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原冷氣團

雪原冷氣團源生於中亞高海拔地帶,對其形成和後來如何影響我國青藏及周邊地區的天氣,尚待深入研究.

形成
雪原冷氣團形成時,在500大帕(即百帕,可自定義1大帕=100百帕)高空天氣圖上,常可看到一個相對應的高氣壓區.該冷氣團東移後,由於失去了陸地下墊面之支撐,往往沒有了蹤跡.於是對其如何影響周邊地段的天氣,便幾乎毫無所知.人們曾假想它是在高原東側的氣柱中往下沉降,然後影響那裡的天氣變化,可是拿不出依據.直到2008.2月貴州一帶出現特大雪災,人們這才認識到它的威力.雪原冷氣團東移後乃是循著山口/狹谷奔瀉而來.
當然,還有待於對雪原冷氣團做進一步的研究.建議沿高山峽谷增設"自動氣象站",繪製中亞高海拔地面天氣圖,跟蹤監測分析其經過路線的"最大降溫出現時分/站點及其強度"等.總之,要開創有中國特色的專題研究.
其實,要追尋雪原冷氣團的蹤跡也不是很難,快捷的辦法就是充分利用大雪災期間及其前一個月內的氣象數據.比方說:蒐集指定時期內的氣壓/氣溫/風的實時數據,特別是它們的24自記錄;範圍在西部地區內全部氣象/水文/民航/軍航/科研/院校.然後對其極端值和變化量進行時空分析.一般說來,當雪原冷氣團"化整為零"東移時,較難查明它的蹤影;但如若是對鄰地造成重大損害的大規模入侵活動,那就必定會留下"蛛絲馬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