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安徽省池州市靈山)

靈山(安徽省池州市靈山)

靈山位於安徽省石台縣仙寓鎮奇峰村境內,是牯牛降景區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位於海拔1726米牯牛降主峰古牛崗的半山腰,原生態傳統村落海拔近700米,占地面積有400多畝,已入選省級傳統村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安徽石台牯牛降靈山
  • 外文名稱:Divine hill village
  • 地理位置:安徽省池州市石台縣仙寓鎮奇峰村
  • 氣候類型:溫暖濕潤
  • 占地面積:400畝
  • 開放時間:全天
  • 著名景點:古牛崗、抱兒石、七井洞、光教寺
在海拔1727.6米牯牛降主峰古牛崗的半山中,有一處極為神奇的地方,名叫奇峰。正如它的名字一樣,這裡處處充滿了神奇。說它奇,一是因為在這個峭壁千仞的主峰背面海拔高度足足700米的地方竟然有著一大片平坦的窪地。窪地兩頭狹窄,中間寬闊,面積有400多畝。一壟銜著一壟長滿雜草的田埂和稀疏的莊稼被秋風染得五顏六色,像一塊飄拂的腰帶繞主峰半圈。其次是在窪地一側還隱藏著一個古色古香的村莊,從村前高入雲天的牯牛降主峰到村里粉牆黛瓦的民居,從村頭綠蔭濃密的百年古樹到村尾隱匿荒塋的南宋寺廟,處處給人神秘的感覺。
牯牛降主峰—古牛崗牯牛降主峰—古牛崗
奇峰村有600餘年的歷史,舊名靈山,上世紀50年代才更名為奇峰,《池州府志》記載“靈山——江南通志在府西二百里黃山之右也,其巔有田百畝,有泉灌之不竭,採訪冊山上有七井洞。"據當地宗譜記載,600多年前,徽州祁門的汪喜、汪賢兩兄弟來此處打獵,發現這個地方山勢奇特,環境優雅,水源豐富,膏良百傾,是一處難得的宜居之地,於是開始定居,逐漸繁衍,最多時人口達到上千人。
靈山—奇峰村靈山—奇峰村
奇峰村入口處有三棵古樹,一為紅楓,一為皂角,中間夾一銀杏,束身上揚,皆有數百年歷史。特別是民居中夾雜有兩幢古房子,一座民居,一座祠堂,其中一座的天井已經倒塌,木結構的梁、柱、飛檐裸露在外面,如同山里人看人的目光,毫無遮攔。雖然此時落下西山的秋陽餘暉未盡,但四起的暮靄已經將周圍的群山遮擋得朦朦朧朧,一種“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的好奇陡然而生。
古樹古樹
奇廟:荒冢藏古寺
靈山名稱的由來源於一座宋朝古寺——光教寺。古寺離村子不遠,沿著小溪旁窄窄小路順勢而下,走上2里地,狹長的山塢里出現一塊開闊地,地里零零星星長著幾桿翠竹。齊腰高的草叢中散落著大量青磚、瓦片以及橫七豎八的石條、石柱,尤其是一扇不久前倒塌的石質門框,“規規矩矩”地躺在沒膝的草叢裡,像一個轟然倒地的“巨人”,素顏看著藍天上悠悠白雲,很是悲涼。
從遺址規模上看,這座寺廟確實宏大,不但石條、石柱上鏤刻著精美的圖案,而且規整巨大,有四、五米長,估計重量在好幾千斤,可以想見當年香火的旺盛。這座古寺名叫光教寺,建於宋理宗景定年間,即公元1260年前後,距今已有750年歷史。《池州府志》有著“先立光孝寺,後有池州府”的記載,《貴池縣誌》記載“舊志在靈山,宋建,面古牛崗抱兒石諸峰”。村里老人說,他記事的時候,寺宇還很完整,裡面供奉著200餘尊他們叫不上名字的菩薩,彩繪金身,高大威嚴。廳內懸掛一口千斤大鐘,一聲鳴響,聲震數里。據說菩薩很靈,有求必應,附近村子甚至青陽、祁門、休寧等地的香客每年正月都要來廟裡進香,祈求來年五穀豐登、人丁興旺,靈山的名字就是這樣來的。那么寺廟什麼時候衰敗?據76歲的檀金富老人回憶,1958年大煉鋼鐵時,當時的工作隊看中了寺里的那口大鐘,組織了8個小伙子準備將鐘抬出來,結果怎么也抬不動,只好將鐘砸碎,一股腦丟進了煉鐵爐。接著文革期間,狂熱的紅衛兵推到菩薩,焚毀香案,驅逐和尚,從那時起,偌大的寺廟門廳冷落,屋宇腐朽,逐漸倒塌,一直衰落至今,目前仍存寺門、地基、磚石等。
南宋光教寺遺址南宋光教寺遺址
《貴池縣誌》記載《貴池縣誌》記載
奇景:懸崖掛七井
與光孝寺相距不遠,有一條狹窄的溝壑,按方向推測,應該是牯牛降主峰的東面。溝壑兩側石壁陡峭嶙峋,岩石犬牙交錯。此處森林茂密,植被原始,有一條清澈蜿蜒的溪流隱匿在密密匝匝的樹林裡,老遠就聽到叮咚的泉響。
“七井洞”就掛在這條溝壑的峭壁上。說是七口井,其實是七個天然的外口像水井的水凼,水凼的排列並不是自然隨意,而是顯得頗有秩序,一個連著一個,間隔距離大致相等,井口有圓有方,由大到小,由深到淺,由低到高,在岩壁上逐級而上,像有人故意而為。水凼里盈滿了水,由於林木遮天蔽日,光線顯得黯淡而斑駁,井裡的水泛著幽幽的光,讓人覺得深不可測。據當地村民說過去大集體時伐樹,一根十幾米長的松木從山頭滑下來,恰好垂直插進井裡,結果無影無蹤。
七井瀑布七井瀑布
傳說光孝寺里有一個得道高僧,嗜茶如命,終日沉浸煮茶品茗的癖好中不能自拔。這也難怪,在奇峰這樣原始生態環境的滋養下,品質上乘的好茶成為一個人最愛不足為怪,何況是一個獨守青燈的僧人。老僧喝茶很講究,不但要喝牯牛降深山裡的野茶,煮茶的水也必須到牯牛降主峰上那口“龍池”里去取。“龍池”山高路遠,路途險峻,年輕時僧人仗著自己武功高強,一天一趟,用水桶取水,但隨著年齡增大,“龍池”取水越來越難。為了取到水,這么多年來,憑藉著自己的威名,老僧也收過幾個徒弟,由於無法攀越到達“龍池”的那面絕壁,一個一個先後離開了,使得老僧一直為喝不上好茶整日愁眉不展。
牯牛降高山野茶牯牛降高山野茶
一天,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和尚就來到寺里修行,聲稱能夠到“龍池”取水,老僧半信半疑,讓小和尚將寺內打掃一番,準備待水取回來靜心煮茶。小和尚遲疑片刻,說寺里那么多菩薩,打掃衛生不太方便,能否將菩薩請到門外,等我掃乾淨了再讓他們回到寺里。說著,一拂掃帚,20餘尊大小菩薩魚貫而出,統統站在大門外。老僧大驚,想必是神仙福佑光孝寺,知道小和尚並非凡人,納頭便拜。小和尚也很知趣,看到老僧取水困難,拎起水桶三步並著兩步,從“龍池”取出一桶水,不小心在絕壁上摔了一跤,連翻7個跟斗,光滑滑的腦袋一連貫地砸了7個坑,水桶也順坡而下,灑出來的水逐個溢滿了水坑。從此,這裡便留下7口井,老僧煮茶再也不需要走那么遠的路,直接從坑裡取水就可以喝到與“龍池”水煮的一樣的好茶了。
奇觀:標語寫滿牆
標語,作為每個歷史時期的特定產物,各有各的特色。但這裡的標語則與其他地方不同,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的標語至今仍完整地保留著,成為村里一道獨特的人文奇觀。
靈山分兩個自然村,一個檀家,一個叫汪家,與牯牛降主峰相向而建,四五十幢青磚黑瓦的老屋,攢三聚五地依偎在山巒里。房子到說不上有什麼特色,從馬頭牆簡單的裝飾和屋內“合六間”結構來看,大致建於解放初期,讓人驚奇的是,這些老屋的各面牆上寫滿了標語,雖然書寫的顏料有紅有黑,字型有行有楷,但內容卻驚人的相似,全部是“農業學大寨”、“大幹七六年,建成大寨縣”、“抓革命、促生產、備戰備荒為人民”之類與糧食生產有關的內容。記者隨便數了數,僅汪家村十幾幢房子上,就有40條之多,其中有兩家屋子檐口就分別寫了8條。
標語牆標語牆
據檀家村老人檀金富說靈山這地方怪得很,別看這裡山高路陡,土地卻有好幾百畝,而且肥的流油,傳說牯牛降山脈是一頭從天而降的牯牛化身,牛頭朝祁門方向,屁股在靈山這邊,這就明擺著這頭牛是在祁門吃草,在靈山屙屎,這裡的土地不肥那才怪呢。最先到這裡定居的是汪家人,據當地宗譜記載,600多年前,徽州的汪喜、汪賢兩兄弟來此處打獵,發現這個地方山勢奇特,環境優雅,水源豐富,膏良百傾,是一處難得的宜居之地後開始定居,逐漸繁衍,最多時人口達到上千人,周圍山坳里比比皆是的石壩、梯田遺址就是佐證。歷史上靈山由於地多土肥,盛產糧食,戰亂年代一直是兵匪必爭之地。太平天國時期,一些戰敗的“長毛”躲進這“衣食不愁”的溫柔鄉里賴著不走,讓當地居民很是頭疼。村里一家富戶因為承擔不了供養的負擔,殺掉了兩位嘍囉,沒想這下招來大禍,“長毛”們一時性起,一把大火焚毀了所有房屋,並殺了不少人。從那時起,村子人口逐漸減少。現在所看到的房子,除了那座祠堂外,多數是解放後才建的。至於房子上留下的許多標語,還是跟這裡產糧有關。在以“糧食為綱”的年代,靈山可以說就是附近村落的糧倉,許多地方鬧饑荒,靈山就從沒有缺過糧。因此,政府就把靈山的糧食生產抓得很緊,只要是有關糧食生產的現場會、典型會都放在這裡開,開一次會,寫一通標語,久而久之,只要是夠寫幾個字的牆面,都無一例外地刷上一條標語。
標語牆標語牆
奇事:狂風不折樹
二月二,龍抬頭,每年這個時節,風災頻發,一些高大樹木免不了折乾斷枝,甚至連根拔起。村裡的老人葉三九說,這種現象在奇峰就不存在,自己今年66歲了,還從來沒有看見過風把樹吹斷的事情。記者不信,圍著村莊轉了一圈,無論是遠處高山上的莽莽林海,還是四周山坳里的零星樹木,甚至連村頭的那幾棵長年處於風口上高達30米的古樹,果然沒有發現一棵有被風吹折過的痕跡,連枝椏都是完整的。
《池州府志》記載《池州府志》記載
傳說很多年以前,靈山汪家有一姑娘遠嫁徽州,夫君是一個長年在外征戰的將軍,結婚後姑娘懷了孕,肚子出奇的大,一家人很是納悶。一天晚上,將軍恍惚間做了個夢,一位神仙說,他妻子懷的是九胞胎,生下來的孩子非魔即妖,一個也不能留。將軍心裡害怕,整日留在家中,一旦妻子臨產,準備將孩子一一除掉。這事不久就傳到了姑娘的外婆耳朵里,外婆心急如焚,急忙趕往徽州,前腳剛進門,就聽到房間裡外孫女的啼哭聲,走進一看,只見將軍已經一連殺了8個孩子,正準備殺第9個孩子時,外婆搶前一步將孩子攬進懷裡,將軍來不及收手,一刀只劈下了孩子的一隻耳朵。
孩子得救了,外婆擔心將軍再生枝節,只好將孩子帶回靈山撫養。數年過後,孩子出落成一個翩翩少年,很得外婆喜歡。一個奇熱無比的午後,靈山突降冰雹,孩子口渴,在路邊撿拾了一顆雞蛋大小的雹子,一口吞了下去,這一吞不打緊,天空一時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孩子只覺得心裡熱血沸騰,腳下飄忽,身子隨著強大的氣流升到雲層,頃刻間變成了一條攜風帶雨的白龍,在靈山的上空盤旋幾圈後,徑直往東海而去。因為孩子少了一隻耳朵,這條白龍只有一隻角。後來,孩子為報答外婆的救命之恩,每年二月二都要回到靈山探望。在看到外婆外出打柴時,獨角龍很是心疼,就對外婆說,今後這種體力活就交給外孫來辦吧,不過我不知道外婆是喜歡乾柴還是濕柴,如果要乾柴,憑藉我的風力,可以多颳倒一些民房。要濕柴就更容易,靈山的樹多的很,隨便颳倒幾棵就夠您燒一年。聽到外孫這樣說,外婆趕緊搖頭說,乾柴火大,容易灼傷眼睛,濕柴好,只是靈山沒有好樹種,都是松木煙大,燒起來嗆人,你還是到別的地方給外婆帶點雜柴就可以了。從此以後,別的地方樹木經常遭受風災的襲擊,而靈山就沒有出現過狂風折樹的事情,甚至連民房上的瓦片在風季里都不會掉下一塊。
靈山—牯牛降農耕文化靈山—牯牛降農耕文化
這雖然是個傳說,但其中也可看出當地人對靈山處於優越地理位置的一種自豪感。究其原因,原來靈山四周群山逶迤,聳立的山峰如巨大的帳幔將村莊圍了一圈,像一口大缸,整個村子猶如落在“缸底”,根本找不到風口。如此獨特的地理位置,即使刮再大的風,“躲”在“缸底”的村莊當然會安然無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