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雲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雲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於1980年,位於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和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境內,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野生生物類別、野生動物類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孟加拉虎、亞洲象、豚鹿、白掌長臂猿、黑冠長臂猿等珍稀野生動物及其棲息的多種森林環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雲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和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級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保護對象:孟加拉虎、亞洲象、豚鹿等
  • 類型:野生生物類別、野生動物類型
  • 區域面積:508.87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地貌,氣候,水文,土壤,區域範圍,保護對象,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管理機構,開發利用,生態價值,

歷史沿革

滄源縣境內的南滾河自然保護區建立於1980年,1994年12月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理環境

位置

雲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範圍為北緯23°09′—23°40′、東經98°57′—99°26′之間,西起滄源縣小母空山頂經班洪村到耿馬縣三家村,東自滄源縣登革洛河岔口到耿馬縣石樓梯,南起滄源縣勐角林場,北到耿馬縣三叉河。
雲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地址

地貌

雲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橫斷山脈的高山峽谷地貌。最高峰海拔2302米,谷地海拔450米,保護區處於其中的南滾河上游及其河谷上。
雲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雲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氣候

雲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氣候年均溫12.4℃;年降水量2834毫米。全區有著低緯氣候、季風氣候、山原氣候的特點,低緯氣候表現為四季溫差不大,季風氣候表現為乾濕季分明,山原氣候表現為垂直氣溫變異顯著。

水文

保護區內有40多條主要河流。如南滾河南汀河、勐董河、新芽河、富公河、小黑河等。南滾河發源於俄山西坡,上游芒庫河及新芽河在保護區邊緣的紅衛橋匯合,最長河48.45km;南汀河發源窩坎大山,上游富公河,流至南令河,全長100km,年產水量4億立方米,相匯流入南汀河。

土壤

雲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土壤主要分布有磚紅壤、赤紅壤、紅壤、黃壤、黃棕壤、石灰土、紫色土,由於該區域地形為深切—中山山地地貌,高差懸殊大,隨著地勢的增高,氣溫、水溫、土溫漸低,生物種類、植物群落明顯變化,這種地形、地貌引起的生物、氣候差異,導致了不同的成土過程,使保護區的土壤具有明顯的垂直地帶性分布規律。

區域範圍

南滾河自然保護區1980年建立時只有62.82平方公里,擴建後新增加面積438.05平方公里,包括南郎片區8.66平方公里,芒庫河片區73.13平方公里,原瀾滄江省級自然保護區大青山——窩坎大山子片區356.26平方公里。實驗區面積48.49平方公里,緩衝區面積7.67平方公里,核心區面積為452.71平方公里。

保護對象

雲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孟加拉虎、亞洲象、豚鹿、白掌長臂猿、黑冠長臂猿等珍稀野生動物及其棲息的多種森林環境。

植物資源

①截止到2012年,保護區高等植物有97科400多種。頂極植被為熱帶季雨林、雨林,還有季風常綠闊葉林。主要組成和珍稀樹種有紅椎、木蓮、楠木、楨楠、潤楠、紅椿、麻楝、滇石梓、多果欖仁、琴葉風吹楠、八寶樹、番龍眼、燈台樹、鐵力木、見血封喉以及雲南松、箭竹、木棉等。
南滾河自然保護區刺桫欏南滾河自然保護區刺桫欏
②國家保護植物三級有楠木多果欖仁紅椿琴葉風吹楠見血封喉

動物資源

①截止到2012年,保護區鳥、獸有55科120多種,其中獸類有22科40多,鳥類有33科80多種。
白掌長臂猿白掌長臂猿
保護區經濟動物豐富,有野豬赤麂類、鸚鵡畫眉太陽鳥等。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虎是世界性瀕危動物,中國幅員廣闊,是多種老虎的分布地,但至今都已瀕臨絕滅。南滾河保護區是孟加拉虎分布區,60年代虎的分布較多,常危及家畜。由於棲息環境質量下降,虎的數量急劇減少,估計現保護區內僅存3—4隻,虎的蹤跡幾乎遍及現保護區及周邊各處並遊走到滄源窩坎大山。在擴建部分的北段也有虎活動,估計有2—3隻。
亞洲象: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除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外,南滾河自然保護區是中國有亞洲象分布的另一個保護區。50年代,此地尚有50頭象,分布在南滾河及上游芒庫河河岸(擴建部分),後因人為干擾,象的數量急劇減少,有的順南滾河走向境外再未返回。自從保護區建立以來,熱帶植被恢復較快,環境的改善使象群又重回保護區,至今有6群約18頭象在活動,象的數量呈上升趨勢。
南滾河自然保護區亞洲象南滾河自然保護區亞洲象
豚鹿: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豚鹿的雲南“僅發現於臨滄地區耿馬縣四方井一帶”(彭鴻授,1962)。在最近的考察中,雖然未見到實體,但已收集到皮張和鹿角,證明仍有少數豚鹿的存在,亟待有效的保護。
白掌長臂猿: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喜棲於季風常綠闊葉林及中山濕性綠闊葉林中,分布地區極狹窄,僅在雲南西南部低緯度山地可見,均已處於瀕臨絕跡狀態。經長期觀察,本保護區尚黑冠長臂猿: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長臂猿通常見於瀾滄江以西,但黑長臂猿滇西亞種是黑長臂猿唯一分布在瀾滄江以西的亞種。黑長臂猿滇西亞種是黑長臂猿中種群數量最少、分布最狹窄的一個亞種,南滾河自然保護區是該亞種的主要分布區,分布在窩坎大山和大青山的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中最多,約有12—16群,44—67隻左右。

管理機構

根據2005年編制的《雲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滄源管理局內設機構5個,分別是:辦公室、財務科、保護科、科研所、社管科;下設12個基層管理站站,分別是:班洪、芒庫、法寶、南板、營盤、班老、班莫、翁丁、勐角、勐來、刀懂、芒公。

開發利用

2010年國家林業局在批覆了雲南省臨滄市林業局、雲南南滾河自然保護區滄源、耿馬管理局委託國家林業局昆明勘察設計院編制了《雲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規劃》。
雲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雲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根據《雲南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規劃》,南滾河國家公園於2011年5月25日經雲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該項目地處滄源自治縣和耿馬自治縣境內,範圍涉及滄源自治縣的勐董鎮、勐來鄉、勐角鄉、班洪鄉、班老鄉以及耿馬自治縣的耿馬鎮、孟定鎮、賀派鄉、勐簡鄉共9個鄉鎮41個行政村371個自然村(組),總面積51939公頃。共規劃建設南天門森林休閒、弄抗河生態觀光、福音山遺址探險、勐冷桫欏景觀、翁丁佤族原生態村落、翁弄瀑布、怕囊動物廊道、芒庫巨龍竹、南郎社區展示、木料山三棱櫟林、班老生態養殖區、生態小徑旅遊12個景區,其中滄源片區有勐冷桫欏景觀、翁丁佤族原生態村落、怕囊動物廊道、芒庫巨龍竹、南郎社區展示、木料山三棱櫟林、翁弄瀑布、班老生態養殖區、生態小徑旅遊9個景區。公園的主題形象是:“南滾秘境動物家園——展示自然”、“阿佤山寨生趣盎然——體現人文”,主要分為四個功能區:一是嚴格保護區面積為20660.20 公頃,占39.8%;二是生態保育區面積為20584.17公頃,占39.6% ;三是遊憩展示區面積為2458.52 公頃,占4.7% ;四是傳統利用區面積為8236.55公頃,占15.9% 。
在保護優先的前體下,南滾河國家公園遊憩規劃建設“六個片區、十二景區、二十景點”,規劃建設期限為10年,其中,近期為2011—2015年,遠期為2016—2020年,國家公園步道、社區發展、管理、防禦災害的建設將貫穿整個規劃期。南滾河國家公園的建成,將標誌著滇西南第一個國家公園的誕生。

生態價值

該保護區地處橫斷山脈怒山山系的南延部分,是雲貴高原向緬甸撣邦山地過渡地帶,地跨瀾滄江、怒江兩大水系。保護區以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為主,植被垂直分布典型,植被類型多樣,是具有世界意義的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保護區內的熱帶雨林、季雨林、季風常綠闊葉林和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共有36000餘公頃,蘊藏著多種保護植物和保護動物,是中國熱區的生物多樣性的寶庫之一。特別是作為多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棲息地,應給予足夠的重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