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德明(成都中醫學院教授)

雷德明(成都中醫學院教授)

醫生雷德明(1928~?),別名羲田,男,四川省自貢市人。國小肄業後習醫,7年之後即懸壺於自貢善後橋、大安街等地。1957年調成都中醫學院任教,在中醫藥教育戰線上辛勤耕耘。彭履祥教授曾稱讚他為“活字典”。先後任教員、講師、副教授、教授,1983~1987年,任中醫內科碩士導師、博士生指導組成員,院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曾兼任成都市中醫學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1988年告老還鄉,受聘於自貢市中醫院、自井區中醫院,從事醫療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雷德明
  • 別名:羲田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性別:男
  • 籍貫:四川省自貢市
  • 政治面貌:民眾
個人成就及履歷,人物醫德,學術研究,

個人成就及履歷

除主講本科、專科、西學中班的《中醫內科》課程外,還為進修班講授《金匱》《傷寒》《中藥學》等課程,並承擔了臨床教學和畢業生帶習工作。在“文革”後期,為提高農村衛生工作水平,先後承擔了井研縣、什邡縣、崇慶縣培訓基層醫務人員的工作。除參加編寫教材外,還擔任針灸、中草藥、按摩推拿的課堂教學任務。編寫了中醫自學教材《中醫內科學》及內部使用的《內科講義》3種。參加編寫了《內兒科學》(四川人民出版杜,1975)、《中醫內科手冊》(四川人民出版社,1963)、《中醫內科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主持審定了《中醫內科講義》(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人物醫德

效法東垣、景岳,長於治脾腎疾病,倡導老年疾病以脾腎虛為本,挾瘀兼痰為標。熱心為病員服務,關心體貼病員,無論貴賤貧富,均一視同仁。

學術研究

內科學的教學和臨床實踐,需要有廣闊而堅實的基礎,並要對經典及相關學科有較深的研究。因此,他虛心好學,溫故知新,持之以恆,不斷學有所得。參與校勘《景岳全書》,承擔診斷、外科部分的校勘整理工作,該項目獲1987年四川省中醫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和1993年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對有毒中藥的套用有較深研究,著有“馬錢子的炮製與臨床套用”、“漫談烏頭、附子、一枝蒿”等論文,對有毒中藥的臨床套用有一定指導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