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耍蒙太奇

雜耍蒙太奇

雜耍蒙太奇的含義是選擇具有強烈感染力的手段加以適當的組合,以影響觀眾的情緒,使觀眾接受作者的思想結論。20世紀20年代初,由前蘇聯蒙太奇學派代表人物謝爾蓋·愛森斯坦在戲劇與電影創作實踐中採用並在理論上提出的一種結構演出的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雜耍蒙太奇
  • 外文名:The Montage of Attractions
  • 特點:強烈感染力的手段
  • 時間段:20世紀20年代初
  • 性質:結構演出的方法
特徵,運用與發展,釋義,爭鳴,

特徵

雜耍,是一個特殊的時刻,其間一切元素都是為了促使把導演打算傳達給觀眾的思想灌輸到他們的意識中,使觀眾進入引起這一思想的精神狀況或心理狀態中, 以造成情感的衝擊。
雜耍蒙太奇在內容上可以隨意選擇,不受原劇情約束,促使造成最終能說明主題的效果。
與表現蒙太奇相比,這是一種更注重理性、更抽象的蒙太奇形式。為了表達某種抽象的理性觀念,往往硬搖進某些與劇情完全不相干的鏡頭。

運用與發展

譬如,影片《十月》中表現孟什維克代表居心叵測的發言時,插入了彈豎琴的手的鏡頭,以說明其“老調重彈,迷惑聽眾”。
再如愛森斯坦的《戰艦波將金號》中著名的“敖德薩階梯”一段,運用雜耍蒙太奇,既有畫面的分解又有集中;既有全景又有特寫。節奏快,有窒息感。突出表現了沙皇軍警屠殺和平民眾的血腥暴行。
對於愛森斯坦來說,蒙太奇的重耍性無論如何不限於造成藝術效果的特殊方式,而是表達意圖的風格,傳輸思想的方式:通過兩個鏡頭的撞擊確立一個思想,一系列思想造成一種情感狀態,爾後,藉助這種被激發起來的情感,使觀眾對導演打算傳輸給他們的思想產生共鳴。這樣,觀眾不由自主地捲入這個過程中,甘心情願 地去附和這一過程的總的傾向、總的含義。這就是這位偉大導演的原則。
1928年以後,愛森斯坦進一步把雜耍蒙太奇推進為“電影辯證形式”,以視覺形象的象徵性和內在含義的邏輯性為根本,而忽略了被表現的內容,以至陷入純理論的迷津,同時也帶來創作的失誤。後人吸取了他的教訓,現代電影中雜耍蒙太奇使用較為慎重。
60年代初,蘇聯電影導演羅姆著文為之申辯,認為選取具有強烈影響力的手段(雜耍)是處理戲劇、電影作品結構可取的、甚至相當普遍的方法。他說:“藝術總是應該能夠激起人的驚異,吸引住人,迫使人看下去或聽下去,並且充分體會創作者所要表達的東西。”影片《罷工》(1925)結尾,槍殺罷工工人的鏡頭和屠宰場宰殺牛群的鏡頭交替出現,構成“人的屠宰場”的經典隱喻,是雜耍蒙太奇理論的著名實例。

釋義

雜耍蒙太奇
愛森斯坦在《雜耍蒙太奇》一文中解釋說:
雜耍是“任何這樣的因素,它能使觀眾受到感性上或心理上的感染……以給予感受者一定的情緒上的震動為目的,反過來在其總體上又唯一地決定著使觀眾接受演出的思想方面,即最終的意識形態結論的可能性”,“不是靜止地去‘反映’特定的、為主題所需要的事件,不是只通過與之相關聯的感染作用來處理這一事件,而是提出一種新的手法——把隨意挑選的、獨立的(而且是離開既定的結構和情節性場面而起作用的)感染手段(雜耍)自由組合起來,但是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即達到一定的最終的主題效果,這就是雜耍蒙太奇”。

爭鳴

這一理論長期被蘇聯文藝界當作形式主義理論加以批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