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饃糍

青饃糍

在江浙一帶,清明節最有特色的食物就屬青饃糍、青團一類的東西了。清明節,吃的是"青饃糍",也叫"清明饃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饃糍
  • 主要原料:糯米粉,棉菜青
  • 是否含防腐劑:否
  • 主要營養成分:糖類
  • 口味:口感好,多吃不膩
製作過程,評價,

製作過程

清明前後,萬物榮發,田野一片翠綠。田埂上、小溪邊、山坡上,到處可以看到提著籃子、手持鐮刀的村婦和孩童采青。
搗制青饃糍搗制青饃糍
青有多種,棉菜青為最佳,口感好;艾草青次之,略有澀味。
青挑回來後,要去老根、腐葉,謂之“擇青”。然後用沸水焯一下去澀,和蒸好的糯米粉一起放在大石臼中,一人持木搗槌搗,每搗一次,另一人就手沾涼水給加青的糯米粉團翻身,一是防止粉團粘在石臼上;二是為把粉團和青搗勻搗實。等青和粉團勻實後,鋪在撒了松花粉的案板上,用擀麵杖擀成半厘米厚薄的片,然後用薄刀(廚刀)切成寬五厘米、長十厘米左右的長方形,寧海人謂之“青饃糍”。也有不用粉的,用蒸好的糯米直接搗,這種青饃糍更勁道。
桐鄉人做的是青團,裡面還加餡,用手工揉制的,蘇、杭、滬多是如此。未及用木槌搗出來的青饃糍有嚼頭。

評價

口感好,多吃不膩,易消化,絕對的綠色食品、上佳的點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