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州刺史元頊墓誌

全稱《魏故使持節侍中太尉公尚書令驃騎大將軍都督雍華岐三州諸軍事雍州刺史東海王(元頊)墓志銘》,北魏太昌元年(532)八月廿三日立。《元頊墓誌》碑縱61公分,橫71公分,總計32行,每行28字,除第二行和末行共空22格外,計有872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雍州刺史元頊墓誌
  • :縱61公分,橫71公分
  • 書法特點:自然、平淡、渾樸
  • 藝術影響:對筆畫的規範和統一
墓誌釋文,書法特點,藝術影響,

墓誌釋文

魏故使持節侍中太尉公尚書令驃騎大將軍都督雍華岐三州諸軍事雍州刺史東海王墓志銘
元頊墓誌元頊墓誌
王諱頊,字幼明,河南洛陽人也。天臨聖系,日躋神基,煥星電而炳靈,郁虹月而效祉,固已逐鹿西朝,得雄東晉。祖獻文皇帝,垂衣馭宇。考太傅北海平王,負圖作相。王麟趾閒生,鳳鳴秀出,珪璋琬琰,麗於情性,蘭芷松筠,茂於衿抱。無魏陳之所追,非晉齊之能及。雖復樂善腰腹,方同畫餅。初以王子來朝,留愛主上。即拜散騎侍郎,在通直。晨游赤墀,暮謁青瑣,冕旒延屬,表色動容。加朱衣直閣。明帝春秋方富,敦悅墳典,命為侍學。王執經禁內,起予金華。轉正員郎。裴楷阮鹹,茲焉蔑爾。移中書郎。潤色絲綸,麗則渙汗,飄飄視草,翩翩苦風。遷武衛將軍。昭毅五營,振舉六郡,列棘望標,作行任重。徙光祿卿。執戟清途,樞要美選。轉給事黃門侍郎,仍卿鄴都。前臨殷衛,卻背燕趙,人物紛綸,風俗雜沓。遷平北將軍相州刺史。王帶默綬於一方,駕朱驂於萬里,脂膏不潤,貪泉必酌。入為中軍將軍大宗正卿。雖彤伯居周,劉德處漢,援類相擬,故有慚色。先王親賢命世,勛猷載光,高祖薄伐江陵,明德留守。至是如後,分封樂平縣開國公,邑九百戶,仍本將軍。復授黃門郎。及永安初,遷侍中車騎將軍左光祿大夫。斯位天下英俊,海內髦傑,於我而方。蘇則劉毅,未之匹也。尋以諸姬並建,爭長熟先,因封改加汝陽郡王,食邑千室。又更封東海郡王,轉中書監本將軍,復侍中尚書左僕射。昔張華振聲於京洛,王導羽儀於楊都,山濤以清猷而後結,周顗以素德而來踐,及至光朝燭野,比此為輕。嗚呼!輔仁理難,遭命倏易。時年廿九,永安三年七月廿七日薨於位。內外士女,遠邇賢愚,莫不泣若捐珠,悲如墮淚。惟王忠孝君親,禮義家國,固能秀髮瓜瓞,英標葛累。少有顏子之稱,幼得曾生之號。由乃經業貴於金贏,文采重於玉屑。加以風貌瑰奇,清暉映世,亭亭如建木之形,赫赫猶燭龍之影,質麗夜光,實異明月。既卜遠期近,蘊地歸天,有詔追贈使持節侍中太尉公尚書令驃騎大將軍都督雍華岐三州諸軍事雍州刺史,王如故。以太昌元年歲次壬子八月壬戍朔廿三日甲申窆于山陵。舟壑徂遷,丘陵迥徙,白楸若見,青編未毀。乃作銘曰:配天瑤緒,就日瓊枝,帝唯出震,王乃生知。慶踵當世,靈貺自斯,誕膺辰昴,載協重羲。有符降祉,曰惟公子,風飄綺年,雲披紈齒。學海方大,為山非止,激水上征,摩天遐起。青瑣藹藹,紫泥峨峨,執戟伊茂,共輿載和。蕃岳鎮地,盤石帶河,國華實允,時秀匪他。自昔來朝,朱組丹轂,於今山野,雜樹異木。天道芒芒,人生戚戚,一化何許,百身不贖。妃胡氏合葬於斯。

書法特點

《元頊墓誌》是諸多北碑中的一塊,一方面它具有北魏正書從隸到楷的過渡性書體的共性,另一方面卻又有著不同於同時代其他墓誌的許多特點。《元頊墓誌》刻於北魏末年,其書體不拘泥於傳統的楷法,已不屬於典型意義上的魏碑了。《元頊墓誌》屬隸楷過渡字范,字型主要特徵表現在寬博方正,端穩平和,取平畫寬結的風格,無疑受了漢隸的影響。結體疏朗,稜角已泯去不少,,用筆以圓筆為主。起筆收筆必講究藏鋒,行筆馳緩圓潤。筆畫橫平豎直,折筆多以篆意為之,捺畫、鉤角純以隸法。此墓誌以楷書為主,但仍有較濃的隸書的遺意。《元頊墓誌》應視為北魏晚期書法之佳品。其書體已漸脫離魏體風貌,似欲形成自己獨有的端莊、自然、平淡、渾樸而有初具法度的自家風格。(莊輝《從北魏〈元頊墓誌〉》試探顏楷之源》)

藝術影響

據莊輝“從北魏《元頊墓誌》試探顏楷之源”一文,從魏楷——即《雍州刺史元頊墓誌》中找出顏楷的淵源,從另一個側面說明顏真卿之書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吸收融匯了前人的精華而成大器的(即使很難看出他從張旭那裡學到的是什麼)。莊輝說:“其實我們通過顏字與《元頊墓誌》字型之比較,不難看出,魯公楷法結構特徵,很可能就是對《元頊墓誌》中部分楷范的直取,而他加以發揚光大的,則是對筆畫的規範和統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