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陵

雲陵

雲陵:西漢昭帝劉弗陵之生母鉤弋夫人趙婕妤葬於雲陽,被追封為皇太后,發卒二萬人建起一座陵,邑三千戶守護。雲陵又被稱為 “陽陵”、“思合墓” 或 “女陵”。

關於雲陵和鉤弋夫人的故事,史書上有很多詳細記載。西漢司馬遷在《史記·外戚世家》記載道: “鉤弋夫人姓趙氏,河間人也。得幸於武帝,生子一人,昭帝是也。”唐初《括地誌》中記述雲陵:“陵在雲陽縣西北五十里。”(指唐朝雲陽縣,治所在今陝西省鹹陽市涇陽縣境內)。《三輔黃圖》又記: “昭帝母趙婕妤雲陵,在雲陽甘泉宮南,今人呼之為女陵。”《關中勝跡圖志》記載道: “鉤弋夫人墓在淳化縣北三十里。“乾隆《淳化縣誌》記載; “舊時昭帝發卒二萬人築陵,號為雲陵。 自漢始元迄今已一千七百六十餘年,遺冢巍然,俗呼大圪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陵
  • 記載:《漢書‧外戚傳上》.
  • 底部邊長:155米 至 158米.
  • 周長:1220米.
歷史,結構,地理位置,

歷史

從淳化縣城向北翻過一條溝後,遠遠就可以望見一座漢冢,此乃鉤弋夫人云陵。《漢書‧外戚傳上》中記載:”鉤弋婕妤從幸甘泉,有過見譴,以憂死,因葬雲陽。“”昭帝即位,追尊鉤弋婕妤為皇太后,發卒二萬人起雲陵,邑三千戶。在北面甘泉宮遺址曾經採集過長勿相忘的文字瓦當,傳說就是昭帝思念自己的母親而專門製作的,也有說是漢武帝晚年懷念鉤弋夫人所做。
《漢書》中的鉤弋夫人的死因記載的較為簡單,讓人抹不清頭腦。不過《史記‧外戚世家》記述鉤弋夫人死的經過較為詳細:公元前88年,「上居甘泉宮,召畫工圖畫周公負成王也。於是左右群臣知武帝欲立少子也。後數日,帝譴責鉤弋夫人。夫人脫簪珥叩頭。帝曰:『引持去,送掖庭獄!』夫人還顧,帝曰:『趣行,女不得活!』夫人死雲陽宮。」這就是常說的:「欲立其子,必先殺其母」。

結構

史書記載與雲陵的現狀相印證,雲陵在今縣北鐵王鄉南部,大訖埏村以西,俗名大圪撻。墓冢封土為覆斗形,底部邊長1 55米至158米,清晰。墓冢表面計32400平方米, 占地約54畝。陵園設有四門,門外置雙闕,西闕、北闕在過去農田基建中破壞嚴重,東闕和南闕至今保存比較完好。闕高1.5米至4米,長20米左右,夯土築成,墓冢及四闕以外今為農耕地,垣牆無跡可覓。如果從四門闕向左右延伸至交叉點作為垣牆,則東西牆長337米,南北牆長283米,周長1220米。墓冢位置在陵園內偏東南處。陵園東南角和西南角,各有略高於地面土丘,其下埋有磚瓦殘件和夯土,從其位置看,為角樓建築遺蹟。南闕外有南北走向的道路痕跡,寬約10米,其上農作物歷年色象有別,疑為陵前司馬道。

地理位置

雲陵西偏南, 曾發現南北走向寬約3米,長約300米卵石鋪地,有人猜測這或許是“月游衣冠”的道路,連線寢園和陵廟。這條道路附近,分布密集的瓦礫,有圓形和五角形下水管道出土,看來這一帶有大型建築。道路之南有一處建築遺蹟,東西長達200餘米,這有可能是寢廟建築物所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