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大橋(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境內過江通道)

青雲大橋(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境內過江通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青雲大橋(Qingyun Bridege),原稱“西南大橋”,是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境內的過江通道,位於鬱江水道之上,是西南大道的組成部分之一。

青雲大橋於2013年5月11日動工興建;於2017年8月10日完成主橋合龍工程,橋面全線貫通;於2018年7月1日通車運營。

青雲大橋線路南起江南大道,上跨鬱江水道,北至迎賓大道;線路全長4529米,大橋全長1280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城市主幹道,設計速度60千米/小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雲大橋
  • 外文名:Qingyun Bridege
  • 始建日期:2013年5月11日
  • 投用日期:2018年7月1日
  • 所屬地區: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
  • 類型公路橋特大橋斜拉橋
  • 長度:1280米
  • 寬度:36.5
  • 車道設定:雙向六車道
  • 設計速度:60千米/小時
  • 起止位置:江南大道、迎賓大道
  • 途經線路:西南大道
  • 管理機構:貴港公路管理局
建設歷程,橋樑位置,建築設計,建築結構,設計參數,運營情況,建設成果,技術難題,科研成果,榮譽表彰,價值意義,

建設歷程

2013年5月11日,西南大橋動工興建,並舉行開工儀式;7月25日,貴港市人民政府發布公告,對西南大橋進行社會公開徵集正式名稱工作。
青雲大橋俯瞰青雲大橋俯瞰
2015年4月3日,西南大橋更名為“青雲大橋;6月25日,青雲大橋進行上塔柱索錨區施工工作。
2016年6月7日,青雲大橋完成首件主梁澆築工作。
2017年3月30日,青雲大橋完成三號主梁第十一節段的混凝土澆築工作;8月10日,青雲大橋完成主橋合龍工程,橋面全線貫通。
2018年7月1日,青雲大橋通車運營。

橋樑位置

青雲大橋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連線港南區港北區,距西南方向鬱江二橋約5.5千米,距東北方向西江大橋約1.5千米;線路南起江南大道,上跨鬱江水道,北至迎賓大道,途經該橋線路為西南大道。
青雲大橋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青雲大橋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

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 整體布局
青雲大橋分別由主橋、兩座橋塔、斜拉索、南北引橋及匝道組成,主橋路段呈東南至西北方向布置。

  
青雲大橋
  • 設計特點
結構特點
整體
青雲大橋主橋為雙塔雙索麵預應力混凝土邊主梁斜拉橋,塔梁間採用縱向液壓阻尼裝置,塔梁間、邊墩處及橋塔墩橫向均設活動球型鋼支座。
主梁
①主梁採用等高度帶懸臂的矩形混凝土邊主梁結構,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50,橫樑為“工”字形鋼橫樑。
②鋼橫樑共四種類型,通過剪力釘及抗拔鍵與橋面預製板及梁肋(含梗腋)連線共同受力,材質為Q345qD。
③主梁為預應力體系。主梁邊跨支架現澆段採用雙向預應力體系、懸臂澆築段及塔旁支架現澆段採用縱向單向預應力體系。
橋塔
①橋塔為“魚”狀流線弧形框架鋼筋混凝土結構,橫橋向呈流線型布置。兩塔柱內、外側混凝土壁均由三段圓曲線組成,通過採用不同圓曲線半徑,並對圓心位置進行調整實現塔柱截面尺寸的變化,以滿足結構受力需要。
②橋塔設上、下橫樑,均採用預應力混凝土單箱單室結構。兩塔柱在上橫樑底部以圓弧形相連,圓弧與塔柱內側曲線相切,下橫樑底面、上橫樑頂面均採用圓曲線布設。
斜拉索
②PE鋼絞線索股外設高密度聚乙烯外護套管,外層再用HDPE熱擠壓包裹成型,即鋼絞線採用PE護套單根防護後,再用外表面帶雙螺旋線的HDPE索套管整體防護。
③斜拉索在預埋鋼導管內設定減振器。斜拉索錨具採用夾片式群錨。
其他
3號、4號塔墩均位於水中,採用分離式基礎,水下採用C35混凝土。承台為正方形鋼筋混凝土結構。
參考資料:

設計參數

青雲大橋線路全長4529米,大橋全長1280米,主橋採用(46+88+280+88+46)跨徑布置,其中主跨長280米,寬36.5米。矩形梁肋寬2米,頂板厚0.25米;橫樑設定間距為3.8米;兩側翼緣懸臂長4.5米,端部厚0.16米,根部厚0.40米;懸臂板下設高0.3至0.6米、厚0.45米的加勁肋。鋼橫樑中心線處梁高2315毫米,頂板截面尺寸為(600×24)平方毫米、底板截面尺寸為(600×32平方毫米,腹板厚12毫米,加勁肋厚10毫米,每片標準鋼橫樑重約13.3噸。塔柱全高102.5米 (下塔柱高24.2米,上塔柱高78.3米)。斜拉索直徑為15.2毫米,標準抗壓強度為1860兆帕。樑上標準索距為7.6米,梁端附近索距為6.0米及 6.9米;塔上標準索距為1.5米,塔頂附近索距為2米及2.5米。
青雲大橋線路全長4529米青雲大橋線路全長4529米
技術標準
道路等級
城市主幹道
設計速度
60千米/小時
車道設定
雙向六車道
荷載標準
城 一A級
坡度係數
橫坡:2%(雙向)
道路淨空
主幹道:≥ 5.0米,次幹道 :≥ 4.5米
通航等級
3000噸級
通航淨空
淨寬:≥254米,淨高:≥13.1米
洪水頻率
1次/300年
抗震等級
按VII度設防
參考資料:

運營情況

  • 票價票制
2018年7月1日,青雲大橋通車運營,不實施收費制度。
青雲大橋遠瞰青雲大橋遠瞰

建設成果

技術難題

青雲大橋的採用技術及特點:
1、橋塔為空間曲線型,橫橋向呈流線型布置,塔柱採用外側為“D”形網弧段的箱形截面,對抗風有利,且橋塔建築造型優美,提升了周邊的環境美化程度。
夜幕下的青雲大橋夜幕下的青雲大橋
2、主梁採用混凝土邊主梁和鋼橫樑結合的形式,上鋪預製混凝土板,有效地減小了橋樑的自重,使得預應力的布置更加方便,加快了橋樑的施速度,該種邊主梁型式在中國國內為首次採用。
3、斜拉索的鋼絞線及零部件在工廠製作完成,運輸僅需較小盤圈,起重設備要求低。在現場分散逐根安裝、逐根張拉形成整索,鋼絞線下料長度易控制;鋼絞線斜拉索安裝不受斜拉索整索重控制。

科研成果

技術名稱
所獲獎項
《提高索塔高強鋼絲鐓頭質量》
2016年重慶市工程建設優秀質量一等獎
參考資料:

榮譽表彰

項目名稱
所獲獎項
青雲大橋
2020年山西省第十五屆“太行杯”土木工程大獎
參考資料:

價值意義

青雲大橋建成通車對於提升貴港市南北兩岸的通行能力、緩解城區交通壓力、推動港北和港南兩區城市建設,有著重要意義。(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評)
夕陽下青雲大橋夕陽下青雲大橋
青雲大橋通車,有效的分流城區南北兩岸的車流,對南北兩岸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貴港日報》 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