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與歷史

革命與歷史

《革命與歷史》一書由(美)德里克所著,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本書主要以19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社會史論戰”為中心,闡明了其時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在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中國歷史時所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以及他們對其時中國的革命性大變革的專注是如何塑造了他們處理理論和歷史問題的方式。

基本介紹

  • 書名:革命與歷史
  • 作者:(美)德里克
  • 譯者翁賀凱
  • ISBN:9787214049537
  • 頁數:250
  • 定價:18.00元
  •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7-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字數:213000
  • 紙張:膠版紙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叢書信息,

內容簡介

作者認為,儘管這些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在學術上存在著應受責難的瑕疵,儘管他們經常是在粗糙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概念,但是他們對於中國史學研究的貢獻卻是持久的,無論如何,馬克思主義史學的興起,是由其時中國的思想和政治背景所塑造和決定的。因此,馬克思主義對於中國知識分子的感召力,主要並不在於如列文森所指出的是對“歷史”與“價值”的矛盾作出了回答,而在於它對中國革命的問題提供了答案。

作者簡介

德里克,美國俄勒岡大學“耐特社會科學講座教授”長期致力於中國近代史尤其是中國革命史的研究,《革命與歷史——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起源,1919-1937》、《中國共產主義的起源》、《中國革命中的無政府主義》等著作奠定了他在西方學界的中國研究權威學者的地位。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他更將其理論撰著的領域擴展至後殖民批評與文化研究,《革命之後:警惕全球資本主義》、《後殖民氛圍》等著作令其躋身於當代美國社會科學界重量級學者的行列。

目錄

譯者的話
中文版序
序言
第一章 問題
第二章 背景
五四時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
20世紀20年代中期的社會政治、社會學和馬克思主義理論
馬克思主義史學家與社會史論戰的起源
第三章 革命和社會分析
1927年以前的革命分析
共產國際的領導和中國革命
關於中國革命的論戰
論戰及其意義
第四章 中國歷史上的封建社會
陶希聖、朱佩我和中國的封建社會
封建制度、商業和社會變革
第五章 郭沫若與中國歷史上的奴隸社會
郭沫若的中國歷史分期
奴隸制問題
對於郭沫若的批評及郭對其早期中國歷史觀的修正
摩爾根、恩格斯和郭沫若
第六章 中國歷史分期
中國社會和亞細亞生產方式
社會史論戰
論戰的消退
馬克思主義史學的學院化
第七章 革命、馬克思主義和中國歷史
第八章 結論:歷史和社會變革
參考書目

叢書信息

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共178冊), 這套叢書還有 《儒家之道》,《銀線》,《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他者中的華人》,《中國的女性與性相》 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