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漢源縣古路村國小

雅安漢源縣古路村國小

古路村位於國家地質公園大渡河峽谷老蒼溝下側的懸崖絕壁上,屬四川雅安漢源縣永利彝族鄉行政管轄 古路村國小是整個村落最好的建築,由5間水泥房和廁所組成,教室在石坎上,廁所在石坎下。教室用木籬笆圍著,廁所前不寬的空地上,學校用兩個木樁和廢棄的黑板搭了唯一一個籃球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雅安漢源縣古路村國小
  • 簡稱:古路村國小
  • 類別:國小
  • 所屬地區:雅安漢源縣
學校簡介,第一次來電,老師介紹,社會反響,

學校簡介

雅安漢源縣古路村國小
古路村,是一個和舉世聞名的大渡河大峽谷高度融合了數百年的彝族村寨。大渡河已經在她的腳下流淌了幾萬年,而現代文明的聲音也在她的耳旁隆隆作響數十載……山外一日千里,但看日出日落。僅有500多人口的古路村大多數為彝族。據說,“彝”為九鼎之尊,而尊者,或許高處不勝寒。但其實古路村並不高,海拔只有1400餘米。這裡種植的主要農作物有土豆、玉米和蕎麥,農副產品有核桃、花椒,產量都不高。而村民似乎並不介意。他們幾百年都這樣默默地毫無怨言的勞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他們沒有其它的奢華也不需要任何的花天酒地。這應該是一種高度濃縮的人生價值觀,寧靜、淡定而不失高尚。 古路村國小隱於雲中。26年來,它由一個叫申其軍的代課教師守護著。10月中旬,記者隨著一支來自湖北的志願者隊伍冒著生命危險,經過近5小時的攀爬,來到了雲中國小……
10月14日上午10時,湖北志願者隊伍來到古路村山腳。如果不是偶爾發現裝載行李的騾馬在絕壁間行走,無法想像幾近90度的陡壁上竟有一條千迴百轉的“Z”字形“騾馬道”。這條山道沿途七拐八彎,最窄的地方只有40厘米寬。行走在這樣的高空迴廊上,讓人頭昏目眩。
當地村民說,成昆鐵路“一線天”大橋是去古路村的起點,沒有成昆路之前,沿懸崖攀岩而上是去古路村的唯一方式。2003年開鑿出這條“騾馬道”後,村子開始了與外界的交流,代課教師申其軍的故事也沿著騾馬道傳了出來。
整個上山的路途中,村民聽說是去造訪古路村國小和申其軍,都會主動讓出道來讓志願者一行先走。全村500多口人無論長幼,都尊稱他“申老師”。

雅安漢源縣古路村國小
古路村國小是整個村落最好的建築,由5間水泥房和廁所組成,教室在石坎上,廁所在石坎下。教室用木籬笆圍著,外牆上“朗朗書聲雲中盪,彝苗成才固根基”顯示著這個學校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意義。廁所前不寬的空地上,學校用兩個木樁和廢棄的黑板搭了唯一一個籃球架。兩個男孩正小心翼翼地拍著籃球,他們不敢投球——籃球要是滾到山下去,得花半天時間才能撿回來。 45歲的申其軍穿著軍用膠鞋、白色無袖衫,皮膚黝黑、濃眉大眼,正在空地上磨刀。一旁幫忙的村民看到志願者,立即幫忙抬板凳:“申老師曉得有人要送冬衣給娃娃,花了一個月的工資專門買了只羊哩。”申其軍不好意思地笑道:“應該的,山上沒啥子吃的。”
申其軍18歲來到古路村國小,那時的教室是土砌的,房頂漏水,牆壁透風,學校沒有廁所,學生跑到別處上廁所栽了跟頭,摔傷了。他咬咬牙,把村里人召集起來,用土方法修繕學校,給學校搭了一個簡易廁所。
“古路村地理環境特殊,我們想過各種辦法調派教師過去,但都呆不久。申其軍在古路村堅持這么多年,我非常尊敬和感謝他。”漢源縣教育局副局長李清龍說,教育局曾經想過解決申其軍的教師身份,但因為他的學歷太低,和政策不相符,一直無法正名,只能考慮給他提高待遇。
心灰意冷的申其軍曾決定外出打工,但全村人懇請他留下。“申老師走了,學校就沒有了。不會有老師到山上來教書了,來了也教不長。”
申其軍教過的學生里,出過兩名大學生。但即便是這樣,他總是說:“他們還有其他老師教過。”也許因為他的國中文化水平,他不敢將“培養出大學生”的榮譽歸功於自己。
申其軍說:“教書多年,遺憾太多,驕傲幾乎沒有。”時常擔憂的是,自己的水平已經跟不上外面的節奏,而古路村的孩子——大渡河峽谷的靈魂——將離這個世界越來越遠。
7月中旬,學校來了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他告訴申其軍,他叫包唐韜,想留下來做志願者。包唐韜畢業於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從武漢來。睡在申其軍騰出來的辦公室,包唐韜開始了古路村國小的教師經歷。
早晨7時起床,劈柴煮飯吃後,他就捧著書爬上屋頂。屋前是懸崖,崖下有山谷,谷里就是大渡河。40分鐘左右,就能看見做完農活的申其軍趕來學校。一直要等到10點過,走了一兩個小時山路的學生才能陸續到齊。
上山沒兩天,包唐韜就遇到了難題——國小沒有電,他的手機沒電了,無法和外界聯繫。古路村很多地方都有手機信號,村上的幹部也買了手機。因為沒電,他們只能多買好幾塊電池,用完後,花幾個小時跑下山到火車站去充電。
包唐韜覺得不可思議,怎么不想想別的辦法呢?有了電,或許將來還可以教孩子們電腦呢。他決定下山尋求幫助。路途中結識的湖北作家方方為古路村湊了4000元買了微型發電機等,利用山中溪水的落差發電,學校的屋檐下有了第一個燈泡。儘管僅能維持電燈忽明忽暗的運轉和給手機充電,包括申其軍在內,村民們都覺得這個年輕人不簡單。
申其軍只教語文和數學,包唐韜決定給學生增加地理、自然等課程,他還要求學生背誦。12歲學生蘭豹悄悄說:“比起讀、,我還是喜歡申老師教我們認生字。”

雅安漢源縣古路村國小
一位當地某中學的負責人告訴包唐韜,古路村來的孩子刻苦是出了名的,但他們即使用5倍的努力也抵不過其他學生一倍的學習。聽到對方用“朽木不可雕”來形容古路村的學生,包唐韜忍住了內心的憤怒。包唐韜忿忿地說:“抽水馬桶,電腦甚至是汽車,這些娃娃看都沒看過。”他認為學校資訊過於匱乏,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學習要難得多。比如,12歲的李歡最自豪的是,去過烏斯河鎮,看到過真正的汽車,這個小女孩把開車當成自己的理想。 山上沒有中學,山下的烏斯河中學和皇木中學師資緊張,接收學生比較困難,今年有12個孩子從古路村國小畢業,為讓他們能上國中,申其軍和包唐韜一次次往山下跑,最終讓他們報上了名。
9月下旬,包唐韜的學妹楊菲也來到了古路村。剛到學校,楊菲就給孩子們上了一堂音樂課,發現全班學生只會唱一首申老師教的變了調的。楊菲教學生《歌聲和微笑》。女老師、新歌總是受歡迎的。不久後記者上山,學生不好意思正面打招呼,就跑上樹唱起了《歌聲和微笑》,算是表達了對來客的歡喜。
申其軍說,他非常感謝這兩個志願者,給他減輕了很多負擔。

雅安漢源縣古路村國小
10月15日,和記者同行的志願者隊伍下山,臨走前,將帶來的冬衣一件一件發給學生。面對鏡頭,孩子們都很緊張,表情有些木訥。但捧著新衣服一轉身,臉上就會露出笑意。楊菲看著,隱隱有些擔憂,好心人送來了不少物質上的東西,但沒有給孩子們精神上的東西。每次有陌生人來,孩子們的眼神都充滿渴望,可他們很快就走了,孩子們臉上留下的是失望的表情,久了這些孩子會不會養成依賴這種“關心”的習慣? 古路村的生活讓楊菲很不習慣,最不習慣的是,她必須要在漆黑的夜裡,躲在教室的角落洗澡。山上夜晚尤其寒冷,有幾次,她都委屈得哭了。
志願者走前,拿著志願者送來的從未使用過的彩色筆,孩子們興奮地在白布上畫畫寫字,秩序有點亂。申其軍用方言大吼了一聲,隊伍立即整齊了。“還是申老師鎮得住這些娃娃。”一旁的村民笑著說。申其軍站在包唐韜和楊菲旁,微微露出滿意的笑容:“包老師和楊老師,他們會離開這裡,我心裡很清楚。我希望有更多的志願者來幫助這些孩子。”
“你最喜歡哪個老師?”志願者中有人問。“申老師,他一直都跟我們一起。”學生蘭豹這樣回答。

第一次來電

熊熊的篝火在千丈絕壁上燃起,歡歌笑語在幽深的山谷間迴蕩,昨夜的古路村國小,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古路村村民扶老攜幼,像趕集一樣聚集在國小門口的空地上,與山下來的客人們載歌載舞,一起度過了一個歡樂的中秋之夜。
這是一個可以載入古路村國小校史的日子:昨日凌晨1時,在社會各界的關心下,在包唐韜和申其軍老師的努力下,在當地村民的幫助下,古路村國小終於結束了無電的歷史。看著亮起的燈光,包唐韜想起了方方老師等人,“我真想告訴方方老師和其他作家老師們:這裡通電了,孩子們將在亮堂的教室里上課了!可惜方方老師剛剛到國外去了,收不到我的簡訊。”
昨天一大早,包唐韜就從山上下到一線天,迎接母校來的老師們。中午時分,湖北第二師範學院黨委宣傳部的嚴春平老師和團委書記徐曉等慰問組一行三人趕到一線天,與等候多時的小包熱情握手。嚴春平從包里拿出一份校報:“你看,這是你2005年發表的文章,學校一直留存著呢。”
昨天上山的,還有漢源縣團縣委有關負責人與6名湖北來的志願者。漢源縣團縣委副書記徐雄飛表示,我省來的30名西部計畫志願者都想上山陪包唐韜過這個特殊的中秋節,考慮到安全因素,最終選擇了6名代表上山。上山前,志願者們在山下買了米、油、魚肉等,還帶來了月餅。
經過近4個小時的艱難攀爬,一行10餘人終於在下午4時到達古路村國小。來自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志願者葉三霞專業是岩土力學,爬過各種類型的山,昨日爬上絕壁後,她感慨道:“爬過那么多次山,這是最險的一次。”
殺雞和敬壇壇酒,是當地彝族待客的尊貴禮節。昨天,申其軍老師從家裡拿來了壇壇酒,宰殺了三隻雞,老早就在學校做好飯,等待客人上山。客人到後,大家熱情地攀談起來。嚴春平說:“作為一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包唐韜主動選擇在這樣一個艱險的絕壁國小義務支教,代表了‘80後’年輕人的一種責任和擔當,難能可貴,我代表學校的師生們向你表示慰問。”他還拉著申其軍老師的手說:“作為一個民辦教師,您獨自在這裡堅守26年,非常值得我們尊敬。將來有機會,希望能請您去學校為學生們做報告。”慰問組代表學校給包唐韜和申老師送上了慰問金。
一上山,所學專業與建築有關的志願者秦豹、朱源理、葉三霞來不及休息,就開始丈量起學校——聽說包唐韜有維修校舍的願望,他們主動提出幫他做預算。秦豹是武漢理工大學的研究生,學的是道路與橋樑工程專業,“我們打算先把這裡的操場和圍牆等丈量一下,並設計一個小巧實用的廚房和一個圖書室,再回到漢源依據當地建築材料的市場價格,儘快做出大致預算。”
夜幕降臨了,大家生起了篝火,圍成一圈玩起了擊鼓傳花的遊戲。6歲的小學生慶智偉稚嫩地唱起“小兔子乖乖,把門兒打開”,引得全場一片笑聲。扶老攜幼趕來的村民們也樂呵起來了,38歲的村民甘紹方唱起了當地彝族的祝酒歌,引來一陣陣尖叫和歡呼。甘紹方激動地說:“從我記事起,古路崖上從沒這么熱鬧過,過年都沒有!孩子們很開心,我們也像過節一樣。”

老師介紹

雅安漢源縣古路村國小
古路村共有570多人,全村除有兩戶漢族外,其餘全部是彝族。這裡風光奇偉但交通閉塞,從攀岩藤吊到“天梯”到現在的“騾馬道”,村民靠貧瘠的土地勉強維持生計。這裡僅有的一所學校叫“古路國小”,學校里現在唯一的一位老師,叫申其軍。
9月10日,幾近90度的峭壁上,開鑿了一條千迴百轉的“Z”型“騾馬道”,上面走下來一位中年彝族男人,他要去50公里外的縣城與一些同行共同度過第22個教師節。他就是43歲的申其軍,一個將自己半輩子的心血都花在了山村教學事業上的代課老師,一個立志傳播文化知識、改變家鄉面貌的彝族漢子。
1982年6月,申其軍從漢源縣馬托鄉初級中學畢業,成了古路村唯一的一個國中畢業生,也是學歷最高的人。當申其軍回到古路村後,看到村子裡到處跑著滿臉泥巴、連漢語都不會講的彝族孩子,他的心被觸痛了。申其軍在出去打工和留下來當老師這兩種選擇中徘徊著,最後毅然選擇了留在古路國小,當起了一名代課老師。這課一代,便代了24年。
現在古路國小的校舍是前年政府籌集10多萬元修建的,是全村唯一的磚房。學校的學生都是來自山里各個地方,有的孩子為了讀書每天太陽沒出來就要出門,從家走到學校要1個小時,中午只能在學校吃自己帶來的乾糧。學校沒有食堂,孩子們帶來的午餐涼了後沒地方可加熱,申其軍便自己掏錢買來材料,搭建起了現在的這個食堂,雖然簡陋,卻解決了學生午餐的問題。學校沒有大門和圍牆,這讓申其軍感覺很不安全,於是又自己動手建了一道校門,用籬笆隔起一座圍牆。申其軍告訴記者,他一共幫學生墊付了5000多元錢的學費。申其軍說這話的時候始終是微笑著的。
現在的古路國小還有在校學生65名,3個年級。學校行政、後勤、教學、教研的所有領導職務和具體工作都由申其軍一個人擔任、完成,是校長又是老師。
“這裡曾經有3名老師,有兩名轉正後不久就調走了,現在就只剩我一個了。”申其軍說道。在學校建築山牆上,記者看見上面寫著這樣幾個字“值周老師:童劍”。申其軍告訴記者,那是學校以前的一名代課老師,一個20多歲的小伙子。“他到成都打工去了,搞建築勞務,一個月可以掙一千多。”據悉,申其軍目前仍然只是一名代課老師,每個月工資400元,其中有一部分花在了為學生添置學習用品上。
申其軍教過的學生,有一名已大學畢業,在漢源縣某鄉擔任黨委副書記,還有一位大二在讀,這兩名學生是申其軍教學生涯中的驕傲。同時,申其軍也以自己獨有的一套教學方法,獲得了全村鄉親們的肯定和讚揚。
在參觀大樹中壩國小的時候,申其軍說:“這學校辦得好。”同行的一位朋友請他站在那裡留一個影,他說:“我這輩子是不可能到這么好的學校教書的了。”在場的每一個人的鼻子都酸了。
申其軍膝下有兩兒一女,其中大兒子考上了雅安新世紀職業技術學校,每年學費要好幾千,申其軍算了算,等大兒子畢業後,自己家裡估計要負債兩萬多。就在這樣一個艱難的條件下,申其軍還擔負著供養3個孤兒的重擔。3個孤兒分別9歲、11歲、13歲,是3姊妹。母親受不了那裡的貧窮跟人走了,3個孩子的父親不久在一個礦山工地出安全事故身亡。丟下3個無人照管的孩子,申其軍便成了這3個孤兒的父親。
申其軍告訴記者:古路村適齡兒童有100餘名。不僅是貧困的原因,思想觀念的落後也是造成許多學生家長不讓孩子上學或者基本能認識一些字就主動輟學的原因。而申其軍總是利用休息時間走訪家長,給他們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性,鼓勵孩子們上學。永利鄉中心校的退休教師有一次到古路國小訪問後曾贈給申其軍一副對聯:“願作春蠶譜山村教育,甘作人梯育一代新人!”他自己也有一句樸素的“名言”:沒有文化等於眼睛瞎,有了文化才能夠當家!
申其軍用責任和關愛溫暖著每一個學生,也溫暖著每一個村民的心。在古路村,村民們也許會不知道縣長是誰,但卻不會不知道申老師是誰。

社會反響

雅安漢源縣古路村國小
湖北青年情定“絕壁學校”續:記者與孩子王面對面
昨日,包唐韜的母校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慰問組,代表學校向古路村國小捐出全校團員首筆特別團費一萬元,設立“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古路村國小志願者基金”。
據悉,包唐韜的事跡見報後,在母校引起強烈反響,該校團員自發交納特別團費,短短兩天時間就籌得了這筆款項。慰問組成員、該校團委書記徐曉表示,首筆特別團費作為基金的啟動資金,委託該校校長申其軍進行管理,主要用於對像包唐韜這樣上山來的支教者,不論是否為該校學生,只要來支教,便可從該基金中獲得一定的生活補貼,“我們希望儘自己的一點力量,為支教者解決一點後顧之憂。”
當天,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慰問組老師參加了古路村國小開學典禮。漢源縣團縣委向古路村國小捐出了嶄新的體育器材,並為全校學生每人贈送了一個新書包。由“我們愛讀書會”捐出的1300冊新書建立的“紅領巾書屋”也於當天掛牌。
希望更多人關注古路村國小

雅安漢源縣古路村國小
荊楚網訊息(楚天都市報)(記者范寧)“這幾天連續在報導古路村和志願者小包的事跡,真是很感謝他們,因為要改變古路村的貧窮,必須靠社會的力量。”著名作家方方昨日表示。方方強調,她本人只是很多為此事努力的人中的一員,資助古路村國小是“我們愛讀書會”的集體行為,不能把“功勞”記在她一個人身上。
方方說,資助包唐韜的有“我們愛讀書會”的一百四十餘會員,以及社會各界友人。她說,“我們愛讀書會”是我省文學女性寫作者和愛好者交流溝通的平台,會長華姿也參加了赴漢源的作家採訪團。
華姿告訴記者,採訪團得知包唐韜和古路村國小的故事後,當晚就在漢源開會,決定先捐款幫助購置發電機,回武漢後再募書,“我們採訪團幾個人湊了4000元錢買發電機,回漢後,讀書會幾個主編又開會商討捐書,主編之一、在崇文書局任職的深海提出,她可以向出版社募集圖書。”“起初構想是由會員們自己捐書。”深海告訴記者,考慮到會員藏書太成人化,她便萌發了向出版社募捐的念頭,“崇文書局和長江文藝出版社都非常支持。”深海說,不到三天時間,兩家出版社捐出的1300多本書就擺在了省作協辦公室里,我們都很感動。”
方方表示,包括省作協在內的很多單位、友人都在關心古路國小的孩子們,熱心地運送、接收書籍;華姿也說,讀書會目前正在計畫如何把資助活動做得更深更遠,“希望更多的人都來關注古路村國小,一起參與進來。”
三萬元善款捐向古路村國小

雅安漢源縣古路村國小
湖北人的愛心繼續向古路村匯聚。昨日,位於武漢的伊美尚國際醫學美容連鎖醫院組成的“愛心小分隊”,一行6人帶著45套嶄新校服和員工捐贈的衣物、電子琴等物品,登上漢源縣烏斯河鎮古路村,並將醫院全體員工捐出的3萬元善款交給古路村國小校長申其軍。 本報關於包唐韜絕壁支教的報導見報後,伊美尚連鎖醫院員工紛紛慷慨解囊,短短10天時間,就募集到衣物、藥品、學習用具、教學器材等物資數百件。得知古路村的學生和村民們就醫困難,該院還挑選了經驗豐富的醫生和護士,加入愛心小分隊,為當地學生和村民免費體檢,並贈送常用藥品。
昨日上午,“愛心小分隊”在包唐韜的帶領下,經過三個多小時攀上古路村。在古路村任教的另外一名志願者、湖北第二師範畢業生楊菲在電話里興奮地告訴記者:“武漢一下來了這么多哥哥姐姐,孩子們特別開心。明天,古路村的學生們,將第一次穿上嶄新的校服和鞋子上學,學校也將為此專門搞一個升旗儀式。”
據悉,此前,由南威醫院捐助的1.38萬元愛心款,也已打到古路國小的賬號上。該校校長申其軍說:“孩子們沒辦法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紛紛在感謝信上籤上自己的名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