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政務教程(2009年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電子政務教程(2009年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公共管理系列教材·電子政務教程》是2009年同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白慶華。該書是為MPA學員、公共管理專業學員編寫的教材,也適於做政府公務員以及從事電子政務的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用書。

基本介紹

  • 書名:公共管理系列教材·電子政務教程
  • 作者:白慶華
  • 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11月1日
  • 頁數:301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0840581, 7560840582
  • 正文語種:簡體中文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作者簡介

白慶華,江蘇省鎮江市人,畢業於天津大學,大學畢業後曾在國內大、中型企業和政府機構從事信息技術和管理工作17年,熟悉企業及政府,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1987年後,在英國Strethclyde大學、加拿大Alberta大學、Calgary大學等的管理科學和信息系統系進修和擔任過高級訪問學者多年。現任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同濟大學城市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同濟大學城市管理和城市信息化研究所所長。
白慶華教授從1996年起至今,致力於城市管理系統工程研究,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和信息系統方法的交融來研究城市這一大系統,主要研究內容為:電子政務、數字城市、城市信息化、政府應急管理、政府治理和流程再造等。已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80餘篇,主編或參編專著多部,如《系統集成與信息集成》、《計算機輔助管理和決策》、《系統分析與項目管理》、《現代城市管理》等,多年來,承擔了大量國家、省部級有關電子政務和城市信息化研究項目,獲得豐碩成果,這些項目針對政府和城市發展實際需求,輔助政府領導人形成正確決策,因而,獲得了政府高度重視,個人也因此積累了這方面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同時,白慶華教授也一直工作於教學一線和培養研究生上。

內容簡介

《電子政務教程》從MPA學員和政府公務員實際需求出發,對電子政務的主要方面進行了系統介紹,全書分七大部分,共26章,分別闡述了電子政務的基本概念,我國電子政務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電子政務的規劃,電子政務的實施,電子政務的運行與服務,電子政務中用到的主要技術,電子政務的管理等。全書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國外先進經驗和我國國情相結合,抓住電子政務的核心——政務,重點介紹在信息技術支持下政務隨之發生的變革和政府職能的轉變。

目錄

總序
前言
第一部分 電子政務導論
第1章 電子政務基本概念和發展歷程
1.1 電子政務的定義
1.2 電子政務的基本內容與基本特徵
1.3 電子政務的產生背景
1.4 電子政務的發展階段
第2章 電子政務與政府管理
2.1 電子政務與“陽光政府”
2.2 電子政務與政府客戶管理
2.3 電子政務與政府知識管理
第3章 電子政務總體框架及其內容和形式
3.1 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框架
3.2 電子政務服務的對象、內容和形式
第4章 國外電子政務現狀及發展趨勢
4.1 美國電子政務
4.2 加拿大電子政務
4.3 英國電子政務
4.4 新加坡電子政務
第二部分 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現狀與存在問題
第5章 我國電子政務發展的歷程和取得的成績
5.1 我國政府電子政務建設歷程
5.2 中國電子政務中的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情況
5.3 重點業務系統建設開始發揮作用
5.4 政府上網工程已具規模
5.5 電子政務取得的成效
第6章 我國電子政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6.1 對電子政務的認識仍然存在誤區
6.2 電子政務系統“條塊分割”形成信息孤島
6.3 信息化發展失衡
6.4 電子政務公共服務較為薄弱
6.5 安全保障缺乏整體統籌和資金
6.6 缺乏總體規劃和相關標準
6.7 缺乏全面的評價、監督體系
6.8 複合型信息化人才欠缺,普及和培訓仍待加強
6.9 資金瓶頸
6.10 多頭管理和管理職能缺位
第三部分 電子政務的規劃
第7章 從政府模型到電子政務模型
7.1 政府的定義、範式和職能
7.2 政府模型
7.3 電子政務總體模型
7.4 電子政務中的子模型
第8章 政府信息資源規劃和共享模式
8.1 GIRP的概念和作用
8.2 GIRP的基本工作步驟
8.3 政府信息資源共享路徑和模式
第9章 政府業務流程再造
9.1 政府的目標、職能、流程和業務活動
9.2 GPR的概念和目標
9.3 GPR的起源
9.4 GPR與電子政務的關係
9.5 GPR中的流程識別
9.6 GPR的步驟
9.7 GPR的最佳化
9.8 實施GPR的風險和對策
9.9 GPR案例
第10章 電子政務技術平台規劃和一站式服務規劃
10.1 統一的安全電子政務平台規劃
10.2 一站式電子政務服務規劃
第四部分 電子政務的實施
第11章 電子政務項目的外包
11.1 電子政務項目外包的模式
11.2 外包項目的招標
11.3 外包項目的契約
11.4 政府在外包項目中的主要任務
第12章 電子政務項目的項目管理
12.1 電子政務項目管理的全過程
12.2 電子政務項目的特性
12.3 電子政務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2.4 組織管理
12.5 計畫管理
12.6 範圍管理
12.7 進度管理
12.8 成本管理
12.9 質量管理
第13章 電子政務項目的監理與審計
13.1 電子政務工程監理
13.2 電子政務工程監理的基本框架
13.3 監理的階段實施
13.4 信息系統審計
13.5 電子政務審計
13.6 電子政務審計的方法
第五部分 電子政務的運行與服務
第14章 政務入口網站的運行
14.1 政務入口網站概述
14.2 政務入口網站的運行管理
14.3 政務入口網站的維護
14.4 政務入口網站的安全管理
第15章 政府對內部雇員服務的電子政務
15.1 G2E電子政務的內容
15.2 G2E電子政務的業務類型
15.3 電子公文流轉
15.4 網上辦公
15.5 電子培訓
15.6 績效評估
15.7 知識管理
15.8 決策支持
第16章 政府對市民服務的電子政務
16.1 G2C電子政務定義
16.2 電子化社會保障服務
16.3 電子化個性服務
16.4 電子化社會服務
第17章 政府對企業服務的電子政務
17.1 G2B電子政務定義
17.2 電子採購與招標
17.3 電子稅務
17.4 電子證照辦理
17.5 綜合信息服務
17.6 中小企業電子服務
第18章政府及政府部門之間的電子政務
18.1 G2G電子政務定義
18.2 電子法規政策系統
18.3 電子司法檔案系統
18.4 電子財政管理系統
18.5 城市網路管理系統
18.6 辦公自動化系統
第六部分 電子政務的主要支撐技術
第19章web及相關技術
19.1 Web2.0技術
19.2 SOA/Webservice/XML
19.3 Portal
19.4 其他web技術
第20章資料庫技術
20.1 電子政務系統的數據管理
20.2 資料庫環境下的數據組織
20.3 數據模型
20.4 關係模式規範化
20.5 數據視圖概念
20.6 虛擬存儲技術
20.7 政府數據資源的基礎設施建設
第21章 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
21.1 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發展的背景
21.2 數據倉庫
21.3 在線上分析處理
21.4 數據挖掘
21.5 電子政務與商務智慧型的融合
第22章 計算機網路
22.1 計算機網路概述
22.2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
22.3 網路傳輸介質和網路互聯設備
22.4 TCP/IP協定
22.5 Internet、Intranet與Extranet
22.6 網路通信結構模式
22.7 中國電子政務網路模型
22.8 電子政務網路新技術
第23章 工作流技術
23.1 工作流技術概述
23.2 基於工作流技術的電子政務系統
23.3 常用的工作流管理系統
第七部分 電子政務的管理
第24章 電子政務的績效評價
24.1 電子政務績效評價的意義
24.2 電子政務績效評價的原則
24.3 績效評價的過程
24.4 典型的電子政務績效評價的方法
24.5 電子政務績效評價的指標體系
24.6 電子政務的內部績效評價
第25章 電子政務的安全管理
25.1 電子政務的安全管理體系
25.2 安全技術體系
25.3 安全組織體系
25.4 安全制度體系
25.5 電子政務安全的風險管理
25.6 社會化安全服務
第26章 電子政務的人才培養與CIO
26.1 電子政務給政府工作人員帶來的變化
26.2 電子政務對政府工作人員的信息素養要求
26.3 政府工作人員的電子學習與培訓
26.4 美國政府CIO制度簡介
26.5 CIO的職責
26.6 對政府CIO要求
26.7 我國電子政務中的CIO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