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一切都是我的錯嗎?

難道一切都是我的錯嗎?

《難道一切都是我的錯嗎?》是一部由李松蔚所著書籍,中國華僑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書名:難道一切都是我的錯嗎?
  • 作者李松蔚
  • ISBN:9787511372543
  •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出版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出版信息

作者: 李松蔚
出版社: 中國華僑出版社
副標題: 重構你的家庭親密關係
出版年: 2018-7
頁數: 225
定價: 49.80
裝幀: 平裝
ISBN: 9787511372543

內容簡介

身為成年人,你無時無刻不處於,紛繁複雜的關係之中。你或許以為,幸福由成就感決定,但其實:關係的狀態決定了你是否幸福。而你是否知道,關於相處,你80%的常識都是錯的。
心理學家李松蔚老師將複雜而系統的心理學概念,從育兒、家庭系統、親密關係、認知方向等出發,以“系統式家庭理論”為支撐,以具體的生活實例為切入點,幫助你拋棄傳統的人際觀,顛覆你處理問題時的慣性思維,讓你學會放棄“控制”、放棄“是非”、放棄“說服”,選取複雜而有用的心理學理論,把生活中的心理案例進行系統化拆解,學習到課題分離、界限等心理概念,換個角度看問題,顛覆我們的認知局限,化解陳年的關係困局。

作者簡介

李松蔚:北京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清華大學心理發展指導中心講師,中國心理學會註冊心理師,知乎心理學領域優秀回答者。一個女孩的父親,同時是在心理治療、心理諮詢領域獲得*學位的資深專家,在認知行為治療,系統家庭治療兩個領域有豐富的研究、教學,和實踐經驗,同時也是在網路頗具人氣的心理學寫作者,在雜誌長期開設個人專欄,並開設網路音頻課程《洞悉相處之道》,受到廣大讀者歡迎。
1 認知誤區:你是否自己主動選擇了不幸
我不應該被如此對待 -003
某種意義上,越能展現出不幸的人,就越有力量。
“我是抑鬱症,你幫不了我” -009
我們用標籤給自己製造了一個怪圈。
那些道理很好,但我只是在吐槽 -016
“心理學的理論總給人一種站著說話不腰疼的感覺……”
“不是你的錯,你幹嗎還不走出來呢!” -024
想一想自己能做什麼,未必真的能做到什麼,但這種態度會讓世界變得稍微好一點兒。
你不面對它,不等於它不存在 -032
通過黑色的想像,我們改變的是一個人在現實中的心態。
痛苦是無法掌控的 -037
我們常常不願意接受這個真相。
我管不住孩子玩遊戲,所以遊戲公司該替我管 -043
不要指望每一樣有趣的東西,都能自覺地給自己增加一個“防沉迷系統”。
2 關係視角:人的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
分清你和我,不等於不管你死活 -053
課題分離跟“不顧別人感受,我行我素”完全是兩種活法。
“怎么可以有這種人?” -062
你有你的期待,而別人有別人的行事邏輯。
如何正確安慰一個倒苦水的人 -069
我們聽著,贊同、安慰,但是絕不把它看成是對我們的召喚。
你的好心指點有時會適得其反 -076
創造一個純粹留給對方的空間,在這個空間裡他是自由的,只有真實的反饋需要面對,而沒有誰規定他必須“怎么做”。
不評價的交流方式是怎樣的 -081
通過不帶有評價的交流,我們在做一件事:描述經驗本身。
人自私一點兒,未必對別人沒有貢獻 -087
你發現他自私的一面,也許反而更好。
3 親密困境:你是否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
“憑什麼每次讓步的人都是我?” -097
對親密的依賴和恐懼讓我們彼此靠攏、彼此傷害,又彼此珍惜。
回一次家受到一萬點傷害? -101
每個人都局限於自己的立場當中。
別人說的,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在哄你 -110
我對別人的感知,由我做主。
有時候,“不靠譜”的父母也很重要 -118
我們用怎樣的態度來面對錯誤,是付之一笑還是事事計較,也許會傳遞出不同的力量。
放輕鬆,不過是在孩子面前吵個架而已 -124
一旦我們吵架了,破碎的也是我們的自戀感。
為了孩子,好好離婚 -132
孩子的成長,永遠離不開兩個人的共同參與。
4 育兒觀察:請把孩子當作與自己一樣的人
孩子的需要,並不是世界上唯一的需要 -143
有了孩子,我還是我自己,我一直都是我自己。
一個孩子的“網路成癮” -151
想辦法也沒有用,反正孩子也不會聽。
成人的規則與兒童的江湖 -155
小朋友的人際關係根本是一個野蠻生長的無序世界。
育兒文章說得很對,但你最好不要看 -161
學會對“改變”這件事心懷敬畏,尊重生活中那些“錯誤”。
未來社會,孩子最需要的心理品質是什麼? -165
跟你無法控制的世界相處。
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嚴重,恰恰是因為你的重視 -176
“悖論干預”是一種極高明的干預手段。
就算看不慣別人家的育兒方式,也可以允許它先存在著 -184
彼此不同,但誰也不比誰更優越。
5 家庭系統:家庭當中發生的每一件事都是合謀
確定的一代和不確定的一代 -195
我不需要抱著“唯一正確”的生活方式來應對生活本身。
我們真的可以掙脫原生家庭嗎? -200
“代際傳遞”,我們可能意識不到我們身上有多少東西來自父母。
我們能幫孩子製造“主動性”嗎? -206
孩子主動做什麼,只能聽從孩子本身。大人唯一能管好的只有自己。
我壓根兒就不信“喪偶式育兒”那一套 -216
如何讓家庭重新“發現”父親的存在?
孩子有分離焦慮,大人也有分離焦慮 -224
焦慮背後,都隱藏著一種失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