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拼

雙拼

雙拼(也稱雙打)是一種建立在拼音輸入法基礎上的輸入方法,可視為全拼的一種改進,它通過將漢語拼音中每個含多個字母的聲母或韻母各自映射到某個按鍵上,使得每個音都可以用兩個按鍵打出,極大地提高了拼音輸入法的輸入速度。這種聲母或韻母到按鍵的對應表通常稱之為雙拼方案,這種方案不是固定的,現在流行的大多數拼音輸入法都支持雙拼,並且有各自不同的方案,還允許用戶自定義方案。

現在常見的方案包括小鶴雙拼微軟拼音2003智慧型ABC拼音加加紫光雙拼搜狗雙拼、自然碼、小熊雙拼、大牛雙拼等方案。這些方案的主要區別在於韻母的鍵位安排。雙拼是用定義好的單字母代替較長的多字母韻母或聲母來進行輸入的一種方式。例如: 如果T=t,M=ian,鍵入兩個字母“TM”就會輸入拼音“tian”。使用雙拼可以減少擊鍵次數,雖然需要記憶字母對應的鍵位,但是熟練之後效率會有一定提高。如果使用雙拼,要在設定屬性視窗把雙拼選上即可。特殊拼音的雙拼輸入規則有:對於單韻母字,需要在前面輸入字母O+韻母。例如:輸入OA→A,輸入OO→O,輸入OE→E。而在自然碼雙拼方案中,和自然碼輸入法的雙拼方式一致,對於單韻母字,需要輸入雙韻母,例如:輸入AA→A,輸入OO→O,輸入EE→E。

基本介紹

原理,注1,注2,注3,源流,輔助碼,

原理

漢語拼音中絕大部分音由聲母和韻母兩部分組成,少數如“啊”、“安”、“喔”等只有韻母。而聲母和韻母又可以分為單字母的和多字母的——除zh、ch、sh外所有的聲母都是單字母,除a、e、i、o、u、ü這6個元音外所有的韻母都是多字母的。所以,只要將zh、ch、sh這3個聲母用只作韻母的6個元音中的3個表示,而將6元音以外的所有韻母用6元音以外的鍵來表示(注1),那么所有的音都能用兩個鍵打出來——聲母和韻母都是單字母的(比如“大”-da)打法和全拼一樣,而存在多字母聲母和韻母的則將該聲母或韻母用對應按鍵表示,舉例來說,在拼音加加方案下打“雙”這個字,拼音是“shuang”,而聲母sh在該方案下用u表示,韻母uang用h表示,那么只要輸入“uh”就等同於在全拼下輸入“shuang”。(輸入單韻母的音的方法見注2)而雙拼輸入法在連續輸入時將第單數個按鍵識別為聲母,第偶數個按鍵識別為韻母(這是一般情況,但不是絕對的,請看注3),這樣每2次按鍵就能完成一個音的輸入並依次實現詞和句子的輸入,如果最終輸入的字母數是奇數個,那么其中至少一個字母將被視為簡拼形式(即只輸入了拼音首字母)並被模糊組詞。

注1

理論上,所有除6元音和系統功能鍵之外的鍵都能用於設定一個韻母,但是通常的方案只允許使用字母鍵和“;”鍵。並且,一個按鍵有時可以同時對應不衝突的兩個韻母(詳見後文“使用雙拼的技巧”第2部分)。

注2

單韻母音的打法,各種不同的方案有不同的方法,具體應該參看各方案的說明。但是一個比較流行的辦法是,以一個沒有被用作表示zh、ch、sh的元音字母作虛聲母(也稱零聲母)加在相應韻母之前,使用o作虛聲母的方案較普遍。以此為例,在搜狗方案下輸入音“ai”就應該鍵入“ol”(該方案下ai韻母用l表示)。

注3

輸入法軟體會根據實際情況組合,從輸入的第1個字母視為聲母開始檢查,如果能與下一個字母組合成一個音則將該字母識別為韻母並組合,然後將再下一個字母視為聲母繼續檢查下去。當無法組成一個音時就將該聲母視為簡拼形式並將下一個字母重新識別為聲母嘗試與下下個字母組合,依此類推。舉例來說,在拼音加加方案下輸入“bnn”時,因為N表示韻母“iu”,而b-n無法組合,所以b被視為簡拼,而n-n組成niu音,所以這時將出現符合第一個字拼音首字母為b而第二個字發音為niu的詞條(比如“彆扭”)。

源流

雙拼可能在1978年之前就已經被提出方案了,但實際使用要後幾年。
經查,1985年就有人使用四通打字機並使用它的雙拼了。據周志農先生介紹,提出雙拼專利的是李金鎧先生,具體時間也未查到。四通打字機發明人王緝志的一篇回憶錄上提到:
李金鎧李金鎧
1985年……(後)……我在開中文信息處理會議時認識了不少研製輸入法的人,當時這些人裡面筆形碼輸入法做得比較好的有李金鎧,我就去找他商量把他的輸入法放在四通打字機里,他要求我們給他先支付一筆入門費,開價10萬元,從當時角度看我認為高了,我們談判了幾次都沒能達成協定。於是我又找其他的輸入法作者,我在分析了各種輸入法之後,決定去找王永民,他當時在中央統戰部招待所的地下室租了個房子在搞輸入法的開發,同他在一起的還有張道政。當時王永民的五筆字型輸入法還沒有多少人知道,我去找他商量,他比較痛快就答應了,條件我比較容易接受。他並不要求我們支付入門費,只是提出每銷售一台打字機給他一個提成。於是我就同他簽了一個合作協定,就這樣,四通第一代打字機選用了五筆字型作為筆形碼輸入法。
似乎四通打字機正是1985年推出的,包含了全拼、雙拼、五筆字型輸入法
自然碼1.0發布於1988年10月。雙拼布局主要參考了CCDOS“簡化拼音”(簡拼輸入法)。簡化拼音的方案大概如下:
J=an、H=ang、L=ai、K=ao、F=en、G=eng、Y=ing、S=ong;V=zh、I=ch、U=sh。
自然碼方案的中排基本與簡拼輸入法一致。CCDOS出現於1983年,但是否出現時已有簡拼輸入法不得而知。

輔助碼

全拼輸入有兩大弊端,第一是擊鍵過多,第二是同音字導致重碼率高。在雙拼中,以單鍵代替多字母的聲母或韻母解決了第一個問題。雙拼輔助碼則可以大大降低重碼率,部分雙拼方案原本自帶輔助碼,如小鶴雙拼、智慧型ABC、自然碼等,以小鶴雙拼的鶴型碼為例,單字重碼率僅為 6.36%,且重碼部分漢字絕大部分是極少使用的,經過雙拼一代代改進,大有趕超純字形輸入之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