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版·海明威傳

青少年版·海明威傳

青少年版·海明威傳是是一本書籍,出 版 社: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

基本介紹

  • 書名:青少年版·海明威傳
  • 作者:史榮新 編著
  • ISBN:9787538010886
  • 頁數:200
  • 出版社: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4-3-1
  • 裝幀:平裝 
  • 字數:120000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海明威(1899~1961)美國小說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1899年7月21日生於芝加哥市郊橡膠園小鎮。父親是醫生和體育愛好者,母親從事音樂教育。6個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二,從小酷愛體育、捕魚和狩獵。中學畢業後曾去法國等地旅行,回國後當過見習記者。第一次大戰爆發後,他志願赴義大利當戰地救護車司機。
海明威海明威
1918年夏在前線被炮彈炸成重傷,回國休養。後來去加拿大多倫多市星報任記者。
1921年重返巴黎,結識美國女作家斯坦因、青年作家安德森和詩人龐德等。
1923年發表處女作《三個短篇小說和十首詩》,隨後遊歷歐洲各國。
1926年出版了長篇小說《太陽照樣升起》,初獲成功,被斯坦因稱為“迷惘的一代”。
1929年,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長篇巨著《永別了,武器》的問世給作家帶來了聲譽。
30年代初,海明威到非洲旅行和狩獵。1935年寫成《非洲的青山》和一些短篇小說。
1937年發表了描寫美國與古巴之間海上走私活動的小說《有的和無的》。西班牙內戰期間,他3次以記者身份親臨前線,在炮火中寫了劇本《第五縱隊》,並創作了以美國人參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喪鐘為誰而鳴》(1940)。他曾與許多美國知名作家和學者捐款支援西班牙人民正義鬥爭。
1941年偕夫人瑪莎訪問中國,支持我國抗日戰爭。後又以戰地記者身份重赴歐洲,並多次參加戰鬥。戰後客居古巴,潛心寫作。
1952年,《老人與海》問世,深受好評,翌年獲普利茲獎。
195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卡斯楚掌權後,他離開古巴返美定居。因身上多處舊傷,百病纏身,精神憂鬱, 1961年7月2日用獵槍自殺。
海明威去世後發表的遺作,主要有:《海流中的島嶼》(1970)和《伊甸園》(1986)。他那獨特的風格和塑造的硬漢子形象對現代歐美文學產生深遠的影響。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橡樹園的驕子
童年時代
少年時代
第二章 初出茅廬
見習記者
初上戰場
初墜情網
第三章 初圓作家夢
特寫作家
第一次婚姻
巴黎學藝
第四章 迷惘的一代
記者的生涯
婚姻的破裂
迷憫者
第五章 揚名文壇
第二次婚姻
《永別了,武器》
鬥牛與狩獵
第六章 戰地生涯
西班牙內戰
第三次婚姻
二戰中的“將軍”
中國之行
《喪鐘為誰而鳴》
第七章 輝煌與苦難
瞭望山莊
第四次婚姻
諾貝爾文學關
大難不死
第八章 晚韋漸失
六十大壽
哀樂為你而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