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黴病

症狀體徵,用藥治療,飲食保健,預防護理,病理病因,疾病診斷,檢查方法,併發症,預後,發病機制,

症狀體徵

1.皮膚感染  可引起類似樹膠腫樣潰瘍,多發於腹股溝、陰部及臀部。此外,亦有報告發生足菌腫及甲癬者。
2.肺部感染  非特異性,可出現發熱、消瘦、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難。X線可有局灶性肺部炎症浸潤或空洞,或見“皂泡”征表現。也可發生肺膿腫。
3.尿道感染  臨床症狀類似腎絞痛,可出現發熱、腎絞痛、血尿、排出真菌團塊,尿中可反覆培養出本菌。
4.心內膜炎及心包炎。
5.真菌性角膜炎、真菌性眼內炎。
6.真菌性菌血症。

用藥治療

1.治療原發病,提高機體免疫功能。
2.系統抗真菌治療碘化鉀、兩性黴素B、氟胞嘧啶(5-FC)、酮康唑、咪康唑、伊曲康唑等。
3.如有心內膜炎,應切除感染心瓣膜上的病變,加兩性黴素B;對真菌性角膜炎,應停用抗生素、腎上腺皮質激素,全身及局部用抗真菌藥。

飲食保健

多以清淡食物為主,注意飲食規律。

預防護理

加強體質鍛鍊,加強營養,增強人體抗病能力。

病理病因

馬內菲青黴是惟一的原發致病菌,其為雙相菌。其他已知致病的有橘青黴、產黃青黴、擴展青黴、斜臥青黴和軟毛青黴(亦名普通青黴)。

疾病診斷

青黴菌病需與麴黴病相鑑別。取活檢組織進行分離培養,在鑑別診斷上有重要意義。

檢查方法

實驗室檢查:
真菌鏡檢:可見無色大小不一的分支、分隔菌絲。
真菌培養:室溫下生長速度較快,菌落呈絨狀、絮狀、繩狀或束狀,氣生菌絲無色或呈各種顏色,分生孢子梗頂端生有掃帚狀分支結構,稱為帚狀枝。
其他輔助檢查:
病理組織有炎症及真菌菌絲、芽孢,分隔、分支菌絲。

併發症

本病可並發心內膜炎及心包炎。

預後

目前沒有相關內容描述。

發病機制

青黴病多繼發於原發免疫功能缺陷、AIDS、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糖尿病、長期套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抗腫瘤藥物、抗生素,裝置人工瓣膜等。皮膚感染可引起類似樹膠腫樣潰瘍,多發於腹股溝、陰部及臀部。病理組織有炎症及真菌菌絲、芽孢,分隔、分支菌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