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本病是由於青春期女性的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發育尚未成熟,卵泡不能發育成熟導致無排卵而引起的異常的子宮出血。青春期由於中樞調節月經周期的功能尚未健全,促卵泡生長激素的水平高於促黃體生長激素,而且垂體對卵巢的反饋也不夠敏感。因此卵巢雖然有促使卵泡生長的雌激素,但是缺乏排卵所必須的促黃體生長激素的高峰,所以不能排卵,子宮內膜僅僅受雌激素的作用而發生增生變化,甚至增生過長,當體內雌激素水平發生較大波動時,就發生不規則子宮出血。一般在月經初潮後2年發病,是青春期最常見的婦科急診之一。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adolescent  dysfu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 就診科室:婦產科
  • 多發群體:月經初潮2年左右少女
  • 常見發病部位:子宮
  • 常見病因: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發育不健全
  • 常見症狀:數月閉經,而後發生大量出血,重者出現失血性休克症狀如蒼白、虛弱、出汗、脈細、血壓下降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

病因

青春期的發動是通過多種因素,影響下丘腦分泌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量增加開始的。這些因素為:①體重及基礎代謝率的增長;②自體激素及松果體激素抑制的減退;③腦髓神經介質胺類激素及神經因素的影響等。松果體可調節青春期的內分泌功能,它分泌的褪黑激素經血液或腦脊液轉運,直接作用於垂體或特異性地作用於下丘腦以調節下丘腦的激素分泌。其他如甲狀腺、腎上腺皮質對垂體也都有影響。在青春期早期由於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發育不健全,不能建立規律性卵巢周期,因此在月經初潮之後的最初幾次月經(約15個月)經常是無排卵型周期,此時月經不規律屬正常現象。如長期在單一雌激素(E)刺激累積情況下內膜過度增生,E水平一旦低落,內膜脫落出血,臨床即表現為月經稀發,經量多且淋漓不斷,經期延長。

臨床表現

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大多屬於無排卵型月經,月經規律性較差,通常可有數月閉經,而後發生大量出血,重者出現失血性休克症狀如蒼白、虛弱、出汗、脈細、血壓下降,需要急診處理。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血性激素水平、血常規檢查、出凝血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及促凝血酶原激酶時間、纖維蛋白原、血液生化檢查如甲狀腺功能、肝功能的檢查、腫瘤標誌物檢查,必要時行妊娠試驗。
2.其他輔助檢查
B超檢查、測基礎體溫。

診斷

本病的診斷主要是根據月經不規律的病史,婦科檢查無器質性病變,基礎體溫單相。

鑑別診斷

青春期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應在排除其他病變的基礎上確定診斷。因而要有詳盡的病史,細緻全面的體檢,尤其要重視有無肝脾大以便發現凝血功能障礙性疾病。婦科檢查時要注意處女膜情況,肛診注意子宮大小及硬度,以排除最常見的妊娠併發症,如先兆流產、不全流產。如病人母親在妊娠期間有服用己烯雌酚等合成E藥物史,要考慮排除陰道宮頸腺病及透明細胞癌的可能。少女感情脆弱,如有精神緊張(如考試、驚嚇)、體力過度消耗(如運動鍛鍊、工作勞累)、甲狀腺功能輕度減低都可引起月經紊亂。因此甲狀腺功能檢查應列為常規。還應注意與結核性盆腔炎子宮內膜結核子宮內膜炎

治療

治療目的是恢復整個子宮內膜的同步性發育,組織結構的穩定性和正常的血管節律性收縮。臨床可根據其嚴重度分為3類,作為治療依據。
1.輕度
月經不規則,常推遲,無法預測行經日期,出血量不太大,血紅蛋白量與正常值差異不大。可給予精神安慰,消除顧慮,囑建立月經卡,註明月經持續天數,每天出血情況。並加強體質鍛鍊,注意營養。不必給予激素治療。
2.中度
經期不規則,月經量多,持續時間長,血紅蛋白量低於正常值,但不<100g/L。
(1)中度出血 連續服用7~10天后加服甲羥孕酮6~10mg/天或地屈孕酮10~20mg/天,共10天。停藥後自行行經。
(2)如距上次月經40~60天仍未行經 給予服用孕激素口服,共10~14天,以調整月經,目前較少使用醋酸甲羥孕酮,可選用地屈孕酮或天然黃體酮等,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擇藥物。停藥後可自行行經,即所謂“藥物性刮宮”,以避免長期E刺激對內膜起累積作用致內膜增生。行經後重複周期性服用,在每一周期的下半月,共12~14天;或於行經第5天起,服用口服避孕藥,服用21天,停7天,用3個周期。有過性行為者套用更為恰當。並補充鐵劑,其他治療方法同輕度。
3.重度
血紅蛋白<100g/L,有時發生失血性休克,這類病人應住院急診處理:①輸液、輸血;②激素止血;③排除或治療有關凝血功能障礙性疾病。
(1)大劑量性激素止血 病人就診時多半已長期出現嚴重的月經過多,子宮內膜大多脫落,殘餘無多,已無對孕激素起反應的組織存在,孕激素治療不能有較好的療效。刮宮非但無益,且更能使症狀惡化。只有通過大劑量E治療,即刻提高血內E水平,對子宮內膜創面的止血有顯著作用,它不但促使子宮內膜在短期內修復創面,還可刺激內膜小血管的血栓形成。急性和大量出血時可採用大劑量雌激素治療:①苯甲雌二醇(苯甲酸雌二醇)或己烯雌酚 一般在給藥後24~48小時見效,待出血量減少或停止後,每3天減量1/3,直到口服維持量。己烯雌酚目前已較少使用,但應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選擇藥物。2周后加服孕激素:目前較少使用醋酸甲羥孕酮,可選用地屈孕酮或天然黃體酮等,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選擇藥物。②結合雌激素(妊馬雌酮) 靜脈注射,直到出血停止或連續套用24小時。流血減少後可開始口服小劑量雌激素,結合雌激素(妊馬孕酮,倍美力)或雌二醇,連用10天。然後加服甲羥孕酮,共10天。
(2)複方口服避孕藥 為同時給予較大劑量雌孕激素,在修復內膜的同時,抑制並轉化內膜。一般選用媽富隆、達英-35和優思明等單相聯合口服避孕藥,日劑量在2~3片即可達到止血目的。持續服用至血紅蛋白水平達到110g/L以上時停藥,進行撤退性出血。
(3)防止復發 套用上述人工周期3個療程後,觀察病人的行經情況,絕大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如從月經初潮開始,周期即不正常者預後較差,尤其病程>4年者,建立正常周期的可能性明顯少於病程<4年者。如仍為無排卵周期,宜在月經下半期套用孕激素調節,如地屈孕酮10mg/天,於周期第15~16天起,或於每月的固定日期開始服用,共10天,也可採用複方口服避孕藥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