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獸面紋玉珌

玉珌是安在劍鞘尾端的玉製品,流行於戰國秦漢時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玉獸面紋玉珌
  • 屬性:玉製品
  • 時間:戰國秦漢時期
  • 玉質:青白玉
  • 流行與:戰國秦漢時期
欣賞,鑑定,

欣賞

玉珌是安在劍鞘尾端的玉製品,流行於戰國秦漢時期。戰國劍珌直身、體圓、較厚,早期光素無紋。戰國晚期,出現了琢有獸面紋和捲雲紋的劍珌。
漢代劍珌器形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或梯形,紋飾以螭紋為主,採用浮雕或透雕的技法雕琢,磨製細膩,拋光極好。
青玉獸面紋玉珌青玉獸面紋玉珌,玉質為青白玉,高為5厘米,最寬處為6厘米,最厚處為2厘米。正面和背面均刻有相同的饕餮紋飾,有包漿。背面有沁色。玉珌的上部有孔。
青玉獸面紋玉珌青玉獸面紋玉珌
現有的考古出土資料來看,玉、劍結合物早在西周時期就已經出現了。春秋戰國晚期,四樣俱全的玉劍飾逐漸形成,到了西漢這種玉劍飾就成了王公貴族佩劍上的重要裝飾品,也成為當時社會一種身份的象徵。玉劍飾的材料主要是以玉為主,包括玉劍首、玉劍格、劍鞘上帶扣和鞘末玉飾四種。漢代的玉劍飾在戰國的基礎上有了新的發展,造型比戰國時期的略高,邊角抹圓也更加明顯,有的甚至出現了鏤空的工藝,這在玉劍飾的歷史上還是前所未見的。漢代玉劍格的紋飾多以獸面紋為主,同時還流行一種高浮雕的蟠螭形象。

鑑定

春秋戰國至兩漢時期,盛行以玉飾劍,稱為“玉具劍”。從考古出土的情況看,戰國兩漢的玉具劍既有四件五飾齊全的,亦有僅飾一兩件的。漢以後玉具劍絕跡,明清時出現了大量仿戰國兩漢的玉劍飾。下面分別介紹各類劍飾的特點。以玉來飾劍,目前見到的最早實物為西周晚期。河南省三門峽市虢國墓出土有一把鐵劍,其首與柄部均以玉裝飾;玉內部中空,貫以銅心柱;玉首呈短圓柱形,四角琢出變形獸面紋;柄部長圓柱形,上飾斜條紋。春秋時玉劍首如倒梯形,俯視略似長方形,底面中間鑽一孔,可嵌劍柄,通體飾繁密隱起的蟠虺紋或獸面紋,頂面飾雲紋。玉劍格長方形,俯視如橢圓形,中部有菱形孔,玉璏俯視如長方形,側視上部略拱,兩端向下捲曲,下部近一端有一長方形貫孔,用於穿系革帶。器面上飾隱起蟠虺紋或雲紋,邊沿刻弦紋。戰國時的玉劍首圓形,片狀,中心有一圓形凸起,其上有細陰線刻紋。玉劍格,用於劍柄與劍身間的飾玉,扁長形,中部向兩面凸起,兩端薄銳,截面為菱形,表面飾變化了的獸面紋,獸面僅有兩眼及鼻可識,其旁邊皆琢山形勾連紋。秦代玉劍首內外圈均有弦紋,玉璏形制如前代,但器面飾勾連雲紋。漢晉時玉璏表面飾陽線獸面雲紋。唐代玉劍首扁圓形,內圈飾3股雲紋,外圈為4條相互纏繞的條帶。宋代以後出現不少仿古玉劍飾,最為常見的是玉璏,但在紋飾和做工上都有各朝自己的特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