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中在人心

震中在人心

《震中在人心》主要講述汶川特大地震對於人的心靈、精神的重創和摧殘,大大超過了物質與肉體,受傷最重的是兒童,兒童受傷最重的是心靈。

基本介紹

  • 書名:震中在人心
  • ISBN:7532134733
  • 頁數:296
  •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04月
  • 開本:16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書籍評論,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上海文藝出版社
·頁碼:296 頁
·出版日期:2009年04月
·ISBN:7532134733/9787532134731
·條形碼:9787532134731
·包裝版本:第1版
·裝幀:平裝
·開本:16
·正文語種:中文

內容簡介

以一位優秀報告文學作家對社會、民生的真誠責任以及對災區受難者的草根情懷與質樸愛心,以一個作家、軍人、家鄉人獨有的三重身份和超乎想像的視角捕捉到的鮮活生動的細節,從人心的角度,深情而深刻地揭示了汶川特大地震對於人心的震撼與重創,真誠而真實地發掘了地震現場和精神廢墟上的人性之美、人性之善、人性之勇、人性之愛及人性之複雜與微妙:厚重而靈動地講述了大地震如何粉碎、歷煉、重構並升華著人心、人性、人情、人緣和人品的諸多感人故事。
作者曾以揮寫中國“航天文學”天馬行空而享譽文壇。大地震發生後,作者三赴災區,獨立思考,獨立寫作。本書的基本思考點是:汶川特大地震對於人的心靈、精神的重創和摧殘,大大超過了物質與肉體,受傷最重的是兒童,兒童受傷最重的是心靈。重建物質家園固然重要,但如何在廢墟上重建心靈家園和精神大廈則更為重要。將傳統的主流敘事轉化為作家個性化的敘事,為報告文學帶來新的敘事風格:同時作品舉重若輕,另闢蹊徑,對大地震中閃現的偉大民族精神和特有的人性光芒,作了獨具匠心的文學呈現,使作品逼近地震的本原狀態,給人以強烈的震撼與思考。
在汶川特大地震周年之際推出本書,有其特殊的現實和歷史意義。雖然天崩地裂那一刻已經過去,但災難卻給我們留下了種種深度思索。但願書中講述的一切,永遠不再發生!

作者簡介

李鳴生,四川人,居北京。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作家》首席紀實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報告文學“航天六部曲”《飛向太空港》《澳星風險發射》《走出地球村》《風雨“長征號”》《遠征赤道上空》《千古—夢》和《中國863》《國家大事》《全球尋找“北京人”》《與智者聊天》;中篇小說《火箭今夜起飛》《花太陽》:電影記錄片《東方“神舟”》,電視劇《長征號今夜起飛》,電視專題片《血印》《築起空天長城》《撼天記》(合作)《祖國不會忘記》(合作)《軍旅人生》(合作)。 曾獲第一、第二屆魯迅文學獎,1990—1991年、1992~1993年兩屆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中國圖書獎,“五個一”工程獎,首屆中國報告文學大獎,首屆《中華文學選刊》獎,《當代》優秀作品獎,馮牧文學獎,全軍文藝獎,中國改革開放30年優秀作品獎等。

目錄

序幕震中不在汶川
第一幕 山崩地裂那一刻
鏡頭1:漢旺鎮的時間
鏡頭2:映秀:一個不會拐彎的人
鏡頭3:北川:一隻雪白的乳房
鏡頭4:一座城市和一個聲音
鏡頭5:和尚、尼姑,還在山上
鏡頭6:生命·紙片·炸藥·雷管
第二幕 面對親人的“戰爭”
鏡頭7:是紅白,不是滾白!
鏡頭8:踩著死人救活人
鏡頭9:用鼻子尋找屍體
鏡頭10:替親人下葬,為死人站崗
第三幕 祖國的“花朵”
鏡頭11:廢墟學校的問號
特寫1:奇隆的教學樓
特寫2:穿透胸膛的鋼筋
特寫3:總理撿過的球鞋
特寫4:失去肩膀的書包
特寫5:留在斷壁上的作業
鏡頭12:守望紅領巾的狗
鏡頭13:不再嗚叫的公雞
鏡頭14:北川中學的小花貓
鏡頭15:兒童醫院的眼睛
特寫6:沒有眼淚的小菲菲
特寫7:不敢吃奶的孩子
特寫8:再也不想上學了
特寫9:還有一隻腿
特寫10:雄起的小雞雞
特寫11:嬰兒也作秀?
鏡頭16:逃亡路上的逃亡兒
特寫12:長大我要自己蓋房子
特寫13:小鵬鵬和他的小瓦罐
特寫14:7歲女孩與1000架紙飛機
特寫15:13歲了,第一次聽說地震
特寫16:孩子的青川孩子的爸
特寫17:我想有個家
鏡頭17:廢墟上的兒童節
鏡頭18:北川的悲傷二水川的希望
第四幕 死去的與活著的
鏡頭19:精神病人
鏡頭20:天使沒有時間流淚
鏡頭21:人民教師張輝兵
鏡頭22:大山裡的小背簍
鏡頭23:啞巴老人和他的老照片
鏡頭24:死亡路上的尋找
鏡頭25:兒子,媽媽在北川等你!
後記:從天上到人問/李鳴生
跋:書寫出地震在人心中的裂度/李炳銀

書籍評論

2008 年5 月12 日那場天災使“天府”變成了“地獄”,至今在我們的記憶里還留有清晰驚悚的刻痕。李鳴生用寫慣了航天的筆,書寫了這場比航天發射更具震撼力的災難。
航天是向上的,而地震卻要將目光向下。對人類來說,這些都是重大的事件。在《震中在人心》里,我們看到了一位記錄了中國所有重大向上發射的作家,同樣以極為敏感、有力的筆書寫了一次人類命運向下的墜落。他所記錄的不僅是肉身向下的瞬間與永恆,同時還發現了一次精神的羽化與飛升。
李鳴生用“攝影報告文學”命名的這部作品,是一部具有探索性的報告文學。它以真實得近乎冰冷與堅硬的圖片和文字向我們敘述了“5·12”汶川大地震這場震驚世界的大災難。當作家站在已經讓他陌生得無言以對的故鄉的時候,他不由自主地舉起胸前的相機,按動快門。於是,我們看到了一個個冷酷、蒼涼、極富質感的銳利的災難場景,那是一幅幅用屍體、瓦礫和悽然的涕泣渲染的畫面。然後,在由畫面組成的冰冷世界裡,作家用文字對那些生存的和死去的人們進行了細緻的記錄。圖片與文字共同組合成了一塊色彩單調的黑白幕布,卻敘述了一個豐富而具震撼力的生與死的空間。圖片與文字為我們凝固了那個曾經鮮活生動、如今卻已被顛覆與更改的世界。永恆與瞬間,既是現實又歸於歷史。那些失去體溫的戒指、衣物、球鞋、書包、課桌和作業本,那只在廢墟上守望著紅領巾的小黃狗,那隻因主人遇難而不再沾惹葷腥的小花貓,還有那只在無聲的殘垣斷壁前踟躇徘徊、不再啼鳴的公雞……這些堅硬如鐵的冰冷的定格在告訴
我們那場震撼宇宙的大搖晃的真相。
重要的是,作品並沒有停留在對災難事件表象世界的記錄,而是由事件的現場走進了精神的現場,探索災難的精神損傷與內心的疼痛,進行深度的靈魂追問與關懷。這是一次非常容易落入“救災英雄譜”式的敘事模式的寫作。但是,作品雖然也記錄下了救災英雄的身影,卻更多地走入這些救災英雄的內心與被救災民的靈魂,考問著一個個真切而現實的問題。作者由“山崩地裂的那一刻”走進面對親人的這場“戰爭”。他抓住了人——災難中的人來結構這部作品,於是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個活著和死去的靈魂在強震面前的存在與消失。作品從連看一眼屍體都畏懼的小戰士們的行為開始,寫到他們的心理適應與成熟,寫到面對被他們一次次救下的生命與一具具被他們掩埋過的亡靈的精神歷程。他們在嗚咽的哭聲里親手把那些曾經鮮活的生命送入天堂聖殿,他們在這場災難面前經歷著靈魂的洗禮與淨化,漸漸地長大與成熟。他們是真實的英雄,是現實中的軍人。他們也曾立下豪言壯語,但當面對殘酷的災難現實時,他們也有恐懼,也有懦弱,也有膽怯。因為他們也都是普通的人,有的還只是十六七歲的孩子,他們的英雄行動甚至是在現實逼迫下的不自覺行為。可在這場救與被救的“戰爭”中,在拯救他人生命的過程中,他們卻收穫了靈魂的救贖。雖然在今天的虛構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到那些具有人性化的人物形象,但是,當活生生的英雄就在作家身邊的時候,作家依然能夠深入到這些人的內心與那些脆弱的角落裡去,這得需要多么大的勇氣與多么敏銳的觀察。
《震中在人心》是一部敘事結構獨特而多彩的報告文學。在敘事上,作者以“四幕”25 個“鏡頭”的規模,完成了對這場人間大悲劇的敘事。第一幕“山崩地裂那一刻”,把目光直接切入到災難中的人的生存與死亡。第二幕“面對親人的‘戰爭’”,關注的是埋葬那些亡靈的人們,這是一場精神的戰爭。第三幕“祖國的‘花朵’”,把鏡頭搖到了死亡最多的學生娃身上。李鳴生在追問著這樣的問題:這些花朵為什麼凋零得如此眾多,他們的死亡是必然的嗎?第四幕“死去的與活著的”,李鳴生把那支敏感的筆直接探入到人的精神,他提出了一個驚天動地的問題:在災難中,是那些倖存下來的生命更幸運,還是那些已經升入天堂的人更幸運呢?這幾乎是一道無法破解的謎題,作者只告訴我們,靈魂的痛感才是致命的。
《震中在人心》中的每一幕書寫都是驚心的,每一幕都是高潮。這裡幾乎沒有鋪墊、過渡與渲染。我們在作品中看到的幾乎都是血淋淋的、震撼著我們心靈的現場,是現實中的死亡、現場中的救贖,是物理世界的消亡與精神世界的傷痛、重建與復生。
作品沒有繁冗的文字預熱,而是以散點透視的方式,用冷峻的畫面、事件,用作家急急奔走的腳步聲和他激烈的心跳,構建起一種宏大敘事感。在敘事中,作品不斷地追問著,這場災難為什麼會如此慘重?為什麼死亡人數最多的是那些學生?災難留給我們的思考在哪裡?這是一次報告文學敘事的探險,作者在文字的空白地帶用圖片進行追加式的敘事,圖與文字相得益彰,將敘事文學書寫的藝術性與圖片表達的客觀性發揮到了極致。事實證明,這次文學的探險是成功而有效的。
作品的書寫語言也有著極大的冒險性。他沒有採取被作家們一再推崇的“客觀”、“冷靜”、“第三視角”等有距離感的敘事風格,而是採用了一種完全融入式的敘事態度。正如李鳴生所言——當你進入經受著災難煎熬的現場,作為一個有血肉的作家,怎么可能冷靜下來?那是面對一個個正在流血的生命,面對家鄉父老兄弟姐妹被壓在廢墟下的軀體啊。於是我們在作品中感受到了作家那些血濃於水的關懷,感受到了作家面對滿目瘡痍的故鄉時流著淚的質問與疑竇,還有那些怒火衝天的良知表白。
李鳴生就是這樣,用滴血的文字與圖片,用那些讀來讓人具有疼痛感的事件、人物,不斷地追擊著那些堅硬的災難、死亡、記憶和時間。作品帶給我們的精神考問,其實比事件更深刻。他說:“那一刻,我幡然醒悟:汶川大地震,震中其實不在汶川,而是在人心——在災民的心裡,在中國人的心裡,在全人類的心裡!地震摧毀了房屋,摧毀了家園,摧毀了生命,摧毀了財產,摧毀了村莊,摧毀了校園,摧殘了健全的肢體,破壞了端莊的五官。但創傷最重的,是人的心靈,人的精神,人的情感!”李鳴生的確說出了這場災難的實質。
《震中在人心》又是一部柔軟而溫暖的書。李鳴生用滾燙的語言擦亮了我們那被不斷複製的波瀾不驚的日常磨鈍了的感知能力,喚醒了我們那些血性的觸鬚。在曾經有熱度、現在變得僵硬的身軀面前,我們是怎樣的祭奠著那些曾經被我們詛咒的日子的?誰又能夠預知這些被我們不斷厭棄著的生活,在日後會成為我們想念的好時光?作品告知我們,要珍惜我們的日子,這些瑣碎但踏實的日復一日才是最寶貴的。作品用凝結的血斑、熾烈的親情、忘我的拯救、辛辣的川音表達了一種柔軟的聲音。
李鳴生也用自己的聲音表達著一種深切的關懷。作品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異常智慧的敘事者。他胸前掛著相機,不斷按動的右手食指帶著僵硬的抖動。他是事件的“旁觀”者,同時也是這個事件的當事人。這不僅僅因為災區是他的家鄉,而且,也因為他身處的現場是隨時都可能再次發生重大災難的場所。
《震中在人心》還是一部帶給我們震撼的作品。這震撼不僅來自那些驚天動地的人物、事件,還來自那些由急切的語句構建起來的宏大語境營造。這是一部用細節、用人物、用事件勾聯起來的“個人敘事”之作,但他所建構起來的敘事效果卻是宏大的。作品給予閱讀者的震動恰恰是那些極為個人化的感受,在這密密麻麻的、紛繁而有序的事件中,我們感受到的卻是那種絲絲入扣的刺痛,那種靈魂天空受到衝撞的震動感。
作品從捕捉災難現場事件開始,然後寫到了對於死亡者的處理,那種來自物理空間與心理空間的困難。接著,他又寫到了孩子們那些純潔的、驚駭的、無助的眼神,那一雙雙生動的手,那些孤單的背影。還有,那用小手摺起的一千架紙飛機,那稚嫩的聲音呼喚著的“我想有個家”,那個在廢墟上的兒童節。
李鳴生用一種強悍的話語力量控制了事件敘述。人在死亡面前可能會變得脆弱與善良,也可能變得兇悍與多思。作家寫慣了那些善的東西,還能表達在大災面前的那些不滿與憤懣嗎?李鳴生寫道:“許多親屬——主要是學生的家長——堅決不同意馬上掩埋屍體!為什麼?要借屍還魂,借屍理論,借屍討個說法,借屍嚴懲腐敗分子,借屍追查豆腐渣工程!”他以作家的良知在追問著一些本可避免的悲劇。這是災難留給我們最該想一想的東西。
作者一反常態地以事件當事人的身份,參與了對災難的種種思考,用身臨其境式的鏡頭,敘述著他獨特而敏捷的發現。我們甚至能在作品的語言空間裡清晰地聽到李鳴生奔走時的喘息、流著淚的勸慰、驚心動魄的怒問、按下快門的顫抖以及心臟“怦怦”的跳動!他放棄了冷靜與客觀的“第三者”的敘事視角,直接跳進了敘事的火坑,用一塊塊紮實的血色語言塊壘與重彩情感魔方把閱讀者強行帶入到了災難的現場。從敘事學的角度,這可算是一次大膽的冒險,但從敘事效果看,這卻是一次成功的突圍。作品在急切的語速下顯露出了作者老到的敘事構想,這正是他所要達到的目的。
李鳴生曾經很為“概念寫作”惱火過,他甚至毫不諱言地解剖自己:“我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寫的東西全是概念化的產物,90 年代或多或少也有,甚至時至今日,概念這個東西依然很難從我們腦海剔除。”因此,他要在這本書的寫作上作一次重大的突破。他說:“我想讓報告文學的敘事有點變化”,“我想在文本上做點嘗試”。他把作品的焦點定在了心,而不僅僅是人。於是,我們看到的這部作品是用畫面與文字共同編織的有著奇妙色彩的敘事文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