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西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快遞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為進一步促進我市快遞業健康發展,根據《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快遞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黑政發〔2016〕22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雞西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快遞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 頒布時間:2018年2月1日
  • 實施時間:2018年2月1日
  • 發布單位:雞西市人民政府
全文,政策解讀,

全文

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企事業單位: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統領,全面貫徹落實省政府關於促進快遞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提升產業競爭力,促進快遞行業有序健康發展。
(二)發展目標。以解決制約快遞業發展的突出問題為導向,以“網際網路+快遞”為發展方向,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拓展服務網路惠及範圍。到2020年,全市快遞業綜合實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基本建成普惠城鄉、技術先進、服務優質、安全高效、綠色節能的快遞服務體系,較好滿足地方經濟發展和人民民眾用郵需求。
1.產業規模躍上新台階。快遞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全市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到2020年,快遞企業年業務量力爭達到800萬件,快遞業務收入力爭達到1.7億元。
2.企業實力明顯增強。市級快遞園區建成並投入使用,引導3—5家快遞企業分撥中心進駐泛華物流園區。
3.服務水平大幅提升。寄遞服務產品體系更加豐富,快遞服務通達範圍更廣,速度更快,服務滿意度穩步提高。
二、重點任務
(一)培育壯大快遞企業。
1.增強快遞企業競爭力。引導現有快遞企業拓展業務領域,做大做強企業規模。加大科技投入,加強人員培訓,提升服務質量,增強競爭實力。責任單位:市郵政管理局、市工商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縣區政府
2.提高快遞信息化水平。鼓勵引導快遞企業不斷提高信息化套用水平。一是快遞企業積極運用現代通信、網路技術,對業務受理、倉儲管理、分揀配送、客戶管理、安全監控、信息跟蹤查詢等生產管理環節進行全方位監測、分析。二是加快推進快遞信息網與我市電子商務信息平台對接。到2018年年底,雞西地區現有快遞企業全部實現快件跟蹤查詢、信息處理、行業信息與電子商務信息互動對接、快件時效管理、優倉優配等先進技術,提高企業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郵政管理局)
3.推進快遞業標準化建設。按照《快遞營業場所設計基本要求》,到2018年年底,快遞營業場所標準化完成率實現100%,作業流程制度化完成率實現100%,分撥中心建設標準化完成率實現100%。支持企業選配自動(半自動)分揀、搬運、裝卸、倉儲等設備,不斷提高快件處理機械化、自動化水平。(責任單位:市郵政管理局)
(二)推進快遞與相關產業協同發展。
1.促進快遞業與電子商務協同發展。著眼快遞與電商協同發展需求,加強與市商務局、市農委和市旅遊委之間的溝通、協作,制定協同發展工作方案,研究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逐步完善相關政策。鼓勵電商企業與快遞企業信息共享、業務銜接、網點配套、運輸配送服務優勢互補,共同發展。(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農委、市旅遊委、市郵政管理局)
2.推動快遞業與製造業協同發展。鼓勵快遞企業發揮供應鏈主渠道優勢,積極融入地方石墨、醫藥、紙業等製造業領域。把適合快遞寄遞的體積小、重量輕、批次多、數量少、附加值高的高精尖產品,作為服務製造業的一項重點寄遞業務來抓。支持快遞企業根據製造業需求,加強功能整合和服務延伸,開發信息流、資金流、實物流融合型服務,構建安全高效、技術先進的快遞服務體系。責任單位:市工信委、市商務局、市郵政管理局
(三)構建完善服務網路。
1.加快快遞園區規劃布局。將快遞分撥中心、快遞產業園區等快遞設施用地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鼓勵縣(市)快遞企業入駐當地物流園區,實現規模發展,快遞企業享受入駐園區各項優惠政策。責任單位:市國土資源局、市財政局、市交通運輸局、市郵政管理局、市工信委,縣市區政府
2.實施“快遞下鄉”工程。鼓勵快遞企業在鄉(鎮)直接設立快遞網點,也可以通過快遞與快遞之間、快遞與交通部門、快遞與郵政企業、快遞與供銷社、快遞與農村社區等多方合作,整合終端網路資源,完善農村地區服務網路,打通“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為農村電子商務平台和農村消費者提供普惠、便捷服務,帶動農村消費。落實《快遞末端備案管理辦法》,開展快遞末端備案管理工作,完善末端服務。到2019年年底,基本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責任單位:市郵政管理局、市商務局、市工商局、市農委、市交通運輸局、市供銷社、市郵政管理公司,縣市區政府
3.鼓勵高等院校、社區與快遞企業開展合作。通過開辦大學生創業平台、校園快遞、社區快遞,集散存貯分發站等方式,增加就業崗位。推動全市高等院校和中等以上社區提供面積適合的快件用房,與快遞企業合作設立快遞服務中心,以滿足快遞服務需要。責任單位:黑龍江工業學院黑龍江技師學院、市教育局、市房產局、市郵政管理局,縣市區政府
4.各機關、企事業單位、住宅小區管理單位等應當為快遞企業收寄和投遞快件提供通行、臨時停車、代收、保管等便利服務。鼓勵快遞企業或第三方企業在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寫字樓、商住小區等快件投遞量大的區域通過設立快件集中代收代投服務點、設定自助服務終端等形式,為快件收寄和投遞提供便利和安全保障。將智慧型快件箱等快遞服務設施納入公共服務設施規劃。責任單位:市郵政管理局、市城鄉建設局、市城鄉規劃局、市房產局,縣市區政府
(四)加強行業安全監管。
1.建立市級郵政業安全監管中心,有效提升監管效率,對郵政管理部門安全信息監管系統、視頻監控平台建設、安檢機配置等積極爭取上級財政補貼。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綜治辦、市郵政管理局,縣市區政府
2.實施安全監管“綠盾”工程,全面推進安全生產規範化、標準化建設,督促企業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郵政業安全生產設備配置規範》有關規定嚴格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安全生產設備配置要求。責任單位:市郵政管理局、市安監局、市公安局,縣市區政府
3.推進“三項制度”落實。指導企業嚴格落實收寄驗視、實名收寄、過機安檢三項制度,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完善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制度,明確收寄、分揀、運輸、投遞等環節的安全職責,加強安全生產設備設施投入,充分運用現代信息及物聯網技術,建立安全信息監管系統寄遞資料庫,以適應反恐工作需要,保障寄遞渠道安全。加強跨部門、跨區域協作配合,強化安全檢查,提升安全監管水平,完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定期組織快遞企業開展應急演練,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將快遞業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納入地方政府應急處置體系。責任單位:市郵政管理局、市國安局、市安監局、市公安局、市政府應急辦,縣市區政府
三、政策措施
(一)深入推進簡政放權。
便利企業工商登記。深化快遞行業商事制度改革,探索對快遞企業實行同一工商登記機關管轄範圍內“一照多址”模式。簡化快遞業務經營許可程式,精簡企業分支機構、末端網點備案手續。凡取得省內經營快遞業務資質的快遞企業設立分公司、營業部等分支機構,可憑郵政管理部門頒發的快遞業務經營許可及所附分支機構名錄,向分支機構所在地工商行政(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提交申請,統一辦理工商執照。責任單位:市郵政管理局、市工商局,縣市區政府
(二)最佳化快遞市場環境。
1.充實監管力量,創新監管方式。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全面提升市場監管能力,依法查處違法違規行為,規範市場經營秩序,加大監管力度,建立完善市級安監中心和縣(市)郵政管理體制,開展郵政行業安全監管工作,更好履行快遞行業發展、安全、服務監管職能。責任單位:市編辦、市郵政管理局,縣市區政府
2.完善快遞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利用“信用黑龍江”網站、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和各部門入口網站發布企業行政審批、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多部門聯合建立違法失信主體“黑名單”及聯合懲戒制度,完善社會輿論監督機制,加強對失信行為的披露和曝光,營造誠實守信快遞市場環境。責任單位:市誠信辦、市委網信辦、市工信委、市工商局、市郵政管理局
(三)健全法規規劃體系。
做好規劃銜接。將全市郵政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將郵政業發展規劃納入交通運輸業“十三五”規劃,積極推動與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順暢對接。將郵政業、快遞業與電子商務、跨境貿易、現代服務業協同發展納入當地商務部門“十三五”規劃。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交通運輸局、市商務局、市郵政管理局,縣市區政府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1.保障土地供應。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用地計畫中統籌安排快遞專業類物流園區、快件集散中心等設施用地,統籌安排經濟開發區、電子商務園區、物流園區建設,協同推進物流快遞發展用地,推進全市快遞分撥中心集聚化、集約化和規模化發展。鼓勵利用現有園區建設符合規劃的快遞專業園區。責任單位:市國土資源局、市城鄉建設局、市郵政管理局,縣市區政府
2.落實國家稅收政策。快遞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所發生的研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可按照規定據實扣除基礎上,按照研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對快遞企業投資購置使用環保、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設備,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落實稅收抵免政策。採取總分機構形式的省內跨地區經營快遞企業可按相關規定匯總計算繳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促進快遞企業合理劃分運輸收入,按照國務院相關部署加快推進“營改增”改革,根據國家出台的相關稅收政策規定推動快遞企業產生的各類費用逐步列入可抵扣範圍,對政策性因素導致稅負加重的部分適當給予財政補助。鼓勵快遞企業推廣使用手持稅控終端開具普通發票,對購置手持稅控終端成本可按規定在所得稅稅前扣除。責任單位:市國稅局、市地稅局,縣市區政府
3.落實國家鼓勵類服務業價格政策。快遞企業用水、用電、用氣、用熱實行與一般工業同價。責任單位:市物價監管局、市郵政管理局,縣市區政府
4.落實快遞車輛通行政策。為加強快遞城市配送管理,按照”“ 依法、高效、環保”原則,在統一規範快遞車輛基礎上,根據相關政策,對快遞機動車輛、電動三輪車運輸快件在市區通行、停靠、作業等方面提供相應便利條件。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郵政管理局,縣市區政府
5.加大職業培訓力度。大力實施“快遞人才素質提升”工程,支持有條件的快遞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技工院校、職業培訓機構聯合建立實訓基地,支持各類教育培訓機構開展服務業技能型人才再培訓、再教育。鼓勵有條件的快遞企業與各類技工院校、職業院校和職業培訓機構開展校企合作,實施快遞業務員職業技能培訓,對符合省人社廳、省財政廳培訓補貼相關發放規定要求的,向省級部門申請專項資金或通過省級就業專項資金給予發放,對通過初次郵政行業職業技能鑑定並取得資格證書或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的,符合省職業技能鑑定補貼相關發放規定要求的,向省級部門申請相關資金給予發放。責任單位:市郵政管理局、市人社局、市財政局,縣市區政府
四、組織保障
(一)完善工作協調機制。
各部門和單位要充分認識促進快遞服務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意義,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強化宣傳引導,建立完善由發改、財政、人社、工信等部門組成的工作協調機制,各司其職,加強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縣(市)、區政府要根據本意見,結合本地實際,為快遞服務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加強快遞服務業監管,完善郵政管理體制,推進快遞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發揮快遞行業協會作用。
快遞行業協會要充分發揮政府與企業間橋樑紐帶作用,通過縱向溝通和橫向協調,做好諮詢、溝通、監督、公正、自律、協調等服務性工作,通過建立、執行行業規則實現行業自律,促進行業跨越式發展。

政策解讀

我局研究起草了《雞西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快遞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擬對我市快遞業發展進行規範。現將有關問題說明如下:
一、起草背景
快遞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流通方式轉型,促進消費升級的現代化先導性產業。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快遞業逐步發展壯大,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經營快遞的企業大量增加,業務範圍不斷拓展,快遞服務不僅越來越受到社會各階層客戶的普遍歡迎,還與信息技術和網際網路發展相結合,成為電子商務實現實物配送的主要途徑。
截止2017年末,我市持有許可的快遞企業已有116家,其中:法人企業14家,分支機構102家。2017年全年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出口)完成361.96萬件,同比增長5.37%;快遞業務收入完成8371.73萬元,同比增長16.87%。全市快遞企業資產總計為6200萬元,戶均資產為70.45萬元;企業從業人員為667人,房屋建築面積總計1.12萬平方米。我市快遞業擁有獨立分揀場地的面積為4738平方米;擁有收件、派送分揀等用途的汽車215輛,電動三輪車153輛;計算機280台,手持終端設備519部,有效提升了快遞企業的服務能力。
2015年國務院出台了《關於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 〔2015〕61號),2016年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快遞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黑政發〔2016〕22號)。
二、起草過程
我市快遞服務企業的服務能力和水平有了大幅改善和提升。但快遞服務行業仍然處於快速成長期,還存在著一些制約快遞服務發展的問題。例如:快遞服務企業規模小,信息化套用程度不高,標準化建設有待加強,未能與相關產業融合,服務能力明顯不足,行業安全生產基礎差。
近年來,我市快遞業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關注,在錢言考副市長的領導下,市郵政管理局從2017年5月份著手,經過調研走訪和廣泛徵求30餘個相關部門及快遞企業的意見,經過認真分析研究、科學研判,結合雞西實際,撰寫了《雞西市關於促進快遞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討論稿)》,其目的在於加強統籌規劃和巨觀指導,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推動快遞業的科學發展、全面發展和協調發展。
三、主要內容
一是重點任務方面,從如何培育壯大我市快遞企業,推進快遞與相關產業協同發展,構建完善服務網路和加強行業安全監管4各方面對今後我市快遞業發展提出具體工作任務和目標。二是在政策措施方面,通過推進簡政放權,最佳化快遞市場環境,健全法規規劃體系和加大政策傾斜4個方面對快遞行業發展給予政策扶持。三是組織保障方面,要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各相關成員單位加強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