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德國建築群

青島德國建築群

青島德國建築群主要分布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市北區。1897年德國政府藉口曹州教案派兵強占膠州灣後,在青島市南區太平路(德國人當時稱威廉街)周邊、八大關等處留下德國人建的西式建築群。如1905年建的德占領軍提督府,建築面積7500平方米,為宮殿式建築,四層,正面四角用花崗石砌築,屋頂系紅筒瓦,坡度大,樓上嵌大時鐘。當年德國青島總督官邸,建於1908年,系德國古堡式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青島德國建築群
  • 地理位置: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
  • 氣候類型: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7500平方米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膠州郵局、海軍營部大樓、膠澳郵政局
  • 建議遊玩時長:3-4小時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宜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山東省青島市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歷史背景,分布區域,建築特點,建築類型,建築一覽表,

歷史背景

1897年德占青島後,為加強德國殖民統治和對我國的經濟掠奪,在青島興建了較為完整的德意志帝國殖民統治體系建築,這些建築對體現青島城市風貌特色起著主導作用。青島近代史上先後歷經德、日、美三代帝國主義統治,經過百餘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歐式建築特別是德國建築為主要特色的青島城市近現代建築藝術文化景觀。在這些建築中所包含的德國青年派、哥德式羅馬式巴洛克式以及拜占廷折中主義等建築風格,體現了歐洲近現代建築藝術美學傾向,體現了文藝復興到近現代所表現的積極的人文主義思想。
青島德國建築群

分布區域

德國建築主要分布在青島市市南區市北區等十處歷史文化保護區之中,如中山路、沂水路、太平路、廣西路、河南路、曲阜路、湖南路等,現在基本保持著德國占領青島時期的建築格局和原有的歷史風貌。這些街道兩側的德國建築,其平面布局、立面設計呈現出明顯的德意志民族風格特徵。

建築特點

建築特點是:建築本身多為磚木結構,所用石料為采自嶗山的花崗岩,鋼材則由德國本土運來。大型建築多配以花崗石嵌角或採用厚重的蘑菇石牆裙。建築風格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屋頂方面,精良的牛舌瓦置於屋面並常採用折坡形式,高聳的山牆既打破屋檐單調的水平線,又起到構圖中心和視角焦點的作用,山牆上經常配以仿木結構歐洲中世紀田園建築設計手法,門窗邊習慣加上精美的裝飾線條。根據建築的使用性質,門窗套的頂部又不斷處理為卷拱型的格調形式。建築外牆多採用水泥為材料,並伴以凹凸花紋或水泥拉毛的做法,外牆色彩多以米黃色為主。建築多以獨立的布局出現。這些設計手法再配以屋前房後的綠樹映襯,更加上建築物處在青島這片碧海丘陵之間,所以形成了後人經常談及的“紅瓦、黃牆、綠樹、碧海、藍天”為青島城市特有風貌之說。
1913年《香港每日新聞》對青島的報導體現了青島德國建築的特點:“從海上眺望青島城,只見其坐落在一片旖旎風光之中。其建築整齊美觀,重重紅色屋頂躍動於層層翠綠之中,令人心曠神怡。這景色簡直像是德國的一個小小剪影,這剪影在移植過程中變得愈加完美。”

建築類型

青島德國建築按其類型、使用性質可分為行政性建築、軍事類建築、公共設施類建築、經濟和文化類建築、商業娛樂性建築等。
①、行政性建築
多選擇於市區的中心部位,體現殖民統治的控制作用。其中的代表性建築有青島德國警察署舊址膠澳帝國法院舊址、青島德國監獄舊址等。
②、軍事類建築
為加強軍事防禦,德國人在青島加強了軍事設施的建設。其主要建築、構築物有:俾斯麥兵營伊爾蒂斯兵營青島山炮台游內山燈塔小青島燈塔等。
在德國人修建的軍事設施中,俾斯麥兵營、青島山炮台等較為典型。俾斯麥兵營選址於原清兵嵩武中營址,即今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學院處。兵營由四座營房和一座禮堂組成,可容納一整師的官兵。兵建設築分前後兩排,與禮堂建築共同圍合成一矩形廣場。兵建設築採用工字型平面布局形式,結構為磚混式,採用花崗岩嵌角合置於基座的處理手法,使之與磚砌牆身相結合,形成凝重典雅的建築立面形式,同時含有濃重的歐洲中世紀街市建築的裝飾格調,建築風格具有“巴洛克”式風格。而禮堂建築則有濃重的“高直”式風格。整組建築在設計藝術合施工技術方面都有較高的質量水準,是德國建築在青島的典型作品之一。
③、公共設施類建築
這些建築是德國為占領青島而投資興建的主要服務性建設內容。建築風格和建造形式依然採用德國國內建築的格調和設計思路,因而體現著濃重的歐洲文化情調。主要建築有觀象台辦公樓、膠海關、德國野戰醫院、青島火車站等。
觀象台辦公樓位於市南區觀象二路15號,1910年6月11日始建,1912年1月9日建成。此樓建於海拔高度780米的觀象山頂。整幢大樓以花崗岩剁斧石砌外牆,德國古堡式建築。地上三層,地下一層。牛舌瓦屋面。另有花崗岩砌塔樓,呈凹形城堞式,高度為21.6米。整座建築構圖嚴謹,特色鮮明,是德占青島時期的重要功能性建築之一。
④、經濟和文化類建築
這類建築多建於德占初期,通常占據了市區臨海或接近市中心的位置。建築物本身,從風格到形式都較好的反映了功能特性,是德占時期青島建築的主流。其代表性建築有德華銀行、山東路礦公司、基督教堂德華高等學堂等。
基督教堂位於市南區江蘇路15號,建於1908—1910年。德國建築師羅克格設計,1908年動工,1910年建成。為磚石結構德國古堡式建築,建築面積1167.18平方米。由鐘樓和教堂兩部分組成,鐘樓立面有大塊蘑菇石砌牆體,上有半圓拱形花崗岩窗框,陡斜的紅瓦屋頂和綠色尖頂鐘樓。鐘樓高39.16米,上有巨型鐘錶。教堂內可容數百人活動,18米高的大廳兩側分上下兩層,內部裝飾精美典雅。是德占時期德建築精品。1992年,被公布為山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5月1日,修復後對外開放。
德華銀行舊址位於市南區廣西路14號,建於1899年——1901年。初為德華銀行營業部,德國建築師錫樂巴、魏爾勒設計。採用19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風格德國三段式建築,磚木結構。占地8306.71平方米,建築面積562平方米。地上二層並設有半地下室,屋頂為青黑色、留有很小圓形老虎窗的蒙莎頂。西面和南面設兩層通風的券柱式外廊(後改造封閉),高約4米。外牆為多孔式沙漿抹面,建築四角鑲有隅石。整個建築比例和尺度和諧嚴謹。
⑤、商業娛樂性建築
這些建築主要集中在廣西路、中山路、湖南路、湖北路一帶,一般都採用歐洲中世紀臨街店鋪設計形式,裝飾手法較為豐富。主要建築有:青島國際俱樂部、醫藥商店、海濱旅館、水師飯店等。
海濱旅館建成於1904年。十九世紀德式公共酒店建築。建築面積4940.55平方米。地上三層,地下一層,鋼筋水泥結構。共有大小房間30餘間。花崗岩砌基,清水牆面勾縫清晰,敞廊露柱,造型獨特。室內木板地,木樓梯,半圓形大門,門上刻花,房間高大寬敞,採光通風極佳。該建築屬歐洲中世紀“田園式”公共建築格調,是青島海濱較為突出的一座建築精品。

建築一覽表

序號
名稱
位置
建築概況
保護範圍
1.
德國警察署舊址
(1904年)
湖北路29號

德式公共建築。平面呈L形,正門南向,立面不規則,東南角有一鐘錶塔樓,塔頂為德國鋼盔式,總高約30米。花崗岩砌基,清水磚勾縫嵌門窗套。屋面變化豐富.現為青島市公安局辦公室使用。

保護範圍:以主樓外牆為界,東、南各外擴10米,北外擴20米,西至公安局院圍牆。建設控制地帶:東至新泰路東側,南至湖北路南側,西至泗水路西側,北以保護範圍為界外擴80米。
2.
德縣路2號

德式公共建築。德建築面積3126.57平方米,地上三層,、地下一層。三段式,花崗岩牆基,紅牛舌瓦折坡屋面,黃色拉毛牆面飾淺壁柱。東、南立面皆以三個細長窗構成一組大窗,以長條剁斧石間隔、裝飾。

保護範圍:德縣路2號院圍牆內。
建設控制地帶:東至沂水路 14號院西圍牆,南至湖南路南側,西至明水路西側,北至德縣路北側。
3.
歐人監獄舊址
(1900年)
常州路25號

系德國占領青島時,用於關押犯罪的歐洲人,時稱“歐人監獄”。德國三段式古堡建築。占地面積6309平方米。大塊花崗岩砌牆基,上部為紅色清水牆體,圓錐形銅皮尖塔頂。

保護範圍:常州路25號院內。
建設控制地帶:東至圍牆向東60米,南至太平路北側及人民會 堂地界,西至圍牆,北至廣西路南側。
4.
俾斯麥兵營舊址
(1900年)
中國海洋大學院內(魚山路5號)

共四座樓,建築設計基本一致。一、二號樓面積5865.17平方米,三號樓6425.67平方米,四號樓5921.23平方米。德國三段式,有地下室和閣樓,花崗岩牆基,折坡屋面,正立面窗戶很大,多為拱形。山牆上有“矛”和“盾”的標誌。

保護範圍:東北至紅島路東北側,東南至通往二號校門東西路的南側,西至操場以北校園路的西側,北至圖書館以北東西路的北側。
建設控制地帶:中國海洋大學校園圍牆內。
5.
伊爾蒂斯兵營舊址
(1899—1901年)
香港西路2號

占地面積65932平方米,有兵舍、官舍各兩棟,平房20棟,總建築面積約6000平方米。磚石木結構,為德國軍官米勒上尉設計。主建築為兵舍,座北朝南。地上二層,地下一層,中軸線式布局,中部和兩翼凸出。花崗石砌基,清水勾縫粉飾,大斜坡屋頂,屬南歐式建築風格。

保護範圍:東至院內南北水溝的東側,南至大院南圍牆,西至大院西門,北至院內東西路北側。
建設控制地帶:東至佛濤路東側,南至香港西路南側,西至大院西門,北至大院北圍牆
6.
興安支路1號

由南、北炮台和德軍“青島要塞”地下中心指揮部組成,為侵青德軍九大永久性炮台之最重要者。指揮部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大部分呈三層立體結構,局部五層,共有50餘個廳室,通道及房間為磚砌水泥抹面。頂部水泥澆鑄,頂部裝有鑄鐵旋轉潦望塔。內設兩個蓄水池,可保護2000餘名官兵三個月的作戰生活用水。建築布局分為作戰指揮、生活衛生、後勤保障三個功能區域。當年德軍使用劈山、澆注、回填式施工方法建成,並設有防潮、防水隔離帶。1997年修復並建成青島山炮台遺址展覽館對外開放。

保護範圍:以炮台為中心,四周各外擴100米。
建設控制地帶:青島山公園。
7.
游內山燈塔
(德占時期)
市南區團島西南角

為八角形磚石結構,共三層,地下一層,建築總高15.4米,正門北向。地下室為機房和倉庫。內有螺旋式花崗岩石樓梯直通塔頂,水式銅管扶手。三層為燈室,內為環周玻璃窗,外有鐵制環形露天平台,中部有德國製造大型水晶石折光鼓形透鏡,射程可達15海里。現為交通部青島海監局航標處使用。

保護範圍:以燈塔圍牆為界,四周各外擴50米
建設控制地帶:團島西南島。
8.
小青島燈塔
(1900年)
青島灣內小青島上

船隻進出青島灣的最重要航標。建築總高18米。整個燈塔形狀為底寬上收的寶塔狀,有基座,登6級石階至一層,塔門北向,花崗石嵌券門。基座及二層均為八角形,花崗條石砌築。塔內有30級石質螺旋樓梯。現保存完好,由交通部青島海監局航標處使用。

保護範圍:以燈塔圍牆為界,四周各外擴10米。
建設控制地帶:小青島公園。
9.
膠海關舊址(1913-1914年)
新疆路16號

島城開埠之初山東地區唯一的海關機構。建築面積約2824平方米。磚木結構,主體連閣樓、地下室共4層。主入口開在縱側面東南向,正門由26級石階引梯至一層。蘑菇石砌基至一層,水刷石牆面,屋面由大折坡和四坡斜屋頂組成。建築平面俯視如同軍艦形。

保護範圍:東至新疆路西側,南至新疆路、港青路交叉口北側,西至港青路東側,北至保護建築地界
建設控制地帶: 東同保護範圍,南同保護範圍,西同保護範圍,北以保護範圍向北50米
10.
觀象台辦公樓(1910——1912年)
觀象二路15號

此樓建於觀象山頂,總高度77.76米。整幢大樓以花崗岩剁斧石砌外牆,德國古堡式建築。地上三層,地下一層。牛舌瓦屋面。另有花崗岩砌塔樓,呈凹形城堞式。

保護範圍:氣象台院內。圓頂天文觀測室以外牆為界,四周外擴20米。
建設控制地帶:觀象山公園。
11.
德國領事館舊址
(德占時期)
青島路1號

建築面積1165.39平方米。磚石木結構,二層帶有閣樓和地下室。南面入口用粗獷的蘑菇石砌半圓券。大樓中部拐角取以圓型,上方八邊形尖頂塔摟,相鄰兩側山花式山牆呈不對稱狀,使整幢樓房顯得美觀、典雅。

保護範圍: 青島路1號院圍牆內。
建設控制地帶:東至保護範圍向東30米,南至廣西路北側,西至青島路東側,北至湖南路南側
12.
德華銀行舊址
(1899——1901年)
廣西路14號

建築採用19世紀義大利
文藝復興式建築風格德國三段式建築,磚木結構。占地8306.71平方米,建築面積562平方米。地上二層並設有半地下室,屋頂為青黑色、留有很小圓形老虎窗的蒙莎頂。西面和南面設兩層通風的券柱式外廊

保護範圍:廣西路14號全院圍牆內。
建設控制地帶:東至江蘇路東側,南至太平路南側海岸線,西至青島路西側,北至廣西路北側。
13.
山東路礦公司舊址(1899—-1902年)
廣西路
14號

建築為德國三段式,占地面積約594平方米,磚石木結構樓房,高約14米。地上二層,有閣樓,地下一層。灰岩石砌基並呈條狀鑲砌牆體和牆角,折坡屋面,東西牆面中有高直屋檐,下為露木裝飾。整體建築結構嚴謹、堅實。無多餘雕飾。

保護範圍:廣西路14號全院圍牆內。
建設控制地帶:東至江蘇路東側,南至太平路南側海岸線,西至青島路西側,北至廣西路北側。
14.
德華高等學堂舊址
(1901——1912年)
朝城路
4號

德國第一所設立在中國,並得到清政府承認及承擔部分經費的高等學校。分設初級部和高級部。學堂占地約40093.53平方米,主樓二層,有地下室、閣樓。磚石結構,花崗岩石基,樓頂為四坡斜頂。正門西向面海,樓體以正門為中央兩側對稱。整幢建築結構嚴謹、堅固。

保護範圍:東至保護建築向東20米,南至圍牆,西至保護建築向西10米,北至保護建筑北面山牆向北20米。
建設控制地帶:東、南、西、北均至圍牆。
15.
基督教堂(1908——1910年)
江蘇路15號

德國建築師羅克格設計,為磚石結構德國古堡式建築,建築面積1167.18平方米。由鐘樓和教堂兩部分組成,鐘樓立面有大塊蘑菇石砌牆體,上有半圓拱形花崗岩窗框,陡斜的紅瓦屋頂和綠色尖頂鐘樓。鐘樓高39.16米,上有巨型鐘錶。教堂內可容數百人活動,18米高的大廳兩側分上下兩層,內部裝飾精美典雅。1992年,被公布為山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5月1日,修復後對外開放。

保護範圍:東至青醫教學樓用房西牆,南至江蘇路13號北院牆,西至江蘇路東側,北至青醫原教學樓用房南牆。
建設控制地帶:東至龍口路東側,南至江蘇路11號北院牆,西至江蘇路西側,北至警備區招待所南牆。
16.
天主教堂(1932年)
浙江路15號

舊稱聖彌愛爾教堂,由德國設計師畢婁哈設計,鋼筋混凝土結構占地11480平方米,建築面積1877.48平方米。教堂主體兩翼,各聳一座尖塔,塔高56米,頂端各立有一4.5米高的巨型十字架,塔內懸有大鐘4口,堂高18米,檐高8.8米,牆基1.1米,可容千人禮拜。建築平面呈十字形,座北向南,氣勢莊嚴宏偉。1999年5月1日修復對外開放。

保護範圍:浙江路15號院圍牆內。
建設控制地帶:東至安徽路,南至曲阜路南側,西至肥城路西側,北至德縣路北側。
17.
南海路23號

十九世紀德式公共酒店建築。建築面積4940.55平方米。地上三層,地下一層,鋼筋水泥結構。共有大小房間30餘間。花崗岩砌基,清水牆面勾縫清晰,敞廊露柱,造型獨特。室內木板地,木樓梯,半圓形大門,門上刻花,房間高大寬敞,採光通風極佳。該建築保護完好。

保護範圍:東南、西南至南海路,西北至文登路。
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範圍為界,四周各外擴80米。
18.
沂水路
9號

建築風格為德國文藝復興式,磚石木結構。建築面積1515平方米。地上二層,地下一層,有閣樓。建築平面呈不規則形,方塊形花崗石砌基,褐黃色沾灰牆,層間嵌條石,多折坡屋面。主立面南向,中部凸出牆面,隅石勒牆角,頂部隆起三角山牆。

保護範圍:沂水路9號院圍牆內。
建設控制地帶:東至圍牆以東25米,南至沂水路北側,西至沂水路11號辦公樓東牆,北至圍牆向北25米。
19.
中山路
1號

德國青年派風格俱樂部建築。建築面積1891平方米,磚石木結構。地上二層,地下一層,有閣樓。德國三段式造型,平面呈不規則形。花崗粗石砌基,折坡屋面,有氣窗。主立面南向作折角處理,建築造型典雅美觀。

保護範圍:中山路1號院圍牆內。
建設控制地帶:東至浙江路東側,南至太平路北側,西至中山路西側,北至廣西路北側。
20.
侯爵飯店舊址(1906年)
廣西路37號

德國19世紀古堡式建築,磚石結構,建築面積約1474.32平方米。樓體共4層,包括閣樓、地下室。樓高10餘米。粗獷的蘑菇石勒腳。座北朝南,南立面設主入口。立面採用非對稱布局,南面二層有露台,西南轉角處有一圓塔樓,底層用短粗上呈斗形的石柱支撐。牛舌瓦覆折坡屋面,開有氣窗。

保護範圍:東至保護建築地界,南至廣西路北側,西至浙江路東側,北至保護建築地界
建設控制地帶: 東至保護建築地界,南至廣西路北側,西至浙江路東側,北至湖南路南側
21.
路德公寓舊址(1905年)
德縣路4號

德三段式公共建築。總建築面積約1600平方米。磚木結構,地上二層,有閣樓,地下一層。花崗岩牆基,牛舌瓦折坡屋面。大門北向,一層為木製拱形窗戶,北立面以木製陽台及露木架構裝飾,閣樓上有老虎窗。室內高4米,木板地,自然通風,採光良好。

保護範圍:德縣路4號院圍牆內。
建設控制地帶:東同保護範圍,南至明水路北側,西至安徽路東側,北至湖北路南側。
22.
醫藥商店舊址(1905年)
廣西路33號

青島市最早的商業建築之一。建築為巴洛克風格,共4層,包括一層地下室和閣樓,建築面積約1960平方米。立面以清水紅磚牆為主體,運用拱券柱石,鑲石磚花飾,突出建築外觀華麗、新奇。屋頂為蒙沙頂配有拱形老虎窗,檐口用花崗石裝飾。

保護範圍:東至安徽路西側,南至廣西路北側,西至保護建築地界,北至保護建築地界
建設控制地帶: 東至安徽路西側,南至廣西路北側,西至保護建築地界,北至湖南路南側。
23.
水師飯店舊址(1901——1902年)
湖北路17號

德國新文藝復興風格三段式建築,地上三層,帶閣樓,地下室一層。花崗石砌基,正門南向,頂部大折坡,檐部為露木裝飾。一層有東西向禮堂,面積約300平方米,高約15米,穹頂天花板。採用非對稱布局,外形輪廓豐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