雩江書院

雩江書院

雩江書院位於湖南省茶陵縣秩堂鄉,是茶陵縣38所古代書院中唯一完整保存至今的一所書院。書院建於公元1816年(清嘉慶二十一年),因其北、東雩水縈繞,故名“雩江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雩江書院
  • 別名:毗塘書院、洲頭書院
  • 創立年代: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816年)
  • 書院位置:湖南省茶陵縣秩堂鄉
  • 書院現狀:改辦為茶陵縣列寧學校
創辦,變遷,成就,

創辦

公元1816年(清朝嘉慶21年)由茶鄉三都公創建。因地脈自雩山,蜿蜒而來,樹木蔥蘢,雩水縈繞其前,故取名雩江書院,因地址在秩堂毗塘洲頭,又叫毗塘書院或洲頭書院。整個書院座東朝西,占地面積1136平方米,共有房屋40間,分為內外兩個四合院結構,分前廳、中堂、後堂、左廂房、右廂房等,前廳的前後左右各有一個約4平方米的四方天井。雩江書院雖為十六、十七、十八都合辦,實為彭世恕、龍俊寅牽頭,劉、譚兩姓相助倡建的族辦書院。倡建者彭世恕,號亭生,監生,三都人士皆推重於他,其孫鳳鳴、鳳階相繼為庠士;龍俊寅,字亮天,監生,其子孫亦相繼為庠士。協辦人譚鑫振,毗塘人,字麗生,幼時曾就讀於雩江書院,後隨親遷居衡陽,光緒庚辰年中進士,名列第一甲第三名即探花,賜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加四級。
雩江書院(列寧學校)雩江書院(列寧學校)

變遷

1931年12月(民國20年冬),書院由茶陵縣蘇維埃政府改辦為茶陵縣立列寧高級國小校,由小田寨下坪搬入,縣委書記賀碧如兼任校長,招收學員60~100人,分甲、乙、丙三個班級,設有國語、算術、社會發展史、革命常識、自然、地理等課程,至民國22年秋,即1933年10月,因工農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而被迫停辦。1952年,書院改為毗塘中心國小,後改為毗塘完小,皇塘完小。1958年改為列寧中學,1962年恢復高小,1969年又改為中學,後不斷擴建,增大規模。1995年中學擴建,另擇新址建了主校區,原校址為分校。
胡耀邦題寫的校牌胡耀邦題寫的校牌
2005年9月,改為列寧學校,為中心國小。1956年5月5日,時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胡耀邦同志重上井岡山,返程途徑茶陵時,特地視察學校,並題寫了“列寧學校”校名。1984年10月該校被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3月被定為湖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列寧學校現狀列寧學校現狀

成就

雩江書院時期辦學成就久遠無從考證,但在作為列寧學校時期為紅色革命輸送將才卻碩果纍纍,為革命隊伍培養了段蘇權(開國少將)、陳志彬 (開國少將)、劉長希 (山西省軍區副司令員)、劉宗舜 (老紅軍,湖南省林業廳長)等一批傑出人物。被毛澤東主席讚譽為 “模範團長”的陳冬堯 (嚴塘人,八路軍一二○師三五九旅七一八團副團長,1945年6月7日在岳陽黃岸寺遭遇國民黨軍隊伏擊陣亡),也曾在列寧學校就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