿”之句,說明當時上殿都要脫履。就是遠出在外,仍習慣於室內脫履,《邴原傳》註:“太祖北征歸,原至通謁,太祖大驚喜,履而起,遠出迎原。”《世說》載:“王子猷子敬兄弟,共坐一堂,上忽發火,子猷遂走避,不惶取履。子敬徐扶侍者出。”這裡所說的“不惶取履”,反證入室必跣足也。又,"謝遏夏月嘗仰臥,謝公清晨卒來,不暇著衣,跣出戶外,方躡履。"這最後一句,也說明了當時仍持入室即脫履的習俗。
禮節的規範上,如在南北朝時,對著履和穿屐,在禮節上也有所區別。魏晉六朝因循古儀,著履表示尊敬,著屐以圖輕便。凡在主要場合,如訪友、宴會等,均須穿履,不得穿屐,否則被認為“儀容輕慢。”《齊書·蔡約傳》載:蔡約為高祖重用,“任尚書輔政,百官脫屐到席,約躡屐不改。”說明蔡約身居重職才有此特權。《粵東筆記》載:廣州男子輕薄者,多長裙散屐,人皆呼為裙屐少年,以賤之。  到唐代,入室脫靴之俗已變,但在某些場合仍有脫鞋的習俗。《法苑珠林》二八:“若是白衣,多著靴鞋為榮。初入寺內不勞脫履,若入佛堂,得脫也。”
小鞋履 大人生
虎頭鞋是童鞋的一種,因鞋頭呈虎頭模樣,故稱虎頭鞋。虎頭鞋做工複雜,僅虎頭上就需用刺繡、撥花、打籽等多種針法。鞋面的顏色以紅、黃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處常採用粗線條勾勒,誇張地表現虎的威猛。民間製做此鞋時,還常用兔毛將鞋口。虎耳、虎眼等鑲邊,紅、黃。白間雜,輪廓清晰。孩子穿上虎頭鞋唇,兔毛隨風飄動,虎頭也有了動感。虎頭鞋鞋底肥大,插空納上九個菱形破花,九個破花稱為九顆圓子,意為“九子十成”。
穿虎頭鞋的時間,是在幼童一歲左右。此時的兒童躍躍欲試,想要走路,但又離不開大人的攙扶。這時父母給孩子穿雙虎頭鞋。利於孩子腳踏實地。更重要的原因,是人們認為虎是百獸之王,穿上虎頭鞋可以辟邪惡保平安,護情孩子健康成人。
關於穿虎頭鞋,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傳說黃河岸邊有個姓石的船工,他樂於助人,為兩岸人擺渡過河從不要錢。一天,一位老奶奶冒雨過河請人為即將臨產的兒媳接生。誰知她剛走到河邊。風一刮,雨一淋,頭像炸開似的疼。姓石的船工看見了,將老奶奶攙到屋裡休息,自己替老奶奶去請接生婆。雨過天晴,老奶奶的兒媳生了一個大胖小子。老奶奶千恩萬謝,送了一張畫給船工。畫上畫的是一個正在繡虎頭鞋的俊俏姑娘,船工看了很喜歡,就將畫貼到了自己的茅屋裡。
從那以後,船工收船回到家裡,總有一位漂亮的姑娘做好飯菜等他。原來,姑娘是天帝的女兒,天帝派她下凡與船工結為夫妻。過了一年,他們添了兒子,取名石虎。
幾年過去了,人們都知道了船工娶畫上的美女結為妻子的事。這天,縣官來到渡口,見船工的妻子貌美,想霸占為妾。船工的妻子見縣官起了歹意,便收了凡身,回到畫上。縣官搶走了畫並把面貼在了床頭。可是,不管縣官怎樣甜言蜜語,畫上的美人就是不下來。
小虎在家一直哭著要媽媽,送畫的老奶奶告訴船工,讓小虎的姑姑做雙虎頭鞋,小虎穿上它,就一定能夠找到媽媽。按照老奶奶的囑咐,小虎的姑姑連夜做好了虎頭鞋。小虎穿上一試,身輕如燕,立刻向縣行飛去。見了縣官。虎頭鞋變成了老虎,咬死了縣官、船工的妻子見小虎來救她,趕忙從畫上跳下來,帶著小虎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人們仍認為虎頭鞋能除惡魔保平安,因此都要給孩子做雙虎頭鞋穿。有些地區還講究穿三雙虎頭鞋,並保留讓姑姑做三雙不同顏色的虎頭鞋送侄兒的風俗。俗語有:“頭雙藍(取諧音攔,即攔住不大折),二雙紅(紅能辟邪,可以免災),二雙紫落成(意即孩子在自家長大成人)。”有了藍、紅、紫三雙不同顏色的虎頭鞋,孩子必會安然無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