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無魯陽戈

蔡和森寫的一首五言律詩中的一句話。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雖無魯陽戈
  • 創作年代:1918年6月下旬
  • 作品出處:《少年行》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蔡和森
  • 創作地點:長沙
庶幾挽狂瀾。⑧  憑舟衡國變,  意志鼓黎元。⑨  潭州蔚人望,  洞庭證源泉。⑩  1918年  蔡和森(1895-1931):湖南雙峰縣人。1918年,他和毛澤東同志等創立“新民學會”。1919年赴法勤工儉學,在法國期間認真學習和研究馬列主義,極力宣傳走俄國十月革命道路,實行無產階級專政。1921年回國在中共中央工作。1922年在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曾任黨中央機關報――《嚮導》周刊的主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1931年任兩廣書記赴香港指導兩廣黨的工作,為英帝國主義所逮捕,引渡到廣州。反革命劊子手把他的四肢攤開,釘在壁上活活打死,胸脯被刺刀戳爛,和森同志始終堅貞不屈,為中國人民革命事業英勇殉難。  〔注釋〕  ①這首詩是蔡和森同志在1918年所作。當時楊昌濟先生在北京大學任教,他寫信給毛澤東同志,講到有人發起赴法勤工儉學的訊息。毛澤東同志主張爭取赴法勤工儉學的機會,了解俄國和歐洲的革命的真實情況,因此和蔡和森同志在湖南青年中倡導和組織赴法勤工儉學運動,並召集在長沙的“新民學會”會員共同商討,提議由蔡和森同志先到北京去了解情況和取得聯絡。蔡和森同志便在1918年6月下旬離長沙去北京,坐木船過洞庭湖,風雨大作,有感而作了這首詩。原稿散失,現在根據劉昂同志的記憶錄出。  ②大陸句:指當時國內各種派系的政治力量正展開激烈鬥爭。乾坤:天地。一少年:作者自指。  ③鄉國:指湖南。騷擾:指軍閥的擾亂地方、迫害人民。在1918年前後,湖南為北洋軍閥湯薌銘、傅良佐、張敬堯所統治,成為南北軍閥長期拉鋸的戰場。兵禍天災,連年不斷,人民所受的災害極其深重。  ④世亂句:上承風雨句,猶《詩經·風雨》篇中所說“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言國內的政局雖然混亂,但我自是清醒地從事革命工作。  ⑤從師:作者去北京訪問他的老師楊昌濟先生。楊先生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任教時是毛澤東同志和蔡和森同志等最敬愛的教師。人文洲:指北京是人文淵藪,即人文匯聚的地方。這句後面,根據劉昂同志的記憶可能還有兩句,但她已記不起來。  ⑥與人句:言與同志共同擔負革命的艱巨任務。  ⑦浩然句:言浩然正氣充塞於天地之間。浩然,指正義感。兩間,天地間。  ⑧魯陽戈:《淮南子》里說,魯陽公跟韓國軍隊作戰,到太陽落山時,他用戈一揮,太陽倒退了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後人用魯陽揮戈來指使敵人倒退。這句是說自己沒有掌握軍權。挽狂瀾:本於韓愈文“挽狂瀾於既倒”,是指要把國內軍閥所造成的戰亂平定下來。  ⑨衡國變:衡量國內的變亂。鼓黎元:鼓動人民的革命熱情。黎元,人民,百姓。  ⑩潭洲:指長沙。蔚人望:蔚,蔚然,狀豐盛繁茂。這句當指毛澤東同志領導的“新民學會”,人才濟濟,為青年所仰望。洞庭句:從洞庭湖的浩渺廣大證明它的源泉的深遠眾多,這句當指“新民學會”等湖南進步團體取得眾多青年的仰望,有深厚的民眾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