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青海省兩基迎接國家督導檢查實施意見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青海省兩基迎接國家督導檢查實施意見的通知》是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為順利通過“兩基”迎國檢,推動“兩基”鞏固提高工作制定的實施意見,發布於2009年4月16日。

西寧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東行署,省政府各委、辦、廳、局:
《青海省“兩基”迎接國家督導檢查實施意見》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按照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對省級實現“兩基”進行全面督導檢查的意見》要求,國家教育督導團將對全面實現“兩基”的省(市、區)進行全面督導檢查(簡稱“兩基”國檢)。我省在2010年所有縣實現“兩基”目標後,將在2011年接受“兩基”國檢。為確保我省順利通過“國檢”,推動“兩基”鞏固提高工作,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抓住迎國檢機遇,切實履行政府教育工作職責
(一)“兩基”迎國檢的重要意義。“兩基”迎國檢是青海省基礎教育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國家對我省全面實現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目標的大檢閱,既是對我省“兩基”工作的評估確認,也是進一步推動“兩基”工作鞏固提高的機遇和動力,事關我省“兩基”工作的持續健康發展。“兩基”國檢的主體是省級人民政府,目的是督促各級政府切實履行教育工作職責,進一步推動全省義務教育又好又快發展。目前,我省距國檢時間已不到三年,時間緊迫、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全省各級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充分認識“兩基”迎國檢重大意義。各級政府及職能部門主要領導是“兩基”迎國檢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兩基”迎國檢工作由各級政府一把手負責,作為本屆政府主要工作任務之一列上重要議事日程,做到思想認識統一,組織機構健全、迎檢任務明確、工作重點突出。把“兩基”迎國檢作為進一步提升全省義務教育發展水平,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青海的首要民生工程來抓,確保順利通過國檢。
(二)“兩基”迎國檢的指導思想:堅持以《義務教育法》為依據,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全面推進、突出重點、分類指導、鞏固提高”的方針,抓住“兩基”迎國檢契機,把全省“兩基”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三)“兩基”迎國檢的工作目標:以全面實現“兩基”攻堅任務,鞏固提高“兩基”水平為目標,突出重點、分層實施,強化基礎、保證質量,確保順利通過國檢。
——在確保實現“兩基”目標方面。未實現“兩基”目標的四州所屬9個縣要認真貫徹省政府《關於全力以赴打好“兩基”攻堅戰,確保2010年全面實現規劃目標的實施意見》,落實省教育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分別與9個縣4個州人民政府簽訂的“兩基”攻堅目標責任書和省政府教育督導室制定的《青海省2008—2010年“兩基”攻堅工作方案》,以提高普及程度各項核心指標為重點,分年度、分階段、倒計時落實各項任務和工作目標,保證“兩基”攻堅進度和質量,確保如期實現“兩基”目標,同時做好“兩基”迎國檢工作。
——在確保鞏固提高成果方面。2007年前實現“兩基”的37個縣(市、區、行委)要以確保義務教育經費“三個增長”,鞏固和提高普及程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加強學校安全管理、鞏固掃盲成果等七項任務為目標,將“兩基”迎國檢工作與“兩基”複查、縣級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有機結合起來,按照“兩基”國檢的標準,堅持年檢複查,鞏固提高“兩基”成果。
二、針對薄弱環節,突出“兩基”國家督導檢查的重點
(一)加大控輟保學力度,鞏固提高普及程度。普及程度是反映“兩基”工作的核心指標,普及程度不達標將一票否決。必須按國家標準從嚴掌握,不能降格以求。一是要加強入學率、完成率、輟學率、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等核心指標的鞏固和監控。二是要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控輟保學責任制。以農村牧區學生入學和鞏固為重點,制定切實有效的控輟保學措施,嚴格實行義務教育通知書、流失生報告等制度和措施,實行國小畢業生交接制,加大對國小畢業生全部升入國中和義務教育階段異地借讀學生的監管力度,全過程嚴格控制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輟學,特別是
國中階段少數民族和女兒童少年的輟學,制止學生流失現象。三是重視特殊教育和進城務工農牧民隨遷子女教育工作,切實保障進城務工農牧民子女、留守兒童、殘疾兒童少年、女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二)依法落實義務教育經費,確保“三個增長”。教育經費是“兩基”國檢重點檢查內容之一。各級政府要按照新修訂的《義務教育法》要求,依法在財政預算中將義務教育經費單列,確保“三個增長”。
1、省本級從整體上要做到義務教育經費“三個增長”,並且督促各州(地、市)、縣(市、區)財政做到“三個增長”;按省上規定的比例和用途,將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教育資金落實到位。規範義務教育專項轉移支付,支持和引導州(地、市)、縣(市、區)政府加大對義務教育的投入;足額徵收、足額撥付教育費附加專項資金。
2、州(地、市)政府要調整財政支出結構,本級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增加部分和新增地方財力部分重點用於農村義務教育;認真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有關政策。
3、縣(市、區)政府要進一步調整財政支出結構,落實“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貫徹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有關政策;將義務教育經費單列,並確保義務教育經費“三個增長”;拖欠教師工資將一票否決,各級政府要將教師工資按規定足額及時發放到位;縣級財政預算執行過程中的超收部分主要用於義務教育。
4、地稅部門要按照規定足額徵收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專項資金,做到應收盡收。
5、審計部門要加大審計力度,以義務教育經費投入、管理、使用為重點,開展年度專項抽查審計,建立健全義務教育經費審計監督制度。
(三)採取有力措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一是結合農牧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畫實施工作,做好重點地區中國小教職工編制動態管理。按照《青海省全日制普通中國小機構編制管理暫行辦法》(青政〔2004〕39號)要求,認真做好教職工編制調整計畫,分年度抓好落實,配齊配足合格教師,確保達到要求。二是省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學校布局調整、學校數量和學生規模變化情況進一步完善教師補充制度。代課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降到10%以下。三是要擴大實施國家特崗教師補充計畫,省財政設立特崗教師專項補助經費,保證特崗教師計畫實施到位。四是抓好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進一步完善中國小校長、教師培訓和交流制度。
(四)加大教育投入,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
1、有D級危房的一票否決。各級政府設立清除D級危房、填平補齊教學儀器設備、音體美器材專項資金。認真抓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薄弱學校改造工作,制定和實施危房改造年度計畫,在2010年底前徹底消除D級危房。
2、通過教育項目的實施,積極推進中國小布局調整,切實解決校舍不足,專用教室和教學輔助用房缺乏,特別是城鎮學校大班大校等問題,補充完善教學設施。
3、按教學要求填平補齊圖書、電教設備、教學儀器、桌凳、體音美器材等設備。
(五)加強中國小安全管理。有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的一票否決。各級政府及教育行政等相關職能部門要認真落實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的《關於加強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見》,強化以人為本、關愛生命的意識和安全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學校校舍安全管理制度,突出寄宿制學校安全管理重點,加強對師生的安全教育,抓好學校周邊環境治理。要建立安全管理責任制和應急機制,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加強監督檢查,確保師生安全。
(六)加強學校管理,提高教育質量。一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中國小校要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標準要求,開齊學科,開足課時,按規定執行課時計畫,落實學生體質健康和體育鍛鍊標準。二是積極推進課程改革,改革教學內容、形式和方法,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三是充分發揮現代遠程教育作用,重點要擴大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程教育網路覆蓋面,堅持套用為主,把遠程教育與實施素質教育、師資培訓、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緊密結合起來。四是改革和完善考試評價制度,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學評價體系。五是切實加強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主
的中國小德育工作,抓好師德建設,加強學生養成教育,創建良好的校風、教風、學風。六是進一步完善學校管理制度,強化學校管理,做好校園美化、綠化,硬化、文化工作。
(七)繼續加大掃盲工作力度,提高全民文化素質。按照教育部等12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掃盲工作的指導意見》(教基〔2007〕22號)規定,各縣要以行政村或居委會為單位,核清文盲底數,對新增文盲、流動人口中的文盲要加強監測,完善掃盲工作檔案,建立掃盲工作動態管理機制,制定切實可行的掃盲工作規劃和工作實施方案。要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掃除剩餘文盲,控制復盲人員。要建立健全各級人民政府掃盲工作領導協調機構,形成“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全社會協調推進,齊抓共管”的掃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要建立省、州(地、市)、
縣各級政府共同承擔掃盲經費投入機制,保障掃盲工作經費需求。
(八)強化檔案等基礎資料建設。弄虛作假的一票否決。各地要堅持實事求是原則,對“兩基”驗收以來的檔案建設情況認真自查,及時查漏補缺,修訂完善。做到內容清晰、數據準確,科學分類、核查方便,分年立卷、專櫃管理,客觀公正的再現“兩基”工作過程,真實地反映“兩基”工作情況。
三、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確保順利通過國檢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認真履行義務教育和掃盲工作的法定職責,切實承擔起“兩基”國檢工作的領導職責。省政府成立“兩基”迎國檢領導小組,並設定“兩基”迎國檢領導小組辦公室。各地也要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制定迎接國檢的工作方案,統籌協調“兩基”迎國檢的準備工作。各級政府要安排迎國檢專項經費,確保迎國檢工作順利實施。實行“兩基”迎國檢工作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二)搞好分工協作。各有關部門要根據各自職責,明確目標任務,落實工作職責。教育部門作為迎國檢的第一責任部門要把迎國檢工作作為今後的一項重點工作,加強與各有關部門溝通協調,切實做好各項具體工作;財政部門要負責各項教育經費的落實和牽頭教育經費專項檢查;發展改革部門要督促檢查教育工程項目的組織實施;人事、編制部門要負責核定教師編制工作,並牽頭檢查和解決師資隊伍中存在的問題;公安、文化、衛生、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門要開展整治校園周邊環境專項活動,防患於未然。新聞宣傳部門要做好輿論宣傳工作,為迎接國檢營造良
好的輿論氛圍。其他職能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認真做好“兩基”迎國檢工作。
(三)抓好督導檢查。一是健全省、州(地、市)、縣三級教育督導機構,充實督導力量,充分發揮各級教育督導部門和督學的作用,不斷提高教育督導的權威性和專業化水平,為如期實現“兩基”攻堅目標,鞏固提高“兩基”成果,迎接“兩基”國檢打下堅實基礎。二是州(地、市)、縣政府要圍繞“兩基”國檢的主要內容,切實抓好自查、自評整改和專項督導檢查工作。三是省迎檢辦要隨時掌握工作進度,定期通報情況,組織有關部門圍繞“兩基”國檢的主要內容進行全面督查,對發現的問題,要限期整改,對責任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的要通報批評,造成嚴重不良影響的,要追究責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