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定律(需求規律)

需求定律

需求規律一般指本詞條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價格和需求量之間成反向變動的關係,即價格越低,需求量越多;價格越高,需求量越少。

需求變動的起因:商品自身價格不變,其他因素(非價格因素)發生變動。需求的變動表現的為需求曲線的整體平移。

需求量變動的起因:其他因素(非價格因素)不變,商品自身價格變化而引起的需求量的變動。需求量的變動表現為沿著需求曲線變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需求定律
  • 關係:即價格越低,需求量越多
  • 思想:價格對供求的作用是確定性的
  • 學科:經濟學
需求定律的邏輯謬誤及其錯誤的經濟思想,需求定律是新古典經濟學思想的理論基礎,需求定律的邏輯謬誤,需求定律產生謬誤的根本原因,新古典經濟學錯誤的經濟思想,相關閱讀:,科學理論的可驗證性,需求定律無法驗證,需求定律的經驗來源,需求定律爭論的原因,傳統價格理論在巨觀經濟分析中的謬誤,需求定律顛倒了價格和供求的因果關係,新價格理論簡介,新古典學派和新凱恩斯學派的爭論,

需求定律的邏輯謬誤及其錯誤的經濟思想

需求定律是新古典經濟學思想的理論基礎

支持需求定律成立的人認為,價格對供求的作用是確定性的,價格機制可以使稀缺資源的配置實現最最佳化,這是新古典經濟學的核心思想。新古典經濟學作為現代經濟學的主流思想,因而經濟學學習的入門內容,都是從需求定律開始的。由此可見需求定律及價格理論在新古典經濟學中的基礎地位。
但是需求定律存在著一些例外的情況,使需求定律的成立帶有一些“瑕疵”,爭論也由此產生。作為一門主流學科的基礎理論,這種“瑕疵”是不能被容忍的,否則其科學性難免大打折扣。因為人們知道,科學是不允許打折扣的,真就是真,假就是假,不存在既真且假的科學命題,否則那是悖論。
正因為如此,持有新古典經濟學思想的經濟學家,要么武斷的否認這種“瑕疵”的存在,要么把需求定律作為一個公理,主觀的判斷其為真命題,從而試圖避免這種爭議。

需求定律的邏輯謬誤

新古典經濟學家採用的這些避免爭議的辦法,無法徹底解決其理論上的“瑕疵”,這是因為需求定律在邏輯上存在著根本的謬誤。
需求定律是說,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價格上升,需求量將會減少。如果把價格看作是代價、成本,需求定律的意思是說:當人們獲得某物品的成本上升,人們對該物品的需求量將會減少。
表面上來看,這句話似乎是正確的。作為一個理性、自私的人,當付出的代價增加時,顯然會減少對該物品的需求。
但是,這種認識只分析了成本,沒有分析收益。成本和收益從來不是分開來計算的。從邏輯上說,人們願意付出一些代價,是因為想要得到一些利益。因此,僅僅分析成本,而忽略收益去分析人的供求行為,難免有失偏頗。
從成本收益的角度來看,當人們獲取某物品的代價增加,即使收益不變,但只要有收益,人們不會減少對某物品的需求意願。直觀的說,代價是5,收益是10,即使代價上升到8,還有2的收益,雖然收益減少,還是有收益,人們的需求也不會減少。因此,需求定律的正確表述是:當成本上升超過收益時,人們的需求才會減少。
由此可見,僅僅分析成本的變化,是不會知道人的供求行為的變化的。需求定律的錯誤就在於此,僅僅分析了成本的變化,就認定了人的需求會發生什麼變化,而忽略了對收益的分析。
但是,收益是對未來的預期,具有不確定性。一些收益是在交易前就可以判定的,而一些收益要在交易完成後才能確定。如買饅頭,交易前就可以確定收益(排除毒饅頭)。可是,當人們投資時,收益是不確定的,如購買樓房,自己住,收益是確定的,如果我們是為了投資,收益就取決於未來價格的變化。如果我們預期未來價格上漲,即使當前價格上漲,人們投資樓房的需求也會增加,這是因為預期未來收益的增加大於成本的增加,這就是投機行為。這種投機行為產生了投機需求,投機需求與當前價格的變化沒有關係,取決於人們對未來價格變化的預期,在這種情況下需求定律顯然不能成立。
因此,不能片面的說是成本決定了供求,而是成本收益共同決定了供求。但是收益是對未來的預期,是不確定的,僅僅成本(價格)發生變化,是無法知道供求行為會發生什麼變化的。

需求定律產生謬誤的根本原因

需求定律產生這種謬誤的根本原因,在於新古典經濟學顛倒了供求與價格的因果作用關係,認為價格能夠決定供求,價格對供求的作用是確定的。
首先從邏輯上說,不是成本決定供求,而是成本收益共同決定了供求。
另外,從交易的過程來看,價格是交易的結果,因此,供求是因,價格是果。
當然,價格這個果又對人的供求行為有反饋作用,既有負反饋作用,又有正反饋作用。負反饋作用是由於價格的收入效應替代效應產生的,這是新古典經濟學的認識。而正反饋作用是由於價格的預期效應產生的。這種預期效應是人們對未來收益判斷的不確定性而產生的。新古典經濟學由於在完全競爭完全信息理性人的假設上,因而忽略了不確定性對人的交易行為(供求)的影響,認為未來的收益是確定的,只需要分析成本就可以了,可是,即使收益是確定的,只有成本超出收益時,需求才會減少。
由於未來收益的不確定性,即使價格變動,每個人會對未來收益的判斷不同,也會採取不同的供求行為。因此,價格對供求的作用是不確定的。我們並不能知道價格發生變化,人們一定會採取什麼供求行為。
我們所能知道的,是供求決定了價格,而價格對供求行為有什麼影響,還需要分析收益。需求定律簡單的從成本出發,本質上是因為顛倒了供求與價格的因果關係,這是需求定律產生謬誤的根本原因。

新古典經濟學錯誤的經濟思想

新古典經濟學正是在“價格對供求的作用是確定性”的觀念下,認為價格的靈活變動可以實現稀缺資源的最佳化配置,這種經濟思想有兩個主要的錯誤:
(1)人們的收入大致相同,才可以通過價格競爭,發現物品對誰的價值最大,從而實現稀缺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可是,由於人們的收入不同,稀缺物品對高收入者的價值可能並沒有對低收入者的價值大,只不過高收入者的競爭能力高,從而獲得了稀缺物品,這個時候物品的價值並沒有實現最大化。
這個問題其實就是競爭的公平性問題,如舉重比賽,會把不同重量的人分在不同的組,這樣的競爭結果才是相對公平的。同樣,收入(資本)不同的人進行價格競爭,最終物品的分配可能會按“資本”分配,而不是按“價值”分配。
因此,新古典經濟學的經濟思想只重視效率的分析,而忽略了公平的分析,從而導致“按資分配”的結果,馬克思的《資本論》,其實質就是反對這種“按資分配”,從而提出了“按勞分配”的思想(當然這個思想也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2)不確定因素導致的投機行為,會產生正反饋作用,使價格遠離價值。這就是我們在投機市場上看到的價格越高越買,越低越賣的現象。對於一些投機來說,只有價格上漲才能獲利,這個時候反而是越漲越買,形成正反饋作用。
我們知道,正反饋作用可能會使系統走向崩潰,如一個湖泊遭到污染,造成魚類死亡,魚類的死亡反過來又會加重污染,最終會導致湖泊生態系統徹底崩潰。同樣,預期效應下的正反饋作用,也會導致供求系統的崩潰,這就是經濟危機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荷蘭鬱金香泡沫”就是典型的危機現象。
因此,市場機制(主要是價格機制)的優點是通過價格競爭對人產生激勵作用,從而擴大生產和創新,豐富人們的物質生活。但是,這種激勵不僅有正向激勵,在一些情況下還會有負向激勵,從而造成貧富分化、分配不公等問題,這是市場機制自身無法解決的,需要外部的因素(如政府干預、道德倫理約束、法制等)進行規範,才會形成良性的市場機制,從而造福人類。
新古典經濟學的經濟思想僅僅看到了價格的正向激勵作用,只看到了市場的優點,忽略了市場的缺點,從而得出自由市場的認識,反對政府干預市場,其對市場和價格機制的認識是片面的,是一種錯誤的經濟思想。

相關閱讀:

《新古典經濟學的完全競爭假設與稀缺資源配置的邏輯謬誤》
《再談世博會排隊現象與價格悖論》
《張五常〈科學說需求〉並不科學》
《慎用“價格機制”——對春運火車票和京藏高速擁堵的分析》
張五常《科學說需求》並不科學
關於需求定律,國內在2002年就出現過激烈而熱鬧的爭論場面,參與的名家不少,以張五常為一邊的力挺派,和一群國內的反對派,參與的經濟學家如陳平、王則柯、汪丁丁、夏業良、薛兆豐等人,其他博士、碩士、本科生和經濟學愛好者更是參與無數。可惜的是,這場歷時一年多的爭論,以張五常被“圍攻”而悄沒聲息的收場。
現在,張五常捲土重來,終於在內地正式出版《科學說需求》(《經濟解釋》第一卷),又給了我們這個爭論的機會,我們怎么能夠錯過呢,中國不是有句古話“理是越辯越明”嗎。

科學理論的可驗證性

由於深受張老啟發,他的《經濟解釋》反覆看過無數遍,雖然張老取名《科學說需求》,但他的需求定律並不科學。在談論需求定律是否科學之前,我們先要談談什麼是科學。
達爾文曾給科學下過一個定義:“科學就是整理事實,從中發現規律,做出結論”。達爾文的定義指出了科學的內涵,即事實與規律。科學要從事實當中發現問題,並以此為依據,實事求是,而不是脫離現實的純思維的空想。實際問題來自於實際現象,這就需要人們對現象的認識要一致。太陽從東邊出來,有人非要說是從西面出來,這樣的爭論,永遠也不會有結果。迷信的人說有神和鬼,但這個現象在哪裡?人們根本就沒有統一的認識和觀察,因此,在這個假設上發展的鬼神學說,根本解決不了實際問題,也就不被認為是科學。至於規律,則是指客觀事物之間內在的本質的必然邏輯聯繫,這種規律的總結要經過嚴謹的邏輯推理。因此,科學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經過實踐檢驗和嚴密邏輯論證的,關於客觀世界各種事物的本質及變化規律的知識體系。可觀察的事實和嚴謹的邏輯推理,是科學必不可少的基礎。
對於科學的來源和檢驗,在科學哲學史上出現過兩種針鋒相對的方法,一種是證實主義,一種是證偽主義。
證實主義以可證實性原則作為檢驗科學與非科學的標準,是20世紀 30~50 年代流行於西方的一個哲學流派,強調一切理論都以經驗為基礎,提出可證實性和可檢驗性原則。
簡單說,證實主義就是“求對”。
20世紀40年代後期,英國哲學家卡爾·波普爾就否定了證實主義,反對證實主義關於科學理論來自對經驗歸納的觀點,認為有限不能證明無限,個體不能證明整體,過去也不能證明未來,經驗歸納不是嚴密的邏輯推理,而僅僅是機率推理,因此,證實不能作為科學的劃界標準。
波普爾認為經驗要以理論為指導,但理論本身必須是可證偽的,因此應對理論採取批判的態度。在他看來,可證偽性是科學不可缺少的特徵,科學的增長是通過猜想和反駁發展的,理論不能被證實,只能被證偽,因而波普爾的理論又被稱為證偽主義。比如,再多的白天鵝也不能證明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而只要有一隻黑天鵝就能證明“天鵝都是白的”這個結論是錯誤的。所以,經驗的真正意義在於可以用來證偽科學理論。
波普爾的證偽主義以經驗檢測的“可證偽性”而不是“可證實性”作為科學與非科學陳述的劃界標準,並以“問題-猜想-反駁”的“試錯機制”代替“觀察-歸納-證實”的“實證機制”,為科學知識的增長提出了新的解釋。人們可以大膽地提出假說和猜測,然後去尋找與這一假說不符合的事例,根據事例對假說進行修正,不斷重複這一過程,直至將最初的假說全盤否定。“試錯機制”對理論的修改和完善是沒有止境的,“試錯機制”的結果只能是一個較好的假說,但不是最好的假說。最好的假說是終極真理的代名詞,與科學精神相悖。
在現實生活中,可證偽性是檢驗理論的重要原則,不能被證偽的理論極有可能是套套邏輯。例如:“天要下雨”、“明天要下雨”、“明天亞洲要下雨”、“明天下午北京地區要下雨”這幾句話,越往後的越容易被證偽,越往後的越具有科學價值和實用意義。如果不用證偽主義,而用證實主義,那么“天要下雨”這個論斷總是能得到證實,明天不下後天會下,明年不下後年會下,亞洲不下歐洲會下。可證偽性可以使我們避免陷入套套邏輯的圈套。
簡單的說,證偽主義就是“求錯”。
但是,證偽主義也冒著推翻正確結論的風險。如:歐幾里德幾何是建立在平面幾何上的,非歐幾里德幾何是建立在非平面上的;牛頓經典力學建立在時間不變的時空觀下,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則建立在時間會改變的時空觀下。沿用證偽主義,很有可能會否決兩種理論中的任何一個。因此,當代科學哲學家不再以證實或者證偽作為評估科學的標準,而是提出了理論選擇思想:當沒有更合適的理論的時候,證偽並不會放棄現有的理論。也就是說,科學家相信現有理論比新的理論得到更大程度的證實,但新的理論可以提供更重要的研究方向,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這就是理論選擇思想。
從科學哲學思想的變化可以看出,人們還難以找到科學研究的基本規則,從而解決科學理論的檢驗、評估和邊界問題。可以看出,沒有完全錯的理論,也沒有完全對的理論,只是各個理論適用條件的不同,適用條件越廣的理論,就越具有科學性。“1+1= 2”看似很簡單的數學知識,可是,裡面卻包含著嚴格的限制條件,“1”和“1”在什麼情況下能相加?“+”和“=”的邏輯意義是什麼?這些都有嚴格的要求,只不過人們從小就潛移默化的接受了這些限制條件。如果限制條件發生改變,結果也就不同,如:“1斤蘋果+1斤桔子=?”,“1滴水+1滴水=?”,如果人們按照“1 1=2”的邏輯算法,就不會有相同的答案。另外,有些完全不相容的理論,卻能夠同時在不同的條件下使用,如:非歐幾里德幾何“推翻”了歐幾里德幾何,但兩種幾何理論依然在不同的條件下被人們廣泛使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推翻”了牛頓的經典力學,但是牛頓力學依然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廣的理論。 真理總是相對的,同樣,也沒有絕對的科學。科學的進步總是問題導向的,一種理論不能解決的問題,另一種理論能夠解決,就是一種進步。牛頓力學能夠解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問題,人們因此一直沿用,相對論解決了牛頓力學所不能解決的問題,也被人們認可,雖然人們對牛頓力學的認識要遠遠多於對相對論的認識。在愛因斯坦年老時,有人問他是否認為自己的相對論是正確的,愛因斯坦曾發感慨,認為自己一生所做的工作中“沒有任何一個概念是我深信能站得住腳的,總的來說我也不能肯定我是否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
至此可以說,科學具有相對性。能夠套用於實際情況並解決實際問題的理論,就被人們所認可,解決的實際問題越多,就越具有科學性。從這個角度來看,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句話同樣可以套用到科學的檢驗中來。
因此,從科學方法論的角度來說,科學研究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爭論對與錯。“1+1”在理論上可以等於任何數字,前提條件不同,結果就會不同。所以,理論要看實用性,“1+1=2”,對大家來說很實用,大家就這么用了,如果有人非要搞出“1+1=3”的理論,他雖然也可能是對的,但有什麼用呢?這種理論只是特殊理論,只適合特殊情況。由此可見,對而無用的理論何其多也。當然,我們也要看到,“1+1=2”並非是絕對的,在二進制的運算規則下,“1+1=10”。科學理論只是一個工具,人們套用它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更好的認識和分析實際問題產生的原因,並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從工具主義和實用主義來說,只有經過檢驗並且適用於人類發展的理論才會被大家認可,並且套用到實際活動當中。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可檢驗性”就是科學理論的重要標準,“可檢驗性”就意味著理論必須要有事實依據。

需求定律無法驗證

說了這么多關於科學的問題,下面言歸正傳,說說“需求定律”的科學性。
在需求定律中,有兩個變數——“價格”和“需求量”,但從馬歇爾開始,所有需求定律中關於需求量的解釋都會寫到:需求量是指消費者“願意”購買的量。弗里德曼在《價格理論》中對需求量的解釋是“需求者可能樂意在該點所表示的價格下買所表示的數量”。“願意”、“樂意”一詞,張五常在《科學說需求》中解釋為“意圖”,但這個“意圖”之量是什麼量?就是人們心裡想的量,想當然的量,可這個量這是在現實生活中無法觀察、也不能測量、只憑想像而來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需求定律來自於經驗的歸納,這個歸納完全沒有現實基礎,完全是不可觀測的。這就如同鬼神學說,鬼神在哪?完全憑人們的想像。科學的要求,是現象的可觀察性和邏輯推理的嚴密性,沒有可觀察的現象,即使再嚴密的邏輯推理,又有什麼科學性可言呢?
正是基於“意願”這一點,張五常認為需求曲線必定向右下傾斜,即價格降低,人們的“意願需求”會增加。但需求定律存在嚴重的缺陷,飽受“吉芬物品”的困擾。傳統經濟學家並不能從理論上排除“吉芬物品”存在的可能,即使排除,也是武斷的或者是個別經驗的總結。因為人們知道,再多的白天鵝也不能得出“天鵝都是白的”的結論。薩繆爾森在談到需求定律時,說到“該規律建立在常識和經濟理論的基礎之上,並經過經驗的檢驗和證明,幾乎適用於一切商品”,這個“幾乎”,可以說薩繆爾森沒有否定“吉芬物品”的存在。張五常的老師舒赫拉發在《價格理論及其套用》一書中,指出“需求曲線的斜率為負,反映的是需求定律即價格下降,買方一般想購買更多。雖然會有例外。”顯然,舒赫拉發也不排除例外的存在。曼昆也在其《經濟學原理》(第五版)中說到兩位經濟學家Jensen、Miller在中國湖南的調查,他們調查了大米消費和價格變動的反應,發現有補貼的大米價格下降會引起一些家庭減少大米的消費,取消補貼起到了相反的作用,這兩位經濟學家認為“這是吉芬物品的第一個嚴格的經驗證據”,據此,曼昆也認為需求定律並不完全可靠,但也認為吉芬物品是極其罕見的現象。
另外,對於需求定律,不僅僅是“吉芬物品”一種“例外”,還有兩種“例外”:
(1)炫耀性商品。消費者購買這些商品時出於向別人炫耀的心理,不是價格貴了少買,價格便宜了多買,而是反過來,價格越貴,越要多買,即需求量與價格成同方向變動關係。價格貴,是賴以炫耀的條件,只有價格貴了,多數人買不起,少數買得起的人才能拿出來向別人炫耀。
(2)投機性商品。所謂投機性商品是指購買者出於從價格變動中套利的目的而買賣的商品,並不是為了真實需求而購買。對於這類商品,決定需求量的不是當前的價格高低,而是未來價格與當前價格的差額,只要投機者預期未來價格高於當前價格,就會買進;反之如果預期未來價格低於當前價格,就會賣出。但問題是,未來價格是一個事先無法確定的未知數,購買者只能依靠自己的預期,進行決策。由於種種原因,不同的購買者會對未來做出不同的預期,因而,這類商品的需求量與其價格之間的關係就非常不規則了,如股票的價格。
可見,“吉芬物品”、“投機物品”和“奢侈物品”對需求定律而言,是實際現象對經濟理論的挑戰。對於這一挑戰,人們應該抱有什麼樣的看法和進行怎么樣的處理,在這裡有必要重溫一下經濟學家茅于軾說過的話:
“當理論與實際相矛盾的時候,百分之九十九的情況我相信理論,並懷疑‘實際’是個假象,因為理論是經過千百萬人的實踐檢驗過了的。但當經過仔細的核對確認那個事實是真實的,我們就面臨著推翻舊理論建立新理論的任務,而這種幸運的機會對一個科學家來說,一輩子也碰不上幾回。”
可見,需求定律中的需求量是“想像”之量,這與“鬼神”學說有什麼區別?又有什麼科學性可言呢?而需求定律用於投機市場的分析時,往往捉襟見肘,如股票價格,是越漲越買、越跌越賣,中國的房價,由於投機意味很濃,更是這樣。傳統價格理論對這些現象的解釋,就無能為力了。

需求定律的經驗來源

需求定律中的“需求”,是“意圖”需求,這個需求是在現實生活中是無法觀察、也不能測量、只憑想像而來的,因此,從科學方法論的角度來看,需求定律是不可驗證的,也就沒有科學性可言。許多人認為需求定律是一個經驗定律,是我們生活中的日常現象,怎么“不可驗證”了呢?
一些人說需求定律是一個經驗定律,他們的“經驗”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
(1)同質的兩個物品,我們會選擇價格低的。
如人們在購買商品時都有個經驗,多逛幾家店,會進行比較,同樣品牌和質量的商品,會選擇價格低的。
從這個經驗可以看出,同質的兩個物品,人們會選擇價格低的。這是價格作為競爭的準則:對需求者而言——價高者得,對供給者來說——價低者賣。但是,這個競爭準則推不出需求定律:價格降低,需求將會增加。
因為,這種經驗是在靜態情況下的經驗,即在T0時刻,P0<P1,人們會選擇價格為P0的物品。可是,需求定律是指價格降低的情況,也就是價格動態的發生了變化。如,當價格降低的動態情況是:在T0,價格是P0;在T1,價格是P1。當P0<P1,有的人會選擇少買或者不買。但是,我們要看到,價格是指成交價格,成交價格從P0漲到P1,一定是有人在P1進行購買,那么,有的人在P1減少了購買,如果大家都減少了購買,價格怎么會上漲呢?很顯然,一些人減少了購買,一定是有人增加了購買。
舉個直觀的例子,房價在上漲的過程中,一些人由於支付能力或者其他原因,不購買房屋,可是,房子在漲價,說明還是有人在增加購買(供給也在增加),否則,房價怎么會上漲呢?!
因此,在靜態條件情況下,人們會選擇購買價格低的物品。但當價格動態發生變化時,一定是供求發生了變化,這個時候,價格決定不了供求,而是供求決定了價格。具體的說就是,價格的變化決定不了供求的變化,而是供求的變化決定了價格變化。
這其實就是靜態分析與動態分析的區別。
(2)報價降低,我們可能會選擇購買。
如在購買商品的過程中,我們會和商家討價還價,商家不降低報價,我們可能就不會購買,商家降低報價,我們可能會選擇購買。
在這裡,我們要看到,報價降低,不能稱為“價格降低”。因為,需求定律中的“價格”是指成交價格,報價不是成交價格。我們真正要看的是成交價格,如在美國次貸危機期間,房價降低了幾乎一半,買的人反而少了,這種成交價格的降低,並沒有增加人們的購買熱情。我國最近的房價也有這種特點,價格降低了,買的人反而在觀望了。
另外,我們也要看到,有時候即使報價降低,人們反而會降低購買,如:奢侈品。
因此,報價降低不代表成交價格降低,這只是一種個體分析,並不能代表整體的效果,也就是“過去不能證明未來”。即使成交價格降低,人們的購買也並不會增加。
(3)供給增加價格下降,從而引起需求增加。
根據人們的經驗,當蘋果隨著季節性的供給增加,價格就會下降,從而引起需求的增加。正是基於這種經驗,經濟學家推出了向右下傾斜的需求曲線
但我們要看到,首先是蘋果的供給增加導致價格下降,從而引起蘋果的需求增加。那么,這種需求增加的情況,到底供給是因呢,還是價格是因?
舉一個不算太恰當的例子,一個人拿刀把人砍傷了,人們會認為是刀的原因還是行兇者的原因呢?也許另一個例子更加恰當:有一個人早上聽見公雞一叫,太陽就出來,而且這個現象反覆出現,這個人因此認為,太陽是被公雞叫出來的。這個例子告訴我們,我們不要被表面的現象所迷惑,就匆忙得出結論,真正需要做的是去尋找事物之間本質的因果關係。公雞叫,太陽出,顯然不符合邏輯。那么,價格跌,需求增,就是符合邏輯的嗎?
因此,我們要分析價格降低的具體原因是什麼,如果是由於供給的增加導致價格的降低,這種情況確實可以增加需求。但是,如果是由於供給的成本降低,導致價格降低,這種情況,需求量也不一定就會增加。如在經濟危機期間,通貨緊縮,物價普遍下跌,原材料價格也下跌,這樣導致生產成本降低,即使供給者降低價格,這個時候的需求也不會增加。
由此可見,價格降低是由供給來決定的,不同原因的降價對需求的作用也不相同,並不能因此就說價格決定了需求。
正是基於上述三個經驗,經濟學家認為,價格上漲,需求將會減少,這就是需求定律,而且,這個定律已經成為經濟學的基礎。價格能夠決定或者說調節供求,也就成為市場經濟最基本的功能,價格機制成為了市場機制最重要的運行機制。
顯然,這些經濟學家沒有看到價格變化的本質原因,僅從表面現象就得出了需求定律。但是,人們生活中還有一些物品,價格上漲,人們購買的熱情反而會增加,如投機性商品,股票、房地產等。需求定律無法對這些投機現象做出很好的解釋。另外,還有一些價格受到管制的物品,如自來水價格,當政府提價後,需求也沒有明顯的變化。可見,對於投機價格和管制價格,傳統的價格理論根本無法作出很好的解釋。

需求定律爭論的原因

是混淆了“意圖需求”和“實際需求”的區別  對於需求定律的“例外”情況,引起了經濟學家激烈的爭論。其實,這些爭論的原因,是因為經濟學家忽略了 “意圖需求”與“實際需求”(實際購買量)的區別。
這是因為,需求定律中的需求量是心理之量,是無法驗證的,需求定律作為一個心理規律,是無法推翻的(證偽)。而一些經濟學家通過實際觀察,發現一些物品會出現價格上漲、需求增加的現象,如投機品、奢侈品、吉芬物品等,因而這些經濟學家認為需求定律還有例外情況的存在,因此需求定律並不成立,爭論也由此產生。其實,這些經濟學家觀察到的是“實際需求”。
也就是說,一些經濟學家說的是:價格上漲,人們的“意圖需求”會減少。——這是A。
另一些經濟學家爭論的是:價格上漲,“實際需求”可能會增加,也可能會減少,如“吉芬物品、奢侈物品、投機物品”等。——這是B。
從上面A和B的區別可以看出,兩邊爭論的事情不是一件事情,而且都是成立的事情,A是心理規律,B是實際現象,這其實並不互相矛盾,因為人的心裡所想並不必然產生實際的行為。這也反映了人本身是一個內心和外在互相矛盾的動物,如有的人看見美女,明明是喜歡,卻羞紅了臉,不敢表達自己的“意願”,更不會有什麼行動。因此,A說“意圖需求”會減少,B說“實際需求”可能會增加,是不矛盾的,說的是兩件事情,而且是可以同時發生在一個人身上的兩件事情。
對於A來說,作為心理規律,大家是不會有什麼爭論,因為是無法驗證的。關鍵在於B,大家混淆了A與B的區別,直接拿B套用A,認為A就是B,“意圖需求”就是“實際需求”。顯然,經濟學家混淆了“心理”與“實際”的區別,這才是爭論的主要原因。
因此,僅僅A成立,這只是一個心理規律,這個規律對人們認識真實世界是沒有什麼幫助的,是沒有什麼實用意義的,人們真正需要知道的是現實中的B會怎么樣。而且,由於A是無法驗證的,並且有些情況下B也是符合事實的,這就誤導了人們,認為B也總是成立的。由此可見,A成不成立對人們本身就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但卻會誤導人們,這是引起需求定律爭論的一個主要原因。
需求定律作為一個心理規律,是沒有錯的,也不會錯的,是無法證偽的,但這種“意圖”的理論根本沒有什麼實際套用價值,誤導作用卻很大,在實際套用中,經濟學家們卻有意無意的“忘掉了”這是“意圖”定律,而直接用於“實際”分析中了,把這種“意圖”等價於“實際”,因而在實際套用中更是混亂不堪。如前一段時間李稻葵談到中國的房價,認為房價過高,會抑制需求,將減緩中國城市化的進程。而張五常認為房價過高,會刺激供給,會加速中國城市化的進程。可見經濟學家們邏輯之混亂、觀點之矛盾,原因在於“意圖需求”和“實際需求”不分。顯然,李稻葵和張五常都沒有區分“意圖需求”和“實際需求”的區別。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個體經濟學是建立在“意圖”之上的,它所謂的市場均衡也是“意圖”均衡,只是一種純思維的想像,而人們真正生活的現實,“意圖”並不都會成為“實際”,通俗的說,就是理想和現實是有差距的,因此,個體經濟學的“意圖”均衡分析解釋不了巨觀“實際”非均衡的現象。下面具體來分析這種微觀分析套用到巨觀分析所產生的謬誤。

傳統價格理論在巨觀經濟分析中的謬誤

由於經濟學家們在運用需求定律時“意圖”與“實際”不分,在實際分析中,一些經濟分析謬之千里也就不奇怪了!下面分別來分析需求定律在實際使用中所產生的幾個重大的謬誤。
(1)“工資決定勞動力供求”的謬誤 在勞動力市場的分析中,工資是勞動力的價格,傳統經濟學家有個共識,工資上漲,將會導致失業增加,因此,政府施行最低工資政策,由於一些人的邊際貢獻低於最低工資,企業無利可圖,就會減少這些工作崗位,從而會增加失業。 可是,曾擔任過美國經濟協會主席的經濟學家威廉·J.鮑莫爾和曾任美聯儲副主席的經濟學家艾倫·S.布林德,在他們共同編著的《經濟學原理和政策》一書的早期版本中,認為提高最低工資會導致失業增加,但在該書最新的第9版中,針對最低工資保護政策,說道:
“然而,在20世紀90年代發表的一些令人驚訝不已的經濟學研究,卻對這個一直被奉為至理名言的論點提出了質疑。例如,經濟學家戴維·卡德與艾倫·克魯格比較了新澤西和鄰近的賓夕法尼亞快餐廳就業的變化。他們驚奇的發現,1992年新澤西提高最低工資後,新澤西的快餐店的新增雇員人數,竟然超出了沒有提高最低工資的賓夕法尼亞的同業僱傭人數。而且,在1991年的聯邦最低工資被提高以及1988年加州的州最低工資被提高后,德克薩斯州的快餐店也發現了相似的結果。 在這些實例中,較高的最低工資看來均沒有降低就業——這與簡單的經濟學理論的推論相反。如此一來,一個早先被認為無需爭論的政策問題,現在看來又將被提及:最低工資會導致失業嗎?
這一爭論的結果不僅僅是出於學術目的。在1996年,柯林頓總統提議且國會通過了提高聯邦最低工資的法案——其依據部分就是新研究所得出的‘失業不會因此而增加’的結論。在2001年,國會中的民主黨派再一次提出提高最低工資,但是遭到了布希總統的反對,提議未被通過。經濟學研究可能在其中發揮了作用。” 該書最新版本顯然否決了早期版本的傳統看法,最新的結論是明顯的:提高工資和最低工資保護政策,並不必然導致失業增加。這顯然與傳統價格理論的分析結論不一致。
(2)“利率決定投資和儲蓄”的謬誤
在貨幣理論中,傳統經濟學家的共識是認為利率上漲,投資會減少,儲蓄會增加,這就是傳統IS-LM模型中的IS曲線,傳統的觀點認為IS曲線向右下方傾斜,表明利率越低,投資會增加,儲蓄會減少。這也犯了“價格能夠決定供求”的邏輯錯誤。
利率是貨幣資本的價格,利率降低,投資是否增加,儲蓄是否減少,我們是不知道的。在這裡可以從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參與編寫的《中級總量經濟學》(機械工業出版社)中儲蓄投資曲線的推導來做進一步分析。該書指出儲蓄曲線向右下傾斜,表明實際利率上升使意願儲蓄增加,伯南克認為該曲線向右下傾斜的原因來自於“經驗性結論”。但是,在該書隨後的附錄《消費和儲蓄的規範模型》中,經過“規範”分析,分析的結論是“對於貸款者而言,收入效應替代效應的作用方向相反,因此,經濟理論不能說明實際利率上升時儲蓄是增加還是下降”。該書具體的分析是:
“實際利率上升對國民儲蓄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國民經濟中同時包括儲蓄者和借款者,而且對儲蓄者來說,實際利率上升對儲蓄的影響一般是不確定的,即儲蓄者可能增加也可能減少儲蓄。因此,經濟理論者無法回答這一問題。有鑒於此,我們只有通過對實際數據進行實證研究才能找到兩者間的關係。遺憾的是,很多研究對經驗證據的解釋是有爭議的。被最為廣泛認同的結論是:實際利率增加使當期消費減少、儲蓄增加,但這種影響十分微弱。” 結論是很明顯的,利率增加,儲蓄是否增加,是不確定的。因此,IS-LM模型由於和傳統價格理論的“價格決定供求”的思維一樣,也犯了同樣的錯誤。
(3)“匯率決定國際貿易”的謬誤
在國際貿易中,傳統的觀點認為,一個國家的貨幣升值,會降低該國的出口貿易,簡單的說就是,匯率決定國際貿易。但是,人民幣對美元從2005年到2008年升值21%,中美兩國的國際貿易逆差卻在持續擴大。因此,國際貿易專家已經基本拋棄了匯率能夠決定國際貿易的觀點。六、需求定理產生謬誤的根本原因是顛倒了因果關係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當成交價格上漲時,有的人由於個人原因(如收入等)會減少購買,因此,傳統經濟學家就認為價格上漲,需求就會降低。可是,一部分人的需求在減少,可是,成交價格還是在上漲,說明一定是有其他人在繼續購買,因此,總的需求量會降低還是增加,我們是不知道的。

需求定律顛倒了價格和供求的因果關係

為什麼傳統經濟學家會產生這樣的錯誤?關鍵在於傳統經濟學家顛倒了供求和價格的因果關係。
“公雞叫,太陽出”,這個例子中從表面現象就推出這個規律,顯然是存在邏輯問題的。人們需要進一步分析,公雞為什麼會叫?這樣問題就一步步可以尋找到答案。
傳統經濟學家看到蘋果季節性降價,需求會增加的現象,就認為價格就是需求增加的原因。但是,我要問“價格為什麼會降低?”顯然原因在於供給。就如同有人拿刀傷人,警察不會認為是刀傷的人,就簡單把原因歸結於刀,還要調查誰在用刀,這才是根本原因。因此,我們要問:“價格為什麼會降低?”這個問題,就和“公雞為什麼會叫?”是類似的問題。我們不能看到公雞叫,太陽出來,就認為這個是規律。對於”價格降低需求增加的現象“,我們也不能輕易得出“價格降低需求會增加”的理論。如果都這樣僅從表面現象總結規律,而不去尋找現象後面的本質邏輯關係,這樣的理論會很多,但根本沒什麼用處。
“公雞叫,太陽出”的例子,生動地說明了我們要去挖掘事物本質的因果關係的重要性,而不是從表面現象就匆忙做出結論,從而顛倒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不要認為現實中,人們不會犯這樣的錯誤,有的社會學家曾經做過關於犯罪調查,他發現犯罪率低的時候,監獄裡的犯人也會減少,因此,他建議應該少建監獄,犯罪率就會下降。
由此可見,傳統價格理論不去分析價格變化的原因,只研究價格決定了什麼,不研究價格是如何形成的,這和“公雞叫,太陽出”的思維方式有什麼區別呢?
因此,對於一些明顯違背常理的邏輯錯誤,聰明的人很快就會發現謬誤所在。可是,有些錯誤,是很難發現的,特別是因果關係不清的事物。我們知道,科學不僅僅是事實的歸納,還必須經過嚴密的邏輯推理,我們可以通過邏輯推理,進一步來檢驗理論的真偽。
在邏輯學上,原命題成立,則逆否命題同樣和原命題成立,因為原命題和逆否命題是等價的。也就是說,從邏輯學的角度來看,A推出B為真命題,那么非B推出非A也為真命題。如:下雨(A)一定有雲(B),雲是因,雨是果,那么,沒有雲(非B)就一定不會下雨(非A)。這個例子說明原命題和逆否命題同為真假關係。因此,在邏輯學上,當無法直接證明原命題的真假時,可以通過證明逆否命題的真假,來辨別原命題的真假。
需求定律是說:價格上升(A),需求量將會減少(B)。按照邏輯學推理,需求定律的逆否命題是:需求量增加(非B),價格將下降(非A)。而現實中的實際情況是:需求量增加,價格將會上升。如:石油、樓房的需求量增加,價格都會上漲。需求定律的逆否命題顯然是假命題,那么,也就從邏輯推理上證明了需求定律這個原命題也為假命題。

新價格理論簡介

從上面傳統價格理論的謬誤可以看出,“價格能夠決定實際供求”的看法是錯誤的,價格決定不了實際供求,而是實際供求決定了價格,這就是“新價格理論”。其實,從交易的角度來說,供求是因,價格是交易的結果,因果關係是明確的。
為什麼傳統經濟學家會犯這種因果顛倒的錯誤?這是因為傳統經濟學家漠視價格的形成機制,認為價格是外生的,因而直接研究“價格決定了什麼”,強調價格調節供求的功能,從而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這種因果倒置的研究方法,因而產生了的種種謬誤,經濟學家左大培在《混亂的經濟學》(2006)中就已經指出: “按照正統的微觀經濟理論,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中,單個的企業和買者都不能影響物品的價格,而只能把它看作是外生給定的。根據這樣的企業和消費者行為,正統的微觀經濟理論才能證明,完全競爭能夠保證達到帕累托最優的資源配置,完全競爭在資源配置效率上優於其它的制度形式。但是這樣一種分析框架使正統的微觀經濟理論陷入了另一個難題:它必須說明,完全競爭條件下的物品價格是如何形成、如何決定的。自正統微觀經濟理論形成以來,它在一百多年中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幾乎沒有任何改變。”
“正統微觀經濟分析在說明完全競爭市場上的價格如何決定時,卻從來就沒有從個體最最佳化的理性行為這個層次上說明,完全競爭市場中的價格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它把問題簡單地從個體推給那個神秘的概念——“市場”,說任何單個的企業和消費者都不能獨自影響完全競爭的物品價格,完全競爭條件下的物品價格完全是由“市場”決定的,歸根結底是由“市場”上的“均衡價格”決定的。至於個體最最佳化的理性經濟行為如何參與決定物品價格,如何在“市場”決定價格的過程中起作用,它只好閉口不談。”
《交易理論》(何全勝,2010)一書,正是從傳統價格理論的謬誤之中,重新去尋找價格的形成機制,並根據價格形成的不同方式,將價格分為內生價格和外生價格,從而建立了“新價格理論”。
從交易的角度來說,由供求雙方經過自由交易所形成的價格,稱為市場價格,這種價格實質上是一種內生價格,是由交易雙方在在一個市場內部經過自由競爭後而形成的。也就是說,內生價格是由供求決定的,因此,供求決定價格,當供給不變,需求增加,價格將會上漲;當需求不變,供給增加,價格將會下降。其中,需求是指實際購買量,供給是指實際生產量,那么,就有:需求=供給—庫存。
與市場價格相比較,管制價格則屬於外生價格,是由交易雙方以外的因素所形成的價格。
外生價格不是由市場競爭而形成的,不是交易雙方自由意志的體現,因此違背了自由市場的交易原則,對需求者和供給者都有影響,因此,外生價格對需求者有“需求效應”,對供給者有“供給效應”。外生價格不是由供求決定的,因而會對供求產生影響,也許正是基於這一點,傳統經濟學家認為價格能夠決定供求,顯然是不明白內生價格與外生價格的區別和聯繫。
外生價格是以內生價格為基礎的。
當外生價格高於內生價格時,需求者收入和替代品的價格不變,會提高需求而降低其他替代物品的需求,反之亦然,這種情況稱為外生價格的“需求效應”。在這裡需要注意“需求效應”與傳統價格理論的區別。當外生價格低於內生價格,即使提高外生價格,如果提高后的外生價格依然低於內生價格,需求依然不會降低,如:自來水的價格。因此,價格上漲,需求可能增加,也可能減少。傳統價格理論認為價格上漲必然導致需求減少,顯然不能很好的解釋自來水的價格。
外生價格同樣會對供給者產生影響,如果外生價格高於內生價格,供給者的成本不變,同樣的銷售量會降低利潤,因此,供給者會減少供給,這稱為外生價格的“供給效應”。同樣,“供給效應”與傳統價格理論中的供給理論也有本質的區別。傳統價格理論認為價格上漲,供給會增加。但是,當外生價格低於內生價格時,如果外生價格提高后仍然低於內生價格,供給者在這個價格下可能還是處於虧損狀態,只是比提高價格前虧的少些而已,因此不會增加供給量。這同樣也可以解釋自來水價格。
外生價格的“需求效應”和“供給效應”同時產生作用,那么,實際交易量會增加還是降低就是不確定的,也就是說,外生價格對實際經濟的影響是不確定的,我們不能認為外生價格提高或者降低,經濟就會一定出現什麼情況。
因此,管制價格作為一種外生價格,關鍵要看它和內生價格的關係,要以內生價格為基礎進行分析。而傳統價格理論沒有進行區分,一味的認為只要價格上漲,需求就會減少,顯然是不科學的。
新價格理論”的內生價格和外生價格的作用原理,可以很好的解釋市場價格和投機價格等經濟現象,也可以用來分析勞動力價格管制、糧食價格補貼利率管制匯率管制等政府管制價格的情況,從而為分析“市場”和“政府”相互作用奠定了一個微觀理論基礎。下面可以從新古典主義學派和新凱恩斯主義學派的爭論來看“新價格理論”的這種作用。

新古典學派和新凱恩斯學派的爭論

自亞當·斯密建立經濟學以來,古典學派就強調“看不見的手”的作用,相信自由貿易,主張自由競爭,堅決反對高關稅,無需政府干預經濟活動,自由主義成為了古典經濟學的核心信念。古典學派的理論根基主要就是薩伊定律,供給決定需求,即所有生產出來的產品都可以銷售出去。這在當時物質貧困、生產不發達的情況下,基本是成立的,經濟活動不會出現供過於求的情況,供給會創造自己的需求,從而使供需平衡。 新古典學派繼承了古典學派自由主義的思想,但理論基礎改為了傳統的價格理論,認為價格可以決定供求,因此價格的靈活變動可以實現市場出清,自發地達到均衡狀態,市場會以它內在的機制維持其健康的運行,而不需要外生的政府力量進行干預。
凱恩斯基於經濟危機的出現,首先批判了薩伊定律,但沒有推翻自己的老師馬歇爾的價格理論,只是認為價格具有剛性,因而不能使市場出清,經濟不能自發地處於均衡狀態,因此主張外生的政府力量進行經濟干預。由此可見,凱恩斯從經濟危機的現象對傳統理論產生疑問,但他並沒有徹底否定他的老師馬歇爾“價格可以決定供求”的觀點,只是從價格剛性的角度予以分析,雖然他建立了現代總量經濟學,但他的價格剛性觀點並沒有擺脫傳統價格理論的思維,也沒有建立起一個新的微觀理論基礎,從而使總量經濟學派別林立,爭論不斷。
新凱恩斯主義對價格剛性的理論做了一些調整,認為由於選單成本等原因而形成了價格粘性,也沒有推翻傳統價格理論,也不具有說服力,並沒有得到新古典主義學派經濟學家的認可。但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也並不完全認可新古典主義的價格理論,新凱恩斯主義學派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甚至提出“拋棄供給和需求定律”(1987)。
由此可見,新古典學派和新凱恩斯學派的觀點是針鋒相對的,前者主張市場自由,後者主張國家干預,爭論的理論基礎就是價格理論——價格靈活和價格粘性。
新價格理論”認為價格並不能決定供求,而是供求決定了價格,因此,價格的靈活變動並不能使供求處於均衡狀態,市場出清只是一種特殊情況,市場自由交易並不具有內在的穩定性。另外,由於價值的主觀性和客觀性,導致供求雙方的交易結果具有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也就滿足不了科斯定理的前提條件,因此,自由交易並不能實現帕累托最優。再則,即使自由交易的競爭能夠提高效率,但會產生壟斷和贏者通吃的問題,從而造成分配不公和貧富分化等公平問題,市場並不能可持續發展,這是市場交易本身無法解決的。正是由於不確定性和公平等問題,從而造成了“市場失靈”,嚴重的時候甚至導致經濟危機。
由於“市場失靈”,凱恩斯將政府干預引入經濟運行之中,主張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應該主動地管理和協調經濟的運行,這是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對傳統理論的突破。但是,由於對封建君主制度和一些國家計畫經濟時代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的恐懼,“看得見的手”的負面作用要比“看不見的手”的負面作用明顯,以及近年自由主義思潮在學術理論的昌盛,經濟學界對政府干預的認識多局限於強調解除管制層面,忽視政府有效干預的積極作用,經濟學界只是強調自由市場經濟的建構,對政府干預經濟的政策多有迴避或是堅決反對。如在美國,新古典學派的理論占領了大學課堂,但新凱恩斯主義學派卻執掌著國家經濟政策
正因為如此,政府干預失去了經濟學理論研究的支持,國家對經濟的干預更難以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因而沒有形成良好的干預制度,政府干預存在大量的失序現象,例如商品市場上的假劣產品,金融市場上的欺詐,公用事業的壟斷暴利,政府內部的腐敗等等。可以說,市場的混亂與衝突既是政府干預過剩,又是政府干預不足的結果。因此,如何科學地認識政府干預的作用,改進政府效率,是經濟學研究的急迫任務。
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表明,“沒有市場是萬萬不能的”;西方各國經歷過經濟危機的發展也表明,“沒有政府也是萬萬不能的”。人們往往面臨著在“政府”與“市場”、“管制”與“自由”、“管制價格”與“市場價格”之間的兩難選擇,需要在政府與市場、公平與效率之間做出權衡,任何極端的做法和制度都會將人們帶向哈耶克所說的“通往奴役之路”,不是成為金錢的奴隸,就是成為權力的奴隸。各個國家需要在這兩個極端制度之間進行權衡,充分發揮“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的作用,選擇適合各自國家特點的發展道路,並不存在簡單一致的道路。這種“選擇”的過程也有“自然選擇”的意味,“選擇”的標準以人類文明的可持續發展為標準,因為人類不會選擇一條自我滅亡的道路,凡是能夠促進人類文明可持續發展的制度就會保留下來,對人類文明發展有反作用的制度就會被淘汰,這種制度的變遷是一個漫長的演化過程。
因此,新價格理論否定了傳統價格理論——價格靈活調整可以實現市場出清、自由市場能夠形成內在均衡的觀點,新古典學派的自由主義思想也就失去了理論基礎,從而為市場自由與政府干預的相互作用建立了一個微觀分析的理論基礎。市場自由強調內生價格的激勵作用,從而產生效率;政府管制的外生價格強調公平的作用,從而強制財富的平均分配以及人們基本的生存保障,兩者是相互配合才起作用的。
為什麼斯蒂格利茨在1987年就提出“拋棄供給和需求定律”,並在《經濟學的又一個世紀》中認為,“20世紀的經濟學患了精神分裂症,即個體經濟學和總量經濟學的脫節,這種脫節既表現為研究方法上的難以溝通,又反應出二者意識形態上的分歧與對立。”這就是因為,個體經濟學是建立在“意圖”之量上的,而總量經濟學是建立在“實際”之量上的。為什麼凱恩斯放棄了自己的老師馬歇爾的均衡價格分析的架構,而建立起非均衡分析的現代總量經濟學,並提出了“有效需求”的理念?這是因為,有效需求的實質就是“實際”需求。凱恩斯已經拋棄了這種虛無縹緲的“意圖”分析,而是開始進行“實際”分析。因此,個體經濟學與總量經濟學的這種矛盾,反映在意識形態的爭論上,就是個體經濟學認為市場經濟在價格機制的作用和調節下有內在的均衡性,因此認為市場可以自由均衡發展而無須政府干預,總量經濟學則認為市場經濟不能自發的達到均衡狀態,必須進行政府干預。
對此,王建國(北大光華教授,曾師從張五常、黃有光、楊小凱等人)也認為,“經濟的本質是交換,政治的本質是強奪;經濟用交換通過首次分配求激勵和效率;政治用強奪通過再分配求平等和公正”。這個觀點與《交易理論》可以說是不謀而合。科學就是這樣,大家走著走著,就走到一條道上去了,怎么可能會有那么多爭論呢,爭論越多,說明科學性還不夠。不過,科學也是在爭論(或者是多次實驗)中總結出來的,爭論完後,所形成的一致意見,大致就可以歸結為科學結論了。
(部分內容來自《交易理論》,何全勝著,新華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