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花燈劇

雲南花燈劇

雲南花燈劇是雲南省各地花燈劇的統稱。流傳於雲南全省及貴州盤縣、四川會理一帶。花燈劇在長期流傳中,由於地區不同,先後形成9個支派:昆明、呈貢花燈,玉溪花燈,彌渡花燈,姚安、大姚、楚雄、祿豐花燈,元謀花燈,建水、蒙自花燈,嵩明、曲靖、羅平花燈,文山、邱北花燈,邊疆地區花燈。它們彼此大同小異,基本特色相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花燈劇
  • 所屬領域:民間藝術
  • 定義:雲南省各地花燈劇的統稱
  • 流傳於:雲及貴州的盤縣、四川的會理一帶
  • 支派:支派
  • 分為:3類
概述,展現形式,歷史記錄,雲南花燈劇簡介,雲南花燈劇由來,起源,分類結構,雲南花燈劇說明,藝術特色,音樂結構,劇目與發展,代表劇目,

概述

展現形式

雲南花燈劇是雲南主要的地方劇種之一,它是在花燈歌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成熟的戲劇形態有200多年的歷史。雲南花燈劇藝術形式短小活潑,融歌、舞、戲於一體,鄉土氣息濃郁,唱腔優美動聽,更以一種獨特的“燈”味深受當地民眾喜愛。

歷史記錄

雲南過去稱演花燈為“唱燈”,也稱“簸箕燈”,言其在廣場圍成圓圈演出。歷史上,花燈演出多為燈社,會火,逢年過節,迎神賽會就演花燈。元謀的紅崗花燈,據說可推到明萬曆年間(1573-1642年);玉溪花燈,據說也可推到明代。清雍正時,吳應枚在《滇南雜詠三十首》中的一首詩中寫道:“嗚咽蘆笙和口琴,依稀聲調雜南音。新腔草竿何許打,莽仗於今盡革心。”原注有“蘆堅、口琴,野人樂器;打草竿,曲名,男婦俱能歌。”可知,當時打草竿(即"打棗竿")已在滇南一帶傳唱,並用民族樂器伴奏,且“男婦俱能歌”;“依稀聲調雜南音”則反映外來曲子,正處在演變過程中。據有關資料記載,清順治年問(1644-1661年)昆明附近的花燈歌舞演出,已較普遍。
作為花燈劇,則晚於花燈歌舞。從較早的一些花燈劇目的內容看,可以在清乾隆年間成書的《綴白裘》中找到藍本。如花燈劇《補缸》、《鳳陽花鼓》和《鄉城親家》,分別源於《綴白裘》第6集的《買胭脂》、《花鼓》和《探親》、《相罵》;而花燈劇《借親配》、《瞎子觀燈》則源於《綴白裘》第11集的《借妻》和《看燈》、《鬧燈》。由此推之,作為花燈劇的出現,大約不會早於乾隆時期。因當時正是我國西部的許多民間戲曲興盛的時候。

雲南花燈劇簡介

雲南花燈劇由來

花燈是雲南民眾喜聞樂見的民間歌舞小戲。它的一部分曲調,來自明清小曲。這些小曲傳人云南後,與雲南的方音、風土人情結合,後來演變成花燈曲調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數百年前就有一些與花燈演出有關的蹤跡。如“管弦春社早,燈火夜街遲”,(《滇南即事》)寫的是景泰年間(1450一1456年)昆明街頭燈社的情況。楊升庵的《觀鞦韆》詩中有“滇歌棘曲齊聲和,社鼓漁燈夜未央”之句,寫嘉靖年問滇池附近漢族民歌“滇歌”與少數民族的“棘曲”,同時演唱,而“社鼓漁燈”與花燈節目《秧老鼓》可能有關。

起源

民間花燈歌舞的起源,以及由花燈歌舞發展成花燈劇的年代,尚無確鑿資料可考。辛亥革命之前的花燈,被稱為老燈,有兩種藝術形式,一種是歌舞,一種是戲劇情節很簡單的歌舞小戲。後來玉溪花燈開始發生了變化,從唱本、善書里取材,改編了許多大本戲,引進了若干新曲調,並吸收滇劇的一些表演程式,使花燈在戲劇化上邁進了一步,當時人們叫做新燈。抗日戰爭爆發後,王旦東等團結花燈藝人組成抗日救亡燈劇團,在滇西、滇南編演了一些反映抗戰救亡的劇本,對推動花燈的改革起過一定的作用。1946年,昆明出現了第一個專演花燈的劇場慶雲茶室,花燈的專業班子也正式組成。花燈藝人大量移植滇劇、京劇的劇目,吸收它們的表演手法及服裝、化妝,用花燈曲調演唱,形成燈夾戲。觀眾把花燈稱為“燈”,把滇劇稱為“戲”,燈夾戲就是花燈在某種程度上的滇劇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花燈發展成以演出現代戲為主的歌、舞、劇相結合的戲曲劇種。
雲南花燈劇雲南花燈劇

分類結構

花燈劇目約200個左右,分為3類:①花燈歌舞,有《小邑拉花》等;②花燈小戲,有《打魚》、《打花鼓》、《紅寶回門》等;③花燈大戲,有《蟒蛇記》、《白扇記》等。
雲南花燈劇雲南花燈劇

雲南花燈劇說明

藝術特色

首先,從劇目上看,傳統的花燈劇目,多為小生、小旦、小丑為主的“三小”戲,一般反映農村中生產勞動、婚姻愛情、家庭倫理道德的戲居多,許多劇目,如《迎春》、《探乾妹》、《大茶山》等等,從劇本的內容到唱詞、道白,都有濃烈的雲南鄉土特色。
第二,由於花燈長期以來,在雲南省廣大的漢族聚居區和漢族、少數民族雜居區廣泛流行,各地的方音土語、風俗民情、音樂曲調等等的差異,形成了雲南花燈的許多支派。如昆明花燈、玉溪花燈、楚雄花燈、建水花燈等都各有自己的一些特點。昆明花燈,較多地保留了明清小曲;玉溪花燈本子戲較多;楚雄花燈民歌小調較多;建水花燈從音樂到唱詞、道白,都吸收了一些彝族的東西。
第三,與第二點相關聯的是,花燈音樂曲調的來源相當廣泛。建國以來蒐集到的上千首曲調,大體上就有這么幾種情況:一部分是明清小曲傳下來的;大量的是一些民歌小調;一部分是從雲南洋琴、宗教音樂及民族音樂中吸收來的;還有的是從兄弟省市的一些劇種中移植來的。多種來源的曲調,一經花燈吸收,由於它的演唱習慣、潤腔方法,結合它的舞蹈、戲劇節奏、雲南的方言語音,就形成了多樣性與統一性相結合的花燈音樂。第四,表演上的突出特點是載歌載舞。雲南民眾過去也稱花燈演唱為“崴花燈”,甚至有“不崴不成燈”的說法。可見“崴”在花燈舞蹈中占有重要位置。當然,同樣是崴,生、旦、醜各有不同,要崴出人物性格特點來。除崴以外,花燈的舞蹈還有轉、跳、扇花、手巾、鼓舞、龍舞、霸王鞭、燈籠舞等數十種。

音樂結構

花燈劇的音樂結構,屬於曲牌聯套體制。曲調包括民歌小調和少數明清俗曲,如〔金紐絲〕、〔掛枝兒〕、〔倒板漿〕、〔繡荷包〕、〔送郎調〕、〔十大姐〕等。在花燈劇中,舞蹈是重要的藝術表現手段。這些舞蹈,有本地民間的,有外地傳來的,如“連廂”,也有吸收少數民族的,如建水花燈就吸收了彝族的“跳弦”。近30年來,不僅整理、創作了一些新的花燈歌舞節目,如《大茶山》、《十大姐》等,而且注意運用舞蹈手段刻畫人物性格,表達戲劇情節,使之更加適應戲劇化的需要。雲南花燈劇長期流傳在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民族特色。雲南花燈劇演出團體曾到緬甸非洲一些國家演出。

劇目與發展

花燈劇目約200個左右,分為3類:①花燈歌舞,有《小邑拉花》等:②花燈小戲,有《打魚》、《打花鼓》、《紅寶回門》等;③花燈大戲,有《蟒蛇記》、《白扇記》等。經過整理的具有代表性的劇目有《探乾妹》、《遊春》、《劉成看菜》、《鬧渡》等。現代戲代表劇目有《依萊汗》等。
徐嘉瑞的《雲南農村戲曲史》把較早的花燈劇稱為“舊燈劇”。它較多地保留了明清小曲,唱詞多為長短句。大約在本世紀30年代前後,以玉溪花燈為代表的“新燈劇”興起,從唱本中改編了如《蟒蛇記》、《金鈴記》、《董永賣身》等一些劇目,也出現了一些直接反映雲南生活的劇目,如《出門走廠》、《雙接妹》等。運用了一些新的曲調,如[十杯酒]、[虞美情]、[昭通凋]、[東川採茶]等,革新了一些原來的曲調,如[出門板],[五里塘]等。“新燈劇的唱詞,多為整齊的10字句、7字句,曲調、劇目,都更通俗易懂,更接近當時民眾的生活,戲劇性增強了,角色行當也比“舊燈劇”有了發展。因而很快風靡一時。
1940年後,花燈出現了專業劇場,為了適應劇場演出的需要,大量從滇劇移植劇目,出現了所謂的"燈夾戲"時期。對花。燈的服裝、化妝、表演等方面的戲劇化,起到了促進作用,但另一方面則使花燈脫離了農村,而趨於市民化。當然,農村中的花燈,仍在那裡以業餘的形式,緩慢地發展著,甚至到今天,我們還可以在一些山區農村,看到較為古樸的花燈演唱。
新中國建立初期,成立了昆明人民燈劇團,排演了《小二黑結婚》等反映新生活的劇目,在花燈唱腔、表演的革新方面,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1954年,建立了雲南省花燈劇團。在這前後,許多地、州、市都組成了專業花燈劇團。花燈藝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省花燈劇團曾於1959年、1965年先後到北京演出,該團的部分同志,還參加過赴緬甸寮國馬里加納等一些國家訪問演出。
新中國建立前後,活動在舞台上的著名花燈藝人有李芹、李永年、熊介臣、張萬育、薛國興等等;新中國成立後,藝校、劇團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花燈演員,大大充實了演員隊伍,其中如史寶風、袁留安、黃仁信、張兆祥、張瓊華等等都是在民眾中較有影響的。

代表劇目

2004年10月19日,新編古代花燈劇《金碧坊》在藝術劇院上演。雲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師生們,以全新的方式將金碧坊古老的傳說重現在舞台上,讓觀眾重溫了那段久遠的歷史。
《金碧坊》講述的是清康熙二十六年木匠曾石楠立志重建幾經戰亂,慘遭焚毀的金碧二坊,不料卻飛來橫禍,突然成了罪犯的故事。序幕拉開,一幅老昆明的市井舊貌:老街坊、市井、商鋪、拱橋、來來往往的人群,各式各樣不停的叫賣聲便讓現場觀眾吃了一驚,都發出“太逼真了”的感嘆。隨著劇情的推進,金碧二坊遺址的滄桑,臨街商鋪的繁華,東西寺塔周邊居民的生活,樓旁的歌舞生平,民間燈班姑娘輕盈秀麗的歌舞,尤其是老昆明那原汁原味的花燈演唱,傳統的伴奏,既優美動聽又熟悉親切。偶爾出現市民唱的民歌,走在大街小巷的小販們悠長的叫賣聲,茶樓酒館店小二清亮的吆喝聲,都把現場觀眾的思緒帶入了那久遠的老昆明城中。而演員們精彩的表演,也將那段久遠的歷史呈現在了觀眾面前。
另一代表作花燈歌舞劇《破四門》是雲南地方花燈的又一點睛之作。融合敘述性、歌舞性為一體,曲調優美,歡快流暢。該劇於1956年參家加了全國舉行的文藝匯演,受到了周恩來、董必武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親切接見
雲南花燈劇雲南花燈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