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蘭氏碘液

革蘭氏碘液,是一種用於生物中可用於貯存蛋白質的鑑定的試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革蘭氏碘液
  • 外文名:Gram iodine liquid
  • :1.0g
  • 碘化鉀:2.0g
  • 蒸餾水:300.0mL
  • 用處:生物中可用於貯存蛋白質的鑑定
  • 革蘭氏染色:是細菌分類和鑑定的重要性狀
配製,用途,革蘭氏染色,

配製

革蘭氏碘液
碘 1.0g
碘化鉀 2.0g
蒸餾水 300.0mL
將碘與碘化鉀先行混合,加入蒸餾水少許充分振搖,待完全溶解後,再加蒸餾水至300mL。

用途

生物中可用於貯存蛋白質的鑑定。將蓖麻籽剝去種皮後切成薄片,選取幾片放在95%的酒精中,更換酒精數次,溶解其中的脂肪。然後取出一片放在載玻片上滴加1~2滴革蘭氏碘液,用顯微鏡的高倍鏡觀察,可在橢圓形的糊粉粒中觀察到染成淡黃色的蛋白質晶體。

革蘭氏染色

革蘭氏染色反應是細菌分類和鑑定的重要性狀。它是1884年由丹麥醫師Gram創立的。革蘭氏染色法(Gram stain)不僅能觀察到細菌的形態而且還可將所有細菌區分為兩大類:染色反應呈藍紫色的稱為革蘭氏陽性細菌,用G+表示;染色反應呈紅色(復染顏色)的稱為革蘭氏陰性細菌,用G-表示。細菌對於革蘭氏染色的不同反應,是由於它們細胞壁的成分和結構不同而造成的。革蘭氏陽性細菌的細胞壁主要是由肽聚糖形成的網狀結構組成的,在染色過程中,當用乙醇處理時,由於脫水而引起網狀結構中的孔徑變小,通透性降低,使結晶紫-碘複合物被保留在細胞內而不易脫色,因此,呈現藍紫色;革蘭氏陰性細菌的細胞壁中肽聚糖含量低,而脂類物質含量高,當用乙醇處理時,脂類物質溶解,細胞壁的通透性增加,使結晶紫-碘複合物易被乙醇抽出而脫色,然後又被染上了復染液(番紅)的顏色,因此呈紅色。
革蘭氏染色需用四種不同的溶液:鹼性染料(basic dye)初染液;媒染劑(mordant);脫色劑(decolorising agent)和復染液(counterstain)。鹼性染料初染液的作用象在細菌的單染色法基本原理中所述的那樣,而用於革蘭氏染色的初染液一般是結晶紫(crystal violet)。媒染劑的作用是增加染料和細胞之間的親和性或附著力,即以某種方式幫助染料固定在細胞上,使不易脫落,碘(iodine)是常用的媒染劑。脫色劑是將被染色的細胞進行脫色,不同類型的細胞脫色反應不同,有的能被脫色,有的則不能,脫色劑常用95%的酒精(ethanol)。復染液也是一種鹼性染料,其顏色不同於初染液,復染的目的是使被脫色的細胞染上不同於初染液的顏色,而未被脫色的細胞仍然保持初染的顏色,從而將細胞區分成G+和G-兩大類群,常用的復染液是番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