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峽攔河大壩

青銅峽攔河大壩

青銅峽攔河大壩是黃河流域第二座水利樞紐工程,時間為1958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銅峽攔河大壩
  • 實質:黃河流域第二座水利樞紐工程
  • 時間:1958年
  • :697米
建築歷史,建築改造,

建築歷史

1958年,黃河流域第二座水利樞紐工程青銅峽攔河大壩開工建設,1960年,在青銅峽黃河上修築了一座高42,7米,長697米的攔河大壩,並同時建成了裝機30.5萬千瓦的中國唯一一座閘墩式水電站,形成了一座容量為600萬立方米,回水5公里的峽谷型水庫,庫內可供遊客泛舟遊覽和領略西北黃河自然風光。
站在宏偉的攔河大壩上舉目眺望,東有莊嚴肅穆的佛教聖地--牛首山寺廟群;西有國內罕見的"百零八塔"--穆桂英點將台(塔群,實為佛教紀念性建築);南是一片開闊的"高峽平湖"--庫區水面。這便是位於青銅峽景區的氣勢雄偉、蔚為壯觀,集發電、灌溉、防洪於一體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被譽為"塞上明珠"的青銅峽攔河大壩。

建築改造

青銅峽水電站始建於1958年。經過48年運行,該水電站各類設備已步入老化階段,有的甚至超年限“服役”。在電站壩段有2000餘處出現裂縫,其中影響較大的是平行壩軸線的“三大條”貫穿性裂縫使站壩段混凝土的完整性受到破壞,不僅加速構件內部受力鋼筋的鏽蝕,而且也降低了站壩結構的使用壽命。另外,大量的淤泥嚴重威脅護岸和海漫及東乾渠的安全,如繼續超期服役,將嚴重危及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
為此,通過制定《黃河青銅峽水電廠技術改造可行性研究報告》,召開黃河青銅峽水電站技術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論證會,青銅峽水電站在來自國內外10餘名專家從灌溉、防汛、防洪等方面對報告進行審查並提出修改意見的基礎上,將對攔河大壩全面進行技術改造。這次技術改造項目主要包括水電站8台機組、開關站、水工建築物中裂縫處理、平壓水箱替代、沖沙孔底板處理、泄洪閘消力池護坦底板及下游防護邊坡破壞處等。預計技改總投資達6.7億元,改造後年增容43兆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