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圩

青草圩

青草圩地處廣東省東南部,建圩於明末清初年間取義墟市,古有山水青草,四方貿易之會,廛肆甚盛的美譽,圍海造田、政府移遷後淡去列肆如櫛的景象,略去墟市的繁華自此衰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青草圩
  • 別名:紅草老區、東風公社
  • 行政區類別:社區
  •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
  • 下轄地區:西社、東社、南社、石美、浮埔、芳園
  • 電話區號:0660
  • 郵政區碼:516626
  • 地理位置:廣東汕尾
  • 方言:學佬話(海陸豐腔)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粵N
  • 公交路線:海豐路線馬宮車,汕尾路線13號車
  • 開發商:維京軍團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自然地理,自然資源,飲食,人文,

歷史沿革

青草圩原屬海豐縣轄治1988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在原海豐、陸豐兩縣的行政區域上設地級汕尾市析出海豐縣南部沿海的汕美(汕尾)、紅草(青草圩)、馬宮、東涌、田墘、捷勝、遮浪7鎮建置市城區,設陸豐縣北部山區的河田、河口、新田螺溪、水唇、上護、南萬、東坑等8個鎮設定陸河縣。汕尾市管轄城區、海豐縣、陸豐縣、陸河縣。《禹貢》有九州之說,時青草圩(地域)屬九州中的揚州南境;《周禮·夏官·職方》稱為藩服之地;春秋屬南越;戰國入楚稱百越。秦至漢初屬南海郡傅羅縣地域。
青草圩
隋文帝開皇十一年(591),並梁化郡、東官郡和南海郡一部分置循州(郡治今惠州),海豐改屬循州。隋煬帝大業三年(607)改州為郡,循州改為龍川郡,青草圩(地域)屬龍川郡。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龍川郡復為循州,青草圩隸屬嶺南道循州。
武則天天授元年(690)改循州為雷鄉州。玄宗天寶元年(742)改雷鄉州為海豐郡(郡治在歸善)。肅宗乾元元年(758)復改為循州,屬循州。
五代十國時期,嶺南一帶為南漢所轄。大寶元年(958),改循州為禎州,屬禎州。
北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因避太子趟禎之諱改禎州為惠州,青草墟(地域)屬廣南東路惠州。
元代青草墟(地域)屬江西中書省廣東道惠州路。
明代青草墟屬廣東布政司惠州府。
清代屬廣東省惠州府。
民國2年(1913)屬廣東潮循道;民國9年撤潮循道,改屬東江綏靖委員公署;民國19年屬第十區行政視察專員公署(包括6縣),後改屬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中國成立後,1949年10月至1952年1月屬東江專區,1952年1月至1956年2月屬粵東地區,1956年3月至1959年3月屬惠陽專區,1959年3月至1983年8月屬汕頭專區,1983年9月至1988年2月屬惠陽專區。
1988年1月,屬汕尾市城區。海豐縣行政區劃沿革概況

行政區劃

1949年11月全境解放。
1958年9月,全縣撤鄉建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的建制,稱東風公社。
今屬紅草鎮紅草社區,轄治西社、東社、南社、石美社、浮埔社、芳園社。青草墟位於汕尾汕城區,距市中心至少要12公里。

自然地理

青草墟位於廣東省東南沿海,北緯22°和東經115°之間。與南汾、晨洲、新村、長沙為鄰,青草墟地處祖國大陸東南部沿海,北回歸線以南,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海洋性氣候明顯,根據土地變更調查匯總的數據,地域內土壤有水稻土、南方山地草甸土、黃壤、紅壤、菜園土、潮沙泥土等10多種土類,縣道X125長青公路和國家高速公路G15深汕高速公路全境穿過。

自然資源

境內植被屬南亞熱帶季風常綠林植被。自然植被有:闊葉林植被、灌叢植被、草叢植被及沼澤水生植被。人工植被有:農業植被、果林植被等。
動物主要有豬、中華田園犬、貓、兔、雞、鵝、鴨(麻鴨、瘤鴨、泥鴨、松香黃、北京雜交等)、鴿、鵪鶉等。野生的主要有野兔、箭豬、鼠(家鼠、田鼠、松鼠)、喜鵲、蒼鷺、鶴、鶩(野鴨)、麻雀、燕子、鷓鴣、斑鳩、海鷗等。列入國家級保護動物的有三線錦蛇、中華石龍子。
常見的昆蟲有蠶、蜜蜂(包括義大利蜂、中國蜂、喀蘭阿蜂)、蚱蜢、蟋蟀、蛄螻、蝸牛、盲蛇、黃蟮、壁虎、蚯蚓、金龜子、蚊子、蟬(知了)、螳螂、蜈蚣、地鱉蟲、白蟻、螞蟻、蝴蝶、蜻蜓、蝗蜓、衣蛾、蜴蜥等。

飲食

青草人民居家食俗較為隨便、節約,菜餚多是時菜、魚肉,儉約者佐以鹹菜、 菜脯、榨菜等。節日食俗和禮儀食俗則豐盛,俗稱“食排場”或“食九簋”;為講義氣和體面,戚友交往,常備家宴款待,故有諺謂“頭好做人客,二好過年節”。飲食口味清淡、濃醇並重,生脆、爽口為佳。傳統菜式有大三仙(豬腳、墨脯、雞)、小三仙(豬肉、鰻魚、蚝)、大粒參、甜扣玻璃肉、鰻魚鹹菜湯、蛤仔湯、三鮮湯、魚丸、肉丸、蒸膏蟹、蒸排骨、炒魷魚、炒絲蚶、白斬雞、反沙芋等等。
小吃,甜、鹹各有許多款式,常見的有豆花、豆漿、菜茶、鹹茶、三豆湯、蛤春丸、狗毛糕、草粿、魚粥、蝦粥、肉粥、甜酒糟、餃子、冬節蛤、小米(薯粉餃)、扁食(雲吞)、馬鮫丸、豬腸粿、重糕粿、菜包粿、印桃粿、菜頭丸、水糍、油糍、甜粿、大粒參、魚丸、發粿、涼粉粽、牛腳粽、三角粽、炒米方、油條、油角、煎堆、薄餅、月餅、剪酥、豆酥、紙牌糕、蛋糕、蛋卷和各類包點等。
婦女傳統日常飲料是“牙缽茶”,把茶葉、薄荷放於茶缽內,擂至成糊狀,放些適量的鹽,將開水衝下即可,較講究還有“炒米茶”、“油麻茶”,即於“牙缽茶”上撒以芝麻、炒米、花生。家中遇有值得慶喜的事時泡茶請親鄰戚友; “食茶”成了一種溝通鄰里親友感情的好方式。

人文

中共海豐第八區區委舊址
位於現汕尾市城區紅草鎮青草圩南,原是民宅,1927年海陸豐第二次武裝起義勝利後,黨的區部委按新黨章改為區委,設址在這裡辦公。1963年縣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原貌已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