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茶(地茶科植物)

雪茶(地茶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雪茶 (Thamnolia vermicularia),別名地茶太白茶、地雪茶,是地衣類地茶科植物。雪茶為地衣類地茶科植物,狀如空心草芽,長30至70毫米,粗1至3毫米,重量極輕,形似白菊花瓣,潔白如雪,因此得名。雪茶分為青雪茶(紅雪茶)、白雪茶兩種,藏語稱之為“夏軟”,納西話里叫做“閣楞”意為“岩石上的茶”。該茶出產於區內玉龍雪山、氂牛山、藥山等海拔數千米的高山上,屬地衣類茶科植物。由於是天然野生,不能人工栽培。雪茶清純爽口,其味略苦而甘,是難得的保健飲品。取少許用開水泡飲,或加在茶葉里泡飲,有清熱生津,能醒腦安神,降血壓,血脂等之效能。[1]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雪茶【Xuě Chá 】
  • 別稱:太白茶、地茶、地雪茶、蛔樣地衣、高山白茶、石白茶、太白針
  • :植物界
  • :地衣門Lichens
  • :地茶科
  • :雪茶
  • 分布區域:生於高寒山地。分布雲南、四川、陝西等地。產雲南、四川。
  • 品種:青雪茶,白雪茶
  • 產地:西藏,麗江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發展歷史,分類特徵,白雪茶,紅雪茶,

形態特徵

雪茶為地衣地茶科植物,地衣體白色或灰白色,管狀,單一或有稀少分枝,先端稍彎曲,呈蛔蟲狀,狀如空心草芽,長30至70毫米,粗1至3毫米,重量極輕,形似白菊花瓣,潔白如雪,因此得名。
雪茶雪茶
全體呈細長管狀,單枝或有2~3分枝,白色,長3~7厘米,直徑1~2毫米,粗者呈扁帶狀,基部有斷痕,先端漸尖細,外表細緻,略有皺紋凹點。斷面中空。質稍柔軟。氣無,味苦似茶。以粗壯、色白、味苦者為佳。

分布範圍

該茶出產於區內玉龍雪山、氂牛山、藥山等海拔數千米的高山上,屬地衣類茶科植物。

主要價值

雪茶清純爽口,其味略苦而甘,是難得的保健飲品。取少許用開水泡飲,或加在茶葉里泡飲,有清熱生津,能醒腦安神,降血壓,血脂等之效能。

發展歷史

麗江飲用雪茶歷史久遠,早在明代,雪茶已成為木氏土司朝貢珍品,現麗江有多家公司生產盒裝產品及飲料,是旅遊饋贈親友的佳品。麗江雪茶在中國藥典中位置不菲,《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雪茶本非茶類,乃天生一種草芽,土人採得炒焙,以代茶飲烹食之,入腹溫暖,味苦凜香美”。茶名地茶太白茶,形似白菊花瓣,潔白如雪,故名麗江雪茶,生長於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山苔蘚植物帶,系天然野生,不能人工栽培。麗江雪茶性涼、味甘,富含雪茶酸、鱗片酸、羊角衣酸、D-阿糖醇、甘露醇胺基酸,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經藥檢屬安全無毒副作用的飲品。

分類特徵

雪茶,香格里拉藏語稱“夏軟”或“崗梗”,為地茶科地衣類植物,分布於香格里拉迪慶州境內海拔三千米的草地、石面上,遠看如一層寒霜鋪蓋。雪茶按其顏色可分為白雪茶紅雪茶

白雪茶

文獻
【出處】《本草綱目拾遺
概述
雪茶,出滇南,色白,久則色微黃,以盞烹瀹,清香迥勝。形似蓮心,但作玉芽色耳。按雪茶出雲南永善縣,其地山高積雪,入夏不消,雪中生者,本非茶類,乃天生一種草芽。土人採得炒焙,以其似茶,故名,其色白,故曰雪茶。茶片皆作筒子,如蜜筒菊蕊瓣樣。此茶大能暖胃。若患癆損及失血過多之人,腹胃必寒,最忌食茶,惟此茶不忌。烹瀹食之,入腹溫暖,味亦苦例秀美,較他茶更厚。
採摘:積雪融化後採收,除去基部苔蘚狀物及雜草,曬乾。
生境分布:生於高寒山地。分布雲南、四川、陝西等地。產雲南、四川。
化學成份:含雪茶素(vermicularin),雪茶酸(thamnolic acid),磷片酸(spuamatic acid),羊角衣酸(baeomy-cesic acid),另含D-阿糖醇(D-arabiton)和甘露醇(manni-tol)。
性味:《四川中藥志》:淡微苦,涼,無毒。

紅雪茶

紅雪茶又名金絲茶、鹿心雪茶,略帶灰色,長圓條形。
雪茶(地茶科植物)
全體呈細長管狀,單枝或有2-3分枝,長3-7厘米,直徑1-2毫米,粗者呈扁帶狀,基部有斷痕,先端漸尖細,外表細緻,略有皺紋凹點。斷面中空。質稍柔軟。氣無,味勞似茶。以粗壯、色白、味苦者為佳。形似菊花瓣,故名。分布在海拔四千米以上雪域高山苔蘚植物帶的落葉松冷杉乾枯樹幹上。天然野生,世之奇物,珍稀罕見。開水沖泡,色澤紅亮,猶如紅葡萄酒色,葉體形如珊瑚綻開,略帶蔭香。藏醫入藥已有幾百年歷史。經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紅雪茶富含大量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等,具有降血脂、膽固醇,清心開竅,補血養心等功效,對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症、神衰體弱等有明顯作用。系天然野生,不能人工栽培。
雪茶(地茶科植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