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蘭氏染色機制

微生物學中最重要的染色方法。其機制直到在該方法發明100年後才得到了確切的證明。1983年,T.Beveridge等人用鉑代替革蘭氏染色原有媒染劑碘的作用,再用電鏡觀察到結晶紫與鉑複合物可被細胞壁阻留,從而證明了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主要由於其細胞壁化學成分的差異而引起了物理特性(脫色能力)的不同,正由於這一物理特性的不同才決定了最終染色反應的不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革蘭氏染色機制
  • 外文名:Gram staining mechanism
革蘭氏染色機制
通過結晶紫液初染和碘液媒染後,在細菌的細胞壁以內可形成不溶於水的結晶紫與碘的複合物
(CVI dye complex)。G+細菌由於其細胞壁較厚丶肽聚糖網層次多和交聯緻密,故遇脫色劑乙醇處
理時,因失水而使網孔縮小,再加上它不含類脂,故乙醇的處理不會溶出縫隙,因此能把結晶紫與
碘的複合物牢牢留在壁內,使其保持紫色。反之,G-細菌因其細胞壁薄丶外膜層類脂含量高丶肽聚
糖層薄和交聯度差,遇脫色劑乙醇後,以類脂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這時薄而鬆散的肽聚糖網不能
阻擋結晶紫與碘複合物的溶出,因此細胞退成無色。這時,再經沙黃等紅色染料復染,就使G-細菌
呈現紅色,而G+細菌則仍保留最初的紫色了。
革蘭氏染色機制原理圖革蘭氏染色機制原理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