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都

雲都

雲都,宿州別稱,宿州是華東地區最具特色的雲計算中心、全國第5家量子通信節點城市、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市、“寬頻中國”示範市。宿州擁有宿州智慧雲計算產業園、中科雲智慧(宿州)產業園兩大國家級雲計算中心。2015年8月7日,安徽省經信委、宿州市人民政府與華為公司在合肥市簽署了雲計算產業發展戰略三方合作協定會議上首次提出雲都概念。

宿州境內平台雲(PAAS)有世紀互聯集團、中科院雲計算中心華為雲服務、金山雲服務、榮耀手機雲、小米手機雲、科大訊飛雲服務、套用雲(SAAS)宿想、炫我、上科院、億贊普、中國網庫、超芯電子等20家知名企業。

2015年12月22日,宿州·華為大數據套用高峰論壇,全國各地的200餘家大數據相關企業出席,共同分享宿州雲計算、大數據發展和智慧城市建設的經驗,探討雲計算、大數據產業的新思路、行業融合和優勢互補發展的新模式以及雲時代的轉型機遇和挑戰等熱點問題。

截至2017年底,宿州共落戶雲計算相關企業近700家,投入運營200餘家,實現產值124億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雲都
  • 外文名稱:Yun du
  • 別名宿州
  • 行政區類別:省轄市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蕭、碭、靈、泗、埇
  • 政府駐地埇橋區
  • 電話區號:0557
  • 郵政區碼:235200
  • 地理位置:中國華東
  • 面積:9787平方公里
  • 人口:537.8萬人(常住人口)
  • 方言宿州方言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皇藏峪聖泉寺
  • 機場宿州機場
  • 火車站宿州南站宿州站
  • 車牌代碼:皖L
  • 名片:華東地區最大“雲計算”中心
  • 其他:中國在建最大雲計算數據中心
  • 其他:全國首個雲計算產業示範園區
概述,雲計算產業基地,發展戰略,自然條件,地理區位,氣候特徵,電力,生態,政治,高峰論壇,發展,發展方向,配套服務,產業政策,政務環境,雲產業,輻射範圍,發展目標,產業體系,科技創新,自主創新,產業集聚,

概述

今後,長三角地區許多個人用戶無需電腦主機,只需運用一隻小巧輕便的金屬盒,通過網路就可實現線上計算,開機和運算速度遠遠超過目前的個人電腦,而他們的“電腦主機”可能統統集中在宿州的雲計算產業園區。
雲都
4月8日上午,坐落在宿州市宿馬現代產業園區的中科雲智慧(宿州)產業園迎來首期18個項目入駐,這標誌著宿州朝著建成全國領先的雲計算中心邁出重要一步。今後它們將面向長三角和全國提供“基礎雲”服務。中科雲智慧(宿州)產業園是由中科院雲計算中心落實國家雲計算產業發展戰略的總體要求,國家發改委國際合作中心統籌總體規劃,指導全國布局,落戶宿州的首個雲計算產業示範園區。產業園總投資80億元,項目建成後,年銷售產值有望達到400億元。當天上午簽約的18個項目首期總投資52億元,以構建雲計算產業生態系統的基礎架構為重點,主要包括雲計算基礎設施和公共支撐平台,衛星套用與服務產業體系,現代物流產業體系,智慧型交通基礎設施與產業體系,基於規範和標準的雲智慧社區示範項目。
在此之前,宿州市政府與世紀互聯集團合作建設了宿州智慧雲計算產業園,園區占地500畝、總投資76億元,計畫5年時間,完成10萬平方米雲計算數據中心,同時建設研發、會議、展示、體驗、培訓等配套設施53萬平方米,以及宿州到上海、杭州等地的雲計算光纖網路,屆時可實現產值34億元、稅收4億元。目前,產業園內的2萬平方米的雲計算數據中心已主體封頂,5月份將完成電力和網路寬頻的接入,7月初將正式運營。宿州智慧雲計算產業園和中科雲智慧(宿州)產業園分別承擔雲計算中心硬體平台和軟體平台建設。
“兩大雲計算產業園的落戶,對於打造在全國範圍內有影響力的創新產業園、高新企業群,都將具有示範意義。它們為宿州這樣一個傳統農業地區提供了彎道超越的契機,打造了跨越崛起的平台。”宿州市政府一位負責同志說。
宿州智慧雲計算產業園總投資76億元,是中國最大的在建雲計算中心,建成後將面向中央政府部門、重點行業企業總部、國際及中國500強企業提供雲計算數據中心外包服務。華為雲服務宿州基地投資6億元建設,依託雲計算數據中心,打造“前店後廠”的雲產業模式,致力將宿州打造成為雲服務產業支撐中心、區域備份中心和業務承接中心。
雲都雲都

雲計算產業基地

8月7日,安徽省經信委、宿州市政府與華為公司在合肥簽署雲計算產業發展戰略三方合作協定。此次三方合作,將集合政策、資金、企業資源等方面優勢,以宿州雲計算數據中心為基礎,在宿州打造華東地區雲計算套用樣板點。今後,宿州將成為華東地區信息消費支撐中心和雲計算產業基地。
7月30日,華為正式對外發布了企業雲服務戰略,在過去四年,華為企業雲提供金融雲、城市雲、媒資雲、園區雲、軟體開發雲等多個行業解決方案,已在全國12個城市部署雲計算數據中心節點,擁有近15萬平米的數據中心機房。
依託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宿州市人民政府在政策、資金、企業資源等方面優勢,以及華為在“企業雲服務”方面的品牌、技術優勢,三方本著互惠共贏的原則展開合作,將以宿州雲計算數據中心為基礎,在宿州打造華東地區雲計算套用樣板點,加速雲計算產業的發展,推動“大數據套用示範區”、“智慧型製造示範區”“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等特色產業帶建設和“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和創新平台”等眾創體系建設,加速城市雲解決方案在華東地區的落地。
近年來,宿州市大力實施工業化和城鎮化“雙輪驅動”戰略,深刻把握“網際網路+”發展大勢,大力發展雲計算產業,以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攜手華為,宿州在基礎雲、服務雲、套用雲三大雲產業平台建設加快,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業態取得了快速發展。“我們將以此次簽約為契機,充分發揮三方優勢,努力推動宿州乃至全省雲計算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宿州市市長史翔說。
安徽省經信委主任牛弩韜認為,本次華為公司牽手宿州,將為雲計算從“漫步雲端”到“落地生根”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此次三方合作,省經信委將會加強政策支持,支持省內外產業鏈配套企業優先落戶宿州,支持省內企業購買華為企業雲服務,推動戰略合作協定的落地。合力把宿州打造成為華東地區信息消費支撐中心和雲計算產業基地。”牛弩韜表示。

發展戰略

2015年8月7日,安徽省經信委、宿州市人民政府與華為公司在合肥市簽署了雲計算產業發展戰略三方合作協定。省經信委主任牛弩韜、宿州市市長史翔、華為企業雲服務總裁楊瑞凱等出席了本次簽約儀式。
合作三方本著互惠共贏的合作原則,依託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宿州市人民政府在政策、資金、企業資源等方面優勢,和華為在“企業雲服務”方面的品牌、技術優勢,以宿州雲計算數據中心為依託,將宿州打造成華東地區信息消費的支撐中心、雲計算產業基地,拓展雲計算服務市場;推動 “大數據套用示範區”、“智慧型製造示範區”“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等特色產業帶建設和“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和創新平台”等眾創體系建設。
省經信委主任牛弩韜表示:本次華為公司牽手宿州,將為雲計算從”漫步雲端“到”落地生根“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此次三方合作,省經信委將會加強政策支持,按照“一業一策、分業推進“的原則,加快推進江淮雲數據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支持省內外產業鏈配套企業優先落戶宿州,支持省內企業購買華為企業雲服務,推動戰略合作協定的落地。合力把宿州打造成為華東地區信息消費支撐中心和雲計算產業基地。
宿州市市長史翔表示:近年來,宿州市大力實施工業化和城鎮化“雙輪驅動“戰略,深刻把握“網際網路+”發展大勢,大力發展雲計算產業,以科技創新驅動經濟發展為重要戰略選擇,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尤其是省經信委的大力支持。我們將以此次簽約為契機,充分發揮三方優勢,努力推動宿州乃至全省雲計算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華為企業雲服務總裁楊瑞凱表示:在省經信委的指導和宿州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華為公司將以更多的資源以及端到端的企業級IT基礎設施,與宿州市政府合力打造安徽省雲計算套用樣板點,加速雲計算產業的發展。
7月30日,華為正式對外發布了企業雲服務戰略,在過去四年,華為企業雲提供金融雲、城市雲、媒資雲、園區雲、軟體開發雲等多個行業解決方案,已在全國12個城市部署雲計算數據中心節點,擁有近15萬平米的數據中心機房。本次安徽省經信委、宿州市人民政府與華為戰略合作的達成,對於加速城市雲解決方案在華東地區的落地,協助“雲都”宿州打造成為華東雲計算樣板點意義非凡,未來三方合作的空間和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自然條件

地理區位

對於雲計算產業而言,建立大規模數據中心是基礎條件,然後要保證數據中心有效、可靠運行,當然最重要的是將之套用起來,為生產和套用服務,開花結果。無論從哪些方面來看,宿州都有著發展雲計算產業的條件優勢。宿州是長三角城市群中原經濟區重要節點,宿淮城市組群城市、安徽區域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安徽省重要的交通樞紐,作為中原經濟區的中心城市和京滬間的中點城市,宿州具備了獨立建設或與周邊各省區聯合打造雲計算產業區域集聚區的基礎條件。現在大數據產業正在由這些發達的沿海地區往內陸地區進行轉移,而宿州正好處在這個轉移的交接處,大規模數據中心的建設,剛好能為大數據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計算和存儲資源支撐。宿州位於蘇魯豫皖四省交界,是北京至上海的高鐵中間站點、是歐亞大陸橋東部的橋頭堡、淮海經濟區的中心地帶,從時間上看實現1小時到合肥、南京,2小時到上海,3小時到北京,區位交通優勢非常突出。這就為很多企業家到宿州來投資創造了便利條件,特別是高端人才感覺來去方便。

氣候特徵

宿州自然條件優越,年平均氣溫15.7°C,適於大規模數據中心設備的自然冷卻,有近6個月時間不需要空調系統,有利於降低運營成本;從土地和地理環境看,宿州擁有比較穩定的地質結構,遠離地震帶,歷史上也沒有發生過大的洪澇災害,能夠保障大型數據中心的穩定運行。

電力

電力充足,成本較低。一個10萬平方米機房的用電量約為20萬—30萬千伏安,用電支出占運營成本的50%—80%以上,而宿州電力資源充足,且電價比沿海城市每度低0.3—0.5元,完全可以滿足數據中心用電需求;而且與全國同類城市相比,宿州在基礎設施、工資福利和稅收等方面成本較低,這些都極大地降低企業成本,綜合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生態

宿州自然條件好,沒有什麼自然災害,既有中小城市的舒適度,也具備了大城市的功能性,還有田園小鎮的原生態。宿州沒有過度開發,很少各類污染,生態環境好,宜商宜業宜居,創建國家級文明城市正在開展,是標準的山清水秀、天藍地綠的地方。

政治

可以說,宿州特有的地理條件和區位優勢,不僅適合雲計算產業的發展,而且也為已經制定的四個中心戰略的執行提供了可靠保證。

高峰論壇

2015年12月22日,宿州市舉辦了一場大數據套用高峰論壇,全國各地的200餘家大數據相關企業出席,共同分享宿州雲計算、大數據發展和智慧城市建設的經驗,探討雲計算、大數據產業的新思路、行業融合和優勢互補發展的新模式以及雲時代的轉型機遇和挑戰等熱點問題。當天,中國智慧型交通系統控股有限公司、首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華錄信息產業有限公司、成都勤智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美信時代科技有限公司五家雲計算企業與宿州市人民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引起業界的一片驚嘆。

發展

宿州位於安徽東北部,是安徽省加快皖北發展的一個重要城市,宿州市委、市政府為回響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發展的戰略,認真調研並聽取了專家的意見,從2011年開始將雲計算作為加快宿州工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產業來抓,為了加快發展,宿州市成立了高新區,其首位產業就是雲計算產業。 2011年開始,“網際網路+”、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等概念還沒有出來,宿州市委、市政府就已下了先手棋,早早對雲計算產業謀篇布局,爭取了很大的主動權。

發展方向

宿州市政府按照“規劃引領、政府推動、園區主導、市場運作”的原則,摸索出“率先發展基礎雲、注重建設平台雲、全面開發套用雲”的“宿州模式”,打造雲計算全產業鏈。
首先,從基礎雲(IAAS)做起,2012年起,與世紀互聯合作建設規模10萬平方米數據中心機房,現已建成第一棟2萬平方米機房,目前已全部投運,第二棟、第三棟4萬平方米機房預計2016年可交付使用,將率先把醫療雲、交通雲、金融雲全部遷到宿州雲端。其次,搭建平台雲(PAAS),現已引入華為雲服務、金山雲服務、榮耀手機雲、小米手機雲及科大訊飛雲服務等落戶。此外,引鳳入巢,吸引套用雲(SAAS)企業落戶,宿想、炫我、上科院、億贊普、中國網庫、超芯電子等20餘家套用型企業相繼落戶。

配套服務

宿州雲計算產業園區擁有全媒體數字創意產業園、酒吧風情一條街,還有創客空間、人才公寓、科技服務中心科創食堂等,大廳放置了洽談桌,咖啡點心免費取,處處洋溢著時尚陽光氣息。雲計算產業園區致力於打造精緻的品位,提供免費無線網路全覆蓋,按照園區校園化的工作理念,打造32萬平方米綜合體,構建園區10分鐘生活圈,打造員工吃住等一體化平台,力求為入駐企業提供獨特品位、全面的各類服務。累計投資10億元,實施了企業職工住宿,標準化廠房建設等三個集中建設,針對雲計算產業特點,重點建設了科創中心標準化廠房,高投標準化廠房,科技孵化器大廈和服務平台大樓,建設20萬平方米,還將繼續建設近40萬平方米,實現企業入駐即辦公、入駐即生產。

產業政策

宿州市政府每年安排2億元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雲計算企業承接各地信息化項目,聯合各類高等院校、研究機構成立宿州雲計算產業研究院,給予企業寬頻稅費50%的補貼,給予企業員工100%個人所得稅的獎勵,給予自用數據中心或企業每度0.2元的電力補助,給予首年100%、2至5年50%的房租補貼,給予1至2年5%、3至5年2.5%的營業收入補貼。出台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人才回流工程一系列政策,對高校學生實習就業,科技人員創業創新,碩博士創業創新,以及眾創空間建設等方面給予了真金白銀的支持。比如對在校學生實行每天給予10元的生活補助,對創業項目除享受扶持資金場地、水、電基本網路使用補助外,還給予50%左右的貸款貼息支持。一系列重組的政策要素保障,只為引導優質創業資本向技術和人才快速向宿州集聚,獲得優質企業的青睞,共謀雲計算產業的發展。

政務環境

宿州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高規格的產業推進領導小組,統籌協調解決雲計算產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探索了審批制度改革,166項市直部門審批權利全部下放園區,實行保姆式服務、管家式服務,深入解決各類問題,成立雲計算產業聯盟、電子商務協會、“網際網路+”協會,聯合舉辦區域性或全國性專業論壇賽事,幫助企業整體走出去。市政府將宿州職業學院劃給高新區管轄,助力高新區院校人才共需平台,保障企業的人才需求。

雲產業

輻射範圍

宿州是世紀互聯、華為等雲計算公司布局華東地區雲計算的重要節點,是華東地區雲計算產業的數據中心,是安徽省首家雲計算產業基地,不僅輻射安徽省,還輻射淮海經濟區,另外對江蘇、河南等周邊省份的一些城市也有所輻射。

發展目標

2017年實現產業規模300億元,2020年實現產業規模800億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200億元),“十四五”初期建成在全國有重要地位的千億級雲計算特色基地。

產業體系

宿州市不斷最佳化產業結構,增強創新能力,全力打造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制造業為主導、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現代農業為基礎的現代產業新體系。
該市重點推進以雲計算為代表的新一代電子信息業發展,加快建設基礎雲、服務雲、套用雲等雲計算產業平台,打造全國重要雲計算節點城市、產業基地和大數據中心,同時著力培育壯大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六大產業,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按照規劃,5年內,各縣區、市直各園區至少建成1家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全市打造10家在省內外具有影響力的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年均增長達到30%,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超過100億元。
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宿州市將綜合運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和新商業模式,推動煤電能源、輕紡鞋服、食品加工、化工建材、板材家居等傳統優勢產業浴火重生。積極拓展新領域、發展新業態,壯大現代物流、現代金融、科技服務、信息技術服務、信息服務、服務外包、電子商務等重點產業,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緊緊圍繞現代農業示範區和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實施綠色增效、品牌建設、科技推廣、主體培育、改革創新“五大示範行動”,加快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5年內力爭實現農業加工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突破2.5。
現代產業新體系離不開人才。宿州市將引進5個左右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團隊,打造一批專業種類齊全、技藝精湛的高素質產業工人,建立健全人才激勵和領導聯繫機制,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獎勵力度,引導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實施高層次創新人才股權和期權激勵,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宿州市提出,到2020年,全市人才總量達到73萬人,專業技術人才達到18萬人,高技能人才達到8萬人,形成全省矚目的“人才高地”。

科技創新

“十二五”期間,宿州市以推進企業自主創新為主線,以助力全市經濟轉型升級為目標,不斷加快科技改革創新步伐,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多項工作實現了新的突破和提升,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創新環境不斷最佳化人才建設不斷加強
“十二五”期間宿州市科技體制改革進一步加快,先後出台了《關於推進自主創新的意見》、《關於實施工業五年擴張戰略的意見》、《關於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的實施意見》、《宿州市發明專利管理資助辦法》,修訂了《宿州市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形成了自主創新的良好氛圍。2014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關於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經濟轉型升級的意見》以及綜合配套實施細則,提出21項改革舉措,形成了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強化市場在配置創新資源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政府在推進創新中的引導作用。
財政對科技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套用研發經費持續增長。市本級財政科技投入從2011年的3474萬元增加到2014年的1.22億元。2015年,市政府整合財政投入和獎勵扶持政策,設立創新專項資金2000萬元,比2014年增加近2倍。市政府設立的“3111”工程專項資金、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十百千萬”人才工程專項資金等都有對科技項目和科技人才的支持。
進一步加強市科技專家人才庫建設。經過數次系統完善升級,科技專家人才庫目前已成為宿州市科技資源基礎資料庫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註冊用戶120個,入庫專家人才934人,專家人才基本涵蓋了宿州市工業、農業、財經、醫療衛生、科研和高等院校等主要行業、專業和學科。

自主創新

“十二五”期間,宿州市自主創新能力穩步提升。 2014年宿州市專利申請量為2916件,比2011年增加2081件;全市發明專利授權50件,比2011年增加26件,連續兩年增幅全省排名第一。 2015年前三季度,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宿州市發明專利授權量繼續保持良好勢頭。
5年來,宿州市共承擔省級以上科技計畫項目110項,獲4000餘萬元資金支持。 81項科技成果通過鑑定(審定)並登記,其中省科技三等獎12項,市科技獎40項。國家級農業科技示範園通過科技部驗收。碭山縣、靈璧縣和埇橋區兩個考核年度通過科技進步考核,其中埇橋區兩次被評為科技進步先進區。
科技創新對農業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圍繞農產品選育、標準化栽培等項目,新審定小麥國審品種2個,水稻國審品種1個,大豆國審品種1個;省審小麥新品種1個、大豆新品種3個、玉米新品種3個、蔬菜新品種6個。埇橋區、泗縣、靈璧縣獲批安徽省國家農村信息化示範省建設示範縣區,建立了12個村級綜合信息服務站和6個村級專業信息服務站。服務站與省科技廳信息中心實現連線,有效實現了鄉村信息網路化,服務社會化。

產業集聚

圍繞礦用電器、精細化工、生物醫藥、節能環保、高性能材料和電子信息等領域,立足宿州市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定位,依託智慧互聯、華為等企業大力發展雲計算產業,市高新區以阿里巴巴宿州產業帶、億贊普為代表的電子商務等特色行業迅速興起,呈現出集群集聚發展和爆發式增長的良好態勢。目前,全市現有高新技術企業44家,比“十二五”初增加35家,連續兩年增幅全省第一。2014年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138億元,增加值34.7億元,增幅全省第一。 2013、2014年度分別兌現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1089.9萬元和1231.17萬元,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落實率達到100%。
創新平台建設取得新突破。 2014年,國家煤礦水害防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批立項,實現了宿州市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零的突破。同時,省級工程技術中心達到11家,建立院士工作站4個,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達到10家。蕭縣經濟開發區2014年被評為全國“最具發展潛力”和“最具投資價值”園區,埇橋區電商創業園、復興鄉村工業園發展迅速,逐步構築起創新創業和科技孵化的完備體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