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色吸蜜鸚鵡

雜色吸蜜鸚鵡

雜色吸蜜鸚鵡(學名:Psitteuteles versicolor)羽色鮮艷,主要以花粉花蜜與果實為食物,鳥喙比一般鸚鵡的長、更特別的是細長的舌頭上有刷狀的毛,稱為刷狀舌,方便該鸚鵡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突出的特點是有較長的喙、細長的刷狀舌頭和處理硬質食物能力較差的砂囊,以花蜜、花粉和果實為食,與一般鸚鵡以穀物為食不同。身體內部的構造也很特別,它們的體內有一種特別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於該吸蜜鸚鵡沒有消化穀物飼料的必要,它們的沙囊處理硬食物的能力較其他鸚鵡弱了許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雜色吸蜜鸚鵡
  • 拉丁學名:Psitteuteles versicolor
  • 別稱:雜色鸚鵡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鸚形目
  • 鸚鵡科
  • 亞科吸蜜鸚鵡亞科
  • :吸蜜鸚鵡族
  • :Psitteuteles
  • :雜色吸蜜鸚鵡
  • 分布區域:澳大利亞、紐西蘭
  • 命名者和時間:Lear,1831
  • 英文名稱:Varied Lorikeet
  • 保護狀況IUCN無危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繁殖季節,雌雄鑑別,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雜色吸蜜鸚鵡(圖2)雜色吸蜜鸚鵡(圖2)
雜色吸蜜鸚鵡身長17 -20 cm,體重50-60 g。成鳥的頂部有紅頭冠,眼先紅色。臉頰和腮處有一塊亮黃色斑與淡藍色條紋環繞。上體的前半部是淺綠色和橄欖綠色,有明亮的淺綠色條紋滲透到臀部。上有黃色條紋。下體是綠色與黃色的交織。散布著黃色和藍綠色的羽紋。喉嚨及胸部顯示綠色,有滲透的粉紅色、黃色和橙色相雜。腹部為淺黃色,綠色與黃色條紋。尾部上方為綠色,下方黃綠色。橙色,在上頜骨基部有褐斑。眼環白色,虹膜黃色。腳灰色。雌鳥的羽毛偏暗,體羽的顏色差別不明顯。胸部也沒有明顯的粉紅色滲透。不具有紅眼先和紅冠帽。

生活習性

雜色吸蜜鸚鵡分布在澳洲北部,自金伯利斯到約克角,越往東邊數量越少。它們常與紅領吸蜜鸚鵡群居,所以常可以看到雜色吸蜜鸚鵡與紅領吸蜜鸚鵡雜交的後代。
雜色吸蜜鸚鵡(圖3)雜色吸蜜鸚鵡(圖3)
生長在熱帶高原地勢較為低洼的地方,群居在尤加利森林中。食物與其他吸蜜鸚鵡一樣,以花粉、花蜜、以及水果為主。野生的雜色吸蜜鸚鵡繁殖季在4 到8月。

分布範圍

分布於澳大利亞紐西蘭,包括塔斯馬尼亞及其附近的島嶼。
雜色吸蜜鸚鵡分布圖雜色吸蜜鸚鵡分布圖

繁殖方式

雜色吸蜜鸚鵡在澳洲當地鳥市算是很稀有的鳥種,也被視為最難繁殖的一種吸蜜鸚鵡。飼養一對雜色吸蜜鸚鵡的籠子至少要有 45×45×60 公分的大小。它們可以與一些雀鳥或者是小型的鸚鵡共同飼養在一個籠子中,但這樣子並不適合繁殖。
雜色吸蜜鸚鵡(圖4)雜色吸蜜鸚鵡(圖4)
繁殖時最好一對一個籠子來飼養,因為雜色吸蜜鸚鵡在繁殖期會變得相當好鬥。樹洞或者是巢箱都可以,但推薦使用巢箱。巢箱的大小應該要有 20×20×30 cm的大小、以及直徑7cm的入口。此外也必需提供有吸收力的埝材放在巢箱中,如木屑,並且應該要經常更換,以吸收水份很多的糞便。一次產卵的數量在2 到4枚卵,孵化需要22 天,只有雌鳥負責孵卵,但是雌雄鳥會一同分擔雛鳥的餵食工作。羽毛40 天左右長齊,長齊後兩個星期就會離巢,12 個月大的時候就真正是只可配對的成鳥了。

繁殖季節

吸蜜鸚鵡一般2~3歲性成熟,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繁殖的季節性不明顯,只要條件適宜,除換羽期外一年四季均可繁殖。雌鸚鵡在交配季節來臨時,骨質鈣儲備會增加20%,為產蛋作準備,蛋殼是由母體中的鈣質沉積而成,在繁殖前如果不補充鈣質,雌鸚鵡會患軟骨症,產粗殼蛋或薄殼蛋。同時,鸚鵡在繁殖期能量消耗大,要特別注意各種飼料的質量,供給足夠食物,增加維生素和飼料添加劑,可加入少量蜂蜜。
雜色吸蜜鸚鵡(圖5)雜色吸蜜鸚鵡(圖5)

雌雄鑑別

鸚鵡在分類上是屬於單一外犁鸚鵡種,也就是雌、雄個體顏色及體型相似,從外觀上不易區分。現在世界上流行的鸚鵡性別鑑定方法有DNA檢測法和內視鏡檢查技術,歡樂鳥園用DNA檢測法鑑別鸚鵡的性別。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補充內容,添加圖片,重新編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