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分析基礎(2019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圖書)

電路分析基礎(2019年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圖書)

《電路分析基礎》是由李麗敏編著,機械工業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高等院校電類精品推薦教材,適合高校一、二年級不分專業,按學科大類統一學習的學生使用。

該教材共分為15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電路模型和電路定律、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等。

基本介紹

  • 書名:電路分析基礎
  • 作者:李麗敏
  • ISBN:978-7-111-63600-7
  • 類別:高等院校電類精品推薦教材
  • 頁數:371頁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11月2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版面字數:663千字
成書過程,內容簡介,教材目錄,教育資源,教材特色,作者簡介,

成書過程

《電路分析基礎》以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電氣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制定的《電路分析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為依據,以培養高素質、創新型電氣、電子信息類高級套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從電專業的人才培養和學生就業最需要的專業基礎知識出發,重點強調“實踐性” “套用性” 和“工程性”,結合現代電路分析基礎的發展趨勢和電類課程教學改革形勢及實際需要編寫而成。
該教材由李麗敏編著,張玉峰教授全面審閱了書稿,並提出了建議,相關教師和學生也提出了反饋意見。在該教材的編寫過程中,編者吸取了參考文獻中一些專家學者的經驗,機械工業出版社編輯也對該教材提供了幫助。
2019年11月21日,該教材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電路分析基礎》共分為15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電路模型和電路定律、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電阻電路的一般分析、電路定理、一階電路、相量法、正弦穩態電路的分析、三相電路、含有耦合電感的電路、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拉普拉斯變換、網路函式、電路方程的矩陣形式、二連線埠網路、非線性電路簡介。

教材目錄

前言
緒論
第1章 電路模型和電路定律
1. 1 實際電路和電路模型
1. 1. 1 實際電路
1. 1. 2 電路模型
1. 2 電流、電壓及其參考方向
1. 2. 1 電流
1. 2. 2 電位、電壓和電動勢
1. 3 電能和電功率
1. 3. 1 電能
1. 3. 2 電功率
1. 4 電阻元件
1. 5 獨立電源
1. 5. 1 電壓源
1. 5. 2 電流源
1. 6 受控電源
1. 6. 1 受控源
1. 6. 2 受控源的注意事項
1. 7 基爾霍夫定律
1. 7. 1 幾個有關的常用電路術語
1. 7. 2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1. 7. 3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1. 8 套用案例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習題
第2章 電阻電路的等效變換
2. 1 電路的等效變換
2. 1. 1 電阻電路簡介
2. 1. 2 電路的等效變換
2. 2 電阻的等效變換
2. 2. 1 電阻的串聯
2. 2. 2 電阻的並聯
2. 2. 3 電阻的-△等效變換
2. 3 獨立源的等效變換
2. 3. 1 電壓源的串聯和並聯
2. 3. 2 電流源的串聯和並聯
2. 3. 3 實際電源的兩種模型及其等效變換
2. 4 含受控源一連線埠網路的等效
2. 4. 1 受控源的串、並聯及等效變換
2. 4. 2 輸入電阻
2. 5 套用案例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習題
第3章 電阻電路的一般分析
3. 1 電路的拓撲圖及電路方程的獨立性
3. 1. 1 網路圖論的初步知識
3. 1. 2 KCL、KVL 的獨立方程數
3. 2 2X法和支路法
3. 2. 1 2X法
3. 2. 2 支路電流法
3. 2. 3 支路電壓法
3. 3 網孔電流法
3. 3. 1 基本的網孔電流法
3. 3. 2 特殊的網孔電流法
3. 4 迴路電流法
3. 4. 1 基本的迴路電流法
3. 4. 2 特殊的迴路電流法
3. 5 節點電壓法
3. 5. 1 基本的節點電壓法
3. 5. 2 特殊的節點電壓法
3. 6 套用案例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習題
第4章 電路定理
4. 1 疊加定理
4. 1. 1 疊加定理的簡介
4. 1. 2 齊性定理的簡介
4. 2 替代定理
4. 2. 1 替代定理的簡介
4. 2. 2 注意事項
4. 2. 3 套用舉例
4. 3 戴維寧定理和諾頓定理
4. 3. 1  戴維寧定理和諾頓定理的簡介
4. 3. 2 定理的證明
4. 3. 3 定理的套用
4. 4 最大功率傳輸定理
4. 5 特勒根定理
4. 5. 1 特勒根定理的簡介
4. 5. 2 定理的驗證
4. 6 互易定理
4. 7 對偶原理
4. 8 套用案例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習題
第5章 一階電路
5. 1 動態元件
5. 1. 1 電容元件
5. 1. 2 電感元件
5. 2 動態電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條件
5. 2. 1 動態電路的方程
5. 2. 2 動態電路的初始條件
5. 3 一階電路的零輸入回響
5. 3. 1 一階RC 電路的零輸入回響
5. 3. 2 一階RL 電路的零輸入回響
5. 4 一階電路的零狀態回響
5. 4. 1 一階RC 電路的零狀態回響
5. 4. 2 一階RL 電路的零狀態回響
5. 5 一階電路的全回響
5. 5. 1 一階RC 電路的全回響
5. 5. 2 一階RL 電路的全回響
5. 5. 3 直流一階電路的三要素法
5. 6 一階電路的階躍回響和衝激回響
5. 6. 1 一階電路的階躍回響
5. 6. 2 一階電路的衝激回響
5. 7 套用案例
5. 7. 1 微分與積分電路
5. 7. 2 汽車點火電路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習題
第6章 相量法
6. 1 正弦交流電的基本概念
6. 1. 1 正弦交流電的優越性
6. 1. 2 正弦量的三要素
6. 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6. 2. 1 複數表示法及運算法則
6. 2. 2 相量表示法
6. 2. 3 正弦量運算的相量形式
6. 3 電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6. 3. 1 電路基本元件的相量形式
6. 3. 2 基爾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6. 4 套用案例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習題
第7章 正弦穩態電路的分析
7. 1 阻抗和導納
7. 1. 1 阻抗和導納的定義
7. 1. 2 阻抗、導納串聯與並聯及其等效互換
7. 2 正弦穩態電路的分析
7. 3 正弦穩態電路的功率
7. 3. 1 瞬時功率
7. 3. 2 平均功率(有功功率)
7. 3. 3 無功功率
7. 3. 4 視在功率
7. 3. 5 復功率
7. 4 功率因數及其提高
7. 4. 1 功率因數的定義
7. 4. 2 感性和容性負載的功率因數
7. 4. 3 提高功率因數的意義
7. 4. 4 提高功率因數的措施
7. 5 最大功率傳輸
7. 6 串、並聯諧振
7. 6. 1 串聯諧振
7. 6. 2 並聯諧振
7. 7 套用案例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習題
第8章 三相電路
8. 1 三相電路
8. 1. 1 三相電源
8. 1. 2 三相電路的連線
8. 2 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
8. 2. 1 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方法
8. 2. 2 套用舉例
8. 3 不對稱三相電路的概念
8. 3. 1 負載不對稱三相電路
8. 3. 2 對稱三相電路發生斷線、短路
8. 3. 3 相序指示器
8. 4 三相電路的功率及測量
8. 4. 1 三相電路功率的計算
8. 4. 2 三相電路功率的測量
8. 5 套用案例
8. 5. 1 電流對人體的作用
8. 5. 2 防止觸電的技術措施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習題
第9章 含有耦合電感的電路
9. 1 耦合電感
9. 1. 1 耦合現象
9. 1. 2 耦合電感的伏安關係
9. 2 含有耦合電感電路的計算
9. 2. 1 耦合電感的串聯
9. 2. 2 耦合電感的並聯
9. 2. 3 去耦等效電路
9. 3 空心變壓器
9. 3. 1 空心變壓器的電路模型
9. 3. 2 空心變壓器的等效電路
9. 4 理想變壓器
9. 4. 1 理想變壓器的三個理想化條件
9. 4. 2 理想變壓器的主要性能
9. 5 套用案例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習題
第10章 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
10. 1 非正弦周期信號
10. 1. 1 產生非正弦周期電壓和電流的原因
10. 1. 2 諧波分析法
10. 2 非正弦周期函式分解為傅立葉級數
10. 2. 1 非正弦周期函式的傅立葉級數
10. 2. 2 非正弦周期函式的頻譜
10. 3 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10. 3. 1 非正弦周期函式的有效值
10. 3. 2 非正弦周期函式的平均值
10. 3. 3 非正弦周期電流與電壓的測量
10. 3. 4 非正弦周期函式的平均功率
10. 3. 5 非正弦周期函式的視在功率
10. 4 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的計算
10. 5 套用案例
10. 5. 1 濾波器
10. 5. 2 頻譜分析儀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習題
第11章 拉普拉斯變換
11. 1 拉普拉斯變換及其基本性質
11. 1. 1 拉普拉斯變換的定義
11. 1. 2 拉普拉斯變換的基本性質
11. 2 拉普拉斯反變換
11. 2. 1 求拉普拉斯反變換的方法
11. 2. 2 部分分式展開法
11. 3 運算電路
11. 3. 1 基爾霍夫定律的運算形式
11. 3. 2 電路元件電壓、電流關係的運算形式
11. 3. 3 運算電路模型
11. 4 套用拉普拉斯變換法分析線性電路
11. 4. 1 運算法和相量法的比較
11. 4. 2 運算法的套用
11. 5 套用案例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習題
第12章 網路函式
12. 1 網路函式
12. 1. 1 網路函式的定義及分類
12. 1. 2 網路函式的性質
12. 2 網路函式的零點和極點
12. 2. 1 零點、極點的定義
12. 2. 2 零點、極點分布圖
12. 3 零點、極點與衝激回響
12. 3. 1 零點、極點與衝激回響的關係
12. 3. 2 網路函式的零點、極點與系統穩定性之間的關係276
12. 4 零點、極點與頻率回響
12. 5 卷積
12. 5. 1 卷積的定義
12. 5. 2 卷積定理
12. 5. 3 卷積定理套用
12. 6 套用案例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習題
第13章 電路方程的矩陣形式
13. 1 割集
13. 1. 1 割集的定義
13. 1. 2 割集的確定
13. 1. 3 基本割集
13. 2 關聯矩陣、割集矩陣和迴路矩陣
13. 2. 1 關聯矩陣、割集矩陣和迴路矩陣的定義
13. 2. 2 用矩陣A、Q、B 表示的基爾霍夫定律的矩陣形式
13. 3 迴路電流方程的矩陣形式
13. 3. 1 複合支路
13. 3. 2 支路方程的矩陣形式
13. 3. 3 迴路電流方程的矩陣形式
13. 4 節點電壓方程的矩陣形式
13. 4. 1 支路方程的矩陣形式
13. 4. 2 節點電壓方程的矩陣形式
13. 5 割集電壓方程的矩陣形式
13. 6 狀態方程
13. 6. 1 狀態變數和狀態方程
13. 6. 2 狀態方程的列寫方法
13. 7 套用案例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習題
第14章 二連線埠網路
14. 1 二連線埠網路概述
14. 1. 1 一連線埠網路
14. 1. 2 二連線埠網路
14. 2 二連線埠網路的方程和參數
14. 2. 1 導納方程和Y 參數
14. 2. 2 阻抗方程和Z 參數
14. 2. 3 傳輸方程和T 參數
14. 2. 4 混合方程和H 參數
14. 3 二連線埠的等效電路
14. 3. 1 Z 參數等效電路
14. 3. 2 Y 參數等效電路
14. 4 有載二連線埠網路和特性阻抗
14. 4. 1 有載二連線埠網路
14. 4. 2 二連線埠網路的特性阻抗
14. 5 二連線埠網路的連線
14. 5. 1 二連線埠網路的級聯
14. 5. 2 二連線埠網路的並聯
14. 5. 3 二連線埠網路的串聯
14. 6 套用案例
14. 6. 1 迴轉器
14. 6. 2 負阻抗變換器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習題
第15章 非線性電路簡介
15. 1 非線性元件
15. 1. 1 非線性電阻
15. 1. 2 非線性電容
15. 1. 3 非線性電感
15. 1. 4 憶阻器
15. 2 非線性電阻電路的分析
15. 2. 1 解析法
15. 2. 2 圖解法(曲線相交法)
15. 2. 3 小信號分析法
15. 2. 4 分段線性化法
15. 3 非線性電路中的混沌現象
15. 4 套用案例
本章小結
自測題
習題
附錄 仿真軟體Multisim14 在電路分析中的套用
A. 1 Multisim 14 簡介
A. 2 Multisim 14 的操作界面
A. 2. 1 基本工作界面介紹
A. 2. 2 常用器件庫和儀表
A. 3 Multisim 14 的仿真方法
A. 4 Multisim 14 基礎仿真實例
A. 5 Multisim 14 設計仿真實驗
A. 5. 1 課內實驗內容及教學基本要求
A. 5. 2 電路分析基礎課程設計仿真實例
參考文獻

教育資源

《電路分析基礎》配套資源與教材完全一致,包含全部例題和課後習題的多媒體PPT課件、64個微課動畫視頻、含10套試題及標準答案的試題庫、教學大綱、授課計畫書 、電子教案等。
資源名稱資源類型作者責編
電路課件
PPT課件
李麗敏
任鑫

教材特色

1.“網際網路+教育”:該書是融合出版創新型立體化教材,反映了新的技術與教學趨勢。
2.立體化教學:該書提供全方位的教學解決方案。
3.教、學、練、思、做:採用分層次遞進的教、學、練、思、做相結合的結構,培養學生會思考、會學習、會套用。由單調的灌輸式轉變為互動式、討論式和體驗式。
4.套用型培養:增加憶阻器等新技術的介紹和套用,以培養高素質的套用型人才為目標。每章都有“套用案例”,目的是向學生演示怎樣將所學到的公式和理論套用到實際。
5.大類化需求:聯繫當前科學技術發展新成果,介紹課程的前沿內容和新動態、課程中的熱點問題和新思維方法的套用情況,目的是激發學生在電氣、電子和計算機工程方面的興趣,培養學生創新的精神。
6.在內容的側重性方面,《電路分析基礎》立足於高校師生教學、學習實踐的需要闡述電路分析基礎理論,突出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使讀者通過學習能夠掌握從電路分析基礎的理論知識進一步向實踐能力的有效轉化,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理論服務於實踐的要求。
7.從內容的前沿性方面,《電路分析基礎》吸收了相關的電路理論,使讀者能夠跟隨理論前沿,吸收新鮮的理論營養。此外,還將電磁理論及相關科學技術的發展簡史與電路理論新的動態融入相關電路理論中加以介紹,使讀者在學習前沿理論的同時,能夠理解各種理論的傳承性和相關性。
8.在寫作特色方面,該教材對內容進行了選擇,並考慮了與其他後續課程教材的銜接,對每一個標題都進行了論述。
9.在案例選擇分析方面,該教材堅持實用性、針對性的原則, 突出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強調如何將理論套用於實際問題的分析。該教材使用套用案例來佐證理論的正確性。
10.在編寫體例方面,該教材每章增加思維導圖一樣的標註重點、難點的知識結構圖和主要知識列表,把每章的主要內容濃縮在圖表里。

作者簡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